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墒旋耕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659阅读:6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了墒旋耕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具,确切地说是一种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具有旋耙的犁。
背景技术
目前,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犁种类很多,如中国专利CN2456448Y公开了一种组合对翻犁,该犁不具有耙,只适于耕地、了墒;且耕地后还需另外进行耙地作业,了墒时存在作业不彻底的问题,不能松未耕地的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旋耙、集耕耙于一体的了墒旋耙犁。
了墒旋耙犁,包括犁架、犁和旋耙,其特征在于犁架是由前横梁、中横梁和左右纵梁组成的形框架;旋耙设于左右纵梁后部下方,旋耙轴的一端设有皮带轮14;中横梁前部的左纵梁上、通过一辅助梁设有平行的传动过桥轴3,传动过桥轴3的两端分别设有皮带轮12、13,且皮带轮12与皮带轮14组成传动副;辅助梁前部设有犁体;左纵梁中部设有犁体,左纵梁前部设有地轮;前横梁前部均布着三个悬挂架,相邻悬挂架之间设有斜拉支杆;传动过桥轴2中部通过连接板设于小四轮拖拉机的牵引板上,传动过桥轴2的两端分别设有皮带轮10、11;皮带轮1设于小四轮拖拉机的输出轴上;皮带轮1与10之间跨设着皮带,皮带轮10与13之间跨设着皮带。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集耕、耙和了墒于一体,可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既省油,又省力,与耕地作业结束后再进行耙地作业相比可节省油料三分之一以上。另一方面,该装置作业质量高,了墒时能把四轮轧过的地全部了起,耕地作业土地平整、土壤碎率高,提高了土壤的保墒性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犁架部分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可见,该了墒旋耙犁,包括犁架5、犁体和旋耙6。
犁架5是由前横梁、中横梁和左右纵梁组成的形框架。
旋耙6安装于左右纵梁后部下方,旋耙轴的左端装有皮带轮14。
中横梁前部的左纵梁上、通过一辅助梁平行安装着传动过桥轴3,传动过桥轴3的两端分别装有皮带轮12、13,且皮带轮12与旋耙轴端的皮带轮14位于一条线上组成传动副。辅助梁前部装有一犁体。
左纵梁中部装有犁体4,左纵梁前部装有地轮7。
前横梁前部均布着三个悬挂架15,两侧的两个悬挂架15为水平状,中部的一个悬挂架15斜向下,相邻两悬挂架之间装有向上的斜拉支杆16。
传动过桥轴2中部通过连接板安装于小四轮拖拉机的牵引板上,传动过桥轴2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皮带轮10和11。
皮带轮1安装在小四轮拖拉机的输出轴上。
皮带轮1与10之间跨装着皮带,皮带轮10与13之间跨装着皮带。
作业时,动力从小四轮拖拉机的输出轴传递到传动过桥轴2和传动过桥轴3,带动旋耙6进行耙地作业。当需要进行耕耙地时,将左侧、中侧悬架15和两悬架之间的斜拉支杆16与小四轮拖拉机进行挂接,且带轮11与13通过皮带组成传动副进行传动。
当需要进行了墒作业时,将右侧、中侧悬架15和两悬架之间的斜拉支杆16与小四轮拖拉机进行挂接,且带轮10与13通过皮带组成传动副进行传动。了墒作业时,装上松土铲,可松起未耕的地,不会出现漏耕现象。
权利要求1.了墒旋耙犁,包括犁架、犁和旋耙,其特征在于犁架是由前横梁、中横梁和左右纵梁组成的形框架;旋耙设于左右纵梁后部下方,旋耙轴的一端设有皮带轮(14);中横梁前部的左纵梁上、通过一辅助梁设有平行的传动过桥轴(3),传动过桥轴(3)的两端分别设有皮带轮(12)、(13),且皮带轮(12)与皮带轮(14)组成传动副;辅助梁前部设有犁体;左纵梁中部设有犁体,左纵梁前部设有地轮;前横梁前部均布着三个悬挂架,相邻悬挂架之间设有斜拉支杆;传动过桥轴(2)中部通过连接板设于小四轮拖拉机的牵引板上,传动过桥轴(2)的两端分别设有皮带轮(10)、(11);皮带轮(1)设于小四轮拖拉机的输出轴上;皮带轮(1)与(10)之间跨设着皮带,皮带轮(10)与(13)之间跨设着皮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耙犁。其特征在于犁架后部下方设有旋耙,中梁上设有松土铲,左纵梁中部设有犁体,由传动过桥2、3及带传动副组成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集耕、耙和了墒于一体,可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既省油,又省力,与耕地作业结束后再进行耙地作业相比可节省油料三分之一以上。该装置作业质量高,耕地平整、土壤碎率高,提高了土壤的保墒性能。
文档编号A01B49/02GK2531609SQ02218658

公开日2003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9日
发明者史家奎 申请人:史家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