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移护坡植草砖及其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98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滑移护坡植草砖及其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坡植草砖,具体地系指一种防滑移护坡植草砖及其成形模具。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在公、铁路及其它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施工中造成的植被破坏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眼下,高等级公路、铁路两侧及一些建设工程边坡部分已纷纷采用护坡植草砖进行铺设、覆盖保护。按说,这种植草砖的大量使用,应该对减轻道路及其它一些工程施工中相关地带植被的破坏、避免边坡水毁和恢复绿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是,近几年来的使用实践一再表明,许多地方在道路沿线边坡新铺设植草砖之后一段时期内,若遭遇雨水冲刷,这类植草砖往往会产生滑移破损,以至仍然无休止地发生大量边坡水毁及中断交通的事故,也使预期的植被保护效果大打折扣。这实在有违使用这种所谓护坡砖的初衷?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这类边坡水毁事故在整个道路抢险工程中占有不小的比例,其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十分惊人。
究其原因,首先,由于植草砖内填入的新土与基底生土层之间无论在土质结构、土壤密实度、硬度、整体性以及粘附胶着性能等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因而在植草砖内填入的新土与基底生土层之间必然形成一个明显的界面。在一般情况下,此界面在数年内都难以有机地融合,因而不能指望其能很快形成保持护坡砖稳固所需要的抗切变能力。此外,在斜坡上新铺设的植草砖与其底部生土层之间也缺乏必要的附着力。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这类新铺设的护坡植草砖从一开始就处于一个无抗切变能力的、只要在外力稍加作用下便可以产生滑移的不稳定界面之上。于是,由于砖体自重沿斜坡平面的斜向分力逐级累加,并一直向其下方砖体传递,尤其处于坡底一带的植草砖便承受着其上方全部砖体这种斜向分力的累积压力!而一般空心砌块或砖砌体就其使用功能的角度看,设计着眼点主要考虑的是让其能承受正向的垂直压力,而对于侧向压力,其承受能力则非常脆弱。然而,眼下使用护坡植草砖的实际情况则决定了这种侧向压力是无法避免的!并且铺设护坡砖的偏坡越高,这种累积压力便越大,砖体承受的侧向压力也越大,于是处于坡底的砖体便越易破损。其次,还有一种情况,即在植草砖内的草根尚未充分生长并扎入砖底生土层内的一段较长时期内,偏坡若遭遇牛、羊等大牲畜践踏,也容易造成砖体损坏;另外,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在此期间若遇到较大降雨,伴随着砖体内尚无植物根系束缚的新土的大量流溢,砖体底部表土在被雨水充分浸润的条件下,其摩擦系数将急剧降低。这就犹如雨天车轮很容易在泥泞的路面上打滑一样,砖体极易在这种变得泥泞的斜坡上滑移。这样更容易造成偏坡底部砖体的损坏,进而导致护坡整体滑移垮塌,甚至引发滑坡事故。因此,按现有技术制成的这类所谓护坡砖,自然不容易起到所谓“护坡”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以通过锚固孔将砖体就地锚固于铺设现场生土层上的防滑移护坡植草砖及其成形模具。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加以实现一种防滑移护坡植草砖,包括砖体及植草孔,其特征是在砖体上有锚固孔;锚固孔数量最好不少于两个;锚固孔最好是均布于环植草砖内、外壁之间、且与内、外壁等距之部位,其孔径以φ12~φ14钢筋能够穿过为宜,砖体俯视正投影外缘形状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多边形、菱形、花瓣形或便于大面积拼铺的其它形状;植草孔最好为圆形、椭圆形及与植草砖外缘相似的单孔或多孔组合形状;植草孔可以制作成单孔型、双孔型或多孔型。
一种防滑移护坡植草砖成形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是在制作植草砖的下模型腔内有形成植草砖锚固孔的胎模或在上模上有形成植草砖锚固孔的冲头;所述胎模或冲头最好不少于两个,其位置最好选择于使锚固孔成形后均布于环植草砖内、外壁之间,且与内、外壁等距之部位;胎模或冲头直径最好为φ12.5~φ15;所述胎模或冲头还可以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工步骤制作在现有各种震动压实型、液压型或手工加工型植草砖成形模具中;所述成形模具型腔数目可以根据所需砖体尺寸大小及成形机械工作面尺寸之要求,制成单型腔模、双型腔模或多型腔模;在同一型腔内的模芯数目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制成单模芯、双模芯或多模芯。
采用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护坡生土层条件,可选择不同锚固孔数目之护坡植草砖进行铺设。铺设完毕之后,先将锚固孔浸湿,再用适量200号左右水泥砂浆灌注入锚固孔内,接着用头部加工成锥形、长度适当、直径稍小于锚固孔径的钢筋或竹棍、竹签、栎木棍甚至可以是数根合一的报废一次性筷子作为锚固钉,利用锚冲将其从锚固孔钉入生土层至适当深度,再将砖体表面锚固孔上的水泥砂浆抹平。对于少数夹有较坚硬石质的地段若需铺设护坡砖,可以先用电钻引孔加以解决。这一来,即可将每一块植草砖都就地锚固于生土层上而使其不再移动。这样,不仅可靠地避免了植草砖内新土与基底生土层之间缺乏抗切变能力的、随时都有可能产生滑移的界面的影响,解决了植草砖与其基底生土层不能牢固附着的问题。而且,由于锚固钉本身的抗剪力有效地平衡了砖体自重产生的沿斜坡向下的分力,从而使大片砖体沿斜坡向下分力的累积压力消失,于是彻底消除了砖体受此压力产生破损的隐患。至于用作锚固钉的材料,可能在数年之后即会锈蚀或腐朽。但数年之后,锚固钉则早已完成其使命。因为此时,植草孔内植物根系当已深深扎入生土层内,将植草孔内新土和生土层牢牢束缚成为一个整体,其本身已具备了较强的抗切变能力,故能够将锚固钉的作用取而代之。
采用本实用新型,即便新铺设的砖体遭遇大雨而使其中新土大量流失,但是由于护坡砖已被可靠地锚固于其基底生土层上而不会滑移;同时还可避免雨水对生土层的直接冲刷。这便有若给偏坡穿上了一层不易剥离的防护铠甲,从而使其得以免除水毁之虞。让“护坡砖”能够名副其实地发挥其保护偏坡的作用。
采用本实用新型,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恢复道路沿线及其它因工程建设造成破坏的植被,消除隐患,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减轻或避免偏坡水毁事故的发生,对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植草砖主视图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植草砖俯视图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俯视图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俯视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之成形模下模主视图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之成形模下模俯视图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之成形模下模侧视图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之成形模下模主视图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之成形模下模俯视图附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成形模实施例6上模仰视图附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成形模实施例6上模主视图附图中,1是锚固孔,2是砖体,3是植草孔,4是植草砖外壁,5是装配法兰,6是锚固孔胎模,7是围边,8是模芯,9是下模箱加强板,10是成形模具型腔隔板,11是模芯支撑,12是下模箱,13是安装孔,14是冲头,15是上模座,16是上模座加强板,17是上模板,18是上模板支撑。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首先选择好与附图5、6、7所示之护坡植草砖成形模下模配套的通用上模。将上、下模一同装配于相应的任一种砖体或砌块成型机上;再将根据设计要求之标号拌合的植草砖料加入下模型腔内,按常规制砖工艺即可压制出如附
图1、2所示之具有4个锚固孔1的防滑移护坡植草砖。
实施例2首先选择好能与附图8、9所示之护坡植草砖成形模下模配套的通用上模。将上、下模一同装配于相应的任一种砖体或砌块成型机上;再将根据设计要求之标号拌合的植草砖料加入下模型腔内,按常规制砖工艺即可压制出如附图3所示之具有3个锚固孔1的防滑移护坡植草砖。
实施例3将附图8、9所示下模正六边形的模芯8改为圆形模芯,选择与该下模配套的普通上模,将上、下模一同装配于相应的任一种砖体或砌块成型机上,再将根据设计要求之标号拌合的植草砖料加入下模型腔中,按常规制砖工艺即可压制出如附图4所示之具有圆形植草孔3的防滑移护坡植草砖。
实施例4按附图5、6、7所示,依照常规钣金工加工工艺制成具有4根模芯支撑11的普通植草砖成形模下模;再准备4根直径为φ16、长度等于模芯支撑11下底面至模芯8底部平面高度的钢筋,将其加工成一端为φ12.5,另一端为φ13.5的截锥形,将φ12.5一端之端面边缘倒成R2圆角,作为锚固孔胎模6备用;将模芯8连同模芯支撑11一道从下模型腔内取出,在模芯支撑11下底面如附图所示位置将锚固孔胎模6的φ13.5一端与其焊接牢固,并确保胎模6在安装完成后须垂直于下模箱12之底平面。经清渣、检验焊缝合格、打磨光滑,按原方位将模芯8连同模芯支撑11一道安装回下模型腔内,再配上可与其配套的通用上模,即成为可以制作带有4个锚固孔的防滑移护坡植草砖成形模。
实施例5按附图8、9所示,依照常规钣金工加工工艺制成具有3根模芯支撑11的植草砖成形模下模及与其配套的普通上模,再如实施例4所述制作3根锚固孔胎模6,并如法将其焊接于附图所示之3根模芯支撑11之下底面位置,并确保胎模6在安装完成后须垂直于下模箱12之底平面;经清渣、检验焊缝合格、打磨光滑,按原方位将模芯8连同模芯支撑11一道安装回下模型腔内,即成为可以制作带有3个锚固孔的防滑移护坡植草砖成形模。
实施例6按附
图10、11所示,先依照常规钣金工加工工艺制成普通植草砖成形模上模及与其配套的下模,再准备3根直径为φ16,长度比植草砖厚度长约2~2.5厘米的钢筋,将其加工成一端为φ12.5,另一端为φ13.5的截锥形,将φ12.5一端之端面边缘倒成R2圆角,制成冲头14备用;再在上模板17上,按附
图10、11所示冲头14所处之位置处分别钻出三个φ13.5通孔,将冲头14之φ13.5一端从此通孔插入,使其φ12.5一端之端面至上模板17之间的距离与所需制作的植草砖厚度相等;然后,在确保冲头11之中轴线垂直于上模板17的前提下,将冲头14之φ13.5一端牢牢封焊于上模板17之背面;经清渣、检验焊缝合格,即成为可以制作带有3个锚固孔的防滑移护坡植草砖成形模。
实施例7参照实施例4或5,可根据不同的砖体植草孔布局的需要,将模芯8改制成双模芯、三模芯或多模芯。则按常规制砖工艺,便可制得具有双植草孔或多植草孔的防滑移护坡植草砖;同样,根据对砖体外轮廓形状的需要,将下模箱12改制成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菱形、花瓣形,则按常规制砖工艺便可制得外轮廓为相应下模箱形状的防滑移护坡植草砖。
实施例8若拟利用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则现有各种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震动压实型、液压型或手工加工型植草砖成形模具亦可改制成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可参照上述实施例4、5、6所述相关步骤,便可根据需要改制成各种不同形状、不同模芯数目、不同锚固孔数目的防滑移护坡植草砖成形模具。
实施例9本实用新型与振动压实型砖体或砌块成形机配套使用时,可根据成型机械工作面龙门架之宽度及所需要的砖体尺寸大小决定成形模具型腔数目,制成单型腔模、双型腔模或多型腔模;本实用新型与液压型砖体或砌块成形机配套使用时,可根据所需砖体之尺寸大小及成型机械工作台面尺寸,决定成形模具型腔数目,制成单型腔模、双型腔模或多型腔模。
权利要求1.一种防滑移护坡植草砖,包括砖体(2)和植草孔(3),其特征是在砖体上有锚固孔(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移护坡植草砖,其特征是锚固孔(1)的数量最好不少于两个;锚固孔(1)孔径以φ12~φ14钢筋能够穿过为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移护坡植草砖,其特征是砖体(2)俯视正投影外缘形状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多边形、菱形、花瓣形或便于大面积拼铺的其它形状;植草孔最好为圆形、椭圆形及与植草砖外缘相似的单孔或多孔组合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移护坡植草砖,其特征是植草孔(3)可以制作成单孔型、双孔型或多孔型。
5.一种防滑移护坡植草砖成形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其特征是在制作植草砖的下模型腔内有形成植草砖锚固孔(1)的胎模(6)或在上模上有形成植草砖锚固孔(1)的冲头(1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滑移护坡植草砖成形模具,其特征是所述胎模(6)或冲头(14)最好不少于两个。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滑移护坡植草砖成形模具,其特征是所述胎模(6)或冲头(14)之直径最好为φ12.5~φ15。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滑移护坡植草砖成形模具,其特征是所述胎模(6)或冲头(14)可以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工步骤制作在现有各种震动压实型、液压型或手工加工型植草砖成形模具中。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滑移护坡植草砖成形模具,其特征是制作植草砖的成形模具型腔数目可以根据所需砖体尺寸及成形机械工作面尺寸之要求,制成单型腔模、双型腔模或多型腔模。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滑移护坡植草砖成形模具,其特征是在同一型腔模内的模芯(8)的数目可以制成单模芯、双模芯或多模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滑移护坡植草砖及其成型模具。近年来,为解决公、铁路及其它建设工程施工中造成的植被破坏和偏坡水毁问题而广泛采用了护坡植草砖。但实践证明使用效果不佳,偏坡水毁及中断交通的事故仍频频发生,其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十分惊人。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通过锚固孔将砖体锚固于铺设现场生土层上的防滑移护坡植草砖及其成型模具,从而可有效地解决道路沿线的植被破坏和偏坡水毁的问题。
文档编号A01G23/00GK2659967SQ03279520
公开日2004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4日
发明者杨经明 申请人:杨经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