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39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喷雾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喷雾器属于农林药械领域。
2、背景技术农林行业现行广泛使用的15、16、18、20等型号的喷雾器,其从生产厂到销售地尤其是出口国之间的集装箱运输中,其硕大的体积空占宝贵的空间,造成运输和销售成本的巨大增加,也加重了消费者的负担。由于喷雾器桶体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摔碰、挤压,也易发生裂缝漏液,造成对人及衣服的腐蚀。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拆解和组装,能有效减少运输体积的折叠式喷雾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折叠式喷雾器由前、后脸、底座和桶盖连接组成,前、后脸由原喷雾器桶体沿竖直方向拆分为两半块而成。桶盖与底座均形如长圆形饭盒盖,底座内分三格,一格为工具盒,另二格分别装有微型水泵和蓄电池。在前、后脸的4条竖向边上制作出 形接口,二脸即可结合。前后脸的上下底边分别插入桶盖和底座,由螺栓将二者连为一体。二脸围成的空腔内装设由柔软材料制作的内胆,内胆上端开有灌药口并连有4连接耳,灌药口上制作出内螺纹,4连接耳亦通过螺栓与盒盖连接。内胆底部侧壁连装有出液管,微型水泵上连装有抽液管和喷雾管,抽液管与出液管连通,喷雾管与喷雾器液量开关及调节钮连通,桶盖上装设有活动把手并开孔,内胆灌药口伸出该孔,口上旋有开有外螺纹的旋塞。
由于实行上述方案,就使得折叠式喷雾器在运输中可解体,能有效减少自身体积,大大降低运输和销售成本。即使喷雾器桶体由于摔碰、挤压而发生裂缝,也可保护内胆,避免漏液对人及衣服的腐蚀。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图1是折叠式喷雾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后脸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前脸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前后脸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内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图例1、灌药口2、活动提手3、桶盖4、背带5、液量开关及调节钮6、喷雾管7、螺栓8、底座9、后脸10、前脸11、微型水泵12、蓄电池13、工具盒14、抽液管15、内胆16、出液管17、旋塞18、连接耳实施例如图1-6所示,折叠式喷雾器由前脸10、后脸9、底座8和桶盖3连接组成,二脸由原喷雾器桶体沿竖直方向劈分为两半块而成。桶盖3与底座8均形如长圆形饭盒盖,底座8内分三格,一格为工具盒13,另二格分别装有微型水泵11和蓄电池12。在前、后脸10、9的4条竖向边上制作出 形接口,二脸即可通过该接口插接为一体。前、后脸10、9的上下底边分别插入桶盖3和底座8内,由螺栓7将二者分别连为一体。二脸围成的空腔内装设由橡胶、尼龙纸、防水布等柔软材料制作的内胆15,其上端连有灌药口1和4连接耳18,耳上开孔。灌药口1上带有内螺纹,4连接耳18亦通过螺栓7与桶盖3连接。内胆15的底部侧壁连装有出液管16,微型水泵10上连装有抽液管14和喷雾管6,抽液管14与出液管16连通,喷雾管6与喷雾器液量开关及调节钮5连通。桶盖3上装设有活动提手2并开孔,内胆灌药口1伸出该孔,口上旋有开有外螺纹的旋塞14。
亦可在蓄电池12上装设照明灯具,作为夜晚田间作业或家中停电应急照明之用。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喷雾器,由前、后脸分别与桶盖、底座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前、后脸由原喷雾器桶体沿竖直方向劈分为两半块而成,桶盖与底座均形如长圆形饭盒盖,底座内分三格,一格为工具盒,另二格分别装有微型水泵和蓄电池,前、后脸的4条竖向边上有 形接口,二脸通过该接口插接为一体,二脸的上下底边分别插入桶盖和底座,由螺栓将二者连为一体,二脸围成的空腔内装设由柔软材料制作的内胆,内胆上端开有灌药口并连有4连接耳,灌药口上带有内螺纹,4连接耳亦通过螺栓与桶盖连接,内胆底部侧壁连装有出液管,微型水泵上连装有抽液管和喷雾管,抽液管与出液管连通,喷雾管与喷雾器液量开关及调节钮连通,桶盖上装设有活动把手并开孔,内胆灌药口伸出该孔,口上旋有开有外螺纹的旋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喷雾器,其特征是蓄电池上装设有照明灯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喷雾器属于农林药械领域,由前、后脸分别与桶盖、底座连接组成。前、后脸由原喷雾器桶体沿竖直方向劈分为两半块而成。底座内装有微型水泵和蓄电池。前、后脸由其4条竖向边上的形接口结合为一体,上下底边分别插入盒盖和底座,由螺栓将二者连为一体。前、后脸围成的空腔内装设内胆,内胆上端开有灌药口并通过4连接耳与桶盖相连,灌药口上带有内螺纹。内胆底部侧壁连装有出液管,微型水泵上连装有抽液管和喷雾管,抽液管与出液管连通,喷雾管与喷雾器液量开关及调节钮连通。桶盖上开孔,内胆灌药口伸出该孔,口上旋有开有外螺纹的旋塞。由于折叠式喷雾器可拆解,就能有效减少运输体积,降低运输和销售成本,也避免了漏液而对人及衣服的腐蚀。
文档编号A01M7/00GK2693005SQ200420005879
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8日
发明者阮善华 申请人:阮善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