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手杖式点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田播种工具,涉及一种手提式点播器。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山区,由于土地分散,不具备机械化作业的条件,多采用间种套种方法,因此,农作物的种植多为穴播。传统的方式是用锹、镢、锄头开穴点播,既费工、费力,效率又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半辅助劳力的穴播工具。如CN2076300U公开的一种“手提式点播器”,这种点播器虽然可定量穴播农作物种子,具有省力的优点,但是结构复杂,操作时尚需手脚并用,使用很不方便,特别是下种后不能很好地复土。另外,在使用地膜的情况下,膜孔周边不易封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手杖式点播器,单人一次操作,即可完成打孔、下种、复土、封口所有穴播工序。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杖式点播器,由种子箱、与种子箱连接的种子输送机构以及手柄组成。其种子输送机构是在一根提土管的下部外套一个支撑管,提土管内装一根芯杆,芯杆上套装压缩弹簧;在支撑管的上端通过一个连接件将芯杆和支撑管固接在一起,弹簧的下端支承在连接件上,芯杆的上端通过提土管内壁的卡台导向并限制弹簧;提土管的下部管内套装一个中空复土塞,复土塞由芯杆的下端带动;支撑管的下端与底座连通并固定;种子箱固定在提土管中部的一侧,种子箱内侧设有种子出口,与种子出口对应处紧靠支撑管连接有一漏种槽,漏种槽上方有与种子箱对应的种子入口,下方有与支撑管连通的贮种斗;漏种槽的上端固定有堵块,堵块上装有导杆,导杆插入滑动槽上的导孔内,可使堵块相对于种子箱上下滑动,可封闭种子出口;种子箱的底部连接有活动套,活动套内装有种子顶杆,顶杆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顶杆的顶端为斜面,其安装位置应使端面与种子箱底部平行。
为了操作灵活,在提土管内的芯杆上设置一种冂型加压架,冂型加压架上下平面的圆孔套装在芯杆上,上平面将芯杆上的压缩弹簧分隔成上下两段,上平面由弹簧支承,下平面位于固定连接件的下方。
为了保证播种深度可调,在提土管的中部设有点播深度调节套,调节套上装有定位销,对应地在提土管上开设纵向缝,纵向缝上根据不同播种深度设有定位缺口,调节套和定位销可随意插入缺口内定位,来限制压下量,达到调节播种深度的目的。
在使用地膜的情况下,可以在底座下面提土管的出口处,安装一个圆锥形封口圈,能保证复土将膜孔周边封死。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于设计合理,采用一般弹簧加压机构,使种子箱随提土管下压时,相对于支撑管及其固定在支撑管上的堵块滑动,将种子定量地进入贮种斗,然后送入土中,在自然提升过程中,弹簧力的作用,将进入提土管内的复土返回。只要一个人轻压手柄一次即可完成打孔、下种、复土、封口全过程,操作十分简便。
2、复土、封口效果好。由于提土管内装有复土塞,在下种后自然提升过程中,管内的土会在复土塞的反作用力下迅速返回,将种子复盖。当在有地膜的农用点播时,可安装封口圈,由于封口圈是圆锥形,下口小上口大,当切入地膜后,可整齐地切成圆孔,在提升时复土会将地膜环形周边严密地封闭。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一种手柄式点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种子箱的示意图;图3是堵块、顶杆的示意图;图4是封口圈的示意图。
如
图1、2、3所示,一种手杖式点播器,由手柄1、种子箱4、与种子箱连接的种子输送机构组成。其种子输送机构是在一根提土圆管2的下部外套一个支撑管5,提土管内装一根芯杆3,芯杆上套装压缩弹簧6,在支撑管的上端通过一个连接件8将芯杆3和支撑管5固接在一起,弹簧6的下端支承在连接件8的上面,芯杆3的上端通过提土管内壁的卡台28导向并限制弹簧。提土管2的下部管内套装一个中空复土塞9,提土管内的芯杆3穿入复土塞9的中空部位,芯杆3的下部有螺栓防止复土塞脱落,复土塞9可沿芯杆3上升。支撑管5的下端与底座13连通并固定。种子箱4通过连接体21固定在提土管2的中部一侧,种子箱内设有种子出口19,与种子出口19对应处紧靠支承管5连接有漏种槽11,漏种槽上方有与种子箱对应的种子入口,下方有与支撑管5连通的贮种斗25。漏种槽11的上部固定有堵块10,堵块上装有导杆26,导杆插入种子箱的滑动槽22上的导孔23内,可使堵块相对于种子箱上下滑动,可封闭种子出口19。种子箱4的底部安装有种子顶杆12,顶杆12的上端与连接在种子箱底的活动套24滑动配合,顶杆12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3上,顶杆12的顶端呈斜面,其安装位置应使端面与种子箱底面平行。提土管2的下端为劈形斜口18,利于入土。
为了使操作更灵活,在提土管内的芯杆3的中部设置一种冂型加压架7,冂型加压架上下平面的圆孔套装在芯杆上,上平面将弹簧6分隔成上下两部分,上平面由弹簧支承,下平面位于固定连接件8的下方。
为了使点播器有多种播种深度,在提土管2的中部设有深度调节套15,调节套上装有定位销16,对应地在提土管上开有纵向缝隙17,纵向缝上根据不同播种深度设有定位缺口27,调节套和定位销可随意插入缺口内定位,限制压下量,从而达到播种深度可调的目的。
在底座13下面提土管的出口处,安装一个如图4所示的圆锥形封口圈14,当在地膜田间点播时,能保证打孔顺利进行,并能使膜孔周边复土后封口严密。
在漏种槽11的一侧开设观察口20,便于检查种子落下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过程先将种子倒入种子箱4内,调好播种深度,然后紧握手柄1,向下轻压,将提土管2压入土中至所调深度,弹簧6压缩,种子箱下移,堵块10相对于种子箱上升,打开种子出口19,同时,种子在顶杆12的作用下将种子送入漏种槽11进入贮种斗25;提升手柄的同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使提土管带土上提,达到设定高度时,漏出支撑管5上的种子出口,种子进入土中,提土管内的土在复土塞9的反作用下复位,将种子复盖。
在使用地膜的情况下点播时,可将圆锥形封口圈14安装在提土管的出口处,随着轻压,封口圈14自行入土,将地膜整齐地切成圆孔,在提升时复土会将地膜环形周边封闭严密。
权利要求1.一种手杖式点播器,由种子箱(4)、与种子箱连接的种子输送机构、以及手柄(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子箱输送机构是在一根提土管(2)的下部外套支撑管(5),提土管内装一根芯杆(3),芯杆上套装压缩弹簧(6),芯杆与支撑管的上端通过连接件(8)固定在一起,弹簧(6)的下端支承在固定连接件(8)上,提土管(2)的下部管内套装中空复土塞(9),复土塞由芯杆(3)的下端带动,支撑管(5)的下端与底板(13)连通并固定;种子箱(4)固定在提土管一侧,种子箱内侧设有种子出口(19),与种子出口对应处紧靠支撑管连接有漏种槽(11),漏种槽上方有与种子箱对应的种子入口,下方有与支撑管连通的贮种斗(25),漏种槽(11)的上端固定有堵块(10),堵块(10)上装有导杆(26),导杆插入种子箱滑动槽(22)上的导孔(23)内,种子箱的底部连接有活动套(24),活动套与顶杆(12)的上部滑动配合,顶杆的下端固定在底座(13)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杖式点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土管(2)内的芯杆(3)上设置一种冂型加压架(7),冂型加压架(7)上下平面的圆孔套装在芯杆上,上平面将芯杆上的压缩弹簧(6)分隔成两段,下平面位于固定连接件(8)的下方。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杖式点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土管(2)的中部设有点播深度调节套(15),调节套上装有定位销(16),对应地在提土管(2)上开设纵向缝(17),纵向缝上设有定位缺口(27),定位销(16)可插入缺口(27)内定位。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杖式点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杆(12)的顶端为斜面,其安装位置使端面与种子箱底部平行。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杖式点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种槽(11)的一侧设有观察口(20)。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杖式点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3)下面提土管(2)的出口处安装一个圆锥形封口圈(14)。
专利摘要一种手杖式点播器,由手柄(1)、种子箱(4)、种子输送机构组成。种子输送机构包括:提土管(2)、套装在提土管下部的支撑管(5)、提土管内的芯杆(3)、套装在芯杆上的弹簧(6)、提土管内套的复土塞(9),支撑管上端与芯杆固接并连接堵块(10),种子箱固定在提土管一侧,种子箱下部安装有顶杆(12),顶杆、支撑管固定在底座(13)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一人操作一次可完成打孔、下种、复土、封口全部工序,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穴播工具。
文档编号A01C7/02GK2465444SQ0120238
公开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6日
发明者冯峰敏 申请人:冯峰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