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压差增氧净水循环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41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平压差增氧净水循环养殖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水平压差增氧净水循环养殖池,尤指一种利用水平压差,可提供养殖池活水循环、供氧及水循环过滤作用的养殖池。
背景技术
目前水池养殖业对于水池中供氧的方式,主要是用水车设置在水面上打水,使空气中的氧气能溶入水池中,提供养殖的鱼类所需的氧气,但此种方式只能提供表面打水,难以将氧气打入水中,不利于水中生物安定成长,为此,有人用水中增氧机,可导入外界空气,使外界空气中的氧能溶入水中,并且因为水中增氧机完全潜在水中,可在水池内提供稳定的水流方向,创造出稳定的水中环境。
以上水车及水中增氧机,只能提供增氧及水流方式,对于池中的水并无循环过滤作用,池内的水质会受到池中鱼类排泄物污染,即污水与鱼类存在同一池中,一旦少部份的鱼类有所病变,则其他健康的鱼类会跟着遭殃而无一幸免,再者,有机废物残留和堆积未及时清理,使池底沉积物发酵加速水质恶化,而且如用药物过量,将导致水产品质不安全,对消费者造成负面影响,为此,虽有养殖业界采用不断注水同时放水的方式,进行池水更换,但此种方式需使用大量的水不断抽换,浪费水资源且成本偏高、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平压差增氧净水循环养殖池,使养殖池具备净化污物及活水循环效果,而能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水平压差增氧净水循环养殖池具有一净水区以及用挡墙区隔出一污水处理区;净水区为鱼类生长的养殖池,于养殖池中设置集污坑,并于养殖池中设置数台水流增氧机,水流增氧机接设放流管,放流管的入口设置在挡墙一侧,水流增氧机不断将污水处理区的最后放流池的净水吸取到养殖池,可带动池水产生涡流,使鱼类排泄的粪便及其他污物可集中于集污坑处,并于挡墙处设置一污水管,污水管的管口位于集污坑上方;污水处理区中设置数道间隔墙,将污水处理区分隔为连续的进水池、初期沉淀池、数个生物处理池、最终沉淀池及放流池,各间隔墙上设置水流通孔,且前述挡墙处所设置的污水管,其出水口即位于进水池处,及前述放流管的入口位于放流池侧的挡墙上;于进水池中设置拦污网,于初期沉淀池中设置低陷的集污坑,于生物处理池中设置生物滤材,以及在最终沉淀池中设置低陷的集污坑。
借此设计,可利用水流增氧机抽水打氧,使净水区及污水处理区产生水位压差,而可对于养殖池中所产生的鱼类粪便及污物吸至污水处理区进行净化处理,且经由初期沉淀池的最初沉淀滤除较大悬浮固体物、生物处理池的生物滤材分解污水中的氨、氮有机物,以及最终沉淀池的最终沉淀滤除细小污物,而让净化后的水再循环进入养殖池中,达到以水流增氧机吸水形成压差方式,不需通过其他动力循环过滤污物及池中增氧效果,以确保养殖池的水的洁净效果,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养殖环境,以提供养殖池中的鱼类能安定成长,同时也可把有机沉淀物集中晒干作有机肥料,提供田间农作物使用,达到污物不污染大地可回收再利用的效果。
附图简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进水池中可设置另一形式拦污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配合参看
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压差增氧净水循环养殖池,可使养殖池具备净化污物及活水循环效果,以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其具有一净水区A以及用挡墙101区隔出的一污水处理区B。
所述的净水区A即为鱼类生长的养殖池1,于养殖池1中设置集污坑18,并于养殖池1中设置数台水流增氧机3,水流增氧机3接设放流管4,放流管4的入口设置在挡墙101一侧并且贯穿挡墙101。
水流增氧机3是设置在定点浮筒下方而沉入水中,水流增氧机3在启动时,可带动养殖池1的池水产生涡流,使鱼类排泄的粪便及其他污物可集中在集污坑18处,而在挡墙101处设置一贯穿挡墙101的污水管2,污水管2的取水口19位于集污坑18上方。
所述的污水处理区B中设置数道间隔墙50,将污水处理区B分隔为接续的进水池5、初期沉淀池6、数个生物处理池8、9最终沉淀池12及放流池14,各间隔墙50上设置水流通孔51。
于进水池5中设置拦污网20,于初期沉淀池6中设置低陷的集污坑7,于初期沉淀池6上缘设置拦渣板21,于生物处理池8、10中设置生物滤材9、11,于生物处理池8底端设置气压打入的散气盘16,以及在最终沉淀池12中设置低陷的集污坑13。
前述挡墙101处所设置的污水管2,其出水口即位于进水池5处,以及前述放流管4的入口即位于放流池14侧的挡墙101上。
本实用新型进行水平压差循环及增氧净水处理,是启动水流增氧机3吸取污水处理区B的放流池14中的水,使污水处理区B的水位降低而与净水区A的养殖池1中的水形成水位差,使养殖池1中的水具有朝向污水处理区B流动的势能,并且两台水流增氧机3的喷流方向可调整成使养殖池1中的水能呈涡流流动,而可将鱼类的粪便及其他污物朝向凹陷的集污坑18处流动,该水流增氧机3本身以负压原理可吸入大量空气与水做密致混合变成细微气泡送至池中,而使空气中的氧气能溶入水中,形成细泡溶氧程度高的效果,而能增加含氧量供给池中鱼虾新鲜和流动的氧气;以及利用水流增氧机3吸取水使净水区A与污水处理区B形成水位差,利用水位差所产生的势能可将集污坑18处的鱼类粪便及其他污物吸入污水管2中,并由污水管2处进入污水处理区B中,而污水在流动过程中,污水先进入进水池5中,可先经由拦污网20进行较大网眼的拦污作业,以初步过滤悬浮固体物,并且污水经由间隔墙50的水流通孔51进入初期沉淀池6中,可使较重的固体物能沉淀于底端凹陷的集污坑7处,以及在初期沉淀池6中的污水上面的漂浮污物可经由拦渣板21加以拦截;其经由初步过滤后,水经由间隔墙50的水流通孔51进入生物处理池810的生物滤材9、11的净化过滤,以及散气盘16冲入氧气,使生物处理池810中所置入的益菌能存活,并能用益菌去分解有氨、氮......等有机物,之后,水经由间隔墙50的水流通孔51进入最终沉淀池12,可使更细小的尘沙物沉淀于集污坑13中,此时再流入放流池14中的水,已形成净化水供水流增氧机3吸取产生水位压差,即为水的循环应用。
如图2所示,在初期沉淀池6的集污坑7以及最终沉淀池12的集污坑13处可设置抽泥泵15、17,而可不定期的将沉淀的污物向外抽出,或如图4所示,在进水池5中设置全罩式的拦污网201,当污泥沉淀到一定程度,可将拦污网201整件抽离而清除污泥。
因此,经由上述技术内容详细说明,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设计特点在于提供一种水平压差增氧净水循环养殖池,利用水流增氧机抽水打氧,使净水区及污水处理区产生水位压差,而可对于养殖池中所产生的鱼类粪便及污物抽至污水处理区进行净化处理,且经由初期沉淀池的最初沉淀滤除较大污物、生物处理池的生物滤材分解污水中的氨、氮有机物,以及最终沉淀池的最终沉淀滤除细小污物,而让净化后的水再循环进入养殖池中,达到循环过滤污物以确保养殖池的水质洁净,提供养殖池中的鱼类更好的成长环境。
权利要求1.一种水平压差增氧净水循环养殖池,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净水区以及用挡墙区隔出一污水处理区;净水区中设置集污坑,并于净水区中设置数台水流增氧机,水流增氧机接设放流管,放流管的入口设置在挡墙一侧且贯穿挡墙,并于挡墙处设置一污水管,污水管的管口位于集污坑上方;污水处理区中设置数道间隔墙,将污水处理区分隔为连续的进水池、初期沉淀池、数个生物处理池、最终沉淀池及放流池,各间隔墙上设置水流通孔,且前述挡墙处所设置的污水管,其出水口即位于进水池处,及前述放流管的入口位于放流池侧的挡墙上;于进水池中设置拦污网,于初期沉淀池中设置低陷的集污坑,于生物处理池中设置生物滤材,以及在最终沉淀池中设置低陷的集污坑。
2.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水平压差增氧净水循环养殖池,其特征在于于初期沉淀池上方设置拦渣板。
3.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水平压差增氧净水循环养殖池,其特征在于于生物处理池中设置生物滤材。
4.如权利要求第1项所述的水平压差增氧净水循环养殖池,其特征在于生物处理池底端设置气压打入的散气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水平压差增氧净水循环养殖池,具有一净水区和一污水处理区,净水区为鱼类生长的养殖池,在养殖池中设置集污坑,并于养殖池中设置数台水流增氧机,污水处理区中设置数道间隔墙将污水处理区分隔为连续的进水池、初期沉淀池、数个生物处理池、最终沉淀池及放流池,各间隔墙上设置水流通孔,于进水池中设置拦污网,于初期沉淀池中设置低陷的集污坑,于生物处理池中设置生物滤材,以及在最终沉淀池中设置低陷的集污坑,借此设计,可将养殖池中的污水吸取到过滤系统中过滤,且可将沉淀过滤后的净水吸排到池中进行增氧,而能充分制造出比水车更多及更高的溶氧量及良好的水质环境。
文档编号A01K61/00GK2730125SQ2004200060
公开日2005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9日
发明者方柏宜 申请人:河见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