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人工植被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化环保行业中人工植被的设计与制造技术。
背景技术: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和土壤差异较大,各地区的自然环境也有较大的差别。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尤其在公路和铁路的飞速发展和首都周遍防沙制沙项目的启动,沙尘暴的防治,水土保持和绿化工程,河流、沟渠的治理等方面,加大了各种项目的投入。然而由于各地区的经济状况、自然条件和地区之间的差别,靠传统的治理方法如工程制沙、植物制沙已不能满足这些工程的需要,工程制沙、植物制沙存在着投资大,应用期短、见效慢等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应用期长、投资小并具有防沙制沙、护路固堤、保水固土、绿化美化作用的人工植被。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人工植被,其特征是外层为网,两外层中间依次为纤维层,种子层,基层。
所述的人工植被,其特征是所述的纤维层为秸秆制成;所述的纤维层为稻秆和椰壳混合料制成;所述的纤维层为椰壳类纤维制成;所述的纤维层添加有保水剂;所述的纤维层添加有营养土。
所述的人工植被,其特征是所述的基层为纸;所述的基层为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防沙治沙防治流沙蔓延,增强植被生存条件,减少沙尘天气;(二)护路固堤保护河流湖泊堤岸,防止坍塌侵蚀;加固公路、铁路两侧,保障交通安全;(三)保水固土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温度、湿度,增加土壤有机成分;(四)绿化美化本实用新型可铺设在公园、屋顶,绿化美化街区环境。
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例如图所示,该人工植被共分为五层,网1下是纤维层2,纤维层下是种子层3,种子层下是基层4,基层下是网1。网1采用金属网,基层采用纸或无纺布。人工植被的规格可制成2.5×50m,厚度最大可达200mm,密度在300g/m2-2000g/m2。纤维层主要选用各种植物纤维如秸秆、稻秆、麦秸、玉米秸、棉秆、大麻、黄麻、亚麻及椰壳类纤维为原料制成。纤维层内可添加保水剂、营养土。根据不同用户的要求选用不同的植物纤维,例如秸秆人工植被主要用于风和水侵蚀较小的地方,如斜坡、风景建设、果园铺设、街道绿化,有利于吸收灰尘,防止污染;稻秆和椰壳混合料人工植被用于中等侵蚀和损害的场地,如陡峭山坡、矿山治理、河流堤坝等;椰壳类纤维人工植被该产品耐盐水和紫外线侵蚀,用于水土流失严重,防止冲刷的地带,如水蚀严重的斜坡、水池及河岸防护绿化带、水坝、道路、沙地、公路两侧的绿化和重要风景区。
权利要求1.人工植被,其特征是外层为网[1],两外层中间依次为纤维层[2],种子层[3],基层[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植被,其特征是纤维层为秸秆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植被,其特征是纤维层为稻秆和椰壳混合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植被,其特征是纤维层为椰壳类纤维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植被,其特征是纤维层内添加有保水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植被,其特征是纤维层内添加有营养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植被,其特征是基层[4]为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植被,其特征是基层[4]为无纺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绿化环保行业中人工植被的设计与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植被,其特征是外层为网,两外层中间依次为纤维层,种子层,纸层。具有防沙治沙、护路固堤、保水固土、绿化美化等作用及价格低廉、应用期长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G23/00GK2633951SQ0321313
公开日2004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14日
发明者马玉明, 马世威 申请人:北京红菊绿谷荒漠化防治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