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农药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33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农药喷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发明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药喷雾装置,具体为一种电动农药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广大农村在喷洒农药,都是用手动的,一只手给药桶加压、另一只手持喷药手柄喷洒农药。随着桶内药液的减少,会出现抽空现象,两只手的劳动使人的体能消耗太大,由于手压的加力,摩擦肩头很容易出现红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省时省力、即可以喷洒农药又可以作为照明灯使用的电动农药喷雾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含桶体(1)、进气盖(3)、护桶套(5)、(6)、背带座(7)、过滤网(11)、加压泵(12)、电源线(13)、柔管(14)、手柄(15)、阀门(16)、延长管(17)、喷头(18)、调节扭(19)、开关(20)、插座(21)、照明灯(24)、别带夹(26)。在桶体(1)有上下护桶套(5),两个护桶套(5)之间有背带座(7)连接,在桶体(1)的底部连接有加压泵(12),加压泵(12)的输出端连接有柔管(14),柔管(14)的另一端连接有阀门(16),延长管(17)一端连接阀门(16)、另一端连接调节扭(19)、喷头(18)。加压泵(12)的正负极连接有电源线(13)与照明灯(24)上的插座(21)连接构成回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省时省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头、调节扭与阀门连接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开关、插座、照明灯、别带夹的结构原理示意图。2-桶盖、4-安全链、8-调节夹、9-挂钩、10-挂环、22-电池、23-充电孔、25-手提夹、26-别带夹。
具体实施方式
在桶体(1)有上下护桶套(5),两个护桶套(5)之间有背带座(7)连接,在桶体(1)的底部连接有加压泵(12),加压泵(12)的输出端连接有柔管(14),柔管(14)的另一端连接有阀门(16),延长管(17)一端连接阀门(16)、另一端连接调节扭(19)、喷头(18)。加压泵(12)的正负极连接有电源线(13)与照明灯(24)上的插座(21)连接构成回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将桶盖打开,倒入农药,护桶套将桶体牢牢固定住,由调节夹调节适合人体的背带座长度,挂钩挂在挂环上,再将桶体固定于人体上;电源线连接于插座,经过开关将电送至加压泵工作,药液经过滤网过滤后,药液通过柔管、手柄、阀门、延长管后到达调节扭,调节它的开度大小经流到喷头的药液就为雾状的药液。别带夹可别到人体的腰带上,工作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农药喷雾装置,它包含桶体(1)、进气盖(3)、护桶套(5)、(6)、背带座(7)、过滤网(11)、加压泵(12)、电源线(13)、柔管(14)、手柄(15)、阀门(16)、延长管(17)、喷头(18)、调节扭(19)、开关(20)、插座(21)、照明灯(24)、别带夹(26),其特征在于在桶体(1)有上下护桶套(5),两个护桶套(5)之间有背带座(7)连接,在桶体(1)的底部连接有加压泵(12),加压泵(12)的输出端连接有柔管(14),柔管(14)的另一端连接有阀门(16),延长管(17)一端连接阀门(16)、另一端连接调节扭(19)、喷头(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加压泵(12)的正负极连接有电源线(13)与照明灯(24)上的插座(21)连接构成回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药喷雾装置,具体为一种电动农药喷雾装置。其特点是在桶体(1)有上下护桶套(5),两个护桶套(5)之间有背带座(7)连接,在桶体(1)的底部连接有加压泵(12),加压泵(12)的输出端连接有柔管(14),柔管(14)的另一端连接有阀门(16),延长管(17)一端连接阀门(16)、另一端连接调节钮(19)、喷头(18)。加压泵(12)的正负极连接有电源线(13)与照明灯(24)上的插座(21)连接构成回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省时省力。
文档编号A01M21/00GK2684576SQ200420018700

公开日2005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31日
发明者李立会 申请人:李立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