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节水灌排防渗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164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地下节水灌排防渗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田灌溉设施,特别是一种管道式地下节水灌排防渗渠。
现行的农田灌排设施,通常为地面水泥结构的U形明渠,用于农田的灌溉、排涝,由于设于地面,侵占大量的农田,且常年风吹雨打、日晒夜露,易自然风化、断裂、冻裂、难以维护和修复,人为损坏严重,使用寿命短,水资源浪费,此外,在兴建过程中,还存在费工费时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埋于地下的、结构合理、施工方便、使用寿命长、充分利用农田种植面积的管道式地下节水灌排防渗渠,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其主要由主渠、支渠、水泵、进出水阀和排水阀组成,管道式主渠的一端接有供水灌溉的水泵,其另一端接有用于排涝的排水阀;在主渠的两侧通接有若干个管道式支渠,支渠上接有用于灌溉、排涝的进出水阀,支渠的末端接有排水阀。
上述进出水阀,其进出水口处设有可升降的闸板,闸板的下端置于进出水口下部的阀体上的升降槽内,其上端与调节螺杆的下端相连,调节螺杆的上端穿过进出水口上部的阀体与调节螺母相连。
在主渠与水泵连接处装设有止回阀。
在支渠的排水阀与主渠之间处装有调节水量的调节阀。
上述主、支渠由自来水管,或玻璃钢管、水泥管制成。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管道式地下结构,因而,其结构合理、施工方便、使用寿命长、防渗性能好,可充分利用农田种植面积,节省人力和水资源,适用于稻麦两季地区的灌溉、排涝,也适用于是城郊蔬菜种植基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2的局部I的放大视图;图4为图3的左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主渠1、支渠2、水泵10、进出水阀6和排水阀7组成,由自来水管制成的管道式主渠1,其一端通过防止供水回流的止回阀4接有供水灌溉的水泵10,其另一端接有用于排涝的排水阀7;在主渠1的两侧通接有若干个由自来水管制成的管道式支渠2,每个支渠2的管道上接有用于灌溉、排涝的进出水阀6(也可为多个),支渠2的末端接有排水阀7;上述进出水阀6,其进出水口11处设有可升降的闸板14,闸板14的下端置于进出水口11下部的阀体上的升降槽15内,其上端与调节螺杆12的下端相连,调节螺杆12的上端穿过进出水口11上部的阀体与调节螺母13相连。在支渠2的排水阀7与主渠1之间靠近主渠1的一端管道上装有调节水量的调节阀5。
主渠1和支渠2也可采用特制的玻璃钢管或水泥管制成。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主、支渠1、2管道埋于地下60cm左右,并使支渠2上的进出水阀6通过进出水管3置于种植田块9的边部,进出水阀6的进出水口11略低于地平面8,主渠1上的水泵10以及主、支渠1、2末端的排水阀7引入农田四周的排灌系统(小河或水渠)内。当农田需要浇水灌溉时,将主、支渠1、2末端的所有排水阀7关闭,并将进出水阀6的进出水口11处的闸板14通过调节螺母13与调节螺杆12调至所需灌溉的水位,启动水泵10,将水泵入主、支渠1、2管道内,并通过进出水阀6引入农田,待水量灌足时关闭进出水阀6;当农田需要排涝放水时,则打开主、支渠1、2末端的所有排水阀7,并将进出水阀6的进出水口11处的闸板14通过调节螺母13与调节螺杆12调至所需排放的水位,农田中的积水通过进出水阀6进入主、支渠1、2管道内,经排水阀7将积水排入排灌系统。
权利要求1.地下节水灌排防渗渠,其主要由主渠和支渠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含有水泵、进出水阀和排水阀;管道式主渠的一端接有水泵,其另一端接有排水阀;在主渠的两侧通接有若干个管道式支渠,支渠上接有进出水阀,支渠的末端接有排水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节水灌排防渗渠,其特征在于上述进出水阀,其进出水口处设有可升降的闸板,闸板的下端置于进出水口下部的阀体上的升降槽内,其上端与调节螺杆的下端相连,调节螺杆的上端穿过进出水口上部的阀体与调节螺母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节水灌排防渗渠,其特征在于在主渠与水泵连接处装设有止回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节水灌排防渗渠,其特征在于在支渠的排水阀与主渠之间处装有调节水量的调节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节水灌排防渗渠,其特征在于上述主、支渠由自来水管,或玻璃钢管、水泥管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农田排灌的地下节水灌排防渗渠。其主要由主渠、支渠、水泵、进出水阀和排水阀组成,管道式主渠的一端接有水泵,其另一端接有排水阀;在主渠的两侧通接有若干个管道式支渠,支渠上接有进出水阀,支渠的末端接有排水阀。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施工方便、使用寿命长、防渗性能好,可充分利用农田种植面积,节省人力和水资源,适用于稻麦两季地区的灌溉、排涝,也适用于城郊蔬菜种植基地。
文档编号A01G25/00GK2520650SQ0121780
公开日2002年1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18日
发明者李观友 申请人:李观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