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培养栽种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753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作物培养栽种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物培养栽种架结构,尤指一种不受空间限制,且采收方便并能将水资源回收利用而达到经济效益的作物培养栽种架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作物栽种盆在放置时,是将其挂于栏杆上或将其放于地面上。
然而现有技术的栽种盆,因园艺花店受到土地面积狭小的限制,所以放置空间不足,无法有足够的盆栽提供客人选择,且在洒水时,洒的太多会使水溢出地面,导致水资源浪费,而一般家庭在栽种时,空间更是无法充分利用,所以只好不进行有机蔬菜盆栽,使得一般家庭无法吃到新鲜的有机蔬菜。
由上述可知,现有技术的栽种确有其缺点之处,其空间无法充分利用,且容易造成水资源浪费,所以本发明人由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经验,针对上述现有盆栽领域所面临的问题加以探讨研究,并积极的寻找解决的方法,经多次测试及改良后,终于创造出一种可确实改进上述缺点的培养栽种架结构。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作物培养栽种架结构,其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使有限的空间中能栽种出最多的盆栽作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培养栽种架结构,其在给栽种盆洒水时,水资源可以回收再利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作物培养栽种架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架体及固设于架体上的支架,且于支架的顶端设有一齿轮,而齿轮的外围形成有借驱动装置带动的链状轨道,另于链状轨道上枢设有数个平行地面的挂轴,而该挂轴凸伸于链状轨道的侧边。
其中优选架体是由一平放的底架及一连接于底架上的直立框架所组成,而直立框架上设有两平行横杆以支撑支架。两平行横杆往外有三根支架,以支撑椭圆形的链状轨道,使结构更稳固。
由此,该培养栽种架结构的空间利用性能大幅提升,且能方便采收,而水资源也能回收利用。
下面将列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发明其它的目的及效能做进一步的说明,使之对本发明有更详细的了解,并使熟悉该项技术者能据以实施,以下所述仅在于解释较佳实施例,而非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故凡有以本发明的创作精神为基础,而为本发明所作任何形式的变更或修饰,皆属于本发明意图保护的范畴。


图1为本发明培养栽种架结构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发明培养栽种架结构的侧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10架体;11底架;20框架;21支架;210齿轮;22链状轨道;23挂轴;230轴承;24横杆;30回水容器;31回水孔;32回水管;40马达;50栽种盆;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作物培养栽种架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架体10及固设于架体10上的支架21,而架体10是由一平放的底架11及一连接于底架11上的直立框架20所组成,其中直立框架20形成有两平行横杆24,且两平行横杆24往外形成有三根支架21,且于支架21的顶端设有一齿轮210,而该齿轮210的外围形成有一椭圆形的链状轨道22,而该椭圆形的链状轨道22由马达40所带动,该马达40设于框架20的适当位置处,而马达40的驱动轴上装有齿轮,以带动该链状轨道22旋转,另外椭圆形的链状轨道22上枢设有数个平行地面的挂轴23,该挂轴23凸伸于椭圆形的链状轨道22的两端,且为双数个,而挂轴23上皆套固有一轴承230,以方便栽种盆50吊挂滑顺,此外于底架11之上设有一回水容器30,该回水容器30的顶面为一凹弧状,而于凹弧状的最底端设有数个回水孔31,且于回水容器30内设有一回水管32以连结回水孔31,当洒水时回水容器30能容纳盆栽50溢出之水,且水由回水管32排出,以利水资源回收。
而关于本发明的实际运用,请参阅图1所示,当开启马达40时,马达40上的齿轮210会驱动链状轨道22,而链状轨道22由横杆24上的支架21支撑成椭圆形,且由支架21上的齿轮210帮助传动,另链状轨道22上的挂轴23也会随着链状轨道22转动,而套固于挂轴23上的轴承230除了跟挂轴23转动外也会自己转动,使得挂上的栽种盆50会更顺畅的跟挂轴23转动,而在当洒水、栽种、施肥时,可随意的驱动链状轨道22,使栽种盆50能移动到适当的位置而方便作业,且于洒水时而导致溢出之水,可流入底架11上的回水容器30,由回水管32排出,以避免浪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理解到,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实用价值1、本发明的链状轨道22,其上设有挂轴23,而挂轴23上套固有轴承230,当栽种盆50随链状轨道22转动时,作物采收方便且省时省力,而于链状轨道22上能设置多个栽种盆50,使得能充分利用立体空间。
2、本发明的底架11有一回水容器30,该回水容器30在洒水时能容纳栽种盆50溢出之水,以利水资源回收,避免浪费。
权利要求
1.一种作物培养栽种架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架体及固设于架体上的支架,且于支架的顶端设有一齿轮,而齿轮的外围形成有借驱动装置所带动的链状轨道,另于链状轨道上枢设有数个平行地面的挂轴,而该挂轴凸伸于链状轨道的侧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培养栽种架结构,其中架体是由一平放的底架及一连接于底架上的直立框架所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物培养栽种架结构,其中直立框架上设有两平行横杆以支撑支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物培养栽种架结构,其中两平行横杆往外形成有三根支架,以支撑椭圆形的链状轨道,使结构更稳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物培养栽种架结构,其中底架上设有一回水容器,该回水容器的顶面为一凹弧状,而于凹弧状的最底端设有数个回水孔以连结回水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培养栽种架结构,其中该驱动装置为一马达,该马达装设于框架的适当位置,而于马达的驱动轴上设有一齿轮,使该齿轮带动链状轨道旋转。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物培养栽种架结构,其中挂轴上套固有一轴承,以利栽种盆吊挂滑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作物培养栽种架结构,其中挂轴凸伸于链状轨道的两端皆套固有轴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物培养栽种架结构,其主要包括一架体及固设于架体上的支架,且于支架的顶端设有一齿轮,而齿轮的外围形成有借驱动装置带动的链状轨道,另于链状轨道上枢设有数个平行地面的挂轴,而该挂轴凸伸于链状轨道的侧边;当栽种盆挂于轴承上,可节省空间不受土地面积的限制,且驱动时可使作物采收方便。
文档编号A01G9/12GK1788541SQ20041009719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13日
发明者洪智伟, 洪梓恺 申请人:洪智伟, 洪梓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