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吸式坚果脱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36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风吸式坚果脱壳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坚果脱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坚果类的松子果仁加工机械虽已初步配套,单尚不完整,在破壳机这个关键设备中,结构较为完善、使用较广的主机是轧辊组合式破壳机,它是专用斗式提升机,成品筛分机、吸尘风机作为辅机配套使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于1999年1月13日公告的双辊式松籽破壳机,该专利是双辊式松籽破壳机,属于坚果破碎机类。然而该装置磨伤率较高,生产率低、费工费时等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不易损伤坚果果仁、坚果出仁率高,脱壳速度快的风吸式坚果脱壳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机架上端部位设有脱壳装置,其内脱壳腔体中装配有一对砂制轧辊,脱壳腔体上方有下料箱,下方设有由电机、连杆组成的摆动装置与控制分料箱前后移动,分料箱前端部位下方有与风管相连通的接料器,风管末端由斜板和弧状挡板组成卸料器,其斜板下端接至出料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破壳效率高,不易损伤坚果果仁、出仁率高,省时省力,提高果仁卫生质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是在机架1上端部位设有脱壳装置,其内脱壳腔体3中装配有一对砂制轧辊2,脱壳腔体3上方有下料箱4,下方设有由电机5、连杆6组成的摆动装置与控制分料箱8前后移动,分料箱8前端部位下方有与风管9相连通的接料器10,风管9末端由斜板11和弧状挡板12组成卸料器,其斜板11下端接至出料斗7。
所述的分料箱8内设有至少三层孔径不一的筛板14。
所述的出料斗7上设有压力门15,调整出料斗7出口间隙。
所述的下料箱4内设有倾斜的导向板13,卸料器上方设有与风管9相连的风机16。
所述的风机16前端设有控制风量流速的风门17。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工作的风吸式多功能坚果脱壳机的工作原理是放在分选箱上的坚果经接料器由风吸系统传送到卸料器,通过调整配重块改变压力门的间隙确定出料量,不同的坚果风吸量是不同的,可通过风门来调整,脱壳腔由一对砂制轧辊组成,两辊的转数不同,坚果进入脱壳腔进行脱壳时,坚果是按两侧最大尺寸面受两辊的挤压而完成脱壳工作。而小于脱壳腔两滚之间的尺寸的坚果自动排出脱壳腔,经筛分后又经过风吸输送机送回脱壳腔进行脱壳,分选箱是由三层筛板组成,上层筛板的筛孔只允许比坚果略小,中层筛板的筛孔只允许比坚果仁略大,下层筛板的筛孔只允许比坚果仁略小,上层筛板上面的是没有脱壳的坚果,可通过风吸系统将其返回脱壳腔继续脱壳,中层筛板上的是坚果壳,由出料口排出,下层筛板上是坚果仁,由出料口排除,下层筛板下面的是杂质,由出料口排出。经过多次反复循环脱壳,最终完成全部坚果的脱壳。其轧制原理同手工雷同,所以效率高,质量好。两轧辊之间的距离是根据被脱壳的坚果的宽度决定,几号坚果就调到比几号尺寸小0.5毫米,例如1号坚果的尺寸是11毫米,轧辊间隙就调到10.5毫米。以此类推,脱壳机筛箱装三层筛板,上层用圆孔筛,筛孔直径比脱壳坚果小一号为最佳选择,下两层用长孔筛板。
权利要求1.一种风吸式坚果脱壳机,包括一对砂制轧辊、电机及连杆组成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机架(1)上端部位设有脱壳装置,其内脱壳腔体(3)中装配有一对砂制轧辊(2),脱壳腔体(3)上方有下料箱(4),下方设有由电机(5)、连杆(6)组成的摆动装置控制分料箱(8)前后移动,分料箱(8)前端部位下方有与风管(9)相连通的接料器(10),风管(9)末端由斜板(11)和弧状挡板(12)组成卸料器,其斜板(11)下端接至出料斗(7)。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吸式坚果脱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料箱(8)内设有至少三层孔径不一的筛板(14)。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吸式坚果脱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斗(7)上设有压力门(15),调整出料斗(7)出口间隙。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吸式坚果脱壳机,其特征在于下料箱(4)内设有倾斜的导向板(13),卸料器上方设有与风管(9)相连的风机(16)。
5.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风吸式坚果脱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机(16)前端设有控制风量流速的风门(17)。
专利摘要一种风吸式坚果脱壳机。在机架上端部位设有脱壳装置,其内脱壳腔体中装配有一对砂制轧辊,脱壳腔体上方有下料箱,下方设有由电机、连杆组成的摆动装置与控制分料箱前后移动,分料箱前端部位下方有与风管相连通的接料器,风管末端由斜板和弧状挡板组成卸料器,其斜板下端接至出料斗。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破壳效率高,不易损伤坚果果仁、出仁率高,省时省力,提高果仁卫生质量。
文档编号A23N5/00GK2688074SQ20042001878
公开日2005年3月30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14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14日
发明者战廷文 申请人:刘滨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