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文蛤养殖用肥饵料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鸡粪制成的肥料,尤其涉及一种文蛤养殖用肥饵料。
背景技术:
文蛤[Meretrix meretrix(Linnaeus)],不仅肉质鲜美(素称天下第一鲜)、营养丰富,还有很高的食疗药用价值,是我国及我市出口创汇主要水产品之一。目前,优质文蛤产品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国内销量也日趋增大,市场潜力巨大。仅日本国每年销费量达6万余吨,其中95%靠国外进口(主要是中国),欧盟市场潜力更大。
文蛤滩涂养殖在我国历史悠久,主要分布于江苏、山东、丹东、广西等地。我市文蛤池塘养殖虽起步很晚仅始于2000年,但发展迅猛,养殖基地集中连片规模宏大,文蛤主养塘已达到了670ha(公顷),已形成从养殖到出口一条龙生产线。是浙江省最大的池塘养殖生产出口基地。随着我市海涂不断围垦,文蛤池塘养殖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发展前景良好。
在水产动物的育苗或池塘标准化养殖中,往往离不开单胞藻的培养,特别是在贝类的育苗和养殖中,需求量更大,有些时候如高温季节或者阴雨天时池塘中的饵料不能达到一定浓度从而影响苗种或池塘养殖贝类的摄食。文蛤是滤食性动物,在自然海域条件下它主要以舟形藻属的相似舟形藻、阔舟形藻和舟形藻,圆筛藻属的辐射圆筛藻和偏心圆筛藻,菱形藻属的新月菱形藻,海毛藻属的菱形线藻等硅藻类为饵料,还可以摄食有机碎屑、微型浮游动物、细菌等。
现有技术中,池塘文蛤养殖的饵料以劣质小杂鱼、杂虾或贝类补充饵料代用,肥料多用无机化肥。由于小杂鱼来源不稳定,易腐烂变质,恶化水质,导致病害暴发、养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量高低不一,直接影响养殖出口创汇效益。
发明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水质易恶化、养殖产品质量不均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文蛤养殖用肥饵料及其制作工艺。
本发明所述的文蛤养殖用肥饵料,其组分和重量份数为生物发酵鸡粪 50~80份;尿素 3~7份;CaP2O410~30份;沸石粉 2~8份;NaNO31~3份;KH2PO40.2~1.0份;Na2SiO30.4~1.0份。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按重量百分数计,所述的组分及其重量含量为生物发酵鸡粪 60~70%;尿素 4~6%;CaP2O415~25%;沸石粉4~6%;NaNO31.5~2.5%;KH2PO40.4~0.8%;Na2SiO30.5~1.0%。
上述文蛤养殖用肥饵料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鸡粪细原料;将鸡粪细原料生物发酵,脱水,取生物发酵鸡粪再加尿素、CaP2O4、沸石粉、NaNO3、KH2PO4、Na2SiO3搅拌混匀即得文蛤养殖用肥饵料。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顺序步骤(1)将鸡粪粗原料调节水份含量至15~25%,经粗选和过筛得鸡粪细原料;(2)将鸡粪细原料接种菌种发酵并脱水,得生物发酵鸡粪。
(3)生物发酵鸡粪添加尿素、CaP2O4、沸石粉、NaNO3、KH2PO4、Na2SiO3搅拌混匀即得文蛤养殖用肥饵料。
上述的发酵过程优选如下条件菌种选用EM复合菌,发酵温度为50~67℃,发酵时间为20~30天,发酵过程中鸡粪经充分翻动7~10次。
单细胞藻类的生长和其它生物一样,与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水环境中的光、温度、盐度、溶解气体、酸碱度和生物因子等环境条件都对单胞藻的生长繁殖产生深刻的影响。天然海水中虽然存在着单细胞藻类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但在单细胞藻类的培养过程中,由于藻类大量繁殖,对营养元素的需要量大大增加,而天然水中存在的营养元素的量是很不够的,因此必须补充这些不足的营养元素来维持单细胞藻类的生长,从而获得高收获量。实际生产中,特别是池塘养殖过程中,不能人为地调节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因此,在自然条件下,只能通过添加补充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来促进藻类的生长繁殖,满足水产养殖动物所需的单胞藻。本发明所述的文蛤养殖用肥饵料由鸡粪经充分发酵,然后添加藻类生长必需的几种微量元素,充分混匀后使用。其中不仅含有藻类生长所需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辅助生长物质等,而且经过合理搭配,还有多种营养元素文蛤可以直接摄食与消化吸收。不仅可以作为池塘养殖中的基肥和追肥,而且可以作为文蛤直接摄食的饵料,以更好的满足池塘养殖中文蛤所需的各种营养,达到更好的肥水和高产绿色的目的。为施用无机肥料及投喂小杂鱼虾给水体、水产动物和人体带来的危害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文蛤在自然水域条件下主要以硅藻类为食,因此,用文蛤养殖用肥饵料培养单胞藻可以有效代替文蛤池塘养殖中无机肥肥水以及投喂鱼靡等易坏水的人工饵料,为文蛤的标准化池塘养殖提供更好、更低廉的肥水途径和方法,而且还减少了池塘养殖中水质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等。另外,藻类的光合作用不仅吸收了水体中的NH4-N、H2S等对水产动物有毒害的物质,自然调节了水体的酸碱度,而且还释放出O2,有效补充了池塘养殖中的溶解氧量,缓解阴雨天池塘中的缺氧对水产动物带来的浮头等。
使用本发明所述文蛤养殖用肥饵料池塘养殖文蛤,生产性中型试验结果良好,不仅养殖产量比原先的提高15%以上,而且养殖周期也缩短8~10个月左右,可提前近一年达到出口上市规格(由原来的从苗养殖到出口规格至少2.5~3.5年提前到1.5~3.5年)。养殖效益比原先提高25%以上。同时可有效解决养殖过程中水环境的污染和文蛤的病害问题。
牟氏角毛藻、等鞭金藻3011均为耐高温种类,比较适宜夏季培育。同时,牟氏角毛藻为沿岸半咸水种类,可在盐度很低的水中生长,在较高盐度的海水中也能生长,在泥蚶、牡蛎等贝类育苗生产中,角毛藻作为贝类幼体的优质饵料,与其它单胞藻相比具有耐高温、繁殖速度快、抗污染能力强等优点。等鞭金藻在盐度从0-10生长率急剧上升达最高峰,直到30其生长率几乎无变化,超过30生长减慢。文蛤对饵料的种类没有选择性,一般的硅藻、金藻类等,甚至有机碎屑,只要颗粒大小合适文蛤都可以滤食因此,在夏季文蛤生长速度最快的时候或早春深秋季节池塘中的单胞藻不能很好生长时,可以通过接种常见的单胞藻的方法,如接种牟氏角毛藻、扁藻、异胶藻、等鞭金藻、小球藻等等,这些藻类都大多能够适应夏秋较高的水温,培养也较为方便,都可用来提高池塘中单胞藻种群数量和密度,供给文蛤更充分更及时的饵料,满足其摄食和营养需要,提高文蛤的生长速度。
根据本实验结果以及池塘养殖生产中的经验,在文蛤池塘养殖实际生产中,养殖池塘经充分清塘、消毒、晒塘等后,应首先在文蛤幼苗下塘前10-15天左右施足基肥,大约施基肥250-300kg/亩,大约一周后,再施追肥,施肥次数和施肥量视天气、单胞藻生长情况以及浓度、池塘添换水以及水质状况等而定,一般每周施两次,每次施肥25-40kg/亩,施肥应在晴天早上或傍晚为宜,晴天可以多施一些,阴天应少施,施用时用池水充分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即可保证文蛤养殖池塘中充足的饵料。
图1是实施例3中等鞭金藻种群生长变化图。
图2是实施例3中牟氏角毛藻种群生长变化图。
图3是实施例3中小球藻种群生长变化图。
图4是实施例3中角毛藻生长速率变化图。
图5是实施例3中小球藻生长速率变化图。
图6是实施例3中等鞭金藻生长速率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文蛤养殖用肥饵料的制作(1)取鸡粪粗原料10Kg,调节水份含量至20%左右,经粗选和过筛得鸡粪细原料;(2)将鸡粪细原料接种EM复合菌发酵(发酵温度为60℃,发酵时间为20~30天)发酵过程中鸡粪经充分翻动9次。结束后脱水,得到生物发酵鸡粪。
(3)取上述生物发酵鸡粪1340g添加尿素100g、CaP2O4400g、沸石粉100g、NaNO340g、KH2PO410g、Na2SiO312g搅拌混匀即得文蛤养殖用肥饵料。
上述制得文蛤养殖用肥饵料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生物发酵鸡粪66.9%;尿素5%;CaP2O420%;沸石粉5%;NaNO32%;KH2PO40.5%;Na2SiO30.6%。经过检测,其中含有机质35%,N 1.5%,P 2.25%,K 2.25%,钙3.25%,镁0.5%,铁0.35%,铜49.3mg/kg,锌217.7mg/kg,锰363.3mg/kg,硼70.2mg/kg。
实施例2 文蛤养殖用肥饵料的制作取实施例1制得生物发酵鸡粪1240g添加尿素80g、CaP2O4500g、沸石粉100g、NaNO350g、KH2PO416g、Na2SiO310g搅拌混匀即得文蛤养殖用肥饵料。
制得文蛤养殖用肥饵料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生物发酵鸡粪62.2%;尿素4%;CaP2O425%;沸石粉5%;NaNO32.5%;KH2PO40.8%;Na2SiO30.5%。
实施例3 文蛤养殖用肥饵料培养单胞藻1藻种和培养1.1藻种来源等鞭金藻3011由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提供,牟氏角毛藻和小球藻由宁波大学生命学院提供。
1.2培养液的配制培养液的配方FeC6H5O75g,EDTA-2Na 25g,KNO3100g,KH2PO410g,Na2SiO3·9H2O 15g,VB1、VB12针剂各1支,蒸馏水1000ml。配制营养液时,先将柠檬酸铁和EDTA-2Na放入三角烧瓶中加热溶解后,再放入其它的营养盐成分,然后在高压灭菌消毒15min,待冷却后再加入VB1、VB12针剂,最后放入低温冰箱中保存备用。
1.3藻种培养用250ml锥形瓶取上述藻种各一瓶(约200ml),取回后放置于与实验条件相同的环境下两昼夜使其稳定,取上层藻液接种。添加营养液时按1∶1000的比例加入,即每1000ml海水中加1ml该营养液。所有试验用海水均经过沉淀、过滤、煮沸消毒处理,锥形瓶也全部经过高压灭菌消毒。在室温,自然光照另加一个40W的日光灯管(亮暗时间约为16h∶8h)下培养。静止培养,培养期间每日振荡数次,培养两周。
2文蛤养殖专用肥饵料培养三种单胞藻效果实验2.1文蛤养殖专用肥饵料溶解液的制备取100g实施例1制得文蛤养殖用肥饵料溶解于1000ml实验海水中,在三角烧瓶中煮沸25min,煮沸时不断搅拌,使其中的营养成分充分释放,煮沸后静止沉淀24h,过滤,弃去沉淀物质,取上清液放入1000ml的三角烧瓶中,然后再在高压灭菌锅中高压灭菌15min,除当天使用的外,再在高压灭菌锅中灭菌消毒两次以彻底杀灭其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和原生动物,然后再放在低温冰箱中保存备用,下次使用前再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2.2培养用水的处理实验用海水经100ppm的次氯酸钠消毒12h,经充分曝气,再用硫代硫酸钠中和去除其中的氯气,最后再经煮沸、冷却后使用。
2.3藻种的培养实验分四组,A组加入10%文蛤养殖专用肥饵料溶解液1.5ml,B组加入1.0ml,C组加入0.5ml,D为空白对照组。
在3000ml的三角烧瓶中进行一次性培养,接种时间选择在上午8:00-10:00,把上浮的指数增长期优质藻类细胞作为藻种,弃取底部沉淀的藻类细胞,接种牟氏角毛藻90×104,等鞭金藻3011122×104,小球藻110.5×104。室温控制在28℃左右,水温25℃左右,自然光照外加2个40W的日光灯管(亮暗时间为16h∶8h)下静止培养5天,培养期间光照每隔2小时振荡一次,并观察其生长情况。
2.4种群增长测定培养期间,每日定时(上午8:00-10:00)取样测定细胞数目。
种群增长测定采用细胞视野计数法,用鲁哥氏液固定。将藻液摇匀,取已固定的藻液于血球计数板上,在400倍的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藻类的生长速率(μ)计算公式为μ=(lnNt-lnN0)/(tln2)式中Nt是第t天的细胞数量;N0为初始细胞数量(t=0),t为培养时间。
3结果与讨论3.1文蛤养殖用肥饵料对单胞藻种群增长的影响由图1、图2和图3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营养液的单胞藻种群数目均增长较快。
等鞭金藻 A组等鞭金藻种群数目增长明显较快,第4天到第5天时增长最快,第5天达到最高;B组等鞭金藻虽然第4天到第5天时增长最快,但第5天种群数目并未达到最高;C组等鞭金藻种群数目一直在增长。
牟氏角毛藻 A组角毛藻种群数目增长明显较快,第3天到第4天时增长最快,第5天达到最高,此后便略有下降;B组角毛藻在第4天到第5天时增长最快,第5天种群数目达到最高;C组角毛藻种群数目一直在增长,第4天到第5天增长明显较快。
小球藻 各组小球藻种群数目第1天到第2天增长均最快,其中A组种群数目增长明显较快,第5天达到最高;B组第4天到第5天时增长缓慢,第6天种群数目达到最高;C组第5天种群数目有所下降,第6天达最高。
3.2文蛤养殖用肥饵料对单胞藻生长速率的影响由图4、图5和图6可知,当文蛤养殖用肥饵料浓度由高到低变化时,三种单胞藻的生长速率随之由高到低变化,由第1天生长速率大小比较明显,到第5天几乎趋于一致。另外,等鞭金藻的空白对照组第2天生长速率呈上升趋势,但第3天便开始下降;对角毛藻来说,空白对照组和C组第2天生长速率均呈上升趋势,随后空白对照组一直在下降,但C组则到了第4天又有略微上升趋势,随之又下降。对于小球藻,生长速率随时间增多一直呈下降趋势。
实验表明,本发明所述的文蛤养殖用肥饵料对牟氏角毛藻、等鞭金藻3011和小球藻等单胞藻的生长均有明显促进作用,能够有效培养池塘养殖中的硅藻类和金藻类等。
权利要求
1.一种文蛤养殖用肥饵料,其组分和重量份数为生物发酵鸡粪 50~80份;尿素 3~7份;CaP2O410~30份;沸石粉 2~8份;NaNO31~3份;KH2PO40.2~1.0份;Na2SiO30.4~1.0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蛤养殖用肥饵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分和重量百分含量为生物发酵鸡粪 60~70%;尿素 4~6%;CaP2O415~25%;沸石粉 4~6%;NaNO31.5~2.5%;KH2PO40.4~0.8%;Na2SiO30.5~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文蛤养殖用肥饵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和重量百分含量为生物发酵鸡粪 66.9%;尿素 5%;CaP2O420%;沸石粉 5%;NaNO32%;KH2PO40.5%;Na2SiO30.6%。
4.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文蛤养殖用肥饵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鸡粪细原料;将鸡粪细原料生物发酵,脱水,取生物发酵鸡粪再加尿素、CaP2O4、沸石粉、NaNO3、KH2PO4、Na2SiO3搅拌混匀即得文蛤养殖用肥饵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文蛤养殖用肥饵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顺序步骤(1)将鸡粪粗原料调节水份含量至15~25%,经粗选和过筛得鸡粪细原料;(2)将鸡粪细原料接种菌种发酵并脱水,得生物发酵鸡粪。(3)生物发酵鸡粪添加尿素、CaP2O4、沸石粉、NaNO3、KH2PO4、Na2SiO3搅拌混匀即得文蛤养殖用肥饵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文蛤养殖用肥饵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发酵温度为50~67℃,发酵时间为20~3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文蛤养殖用肥饵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酵过程中鸡粪经充分翻动7~10次。
8.如权利要求5~7之一所述的文蛤养殖用肥饵料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种为EM复合菌。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文蛤养殖用肥饵料对单胞藻种群的促生长作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鸡粪制成的肥料,尤其涉及一种文蛤养殖用肥饵料。其组分和重量份数为生物发酵鸡粪50~80份;尿素3~7份;CaP
文档编号A01K61/00GK1781380SQ20041008924
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3日
发明者王美珍, 陈汉春 申请人:慈溪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