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水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08阅读:36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水马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族箱用抽水马达。
然而所有的抽水马达本体2至目前为止,马达之抽水效率并不能完全发挥,其中,理由乃在于扇叶转盘24在抽引水流至水族箱内时,是由下方之进水管21费力地向上抽引水流至上方之排水管22向外排出,由于水流的本身重力及地心引力的作用,故扇叶转盘24必须耗费相当地马力,方能由下向上反向抽引水流,而使其抽水效率大打折扣,而且封闭的水族箱内部,水流无法与外界空气充分接触,故易造成溶氧量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将数个进水孔设于本体罩壳之环周上,而排水管设于本体之下方处,因为水流重力加速度及地心引力作用,可360度全面式均匀进入大量水流,并顺势向下方之排水管快速排出,具有增进抽水流量之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在导水室之内壁上开设一通孔槽,以对应本体外设有一进气管相连通,以外接之空气软管或配合风量调节器,而能混入外界适当之空气,以增进水中之溶氧量。
本实用新型的扇叶转盘上设有数个呈放射状间距排列之倒三角弧形叶片,配合固定座内壁呈放射状间距排列之分隔片,据以增进集中引导抽水流量之效果。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如图4所示,藉由上述元件之组合,先于进气管10上外接一空气软管(图中未示)以延伸出水族箱(槽)外部,或再于进气管10与空气软管间加装一风量调节器(图中未示),当启动扇叶转盘12转动时,由上罩壳11环周之进水孔111呈360度全面式均匀进入之大量水流,因为水流向下重力加速度及地心引力作用,经过导水室112之锥形体内壁顺势快速经过扇叶转盘12之倒三角弧形叶片121及固定座13之分隔片131以集中引导水流向下方之排水管15排放至水族箱或过滤槽内,同时外界之空气能够经由空气软管进入进气管10及相连通之通孔槽113而与导水室112内之水流相溶合,以增进水中溶氧量,或经由风量调节器适当调节所进入之空气。
此种因为将导水室112内壁设成由上向下渐次变大之锥形体结构设计,而能使水流由上方之进水孔111顺热流向下方之排水管15,其水流行进路径与传统的抽水马达不同,其可大为降低马达之负荷,配合扇叶转盘12之倒三角形弧形叶片121及固定座13之分隔片131之集中引导水流作用,而可使抽水量大增。
当然,为慎重考虑起见,也可将数个进水孔111设成进水管之形式,而该多数倒三角弧形叶片121及排水管15之形式,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做改变。
权利要求1.一种抽水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本体,在其外部上设有一进气管,另于其罩壳之环周上设有数个进水孔,在该罩壳内相邻之导水室内壁设成由上向下渐次变大之锥形体,并在该内壁上开一通孔槽,罩壳之底侧外环周上设有螺牙;扇叶转盘,其设于马达心轴上,于其盘面上设有数个呈放射状间距排列之倒三角弧形叶片;固定座,其套接于前述罩壳之底侧内,在其中空内壁上设有数个呈放射状间距排列之分隔片,外侧环周上设有螺牙;固定环,其内壁环周设有螺牙,是锁合子前述本体与前述固定座外侧之螺牙间固定住;排水管,其活套入前述固定环内定位住,而可作360度自由转动。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水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扇叶转盘之底面设成由外向内渐次倾斜之锥形体。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水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孔设成进水管之形式。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水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套接一空气软管。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抽水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与空气软管间加设一风量调节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族箱用抽水马达,其是在本体罩壳之环周上设有多数之进水孔111,在相邻之导水室112内壁则设成由上向下渐次变大之锥形体,并在该内壁上开设一通孔槽113,以对应于本体外设有之一进气管10底侧上相连通,且在扇叶转盘12上设有多数呈放射状排列之倒三角弧形叶片121;如此,能由扇叶转盘12之转动,使得本体罩壳11环周之进水孔111呈360度全面式均匀进入大量水流,因为水流向下重力加速度作用,经过导水室112之锥形体内壁快速向下方之排水管排出,同时,因为进气管10外接之空气软管或配合风量调节器,而能混入外界适当之空气,以增进水中之溶气量。
文档编号A01K63/04GK2584887SQ02285908

公开日2003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2日
发明者陈启得 申请人:陈启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