节水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68阅读:9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节水花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水花盆,它通过在花盆下半部分把水储存起来,防止水分蒸发和渗漏,再利用埋在花土中吸水芯的毛细现象,把储存水吸到花土中,达到节水目的。
普通花盆浇水时,大量水被蒸发和渗漏掉,且浇水间隔时间短、费工、旱涝不均、土壤易板结、影响透气、不利花卉正常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节水花盆,它能有效地克服普通花盆不能储水、费水、费工、影响花土透气等缺欠,节水花盆通过改变传统养花采用的上浇水下漏水法为下储水上吸水法,即灌吸法为花卉供水,使花卉在长时间不浇水的情况下正常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花盆的上半部分设为园柱形,在花盆的中下部向内凹陷形成花盆内沿,并在内沿上盖上一个园形网状隔土网,把花盆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分装花土,下部分储水。在花盆底部中央,直立一根排水管,排水管下端,开口于花盆底外,排水管上口,支承在隔土网下面中心位置上,花盆底部有四至六条向上凸起呈拱形的通气道,通气道与排水管下口相通。在花盆底内面一边,有一个直立的短拉线柄,拉线柄上有拉线柄孔。在隔土网一边,有向上凸起呈园柱形的浮漂窝,浮漂窝口朝下,在浮漂窝上面中心,直立一个短水位杆内管,水位杆内管上又向上套接一根长的水位杆外管,水位杆外管顶端伸出花土面,在水位杆外管和水位杆内管中,插有一根长水位杆,水位杆上端从水位杆外管上口伸出,水位杆向下穿过水位杆外管、水位杆内管和隔土网上的浮漂窝后,固定在园饼状的浮漂上。在隔土网上有浮漂窝的相对一边,有园形孔供加水管插入。加水管是一根长与花盆高度相等的园管,加水管在花盆一边由上向下插入花盆底,中部穿过隔土网一边上的园孔,加水管上口伸出花土面呈漏斗状,中部有小园孔,下口罩在花盆底上的拉线柄上。隔土网上面铺盖一层隔土垫,隔土垫上面为花土层,花土中埋有吸水芯,吸水芯另一端通过加水管中部小园孔进入加水管内,吸水芯进入加水管后分成粗细不等两束,每束吸水芯下端各系上一根拉线,拉线向下穿过拉线柄孔后,再在加水管内上伸,从加水管上口伸出,每根拉线两头伸出加水管上口后系在一起,使拉线呈环状。在花盆上半部分内面,有直立的花架管,花架管共六根,等距离排列。花架管上口,可插入不同造型的花架。
节水花盆使用时,先把下端固定好浮漂的水位杆从隔土网上的浮漂窝下面向上插到水位杆内管内,再在水位杆内管上端套上水位杆外管,然后把隔土网盖花盆内沿上,并使隔土网上一边的园孔对准花盆底部一边的拉线柄,隔土网上面铺好隔土垫,把吸水芯的两个分枝端各系好拉线后从加水管中部小孔进入加水管内,再使拉线从加水管下口伸出后从拉线柄孔穿过,每根拉线两端最后从加水管上口伸出系到一起,使拉线呈环状,加水管从隔土网上园孔插入花盆底后,下口罩在拉线柄上。不同艺术造型的花架可根据位置需要任意插在某几个花架管上,最后装土栽花,并把留在加水管外的部分吸水芯围绕花根埋在花土中。在往加水管加水时,水从加水管下口直接进入花盆底部,浮漂随花盆底水面上升向上浮动,并带动水位杆上升,根据水位杆上升高度,即可观察水是否加满,如加水过多,多余水便可通过排水管上口进入排水管流出花盆底外。当水浸没加水管内吸水芯时,每束吸水芯都会通过毛细现象,使水沿吸水芯上升,并沿吸水芯从加水管中出来进入花土中,通过拉动加水管上口上的拉线,可把分枝成不同粗细的吸水芯从水中拉出或拉入水中,以便控制花卉供水量。在栽培藤本花卉、蔬菜时,花卉、蔬菜茎蔓会沿花架缠绕而上,爬满不同造型花架,提高其观赏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附图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节水花盆解剖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拉线1、加水管2、隔土垫3、吸水芯4、隔土网5、拉线柄6、拉线柄孔7、排水管8、浮漂9、通气道10、内沿11、浮漂窝12、水位杆内管13、水位杆外管14、花架管15、水位杆16、花架17。
在图中,拉线1是在加水管2内系在吸水芯4分枝部分下端,并穿过拉线柄孔7的环形线、拉线1向上伸出加水管2上口,作用是可把加水管2内不同粗细的吸水芯4从水中拉出、或拉入水中,以调节对花卉供水量。加水管2是贴在花盆内面由上至下插到花盆底部的长管,加水管2上口为漏斗状,中部位有供吸水芯4穿过的小孔,下口罩在拉线柄6上方,加水管2作用是往花盆底部装水、安装拉线1和吸水芯4。隔土垫3是一层铺在隔土网5上面能透水垫,隔土垫3作用是防止花土漏掉到花盆底部水中。吸水芯4是具有吸水性的纤维绳,吸水芯4一部分位于隔土垫3上方,并呈环形埋在花土中,另一部分通过加水管2上小孔进入加水管2内,并在加水管2内分枝成粗细不等的两束,每束再下伸到花盆底部水中,作用是把花盆底部储存水上吸到花土中供花吸收。隔土网5是盖在花盆内沿11上的网状园形塑料网,直径同花盆上半部分内径相等,隔土网5一边有浮漂窝12,另一边留有供加水管2插入的园形孔,作用是同隔土垫3共同把花土与花盆底部储存水分隔开。拉线柄6是位于花盆底部内一边向上直立的短柄、拉线柄6上有拉线柄孔7,作用是供拉线1穿入拉线柄孔7后,可通过拉线1把系在拉线1上的吸水芯4分枝端拉出水面或拉入水中。拉线柄孔7是拉线柄6上小孔,作用是供拉线1穿入。排水管8直立于花盆内面底部中心,下端开口于花盆底外,上口支承在隔土网5下面中心位置,作用是排水、通气和支承隔土网5。浮漂9位于花盆下部的储存水水面上,作用是随储存水水面升降连动固定在浮漂9上面和水位杆16升降,以显示出花盆中储存水的水位高度。通气道10是花盆底部向上凸起的拱形通道,有四至六条在花盆底部横向呈放射状排列,每条通气道10都汇集到花盆底中心与排水管8相通,作用是通气。内沿11是花盆中下部位内凹形成的环形沿,花盆内沿11以下部分比花盆内沿以上部分细,因此内沿11可把隔土网5的边缘托起,支承隔土网5。浮漂窝12位于隔土网5一边呈园拄形,它是由隔土网5一部分向上凸起形成的,作用是加水加满时浮漂9能进入浮漂窝12内,以便使水位杆16更准确显示水位。水位杆内管13是固定在浮漂窝12上面中心位置的直立短管,下口与花盆下部储水部分相通,作用是向上套接水位杆外管14。水位杆外管14下端套接在水位杆内管13上,上端伸出花土面,作用是把花土与水位杆16隔开,使水位杆16能上下移动。花架管15是贴在花盆上部内面的直立管,共六根等距离排列,作用是上口插花架17,下口可为花土通气。水位杆16是插在水位杆外管14和水位杆内管13中的细长杆,上端从水位杆外管14上口伸出,下端下伸到浮漂窝12下面固定在浮漂9上,作用是可随浮漂9升降显示出花盆底部水位。花架17下腿插入花架管15中固定,上部分可弯曲成不同艺术造型,作用是供藤本花卉、蔬菜茎蔓缠绕,增加观赏效果。节水花盆使用时,当从加水管2上口加水时,水就会淹没加水管2内部的吸水芯4,吸水芯4通过毛细现象吸水把水上吸到花土中,当花盆中水面上升超过排水管8上口时,多余水会从排水管8上口流入排水管8内排出花盆外,通过拉线1把不同粗细吸水芯4从水中拉出或拉入水中,便可调控花卉供水量,位于花盆内水面上的浮漂9随水面升降,可连动水位杆16升降,可观察出花盆中储水量,以便采取相应管理措施。
权利要求1.一种节水花盆,构造由花盆内的加水管、吸水芯、内沿、隔土网、排水管、浮漂、水位杆、花架管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在花盆中下部向内凹陷形成的花盆内沿(11)上面,盖有一个园形网状隔土网(5),隔土网(5)一边有向上凸起成的浮漂窝(12),浮漂窝(12)下面有浮漂(9)同水位杆(16)连,隔土网(5)的另一边竖插一根加水管(2),隔土网(5)上面铺盖一层透水的隔土垫(3),隔土垫(3)上面的花土中埋有一条吸水芯(4)中的一段,花盆上半部分贴内面有直立的花架管(15),花架管(15)上面插有花架(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花盆,其特征是内沿(11)为园环形,在隔土网(5)上有浮漂窝(12)一边的相对边,有供加水管(2)插入的园孔,浮漂窝(12)为园柱形,口朝下,浮漂窝(12)上面中心有直立的细短水位杆内管(13),水位杆内管(13)上端套接一根长的水位杆外管(14),固定在浮漂(9)上的水位杆(16)从浮漂窝(12)下面向上插入水位杆内管(13)和水位杆外管(14)中,花架管(15)共六根等距离排列,加水管(2)中部有供吸水芯(4)进入的小园孔,吸水芯(4)从土中进入加水管2内分枝成粗细不等的两束,每束下端系上拉线(1),拉线(1)穿入花盆底内面一边拉线柄(6)上的拉线柄孔(7),每根拉线(1)两头伸出加水管(2)上口后系在一起成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水花盆,其特征是隔土网(5)直径等于花盆上半部分内径,浮漂窝(12)内径大于浮漂(9)直径,水位杆外管(14)向上从花土面伸出,水位杆(16)从水位杆外管(14)中向上伸出,加水管(2)上口伸出土面,呈漏斗状,下口罩在拉线柄(6)上方,拉线柄(6)是一个直立在花盆底内面一边的短柄,上有拉线柄孔(7),花盆在隔土网(5)以上部分呈园柱形。
专利摘要节水花盆是以设在花盆中下部的隔土网把花盆分隔成上部装土、下部分储水的上下两部分,利用埋在土中吸水芯的毛细现象和储存水的自然蒸发,把储存水吸到花土中,改变了传统的上浇水下漏水法为下储水上吸水法,即灌吸法为花卉供水,使花卉在长时间不浇水的情况下正常生长,达到节水、省工、卫生的目的。
文档编号A01G9/02GK2432771SQ0024
公开日2001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1日
发明者侯德仕 申请人:侯德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