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渔钓配重块的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06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渔钓配重块的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具,尤指一种渔钓配重块的组合结构。
所以如何针对现有渔钓配重规格的设计,在面对更多变的复杂水流时不敷使用的缺点加以改良设计,是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行解决的困难点所在。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乃在提供一种改良的渔钓配重块的组合结构,其配重结构可进一步多样变化组合以满足各种渔钓操作的灵活组合搭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乃在提供一种单一规格连结件可适用不同级数配重块组合,以达到钓者可简易更换不同级数配重块,而业者又易于制造。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是主要于一体成型为橄榄状的配重块于中段凹设有适当深度缠绕段,可供铅片或铅条缠绕组成不同配重,而上下两端再枢结具转环的转子,或直接由配重块上下凸设嵌结座,供转环枢结;又缠绕段可进一步设有插孔供铅条插结定位缠绕;另,配重块亦可由一末端为开口环体的连结杆由下向上栓设凸出与结合有转环的转子枢结;上述配重块可由呈间隔分置的上、下两配重块组成,并由栓设串结的连结杆露出中段部形成一缠绕段;或者,配重块可在中段维持凹设的缠绕段,而由顶部直接枢接结合有环体的转子,而末端为开口环体的连结杆则插固定位于配重块内;或者,亦可藉由一弹性橡胶圈连结件或两端形成有环圈的弹性橡胶条连结件栓设于一体成型配重块或为上、下两配重块串结组配,并由橡胶圈两端是凸出于配重块上下端形成弹性圈体,或弹性橡胶条由两端环圈凸露出配重块上下端,以供枢结结合有开口转环的转子勾扣连结;再者,该一体成型的配重块亦可由两端枢结有转子的连结件组栓设并配合一别针扣结定位。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示图。
图3是为图2结构再扣结有不同子线连结件的组配示意图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剖示图。
图5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剖示图。
图6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种实施例剖示图。
图7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例的组合剖示图。
图9是为图7结构可扣结不同子线连结件的组配示意图。
如图2右侧图式所示,配重块10′两端可直接凸设一嵌结座13,供转环21嵌结枢组者;又如图2向上箭头所示,该其上端转子20的上端转环21及上端嵌结座13所枢结的转环21亦可为布质环体21′。
如图2,该枢结配重块10下端转子的转环21或直接嵌入配重块10′下嵌结座13的转环21可以改为枢结具开口转环40;或亦可改为枢结一两侧杆末端枢结有转环21的转子20的倒Y状子线连结件50,又亦可改为枢结一具适当长度而末端为封闭环体的转杆21″。再请参阅图3所示,该枢结下段转子20的转环21或下嵌结座13的转环21,可进一步再扣结有子线连结件70,该子线连结件70是为顶部为Ω状环体71,两末端再开叉延伸一定长度的延伸杆末端再枢结结合有转环21的转子20;或可由末段直接返折使开口背向末端概呈R状扣结部72(该返折段亦可完全紧靠延伸杆,而末段再形成V状开口的扣结部72′);或亦可由末段直接卷绕轴心与延伸杆呈垂直的环状扣结部73,或与延伸杆轴心同向的环状扣结部73′。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剖示图,如其中间的图面所示,亦可由一末端具适度开口环体42的连结杆41由下向上栓设配重块10A中央纵向套孔15凸出端,再与结合有转环21的转子20枢结;或如右边箭头所示,该中段凹设有缠绕段11配重块10B可直接由顶部凸设凸体12与结合有转环21的转子20枢结,而末端具适度开口环体42的连结杆43插固于配重块10B内适当深度固定定位者;上述等配重块10A、10B的缠绕段11上可进一步设有插孔111;或如左边箭头所示,该配重块10C可形成上、下两配重块10C′、10C″组成,再由末端为开口环体42的连结杆41栓设呈间隔状分置连结,并由栓设的连结杆41露出中间杆段直接形成一缠绕段44的配重块组合;又如向上箭头所示,上述的结合于配重块上端转子20的转环21亦可改为布质环体21′。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剖示图,即上述一体成型配重块10A或为上、下两配重块10C′、10C″组成的配重块10C,亦可由一两端形成有环圈81的弹性橡胶条连结件80栓设连结,并使弹性橡胶条连结件80两环圈81恰可凸出配重块10A(配重块10C)上下外端,以供转子20的开口转环22勾扣连结,转子20另端结合有转环21,又该配重块10A可由凹设中段的缠绕段11(而配重块10C则由栓设串结的弹性橡胶条连结件80露出中间间隔处的杆段形成一缠绕段82者),提供钓友将铅片或铅条缠绕自行操作增减调节微量的配重,且在必须作大幅度配重更换时,钓友又能仅更换不同级数的配重块与原连结件组配,而达到更方便使用及简易制造。再者,该位于配重块10A(配重块10C)下段转子20的转环可进一步再扣结有子线连结件70,该子线连结件70是为顶部为Ω状环体71,两末端再开叉延伸一定长度的延伸杆末端再枢结结合有转环21的转子20;或亦可由延伸杆末段直接返折使开口背向末端概呈R状扣结部72(该返折段亦可完全紧靠延伸杆,而末端再形成V状开口的扣结部72′);或亦可由延伸杆末段直接卷绕轴心与延伸杆呈垂直的环状扣结部73,或与延伸杆轴心同向的环状扣结部73′。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剖示图,即上述一体成型配重块10A或为上、下两配重块10C′、10C″组成的配重块10C,亦可由一弹性橡胶圈连结件60栓设连结,并使弹性橡胶圈连结件60两端凸出配重块10A(配重块10C)上下外端而形成有两弹性圈体61,可供转子20的开口转环22勾扣连结,转子20另端结合转环21,又该配重块10A可由凹设中段的缠绕段11(而配重块10C则由栓设串结的弹性橡胶圈连结件60露出中间间隔处的杆段形成一缠绕段62者),提供钓友将铅片或铅条缠绕自行操作增减调节微量的配重,且在必须作大幅度配重更换时,钓友又能仅更换不同级数的配重块与原连结件组配,而达到更方便使用及简化制造者。再者,该位于配重块10A(配重块10C)下段转子20的转环21可进一步再扣结有子线连结件70,该子线连结件70是为顶部为Ω状环体71,两末端再开叉延伸一定长度的延伸杆末端再枢结结合有转环21的转子20;或可由延伸杆末段直接返折使开口背向末端概呈R状扣结部72(该返折段亦可完全紧靠延伸杆,而末端再形成V状开口的扣结部72′);或亦可由延伸杆末段直接卷绕轴心与延伸杆呈垂直的环状扣结部73,或与延伸杆轴心同向的环状扣结部73′。
如图7、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例的分解及组合立体示意图,该一体成型配重块10D中央亦可贯设较大纵向套孔16,供一连结件组90栓设再配合一别针93扣结定位;该连结件组90是在一底端形成有承托凸缘92的凸字状杆体91,于两端各枢结有转子94、94′,下段转子94′另端结合有转环95,而上段转子94枢结有菱形状转环96可与别针93扣结,而将栓套连结件组90上的配重块10D固定限位者。该配重块10D可由凹设中段的缠绕段17(缠绕段17上可进一步设有插孔18供铅条端头先行嵌入定位),提供钓友将铅片或铅条缠绕自行操作增减调节微量的配重者,且在必须作大幅度不同级数配重更换时,钓友又能仅更换不同级数的配重块与原连结件组配,而达到更方便使用及简化制造。又如图8的右边箭头所示,该枢结凸字状杆体91底端的结合有转环95的转子94′亦可改由一末端为开口环体991的连结杆99直接插入埋设于凸字状杆体91内结合;或如图8向下箭头所示,该枢结凸字状杆体91底端转子94′的转环95亦可形成具有开口环体40或布质环体21′,或亦可改为枢结一两侧杆末端结合有转环21的转子20的倒Y状子线连结件50,或亦改为枢结一具适当长度而末端为封闭环体的转杆21″。
再者,如图9所示,上述的栓套配重块10D的凸字状杆体91的下段转子94′的转环95上,可进一步扣结有子线连结件70,该子线连结件70是为顶部为Ω状环体71,两末端再开叉延伸一定长度的延伸杆末端再枢结结合有转环21的转子20者;或可由末段直接返折使开口背向末端概呈R状扣结部72(该返折段亦可完全紧靠延伸杆,而末段再形成V状开口的扣结部72′);或亦可由末段直接卷绕轴心与延伸杆呈垂直的环状扣结部73,或与延伸杆轴心同向的环状扣结部73′。
通过上述具体实施例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渔钓配重块的组合结构改良」,其以多样变化的组合提供简易的操作增减调节微量的配重,以适应各种不同水域水流能以准确配重使浮标准确显示,且能满足各种渔钓操作的灵活组合搭配使用。
综上所述,当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产业上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实用新型未见于任何刊物,于是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渔钓配重块的组合结构,其特征是主要于一体成型的配重块,在中段凹设有一缠绕段,配重块上下两端并枢设结合有转环的转子,使中段缠绕段可供铅片或铅条缠绕组成不同配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渔钓配重块的组合结构,其特征是该凹设配重块中段缠绕段上设有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良的渔钓配重块的组合结构,其特征是该配重块两端部直接凸设一嵌结座供一转环嵌入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良的渔钓配重块的组合结构,其特征是该配重块上端是维持凸设凸体供结合有转环的转子枢结,而下段是由一末端具适度开口环体的连结杆直接插入埋固于配重块适当深度内固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的渔钓配重块的组合结构,其特征是该配重块中央贯设一纵向套孔供末端具开口环体的连结杆可直接栓设凸出配重块顶部外侧,使由连结杆顶端供转子枢结,而转子另端可结合有转环或布质环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良的渔钓配重块的组合结构,其特征是该配重块是由上、下两配重块组成,再由一末端具开口环体的连结杆栓设呈间隔适当距离连结,使连结杆凸出配重块顶部直接与转子枢结,转子另端结合有转环或布质环体,而连结杆露出中段间隔处的杆段是形成一缠绕段。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改良的渔钓配重块的组合结构,其特征是该栓设配重块的连结杆为一两端为环圈的弹性橡胶条连结件,并使两环圈凸出配重块上、下外侧,可供结合转子一端具开口转环勾扣连结,而上转子另端结合有转环或布质环体;而下端转子转环亦可进一步再扣结有子线连结件组配。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改良的渔钓配重块的组合结构,其特征是该栓设配重块的连结杆为一弹性橡胶圈连结件,该弹性橡胶圈连结件以双线压合呈条状栓设,并使两端凸出配重块上、下外侧形成圈体,供结合转子一端具开口转环勾扣连结,上端转子另端结合有转环或布质环体;而又下端转子转环亦进一步再扣结有子线连结件组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良的渔钓配重块的组合结构,其特征是该配重块形成一较大纵向套孔,供一连结件组栓套再配合一别针扣结定位;该结件组是在一底端形成有承托凸缘的凸字状杆体两端各枢结另端结合转环的转子,上段转子枢结有菱形状转环可供别针扣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良的渔钓配重块的组合结构,其特征是该位于凸字状杆体承托凸缘下端结合有转环的转子改以一末端为具开口环体的适当长度的连结杆直接埋固凸字状杆体内;另该下方转子外端结合具开口环体的转环或倒Y状子线连结件或末端为封闭环体的转杆。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良的渔钓配重块的组合结构,其特征是位于配重块下方转子另端枢结具开口环体的转环或倒Y状子线连结件或末端为封闭环体的转杆。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渔钓配重块的组合结构改良,其特征是位于配重块下方嵌结座上枢结具开口环体的转环或倒Y状子线连结件或末端为封闭环体的转杆。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良的渔钓配重块的组合结构,其特征是位于配重块下方转子的转环进一步扣结有子线连结件。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良的渔钓配重块的组合结构,其特征是位于配重块下方嵌结座的转环进一步扣结有子线连结件。
专利摘要改良的渔钓配重块的组合结构,尤指一种能以简易的操作迅速增减配重以因应不同水域多变水流,并以多样变化的组合提供灵活的搭配使用的配重结构组合创新设计;它于一体成型为概呈橄榄状在中段凹设有缠绕段的配重块,在其两端可枢设一个外端具有转环的转子;使由其中间凹设缠绕段供铅片或铅条缠绕组成不同配重,而缠绕段可进一步设插孔供铅条插结定位缠绕,以增减微量配重的调节以期能适应各种水流中均能以准确配重使浮标准确显示,避免误判的困扰;且其配重结构可进一步多样变化组合,以满足各种渔钓操作的灵活搭配使用。
文档编号A01K93/00GK2582378SQ0228550
公开日2003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4日
发明者赖显荣 申请人:赖显荣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