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获机转向探示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612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收获机转向探示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体上涉及农业收获机械,具体地涉及相对农作物行引导如收获机这样的机械的探示器组件。
背景技术
如美国专利No.5,307,611所显示的,转向探示器包括叉状或摆锤结构,其可绕水平轴线作枢轴转动,其上端可枢轴转动地固定到收获机。当叉状件的下端接合农作物行的相对侧时,位于枢轴固定件的传感器探测叉状件的旋转位置。当收获机与农作物行不对齐时,叉状件从中性位置作枢轴转动,传感器提供错误信号,使收获机转向,补偿与农作物行的未对齐。这样的转向探示器一般用于摘棉机,可保证行单元与棉花作物行对齐。
由于传统转向探示器的几何形状和枢轴位置,其不很容易适合窄行收获机。例如,对于超窄行棉花作物,在摆锤结构和进入单元的行接收区的棉花行附近的棉花行之间会产生干涉。当棉花行与单元不对齐时,摆锤结构绕上枢轴的转动受到很大限制,摆锤的相对小的角度位移导致相应的小探测信号,这样将使得探测不准确,没有重复性和转向反应缓慢。
以前使用的转向探示器不容易适合具有变化的行间距的行单元,如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Nos.6,550,230;6,293,078和6,212,864所显示的。变化行间距的单元包括切割机构,可引导农作物的切割行成为直立行,固定转向探示器于行单元的切割侧或直立侧已经成为连续性的困难源。
刚性探示器的下端之间通过的较大直径的作物秆部可能造成另外的问题。探示器没有适当的灵活性,农作物在端部之间的运动受到阻碍,损坏通过探示器端部的农作物,组件受到额外的应力和磨损。如果操作者调节探示器端部的间距使容纳的最大农作物不损坏,探示器的未对准敏感性在较小农作物行的区域受到损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行引导探示器组件。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克服前面提到问题的组件,其本身具有紧凑和简单的设计。本发明的另外目的是提供这样的组件,其容易安装到窄行收获单元,收获单元包括变化行间距单元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行引导探示器组件,尤其适用于窄行收获机。还有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组件,其可帮助探示器移动通过不同秆厚度的农作物,不损坏农作物或组件,同时可产生精确和可重复的行未对齐信号。
一种具有简单和紧凑设计的转向探示器组件设有三连杆机构,包括两个垂直摇臂,其中点位置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到单元;臂上端通过上横向连接构件可枢轴转动地互相连接。农作物引导件连接到摇臂的下端,当农作物行进入单元时,引导件沿着农作物秆的基部。垂直臂一般保持在间隔器管内,可防止干扰相邻的农作物行,并保证臂不受相邻行的干扰。响应中心枢轴连接到单元的摇臂的转动,传感器提供精确和可重复的未对齐信号。与设置上枢轴的大部分摆锤机构相比,中心枢轴机构可使传感器的角度位移近似于加倍。紧凑的设计使得探示器组件可靠近具有变化行间距的窄行设备的切割行或直立行入口区域。组件可在任何入口区域夹在行单元和秆升降机构框架之间,容易变形离开行单元。
垂直臂可包括位于上部,下部或枢轴的片簧或其他的弹性偏压机构,具有灵活性,使得农作物引导件之间距离可随农作物秆厚度的变化而改变。在另一实施例中,上横向连接构件的长度可变化,带有压簧或其他偏压件,可帮助不同尺寸的农作物秆在农作物引导件之间通过。探示器的灵活性可防止农作物损坏,或从地面拔出,保证对所有尺寸的农作物都有很好的探示作用,减少探示器的损坏和磨损。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过阅读下面参考附图所做详细介绍,可对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了解的更清楚。


图1是棉花收获机的行单元部分的前透视图,其中为了更好地显示转向探示器组件,取下了部分构件;图2是图1的转向探示器组件的前透视图;图3是图2的转向探示器组件的后透视图;图4是转向探示器组件的可选实施例的后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参考图1,其显示了一种摘棉机行单元10,可安装到摘棉机或类似装置的摘棉机行单元支承框架(未显示)。行单元10包括受到支承的行单元框架12,可相对间隔开距离D1的棉花作物行向前移动。摘棉机和行单元10通常具有如共同转让的美国专利No.6,550,230或6,293,078所介绍和显示的类型,可用于收获超窄行棉花作物,其中的作物行间距D1为15英寸或小于15英寸。相邻行的棉花作物进入行单元10的入口区16,18。第一行的作物进入区16不切割,进入区18的相邻行被切断,横向移动进入直立行。棉花作物然后与标记20表示的传统的轴杆结构接合,从作物上取下棉花。
秆升降机构24,26,28从单元框架12向前突出,引导成行的棉花作物进入入口区域16,18。当摘棉机行单元10相对成行的棉花作物向前移动时,要求入口区16,18与行适当对齐,以提高生产率。与对齐偏离可产生这样的问题,如收获损失,作物损坏和增加行单元的磨损。为了帮助操作人员保持行与单元对齐,并提供摘棉机的自动转向的能力,将行探示器组件30设置在单元框架12。
探示器组件30(见图2和3)一般设置成3连杆机构,包括第一和第二横向间隔开的直立臂34,36,分别带有上端38,40(见图3)和下端44,46。上端38,40通过连接结构48连接到一起,连接结构的相对端部通过螺栓58,60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到向内弯的支架54,56。直立臂34,36的中心部分通过枢轴64,66连接到探示器框架组件70,其具有倒U形结构,连接到行单元框架的入口区16,入口区接收直立的作物行。横向间隔开的农作物引导件74,76通过横向延伸的螺栓件78,80连接到臂的下端44,46,并在入口16的下部形成了弯曲的向后汇合的农作物秆引导区。
枢轴64,66使得臂34,36可绕前后延伸的轴摆动,分别位于入口区16两侧的轴处于垂直方向的中部位置,可保持农作物引导件74,76与行对齐。上连接结构48限制了臂34,36,使其绕中心枢轴64,66协调摆动,保持农作物引导件74,76之间的间距,以适应农作物秆在引导件之间的移动。如图3所示,臂的上端38,40是片簧,通过支架结构84,86连接到臂34,36的下部94,96。上端38,40可弯曲,使得引导件74,76可从正常位置分开,例如,当存在较大的农作物秆时,帮助农作物移动,不损害或拔出农作物,并可防止探示器损坏。或者,在臂34,36的下部94,96,或在上部和下部之间的连接处设置必要的探示器弹性。如图4的可选实施例所示,臂34′和36′是单件结构,上连接结构48′是长度可变化构件,向外偏压到止动位置(如图所示)。当较大的农作物秆或类似物体碰到农作物引导件74,76,螺栓60′受到推动克服弹簧100的偏压力沿连接结构48′上的槽102向内移动,使得引导件相对地向外分开,防止农作物从地面拔出,或受到其他损坏。
为了提供探示器臂角度信号,该信号表示摘棉机行单元10相对通过农作物引导件74,76的农作物行的位置,旋转传感器110是一个枢轴64或66,电线112连接旋转传感器110的输出到位于摘棉机的处理器(未显示),提供表示相对单元的行位置的信号。当行位置相对入口区改变,臂34,36绕枢轴64,66转动时,提供错误信号,表示单元相对行未对齐的方向和数量。驾驶人员可响应错误信号,手动转向收获机来减少未对齐;或收获机上的自动转向系统可引导收获机减少未对齐。
由于农作物引导件74,76和位于中心的枢轴66之间的臂长度是传统的摆锤式探示器的相应距离的大约一半,其中摆锤式探示器设有位于中心的上枢轴,对于行对准的给定变化,传感器110的角度偏移是摆锤式装置的角度偏移的几乎两倍。减少的臂运动减少了臂的空间要求,使得组件更紧凑。探示器框架组件70可选择地连接到入口区16,18的行单元框架12。框架70夹在单元框架12和秆升降机构24,26的框架之间,沿着进入入口区16的农作物行,如图1所示。或者,框架70可夹在单元框架12和秆升降机构26,28的框架之间,监控进入入口区18的农作物行。
中心臂枢轴位置还有助于框架结构70,提供另外的对探示器组件30的保护。臂34,36分别容纳于向后开口的通道形构件134,136,防止通过的农作物和碎片损坏组件,或干涉臂的运动。框架70还包括上通道形构件138,其连接到构件134,136的上端,可容纳连接结构48。连接结构48因此受到保护,不受到通过的农作物和碎片的影响。
当收获机单元10的位置相对引导件74,76之间通过的农作物行横向移动时,传感器110响应臂34,36的枢轴转动,提供了表示单元和行相对位置的位置信号。该信号用于引导行单元10与行形成适当的关系。
上面介绍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当清楚,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发明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改进。
权利要求
1.一种收获机单元的行探示器,其中收获机单元带有单元框架可接收至少一个前后延伸行的待收获农作物,所述行探示器包括第一和第二直立臂,其具有上端,下端和所述上下端部之间的中心部分;连接结构可枢轴转动地连接臂中心部分到所述单元框架,连接机构连接在所述上端之间,使所述臂作协调枢轴转动;农作物接收机构连接到所述下端,可接收其间的农作物;当所述收获机单元的位置相对农作物行横向移动时,所述臂绕前后延伸的轴枢轴转动;传感器响应所述臂的枢轴转动,提供表示所述单元和所述行相对位置的位置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探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件,可朝另一下端偏压所述下端,并允许所述直立臂沿相反方向枢轴转动,帮助位于所述下端之间不同尺寸的农作物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探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可调节长度的连杆,其连接在所述上端之间,朝预先选定的操作位置受偏压,所述下端间隔开第一距离,所述下端碰到较大的农作物时,所述下端之间的农作物的移动倾向于分开所述下端,使所述上端克服偏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探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件包括片簧,其连接到至少一个所述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探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臂的上端包括片簧,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到连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探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臂和连接结构包括3连杆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探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臂的一个端部包括柔性件,有助于所述臂下端相对的横向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探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农作物引导件,其连接到所述臂的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探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框架包括超窄行摘棉机单元框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行探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框架包括第一和第二农作物行接收入口,其中所述行探示器可选择地连接到相邻的任何接收入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探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探示器框架,其支承于所述单元框架,通常容纳所述直立臂,所述探示器框架可保护所述探示器不接触通过的农作物。
12.一种收获机单元的行探示器,其中收获机单元带有单元框架可接收至少一个前后延伸行的待收获农作物,所述行探示器包括第一和第二直立臂,其具有上端,下端和所述上下端部之间的中心部分;可枢轴转动地相对所述单元框架连接中心部分,农作物接收机构连接到所述下端,可接收位于其间的农作物;当所述收获机单元的位置相对农作物行横向移动时,所述臂绕前后延伸的轴枢轴转动;传感器响应所述臂的枢轴转动,提供表示所述单元和所述行相对位置的位置信号,直立的探示器臂结构连接到所述单元框架,通常容纳所述臂,因此可保护所述臂避免接触通过的农作物行。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行探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到所述上端之间的连接结构,通常使得所述臂作协调的枢轴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行探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框架结构,连接到所述直立的探示器框架结构,通常容纳所述连接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行探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结构,可变形地和相对地偏压所述下端,当遇到较大农作物时,允许所述下端克服偏压相对地向外移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行探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结构包括所述臂的端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行探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件包括连杆支承的弹簧。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行探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延伸的轴位于所述直立臂的上端下面的中心位置。
19.一种行探示器组件,包括横向间隔开的第一和第二直立臂,其具有通过连接构件连接的上端,间隔开的下端,形成行接收区,可容纳前后延伸的农作物行,和所述上下端部之间的中心部分,探示器框架,枢轴结构,连接所述中心部分到所述框架结构,当所述框架的位置相对农作物行横向移动时,所述臂通常协调地绕前后延伸的轴枢轴转动,传感器响应所述臂的枢轴转动,提供表示所述框架和所述农作物行相对位置的位置信号,其中所述探示器框架通常容纳所述臂,因此可保护所述臂,避免接触通过的农作物行。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行探示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偏压件,连接到所述直立臂,当不同尺寸的农作物进入行接收区时,帮助间隔开的下端克服偏压件的偏压相对地向外横向移动。
全文摘要
一种特别适用于超窄行摘棉机单元的紧凑三连杆转向探示器组件,包括两个垂直摇臂,其中点位置可枢轴转动地连接到收获机行单元;上端,通过横向连接件进行连接,使臂进行协调摆动。农作物引导件连接到摇臂的下端,成行的农作物进入单元时,引导件沿着农作物秆的基部。垂直臂保持在间隔器管内,可防止干扰相邻行的农作物,并保证臂不受相邻行的干扰。可响应摇臂转动的传感器是设置在中心的枢轴连接件。臂片簧或弹簧偏压的可调节的上横向连接件使探示器具有灵活性,以容纳不同尺寸的农作物秆。
文档编号A01D75/00GK1742540SQ20051010367
公开日2006年3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31日
发明者T·F·宗内克, M·S·菲利普斯, D·J·约翰森, S·F·施蒂克 申请人:迪尔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