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葵的矮化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81111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彩葵的矮化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的矮化栽培方法,特别是涉及彩葵的一种矮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彩葵(彩色向日葵)是指花色各异的向日葵,由于它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因而有望在活跃的花卉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黄色似乎是向日葵的唯一色彩。但是现在,研究人员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经典技术相整合,经过20多年不间断地研究和选育,已经创造出多种花色和形态各异的“彩葵”,花冠颜色有纯红、淡红、金黄、桔黄、淡黄、白色、红黄双色、以及多种嵌和色;形态上,有单瓣、重瓣,有分枝或无分枝的,这些色彩与形态组合可广泛应用于居室盆栽、公园或广场花坛摆放及鲜切花等。但在这些适用领域,使用者对植物的形态和花色以及韵律均有一定的要求。例如,植株的发育时期,株高等。目前,彩葵的株高普遍偏高,限制了它在市场上的推广与销售。
B9,又名阿拉(Alar),化学名称是二甲胺琥珀酰胺酸,产品为淡黄色,可溶于热水。B9作为植物生长延缓剂,可抑制细胞分裂,使枝条生长缓慢。生产上常用于防止花生徒长,抑制果树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防止采前落果等。
多效唑,又名高效唑、氯丁唑、PP333等,是内源激素赤霉素合成的抑制剂,可抑制作物纵向伸长,使分蘖或分枝增多,茎变粗,植株矮化紧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彩葵的矮化栽培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彩葵的矮化栽培方法是在常规栽培管理条件下,选择下述处理中的至少一种1)在播种前用矮化剂浸种;2)在第一对真叶期喷施矮化剂;3)在显蕾期喷施矮化剂;所述矮化剂是浓度为1-200ppm的多效唑溶液或浓度为1000-5000ppm的B9溶液。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多效唑溶液的优选浓度为100-150ppm;所述B9溶液的优选浓度为2000-3000ppm。在播种前及第一对真叶期用矮化剂进行处理或在播种前及显蕾期用矮化剂进行处理矮化效果较单独一个时期进行处理效果要好;在播种前、第一对真叶期和显蕾期三个阶段均用矮化剂使彩葵的矮化效果最佳。
所述浸种时间为4-24小时,优选浸种时间为10小时。
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栽培彩葵,能有效地获得大量的矮化植株,适用于大面积生产,且操作简便,所用矮化剂容易获得,得到的矮化植株生长健壮,具有优良的观赏价值,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同时也为无花粉彩葵杂交种提供了一个控制株高的实用方法。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彩葵的矮化栽培1、2500ppm的B9溶液的配制将25mgB9溶于10L水中。
2、浸种将种子浸泡于浓度为2500ppm的B9溶液中,时间10小时(在4-24小时的范围内均可);采用的种子品种为无花粉彩色向日葵杂交种,所述杂交种的母本为G13-13,父本为4340-180,其来源见“一种培育无花粉彩色向日葵的方法”,专利申请号200410029892.4。
3、播种将浸过的种子播种于瓦盆中(直径为4-8cm均可)。
所用播种基质为森林泥炭土和细沙土的混合土;播种深度为2.5cm(1-4cm均可,优化为2-3cm);每盆播种1粒种子(1-2粒均可),播种前或播种后浇足水;播种温度设为22℃,空气湿度60%,光照时间16h/天。
4、喷洒矮化剂在彩葵的两个生长时段,向其表面均匀喷洒矮化剂(浓度为2500ppm的B9溶液),喷至叶片将要滴水为度,喷洒时段分别为第一喷洒时段第一对真叶期,即第一对真叶生长至3-6cm长度的时期,隔日喷洒两次。
第一喷洒时段过后,将植株移栽到直径稍大(10-18cm)的盆中,此后生长的环境温度设为26℃。
第二喷洒时段显蕾期,即花蕾的直径达到1-2cm的时期,隔日喷洒两次。
第二喷洒时段过后,将植株移栽到直径更大(20-30cm)的盆中,并将盆距拉开至20cm(15-30cm均可),以便扩大空间,使得植株受光充分。
接着,彩葵便可依次进入初花期、盛花期、萎蔫期和成熟期。得到的彩葵平均高度为45-75厘米,明显矮于正常栽培的对照组(对照组的平均高度为95-106厘米)。
实施例2、矮化剂及其浓度对彩葵植株高度的影响将实验种子分为三组,室内条件下(20-26℃),一组浸入对照溶液(水),另外两组种子每组再分成五组,分别浸入浓度为1、50、100、150、200ppm多效唑中和浓度为1000、2000、3000、4000、5000ppm的B9中,浸泡时间均为10小时,然后再将所有浸泡后的种子播种在含森林泥炭土和细沙土的瓦盆内,观察并记录株高(在盛花期测量子叶到花盘的高度)。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明两种矮化剂对向日葵的株高均有一定的矮化作用,且随着矮化剂浓度的增大矮化效果更加明显,即矮化剂浓度与植株高度呈一种负相关。从结果中可以看出,B9的矮化作用大于多效唑,当B9的浓度为5000ppm时,向日葵的生长受到全面的拟制,导致观赏价值降低。
表1不同矮化剂处理后的株高

实施例3、不同发育时期使用矮化剂对株高的影响将实验种子分成三组,一组为对照,用水处理,其余两组分别用浓度为100ppm的多效唑溶液和浓度为3000ppmB9溶液处理。实验中,每大组再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按如下方式进行处理在播种前浸种10小时,在第一对真叶期表面喷施,显蕾期表面喷施,浸种+第一对真叶期喷施,浸种+第一对真叶期喷施+显蕾期喷施。矮化处理的结果如表2所示,说明除对照组外,各种处理对向日葵植株均有矮化作用,单独浸种处理的效果不如第一对真叶期喷施和显蕾期喷施。复合处理(浸种+第一对真叶期喷施,浸种+第一对真叶期喷施+显蕾期喷施)的矮化效果更明显。浸种+第一对真叶期喷施+显蕾期喷施取得最佳矮化效果,使向日葵的株高从106cm降低到66cm(100ppm多效唑)或43cm(3000ppm B9)。同时,B9的矮化效果大于多效唑。由此可见,通过用适当的矮化剂在适当的发育时期处理向日葵,可以有效地控制植株的高度。实验得知,这种矮化方法主要是缩短了向日葵的节间距。
表2不同阶段处理后的株高

实施例4、矮化剂对植株其他性状的影响将实验种子分为两组,一组进行矮化处理,一组按常规方法种植,观察并记录植株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矮化处理使向日葵延迟开花1-5天;茎周长增加21-5%;叶片的长度和宽度增加10-50%;盛花期的花盘及花心直径增加5-30%;分枝增加;向日葵花盘的倾角变小。但是,每株的叶片数、舌状花颜色、中心颜色以及花的基本形态等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彩葵的矮化栽培方法,是在常规栽培管理条件下,选择下述处理中的至少一种1)在播种前用矮化剂浸种;2)在第一对真叶期喷施矮化剂;3)在显蕾期喷施矮化剂;所述矮化剂是浓度为1-200ppm的多效唑溶液或浓度为1000-5000ppm的B9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葵的矮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效唑溶液的浓度为100-150ppm,所述B9溶液的浓度为2000-3000pp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彩葵的矮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播种前及第一对真叶期用矮化剂进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彩葵的矮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播种前及显蕾期用矮化剂进行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彩葵的矮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播种前、第一对真叶期和显蕾期三个阶段均用矮化剂进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彩葵的矮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种时间为4-24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彩葵的矮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种时间为10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彩葵的矮化栽培方法,该方法是在常规栽培管理条件下,选择下述处理中的至少一种1)在播种前用矮化剂浸种;2)在第一对真叶期喷施矮化剂;3)在显蕾期喷施矮化剂;所述矮化剂是浓度为1-200ppm的多效唑溶液或浓度为1000-5000ppm的B
文档编号A01G7/00GK1717976SQ200410062738
公开日2006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8日
发明者刘公社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