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移动温室栽培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092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垂直移动温室栽培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温室中的移动式多层栽培机或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传统的农业大国。长期以来,传统农业靠天吃饭,天候及病虫害等自然因素直接影响着农业收成。另一方面,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而土地则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则不断地减少。因此,人们只能通过不断地提高农作物的单产和农业工业化生产的水平,走高效农业的路,才能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解决温饱问题。为此,长期来人们一直在农业的工业化、现代化,尤其是立体温室栽培等方面作着不懈的努力。
目前,自控温室内的栽培架多采用固定式结构;为了便于管理,也有小部份采用平面移动式结构。例如,有人申请了一种名为“立体人工环境栽培室”(专利号为99217743.X)的实用新型专利,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封闭型栽培室;若干立体培育床,是分置在栽培室内,其制成立体框架状,框架中间隔设成若干生长隔层,且各相邻生长隔层之间恰可形成预定大小空间;若干栽培装置,是分别配置在各立体培育床上,其配设有一组驱动组可令栽培装置往复移动,且各栽培装置在对应立体培育床的各隔层空间处,均设有可提供水分、养分等生长元素的配管,以利适时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元素。但该装置仅能作水平移动,上下光线极不均匀,全靠施以灯光解决。故存在着温室有效空间利用率较低,自然光能和温控能源的浪费较大,每年的折旧费用和运行成本较高,最终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难能在生产实际中应用。同时也是近年来我国引进大批自控温室经济效益差的主要原因。
另外,还有人申请了名为“滚筒式多用温室育秧(苗)机”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90217164.X),它系由支承架,加强铁等所组成,并在支承架上有一主轴,主轴两端装有圆盘,幅条固定在圆盘上,挂托固定在幅条上,苗托上有定位套,定位套装进挂托上,圆盘旋转时,苗托始终保持水平位置,秧(苗)盘也保持水平位置。它主要用于水稻育秧。但因其主体为圆形转盘式结构,增容面积少,总面积与占地面积比仅为2∶1,单位造价高,因而难以在生产实际中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光能和温室中的有效面积利用率低,能耗及生产成本较大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靠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在所述的垂直机架上设置有成环状布置的传动条,若干个水平设置的栽培架与之相连接;所述的传动条在传动机构的驱动下,稳缓地作上下垂直移动。其中,所述的传动条可以是传动链条,传动绳或传动带等。机架的宽度以略大于一个栽培架的宽度,以使两边的各栽培架在垂直移动中相互不碰撞或干扰,并使其所占地面积最小为宜。
在所述机架的上下端角处分别设置传动齿轮,设置于其外周的传动条为链条;并在所述链式传动条的链节外侧设置有若干链卡式挂轴,所述的栽培架的两端与之相铰接;而设置于其外周的6-12组栽培架以每周6-60分钟的速度作上下稳缓地移动,具体时间依具体栽培的作物品种而定。一般地,所述的栽培架设置为三层以上,其连接方式可系在传动链条靠栽培架侧的某一链节上,将其链节片更换成在三角状的外侧设置有挂轴的特设链节片,由此构成所述的链卡式挂轴;所述的栽培架的两侧的上端部可设置有一孔,并与该挂轴相铰接。
一种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是在所述垂直机架的外侧设置有护链套,所述链卡式挂轴的铰接轴设置于传动条与护链套之间;8-10组栽培架以每周10-40分钟的速度作上下稳缓地移动。通常,可将垂直机架的横截面制成U型(即护链套与机架实为一体),其开口向内侧,也可在方钢的内侧设置护链套,由此链条可在护链套内安全、可靠地传动。
另外,在所述栽培架的置盘底框与两端面之间可设有斜杆。有利于使置盘底框与两端面之间的角处保持垂直,可防止两端面与机架的可能接触、阻塞等;需要时,还可在栽培架的顶部纵向设置一根连杆。
由于本实用新型可温室中的栽培床设置为五层左右,从而使自控温室生产的最大投资部份的折旧费和能耗费相应降为原来的五分之一左右;若考虑到本实用新型缓慢、均匀地滚动式垂直移动可节省另一边的通道面积,以及显著地提高光能的利用率,可明显降低夏季降温的能耗等效应,其经济效益将更好。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缓慢、均匀地滚动式垂直移动结构,使自然光对各层栽培床的光照度差异几乎降为零,既保证了全部作物生长的整齐度和均一性,又利于每个具体的操作人员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高度上进行作业,以及定点、定期淋水施药,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工效。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放大的A-A剖视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放大的链卡式挂轴的主视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放大的链卡式挂轴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具体的说明。
在宽度为1100mm的底脚18上设置有由方钢制成的间距为630mm的垂直机架2,机架总高度可设置为2820mm;在机架2与上下横梁20之间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传动齿轮19,其外设置有传动条4;所述的传动齿轮19和传动条4分别为链轮和与之相配的链条,并在相间一定距离的链节64外设置有端面呈三角状的链卡片63,其上下两孔分别与链条的链节相配置,在设于其旁处设置有滚针轴承62以及置于其中的铰接轴61;所述的链卡片63为前后两片整体冲压制成,并包置于某一链节外,由此构成链卡式挂轴6。在垂直机架2的外侧设置有护链套5,所述链卡式挂轴6的铰接轴61设置于传动条4与护链套5之间,且该铰接轴61与近似呈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栽培架1的端面10之顶点(即悬挂点)相铰接。在所述栽培架1的置盘底框11与两端面之间设有斜杆14。培育有苗株的栽培容器12整齐地排置于宽度为540mm的置盘底框11上。这样,在所述的传动条上每隔600mm左右设置一个链卡式挂轴6,整个机架上均布设有十组栽培架。本实用新型可以由单独的电机经蜗轮蜗杆等减速机构驱动,也可以一台电动机经减速后,驱动、控制若干台垂直移动温室栽培机。
在生产实际中,本实用新型可成排整齐地布置在自控温室内,由电动机经蜗轮蜗杆或行星减速机构减速,驱动本实用新型中其中的一组传动齿轮(作为主动轮),带动另三组从动的传动齿轮,使该十组栽培架1在白天以每圈30分钟的速度作上下稳缓地移动,即左侧的五组栽培架1向下移动,另五组栽培架向上移动,彼此不触碰,稳缓地移动,使每一层苗床相继在弱光区和强光区中交替运行,满足了各层栽培床对光照的需求,使之所受到的光照基本均匀一致。到了夜间整个机械可停止不动。
权利要求1.一种垂直移动温室栽培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栽培架及其栽培容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垂直机架(2)上设置有成环状布置的传动条(4),若干个水平设置的栽培架(1)与之相连接;所述的传动条(4)在传动机构的驱动下,稳缓地作上下垂直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移动温室栽培机,其特征是在所述机架的上下端角处分别设置传动齿轮(19),设置于其外周的传动条(4)为链条;并在所述链式传动条(4)的链节外侧设置有若干链卡式挂轴(6),所述的栽培架(1)的两端与之相铰接;而设置于其外周的6-12组栽培架(1)以每周6-60分钟的速度作上下稳缓地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垂直移动温室栽培机,其特征是在所述垂直机架(2)的外侧设置有护链套(5),所述链卡式挂轴(6)的铰接轴(61)设置于传动条(4)与护链套(5)之间;8-10组栽培架(1)以每周10-40分钟的速度作上下稳缓地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垂直移动温室栽培机,其特征是在所述栽培架(1)的置盘底框(11)与两端面之间设有斜杆(1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垂直移动温室栽培机,其特征是所述栽培架(1)的置盘底框(11)与两端面之间设有斜杆(14)。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垂直移动温室栽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机架(2)的宽度为栽培架(1)宽度的1.05-1.3为宜;栽培架(1)的端面(10)近似呈等腰直角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垂直移动温室栽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机架(2)的宽度为栽培架(1)宽度的1.05-1.3为宜;栽培架(1)的端面(10)近似呈等腰直角三角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垂直移动温室栽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机架(2)的宽度为栽培架(1)宽度的1.05-1.3为宜;栽培架(1)的端面(10)近似呈等腰直角三角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温室中的移动式多层栽培机械。它主要是在所述的垂直机架上设置有成环状布置的传动条,若干个水平设置的栽培架与之相连接;所述的传动条在传动机构的驱动下,稳缓地作上下垂直移动。其中,所述的传动条可以是传动链条,传动绳或传动带等。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使自控温室生产的最大投资部分的折旧费和能耗费相应降为原来的五分之一左右;并可节省另一边的通道面积,提高光能的利用率,降低夏季降温的能耗;同时,还保证了全部作物生长的整齐度和均一性,利于各人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高度进行作业,以及利于定点、定期淋水施药,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效。
文档编号A01G9/00GK2492053SQ0123
公开日2002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3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3日
发明者刘红兵 申请人:浙江传化江南大地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