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毛菜的育苗方法

文档序号:185239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红毛菜的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藻门类海藻栽培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关于红毛菜栽培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红毛菜(Bangia fusco-purpurea)属于红藻门、红毛菜目、红毛菜科、红毛菜属,俗称红毛藻、牛毛藻、红毛苔、红发菜。它分布范围广泛,存在于东西两半球的亚热带到较冷地区的中、高潮带。中国南北沿海都有红毛菜生长,现已成为继海带、紫菜、裙带菜和龙须菜之后的又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栽培海藻,尤其在福建有大面积的栽培。红毛菜芳香独特,质甜味鲜,营养丰富,整个藻体均可食用。红毛菜含有大量高度不饱和脂肪酸EPA(二十碳五烯酸),据测定,100g干重的红毛菜含约437mg EPA,是目前报道的EPA含量最高的藻类生物。另外,红毛菜产品具有补血降压、滋阴祛火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功效,食用和药用价值高。
我国红毛菜栽培产业主要在福建省莆田市,栽培规模较大,历史也较长。在1980年代他们采用平面采苗方式育苗,获得每串贝壳(20壳)丝状体日放散壳孢子516.2万粒效果。但该方法费工又费时,占池面积大,采苗时间长,育苗成本高。90年代初他们了进行小规模(27m2)的立体采苗试验,每串日放散壳孢子206万粒,试验效果一般,且规模小,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生产需求。1999年又在总结前两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大规模(540m2)室内立体采苗技术,每串日放散壳孢子量平均为656.54万粒,但是采苗时间有限制,在每年1月份前后为宜,而且需要经常更换苗壳位置以满足光照需求。
迄今为止,红毛菜栽培都是利用果孢子采苗技术,具体过程为先采集成熟的红毛菜种藻、采集果孢子、培养二倍丝状体、采壳孢子于网上、下海养殖等几个工序。这种方法存在着以下一些缺点(1)育苗过程所需要的时间长,一般要几个月的时间;(2)采集果孢子必须要成熟受精后的藻体;(3)要准备大量的贝壳作为附着基质;(4)在育苗过程中,还要定时清洗贝壳,防止长其它杂物,非常耗费劳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时间短、效率高的红毛菜育苗方法。
本发明研究发现红毛菜具有两种繁殖方式形成壳孢子的有性繁殖方式和形成单孢子的无性繁殖方式。由于单倍体的红毛菜很容易成熟,不适合作为种质,而二倍丝状体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一直停留在丝状体阶段。所以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赞扬适宜的条件下使所说的红毛菜主要以单孢子方式繁殖,并将红毛菜单孢子繁殖过程中,同时存在的有性繁殖形成的红毛菜二倍丝状体,挑出单独培养作为红毛菜的种质保存。
本发明的红毛菜的育苗方法,包括以下主要培养过程1、果孢子培养取少量红毛菜雌雄混杂的群体,放在培养皿中,加入消毒海水(先用脱脂棉过滤,然后煮沸10min)培养,一周更换两次新鲜的消毒海水。先在室温条件下培养,控制温度白天23-25℃,夜晚16-19℃,光照强度60-100lx,光周期光/暗17h/7h。
培养两周后,藻丝出现膨大现象,雌株果孢囊成熟并释放果孢子,雄株释放大量精子。
2、红毛菜单孢子及二倍丝状体培养。
然后将上述培养体转移到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16-29℃;光照强度300-1200lx;光周期光照时间10-17h。
培养一周后,大量单孢子释放并萌发,有些直接在母体藻丝中萌发为小红毛菜。这些由单孢子形成的小红毛菜五周以后长到约0.4-1.2cm长的红毛菜藻丝。
培养两周后,二倍体丝状体藻丝形成,在显微镜下挑取干净的丝状体单独培养,用来保种。二倍丝状体的保存条件以消毒海水为培养基,其中含NaNO31.0mmol/L,KH2PO40.1mmol/L,FeC6H5O7·H2O 0.01mmol/L,维生素B10.01mmol/L,维生素B120.00005mmol/L,温度19-24℃,光照600-800lx,光周期,光照时间10-14h。
红毛菜形成和放散单孢子以及单孢子萌发形成小红毛菜的优选条件为温度19-21℃;光照强度800-1200lx;光周期光照时间10-16h。这个条件下,长为0.8-1.0cm单个未成熟红毛菜10天左右可放散约400个单孢子,97%以上的单孢子可萌发为红毛菜。
3、红毛菜幼苗培育。
挑取少量由单孢子形成的红毛菜藻体,放在烧杯中培养,烧杯的底部铺上白色的线绳。红毛菜藻体的长度为0.6-1.2cm,培养条件为温度19-21℃;光照强度800-12001x;光周期光/暗12h/12h。一周更换一次培养液(消毒海水)。两周后,可看见白色的线绳上附着好多红色的单孢子,六周后可见新长出来的小红毛菜。附有红毛菜幼苗的线绳再放到海上培养。
本发明研究了红毛菜放散单孢子的各种适宜条件,并探入地探讨了利用红毛菜单孢子繁殖进行栽培育苗的可行性。
一、温度对红毛菜单孢子放散的影响。
用消毒的镊子挑取以上由单孢子形成的红毛菜单个藻体,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原红毛菜长度为1.0cm,培养条件温度16℃,18℃,20℃,23℃,26℃,29℃;光照强度800lx;光周期光/暗12h/12h。培养两周后,统计释放的小孢子数目(图9)。合适的温度是红毛菜单孢子形成和释放的关键因素。当温度过低(16℃)或太高(29℃)均无小孢子释放,20℃为红毛菜单孢子繁殖的最佳温度条件。
二、红毛菜藻丝长度对单孢子放散的影响。用消毒的镊子挑取以上由单孢子形成的红毛菜单个藻体,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培养条件温度20℃;光照强度1000lx;光周期光/暗12h/12h。培养一周后,统计小孢子释放数目(图10)。当红毛菜仅0.2cm长的时候也能放散单孢子,但是数量很少,约13个。红毛菜在0.8-1.0cm范围,释放的单孢子数量很多,最多可达300个以上。
三、光照强度对红毛菜单孢子放散的影响。用消毒的镊子挑取以上由单孢子形成的红毛菜单个藻体,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原红毛菜长度为1.0cm,培养条件温度20℃;光照强度分别为100lx,300lx,400lx,800lx,1200lx;光周期光/暗12h/12h。培养两周后,统计小孢子释放数目(图11)。当光照强度低于100lx时,没有单孢子释放,即使培养很长时间(如8周),也不放散单孢子。当光照强度为300lx时,有单孢子放散,但是数量较少一些,而且释放的时间稍延迟,一般需两周时间。当光照强度在400lx以上,培养一周时间即能100散单孢300光照400对单孢800放散的1200影响不太大,最佳光照强度在800-1200lx之间。
四、利用红毛菜单孢子繁殖进行栽培育苗的可行性。红毛菜在适宜的条件下释放大量的单孢子,并且很快萌发为小红毛菜,萌发率为97%以上。挑取少量由单孢子形成的红毛菜藻体,放在烧杯中培养,烧杯的底部铺上白色的线绳。红毛菜藻体的长度为0.6-1.2cm,培养条件为温度20℃;光照强度1000lx;光周期光/暗12h/12h。一周更换一次培养液(消毒海水)。两周后,可看见白色的线绳上附着好多红色的单孢子,六周后可见新长出来的小红毛菜(图12)。
实验结果表明红毛菜放散单孢子的最佳条件为温度19-21℃;光照强度800-1200lx;光周期光照时间10-16h。放散的单孢子97%以上可萌发为红毛菜,萌发率高,适合于大规模的商业栽培。显然,对上述的红毛菜单孢子培养条件温度、光照强度、光周期光照时间等,再进行选择组合,不难得出多种适于实用的红毛菜单孢子培养操作方案,这种组合方案完全在本发明意料之中。
本发明的优点是很明显的,利用单孢子繁殖进行红毛菜栽培育苗与传统的采果子育苗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时间短,效率高等优点。


图1是红毛菜藻丝出现膨大现象的照片;图2是雌株果孢囊成熟并释放果孢子的照片;
图3是雄株释放大量精子的照片;图4是大量单孢子释放的照片;图5是单孢子开始萌发的照片;图6是在母体藻丝中萌发为小红毛菜照片;图7、图8是红毛菜二倍体丝状藻丝的照片;图9是温度与单孢子放散数量的关系图;图10为红毛菜藻丝长度与单孢子放散数量关系图;图11是光照强度与单孢子放散数量的关系图;图12是红毛菜单孢子培育幼苗的照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再以实施例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红毛菜果孢子、单孢子及二倍丝状体培养。
取少量红毛菜雌雄混杂的群体,放在培养皿中,加入消毒海水(先用脱脂棉过滤,然后煮沸10min)培养,一周更换两次新鲜的消毒海水。先在室温条件下培养,温度白天23-25℃,夜晚16-19℃,光照强度60-100lx,光周期光/暗17h/7h。两周后,藻丝出现膨大现象(图1),雌株果孢囊成熟并释放果孢子(图2),雄株释放大量精子(图3)。
然后转移到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条件为温度20℃;光照强度1000lx;光周期光/暗12h/12h。培养一周后,大量单孢子释放(图4),有些已开始萌发(图5),而且有些直接就在母体藻丝中萌发为小红毛菜(图6)。培养五周以后,单孢子形成的红毛菜长到约1cm长。
培养两周后可见二倍体丝状藻丝(图7,图8),在显微镜下挑取干净的丝状体单独培养,用来保种,因为单倍体的红毛菜成菜很容易成熟,不适合作为种质,而二倍体丝状体只要培养条件合适可以一直停留在丝状体阶段。二倍丝状体作为种质保存的条件以消毒海水为培养基,其中含NaNO31.0mmol/L,KH2PO40.1mmol/L,FeC6H5O7·H2O 0.01mmol/L,维生素B10.01mmol/L,维生素B120.00005mmol/L,温度19-24℃,光照600-800lx,光周期,光照时间10-14h。
实施例2 红毛菜幼苗的培育挑取少量由单孢子形成的红毛菜藻体,放在烧杯中培养,烧杯的底部铺上白色的线绳。红毛菜藻体的长度为0.6-1.2cm,培养条件为温度20℃;光照强度1000lx;光周期光/暗12h/12h。一周更换一次培养液(消毒海水)。两周后,可看见白色的线绳上附着好多红色的单孢子,六周后可见新长出来的小红毛菜。附有红毛菜幼苗的线绳再放到海上培养。
权利要求
1.一种红毛菜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红毛菜主要以单孢子方式繁殖,并将有性繁殖形成的二倍丝状体藻丝单独培养,作为红毛菜的种质保存。
2.依照权利要求1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主要培养过程2-1果孢子培养取一定量红毛菜雌雄混杂的群体,放在培养皿中,加入消毒海水培养,一周更换两次新鲜消毒海水。室温培养两周后,藻丝出现膨大现象,雌株果孢囊成熟并释放果孢子,雄株释放大量精子;控制白天温度23-25℃,夜晚16-19℃,光照强度60-100lx;光周期光/暗17h/7h2-2红毛菜单孢子及红毛菜的二倍丝状体培养接着将上述培养物转移到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并控制培养温度16-29℃,光照强度300-1200lx;光周期光照时间10-17;2-2-1培养一周后,大量单孢子释放并萌发,有些直接在母体藻丝中萌发为小红毛菜;2-2-2培养两周后,二倍丝状体形成,在显微镜下挑取干净的丝状体单独培养,作为红毛菜的种质保存;2-2-3培养五周后,由单孢子形成的小红毛菜长成0.4-1.2cm长的红毛菜藻丝;2-3红毛菜幼苗培育选取少量由单孢子形成的红毛菜藻丝,放在烧杯中培养,烧杯的底部铺上白色的线绳,选取红毛菜藻丝长度为0.6-1.2cm;培养条件为温度19-21℃,光照强度800-1200lx,光周期 光/暗12h/12h,一周更换一次消毒海水培养液;2-3-1两周后,可看见白色的线绳上附着很多红色的单孢子,六周后,可见新长出来的小红毛菜2-3-2附有红毛菜幼苗的线绳再放到海上培养。
3.依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以单孢子方式繁殖红毛菜的条件是培养温度19-21℃,光照强度800-1200lx,光周期光照时间10-16h;选取红毛菜藻丝长度为0.8-1.0cm。
4.依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二倍丝状体的保存条件以消毒海水为培养基,其中含NaNO31.0mmol/L,KH2PO40.1mmol/L,FeC6H5O7·H2O 0.01mmol/L,维生素B10.01mmol/L,维生素B120.00005mmol/L,温度19-24℃,光照600-800lx,光周期,光照时间10-14h。
全文摘要
一种红毛菜育苗方法,是在研究了红毛菜生长史后,依据红毛菜具有两种繁殖方式的特性,即形成壳孢子的有性繁殖方式与形成单孢子的无性繁殖方式。选择了适宜条件,使红毛菜主要以单孢子方式繁殖,并将单孢子繁殖过程中存在的有性繁殖形成的二倍丝状体藻丝取出单独培养作为红毛菜的保存种质。其优选的培养条件是以海水为培养基,培养温度为19-21℃;光照强度800-1200lx;光周期光照时间10-16h,长为0.8-1.0cm单个未成熟红毛菜10天左右可放散约400个单孢子,97%以上的单孢子可萌发为红毛菜,萌发率高,适合于大规模的商业栽培。利用单孢子繁殖进行栽培育苗与传统的采果孢子育苗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时间短,效率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G7/00GK1717987SQ20051004407
公开日2006年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8日
发明者王文策, 汪文俊, 林祥志, 彭光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