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用疾病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470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渔用疾病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防治水产养殖中海、淡水鱼、虾类等由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所引其的一些疾病的防治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渔用疾病治疗仪。
臭氧、紫外线不但能杀灭水体中的细菌、真菌、芽孢、病毒,又有除色、除臭分解有、无机物,降低水中的COD和BOD值的作用。臭氧分解后的产物为氧气,所以消毒的同时又可增加水中的溶解氧.臭氧的消毒作用不受水体中PH值等其它因素的影响,其消毒接触时间短(一般为1-10秒钟),高效,快速,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和抗药性。紫外线同臭氧一样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作用.灭菌率达99.99%,且不改变水体的PH值,也不会产生会损害鱼类、虾类等水生物的副产物。紫外线与臭氧相结和能提高臭氧的氧化能力且能杀灭含氯消毒剂所不能杀灭的芽孢和病毒,并能氧化单独用臭氧难以氧化的水中的腐殖酸和优先污染物,并能加快反应速度。近年来,臭氧、紫外线水处理技术在国外工厂化养殖中应用的较多,其主要用于养殖水体的水质处理。在国外工厂化养鱼水处理系统中臭氧、紫外线用于除去生物滤器不能降解的有机物和水中的病原菌。其反应装置为鼓泡塔和紫外线反应管,设备复杂,造价高。国内工厂化养鱼较少,大多为池塘养殖.用上述工厂化养鱼水处理系统中的臭氧、紫外线水处理装置,投资大、结构复杂且不适合国内池塘养殖中的鱼病等防治的需要。随着集约化水产养殖的发展及池塘养鱼产量的提高鱼病的发病率增大,单一的含氯消毒剂已不能满足国内池塘养鱼的发展,急需一种适合国内池塘养殖中实用的新的水产养殖中疾病治疗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架,在支撑架上方设置有臭氧发生器,在支撑架下方设置有紫外线消毒腔,在紫外线消毒腔上设置有自吸式射流器,射流器通过臭氧输出联接管与臭氧发生器相连通,在紫外线消毒腔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通过射流器进水管潜水泵与射流器结合在一起,在支撑架上设置有浮筒。
自吸式射流器位于紫外线消毒腔内的端部为喉管,喉管的前端为喇叭形状的射流器喷水管,射流器进水管在射流器内腔中的端部为锥形形状的喷水嘴,也可采用其他结构的自吸式射流器。臭氧发生器和紫外线消毒腔均为两个或多个,可对称或不对称。在支撑架上安置有法兰盘,浮筒通过法兰盘与支撑架结合在一起,当然,浮筒也通过其他合适的连接件与支撑架结合在一起。在紫外线消毒腔中的紫外线杀菌灯上安置有石英套管,以起到保护作用,当然,也可采用其他合适的保护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臭氧发生器、紫外线消毒腔及射流器等结构,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池塘养殖中由细菌、真菌I、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一些鱼类疾病,同时还具备对水体的一定增氧作用。例如当前发病较高且流行较广的用目前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显著的暴发性鱼病,虾类由病毒引起的,危害性强的一些疾病。如斑节对虾的白斑病和影响草鱼养殖成功与否的″草鱼三病″.特别是水霉病,以往用孔雀石绿对水霉病的治疗效果显著。但该药对人体有致癌的作用,已于2002年5月1日起禁止使用.目前尚无较好的代替药物,而本实用新型对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成本低廉。本装置巧妙地将臭氧、紫外线应用到水产养殖鱼病防治中,结构科学合理,易于制造,产品成本及治疗成本均低廉,能较好地应用于渔业生产当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部件原理补,由于浮筒6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是由设在水面上的臭氧发生器1所产生的高浓度的臭氧由设在水下的潜水泵4所带动的两个自吸式射流器5吸入,并通过两个紫外线消毒腔2、3,臭氧、紫外线同时对通过该消毒腔中的水体进行杀菌消毒。具体地讲由潜水泵4泵入一定压力的水,水通过射流器进水管28的并从锥形形状的喷水嘴29喷入到射流器内腔中,接着,再从射流器5的喉管30及喉管30的前端的喇叭形状的射流器喷水管31中喷出,从而在射流器5内腔形成负压,使臭氧发生器1所产生的高浓度的臭氧由设在水下的自吸式射流器5吸入,并随水流射到紫外线消毒腔2、3中,且水体不段循环地进入该消毒腔中,不仅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且臭氧在被消毒的水体中保持了一定的浓度,使生长在该水体中的鱼,虾等水生动物进一步得以消毒,从而起到了防病,治病的作用。该消毒腔不但具有对水体消毒的功效还能起到混合、催化臭氧的功能,从而提高该装备的实际效果。并且该装置是将复含高浓度臭氧的空气不停的被吸入水体中,所以还具备对水体增氧的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渔用疾病治疗仪,它包括支撑架(16),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架(16)上方设置有臭氧发生器(1),在支撑架(16)下方设置有紫外线消毒腔(2)(3),在紫外线消毒腔(2)(3)上设置有自吸式射流器(5),射流器(5)通过臭氧输出联接管(12)(27)与臭氧发生器(1)相连通,在紫外线消毒腔(2)(3)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23)和出水口(22),通过射流器进水管(28)潜水泵(4)与射流器(5)结合在一起,在支撑架(16)上设置有浮筒(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用疾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发生器(1)和紫外线消毒腔(2)(3)均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用疾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架(16)上安置有法兰盘(13)(17),所述浮筒(6)通过法兰盘与支撑架(16)结合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用疾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自吸式射流器(5)位于紫外线消毒腔(2)内的端部为喉管(30),喉管(30)的前端为喇叭形状的射流器喷水管(31),射流器进水管(28)在射流器内腔中的端部为锥形形状的喷水嘴2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渔用疾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在紫外线消毒腔(2)(3)中的紫外线杀菌灯(19)(25)上安置有石英套管(18)(21)(2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渔用疾病治疗仪,它包括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在支撑架上方设置有臭氧发生器,在支撑架下方设置有紫外线清毒腔,在紫外线消毒腔上设置有自吸式射流器,射流器通过臭氧输出联接管与臭氧发生器相连通,在支撑架上设置有浮筒。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臭氧发生器、紫外线消毒腔及射流器等结构,可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池塘养殖中由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一些鱼类疾病,同时还具备对水体的一定增氧作用。本装置巧妙地将臭氧、紫外线应用到水产养殖鱼病防治中,结构科学合理,易于制造,产品成本及治疗成本均低廉,能较好地应用于渔业生产当中。
文档编号A01K61/00GK2552335SQ02239
公开日2003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19日
发明者吴小军, 王童, 李治勋 申请人:吴小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