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类工厂化养殖方法

文档序号:185078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蛇类工厂化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蛇类的人工繁养领域,特别是一种蛇类工厂化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蛇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很高,素有“动物人参”之美誉。蛇类为人类提供了大量高档蛋白质、氨基酸及治疗各种顽疾的原始药材,如蛇肉是名贵的菜肴,营养丰富,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蛇酒能祛风活络、攻疮毒。蛇油能治水火烫伤、湿疹、皮肤皲裂。蛇皮能治风火牙痛、白癜风。蛇血能治关节痹痛和变形。蛇骨能治久痨体虚。蛇胆具有化风祛痰,清热明目之功效。蛇鞭富含天然雄性激素、多种生物酶、蛋白质的硒类等微量元素,具补肾壮阳,温中安脏之效。蛇毒是“液体黄金”,具有促凝抗凝、溶解纤维蛋白、掏血小板凝集及抗癌作用,可制备治疗蛇类咬伤的特效药抗蛇毒血清,还能分离提纯镇痛剂和止血剂。正因如此,前几年,蛇类成了我国被食用的主要野生动物之一。蛇肉作为餐馆、酒楼的一道高档菜肴,已从广东等少数省份向各省市扩展,全国每年吃掉的活蛇达1万吨以上。用蛇类加工的各种保健品、药酒也大行其道。虽然我国蛇的种类繁多,计有209种,约占世界3000种蛇的7%。但随着市场对蛇的需求日益增加,人们乱捕滥猎,蛇类野生资源已遭到严重破坏,成为自然生态平衡重要一环的蛇类,在我国正面临灭顶之灾。据全国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野生蛇类越来越小,有43种蛇类列入了《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占全部种类的21%,少数蛇已处于濒危甚至极度濒危状态。
一直以来,由于我国的专家学者对蛇类的研究比较少,蛇类的人工全繁养技术尚处在探索阶段。目前,我国投资200万元以上兴办的蛇场虽有100多家,但因解决不了养殖技术问题,几乎全部养殖户均依靠天然海岛放养或围墙式模仿大自然生态环境,以泥鳅、黄蟮等活性小动物喂养饲养,其中大部分养殖户仅仅是收购野生蛇短期贮养至秋冬两季进行销售,以赚取差价,实际上是野生蛇的收购站或周转仓库,充其量只能算是“暂养”,这种养殖方法有10大弱点1、占地面积大,饲料成本高。2、地下蛇窝湿度过大,容易生病。3、蛇类长势,园内个体是否捕食、有无患病,很难知晓,管理难。4、露天蛇园,易受天敌袭击和难以控制自然气候和温湿度,容易使蛇发病。5、蛇池积水,蛇可在水池内冲凉、大小便,致使食水受到严重污染,蛇饮用后很快得病。6地面的粪尿难以清理,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7蛇群得病,互相感染、形成综合症,无法下药。8、由于是群养,群蛇殴斗,大蛇吃小蛇现象时有发生,无法控制,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9、不能加温,不能打破冬眠,无法实现无冬眠养殖,缩短养殖周期。10、规模小,产量小,难以实现产业化生产规模。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蛇类工厂化养殖方法,其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节约投资成本,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养蛇数量,方便地实现了对蛇个体的全程跟踪。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蛇类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蛇类以蛇箱为区间进行繁养,蛇箱排列于繁养室内,构成工厂车间式的繁养系统。
所述的蛇箱组合层叠成排,箱门相对的两排蛇箱之间设有人行通道。
所述的繁养室内设置有温湿控制系统。
所述的蛇类通过饲料进行喂养。
所述的蛇箱内设有容纳饲料及食水的容器。
所述的繁养室内设有通风窗和排气系统。
本发明不仅更方便地将养蛇场所设置于室内,使蛇类不再受日晒雨淋及风、寒、暑、湿、燥、火之苦,也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养蛇数量,可养蛇多达50条/立方米,节约了投资成本,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更为重要的是十分方便地实现了对蛇个体的全程跟踪、观察、为科学研究、生长情况、个体管理、疾病防治以及喂食、清洁等工作提供了方便,也使管理人员的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生态养殖与工厂化养殖效果对比见表1。本发明使蛇类的人工养殖变成犹如饲养家禽一般,使蛇类变成家蛇,为推动蛇类养殖成为新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发展农业,特别在郊区农村及边远山区普及推广,既可以部分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又可以迅速提高农民的收入,是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增收等“三农”问题,大力发展规模化、科学化养蛇,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营养标准和卫生标准的“家蛇”,可取代因吸食活性动物而隐藏大量遗传病基因和寄生虫病的野生蛇,有效地保障国民身体健康,恢复我国蛇类食用,推动蛇类合法经营,保护生态环境,杜绝野生蛇类的乱捕滥猎,使蛇类这一宝贵资源得以持续利用,造福子孙后代,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表1 生态养殖与工厂化养殖效果对比表



图1是本发明的养殖车间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蛇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克服孤岛放养或围墙式仿生饲养蛇的传统方法的诸多不利因素,本发明是一种蛇类工厂化养殖方法。如图1所示,蛇类以蛇箱1为区间进行繁养,并分箱编号。蛇箱1组合层叠成排,整齐排列于繁养室3内,如在本实施例中,蛇箱叠成三层,再视繁养室3大小确定摆放的排数。蛇箱1底部设有支撑脚12,令重叠的层与层之间留有空隙,利于通风和清洁。箱门11相对的两排蛇箱1之间设有人行通道2以便工作人员进行喂食、清洁等工作,构成工厂车间式的繁养系统。繁养室3内还可设置有温湿控制系统,将繁养室3的温度控制在25~32℃,湿度控制在70%~90%范围内。繁养室3内还可设有通风窗和排气系统,既可使室内空气流动、吸入新鲜空气,又可及时排走废气,同时也可以通过窗口,透入阳光,使车间光线充足。蛇箱1采用本人之前已申报中国专利的蛇箱结构(专利申请号为200420150163.x),设置合理,是将蛇类在大自然繁衍所需的各种生存条件搬进箱内,每个蛇箱1就是一个独立的养殖场所,蛇在里边可活动、休息、进食、大小便和脱皮等,且便于工作人员对箱内的蛇个体进行喂养、清洁、观察,方便跟踪管理。蛇类通过饲料进行喂养,因此在蛇箱1内设有容纳饲料及食水的容器。蛇箱1可单独放置使用,如便于进行个体试验等;也可组合层叠使用,充分利用立体空间,实现真正的工厂化室内人工养殖。
权利要求
1.一种蛇类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蛇类以蛇箱为区间进行繁养,蛇箱排列于繁养室内,构成工厂车间式的繁养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类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蛇箱组合层叠成排,箱门相对的两排蛇箱之间设有人行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类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繁养室内设置有温湿控制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类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繁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5~3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类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繁养室湿度控制在70%~90%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类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蛇类通过饲料进行喂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类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蛇箱内设有容纳饲料及食水的容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类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蛇箱底部设有支撑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蛇类工厂化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繁养室内设有通风窗和排气系统。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蛇类工厂化养殖方法,蛇类以蛇箱为区间进行繁养,蛇箱排列于繁养室内,构成工厂车间式的繁养系统。本发明不仅更方便地将养蛇场所设置于室内,使蛇类不再受日晒雨淋及风、寒、暑、湿、燥、火之苦,也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单位面积的养蛇数量,方便地实现了对蛇的科学养殖,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营养标准和卫生标准的“家蛇”,推动蛇类合法经营,保护生态环境,杜绝野生蛇类的乱捕滥猎,使蛇类这一宝贵资源得以持续利用,造福子孙后代,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文档编号A01K67/033GK1723774SQ20051003585
公开日2006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3日
发明者陈卓宏 申请人:陈卓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