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蠹虫诱捕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75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蠹虫诱捕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森林、果树害虫的防治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防治危害森林、果树生长的小蠹虫时,常常采用诱捕器,通常将高效引诱剂放在诱捕器中,引诱小蠹虫进入诱捕器中后,使其无法再出来,达到灭虫的目的。目前使用的诱捕器因其顶盖为平形盘状,集虫杯过滤筛孔少等,使得诱捕器存在防风、防雨能力差,安装过程复杂,集虫杯滤水量小、排水不平衡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蠹虫诱捕器,以解决诱捕器存在防风、防雨能力差,安装过程复杂,集虫杯滤水量小、排水不平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微凸的光滑顶盖1通过短连接杆2与漏斗3连接,7~11节该漏斗3通过长连接杆4分别依次连接,最下一层该漏斗通过长连接杆与底部漏斗5连接,该底部漏斗下部与集虫杯6卡接,该集虫杯上部有两个筛孔7。使用时,将漏斗中挂放引诱剂,与底部漏斗连接好,挂在树上既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诱捕器的防风、防雨能力好,安装过程简单,集虫杯滤水量大、排水平衡,不会使杯中的小蠹虫被雨水冲出。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顶盖结构示意图图3、图2的俯视图图4、本实用新型短连接杆结构示意图图5、本实用新型长连接杆结构示意图图6、本实用新型漏斗结构示意图图7、图6的俯视图图8、本实用新型底部漏斗结构示意图图9、图8的俯视图图10、本实用新型集虫杯的结构示意图图11、图10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微凸的光滑顶盖1通过短连接杆2与漏斗3连接,7节该漏斗3通过长连接杆4分别依次连接,最下一层该漏斗通过长连接杆与底部漏斗5连接,该底部漏斗下部与集虫杯6卡接,该集虫杯上部有两个筛孔7。
实施例2微凸的光滑顶盖1通过短连接杆2与漏斗3连接,9节该漏斗3通过长连接杆4分别依次连接,最下一层该漏斗通过长连接杆与底部漏斗5连接,该底部漏斗下部与集虫杯6卡接,该集虫杯上部有两个筛孔7。
实施例3微凸的光滑顶盖1通过短连接杆2与漏斗3连接,11节该漏斗3通过长连接杆4分别依次连接,最下一层该漏斗通过长连接杆与底部漏斗5连接,该底部漏斗下部与集虫杯6卡接,该集虫杯上部有两个筛孔7。
权利要求1.一种小蠹虫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微凸的光滑顶盖(1)通过短连接杆(2)与漏斗(3)连接,7~11节该漏斗(3)通过长连接杆(4)分别依次连接,最下一层该漏斗通过长连接杆与底部漏斗(5)连接,该底部漏斗下部与集虫杯(6)卡接,该集虫杯上部有两个筛孔(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蠹虫诱捕器,属于森林、果树害虫的防治工具。微凸的光滑顶盖1通过短连接杆2与漏斗3连接,7~11节该漏斗3通过长连接杆4分别依次连接,最下一层该漏斗通过长连接杆与底部漏斗5连接,该底部漏斗下部与集虫杯6卡接,该集虫杯上部有两个筛孔7。优点在于结构新颖,诱捕器的防风、防雨能力好,安装过程简单,集虫杯滤水量大、排水平衡,不会使杯中的小蠹虫被雨水冲出。
文档编号A01M23/00GK2735775SQ200420012
公开日2005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8日
发明者高长启, 孙守慧, 宋丽文, 张晓军 申请人:高长启, 孙守慧, 宋丽文, 张晓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