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破坏山体的立面绿化方法

文档序号:184956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被破坏山体的立面绿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体的立面绿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被破坏山体的立面绿化方法。属植被绿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从上世纪61年代到目前为止,有许多山体的植被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开山采石、采矿的破坏。从理论上讲,被破坏的山体立面的植被自然恢复需要50年以上的时间,而按常规人工绿化方法难度较大,时间较长,费用很高。能不能找到一种省力、省钱又复绿速度快、效果好的被破坏坏山体的立面绿化方法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省力、省钱、省时、省事的被破坏山体的立面绿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被破坏山体的立面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a)集流 在雨水较多、空气湿度较大的地区,在被破坏山体的山顶部分,用防雨布遮住部分山体,在防雨布的下方设置雨水集流池,防雨布下部边缘下垂并引接到雨水集流池;
b)布绳 把秸秆编结成绳子,在秸秆绳子中加入植物种子和肥料,把秸秆绳子按网格状布置并固定在山体上;c)布管 在秸秆绳子上绑上水管,水管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滴水口;d)接管 把秸秆绳子的水管连接到雨水集流池中,在出雨水集流池的水管上接入带定时器的电磁阀;e)山底植绿在山底下密植大量的植物,并给足肥料及水份,以促进植物生长。
本发明被破坏山体的立面绿化方法,所述的植物为爬山虎。
本发明定时器定时工作就可以给山体上的秸秆绳子供水,秸杆中的植物种子就会很好的发芽、生长、扎根,山体就会逐步绿化。
本发明综合沙漠绿化及城市雨水集流的做法,运用于被破坏山体的绿化,并用自动定时控制系统使雨水自集、自流,滴灌秸杆中生长的植物,使山体迅速恢复水份涵养,进而逐步绿化山体。
本发明省力、省钱、省时、省事。


图1为本发明被破坏山体的立面绿化方法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被破坏山体的立面绿化方法的滴水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1,本发明为一种被破坏山体的立面绿化方法,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a)集流 在雨水较多、空气湿度较大的地区,在被破坏山体的山顶部分,用防雨布1遮住部分山体,在防雨布1的下方设置雨水集流池2,防雨布下部边缘下垂并引接到雨水集流池2;b)布绳 把秸秆编结成绳子3,在秸秆绳子中加入爬山虎植物种子和肥料,把秸秆绳子3按网格状布置在山体上,再将秸秆绳子用钉子固定在山体上;c)布管 在秸秆绳子上绑上水管4,水管4上每隔一段距离(一般为2-3米)设置滴水口6;d)接管 把秸秆绳子3上的水管4连接到雨水集流池2中,在雨水出集流池的水管上接入带定时器的电磁阀7;e)山底植绿在山底下密植大量的爬山虎植物5,并给足肥料及水份,以促进植物生长。
预期效果第一年,大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山体立面被绿化,其中排列整齐的网格绿色秸杆绳子就是一个颇具物色的景观。同时,山体立面的植被会逐渐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会得到改善,水份涵养度会得到增强,并逐步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年,有二分之一左右的山体立面被绿化。
第三年,整个山体立面被基本绿化。
权利要求
1.一种被破坏山体的立面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a)集流 在雨水较多、空气湿度较大的地区,在被破坏山体的山顶部分,用防雨布遮住部分山体,在防雨布的下方设置雨水集流池,防雨布下部边缘下垂并引接到雨水集流池;b)布绳 把秸秆编结成绳子,在秸秆绳子中加入植物种子和肥料,把秸秆绳子按网格状布置并固定在山体上;c)布管 在秸秆绳子上绑上水管,水管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滴水口;d)接管 把秸秆绳子的水管连接到雨水集流池中,在出雨水集流池的水管上接入带定时器的电磁阀;e)山底植绿在山底下密植大量的植物,并给足肥料及水份,以促进植物生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被破坏山体的立面绿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为爬山虎。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破坏山体的立面绿化方法,其具体工艺步骤如下a)集流在雨水较多、空气湿度较大的地区,在被破坏山体的山顶部分,用防雨布遮住部分山体,在防雨布的下方设置雨水集流池,防雨布下部边缘下垂并引接到雨水集流池;b)布绳把秸秆编结成绳子,在秸秆绳子中加入植物种子和肥料,把秸秆绳子按网格状布置并固定在山体上;c)布管在秸秆绳子上绑上水管,水管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滴水口;d)接管把秸秆绳子的水管连接到雨水集流池中,在出雨水集流池的水管上接入带定时器的电磁阀;e)山底植绿在山底下密植大量的植物,并给足肥料及水份,以促进植物生长。本发明省力、省钱、省时、省事。
文档编号A01B79/00GK1789567SQ20051002259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16日
发明者常俊伟 申请人:常俊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