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组合式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48阅读:8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拉组合式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力驱动的插秧机械,特别是一种手拉组合式插秧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械插秧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供秧、抓秧、插秧不及时、不到位、不均匀、不牢固甚至落空等问题,并且这类机械插秧机的制造成本比较高,不适合小规模种植水稻的农民家庭配备。为此,本专利申请人提供了一种专利号为022616861的《手动插秧机》,但是,在试验过程中发现该手动插秧机存在着结构不完善,性能不稳定等不足。例如没有秧苗纵向移动机构,例如钩秧爪、插秧爪的工作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手动插秧机存在的结构不完善,性能不稳定等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完善、性能稳定的手拉组合式插秧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拉组合式插秧机,包括船形底座、秧箱、秧箱横向移动装置、抓秧插秧装置,秧箱放置在支架轴承上,所述支架固定在船形底座上,抓秧插秧装置包括抓插机构、轨道机构和操作机构,操作机构控制与轨道机构动配合的抓插机构以及秧箱横向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一个由操作机构控制的与秧箱连接的秧苗纵向移动装置。当人力作用于操作机构时,操作机构使整个抓插机构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在抓插机构的移动过程中完成三项工作任务,一是抓插机构的秧夹倾斜夹取秧苗然后将秧苗垂直插入泥土;二是操作机构带动秧箱横向移动装置工作,保证秧室内第一排秧苗逐个到达与秧夹对应的位置;三是操作机构带动秧苗纵向移动装置工作,保证秧室内第一排后面的秧苗逐排到达第一排。因此能够实现供秧、抓秧、插秧准确、及时、到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秧苗纵向移动装置包括横向穿过秧室的供秧架,其下杆中部焊接有螺母,螺杆拧进螺母中,在螺杆上顺序安装有套管、链轮和螺杆轴承,套管固定在栏杆上,螺杆轴承的托架固定在金属板上,所述链轮的传动装置包括一根与链齿啮合的链条,链条的一端与压力杆连接另一端与拉力弹簧连接,压力杆垂直穿过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的同轴线孔,上下定位板固定在套管上,拉力弹簧的另一端钩在侧立板的螺柱上,侧立板上的滚筒压着拉力弹簧,侧立板固定在套管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秧箱包括1-6个可垂直放置秧苗的秧室,与秧苗纵向移动装置联接的供秧架横向穿过秧室,秧室的出秧侧设有栏杆,秧室底板向栏杆方向延伸连接有弹性栅栏,秧箱前边右侧设有与秧箱横向移动装置配合的齿条和活动挡片。
作为优选,所述的秧箱横向移动装置的杠杆与升降杆的底座连接,升降杆上顺序安装外套和弹簧以及上端轴,人字形推爪与上端轴活动连接,在推爪的人头杆上连接有偏重块和换向杆。
作为优选,所述抓插机构是两根立柱上端通过横梁连接为一体,其下端连接带有秧夹的秧夹梁。在立柱前后侧面固定有两根短导杆和一根长导杆,长导杆位于操作机构操纵臂前端开口中,两根立柱的侧面贴着轨道机构的两根立杆的内侧面。秧夹是主夹板和副夹板,两板上端通过螺栓组件连接,主夹板下端固定有销子,副夹板上设有相应的销孔,两板之间设有弹簧,副夹板侧面安装有曲面板。
作为优选,所述轨道机构有一个门形框架,在框架立杆侧面安装有前后轨道,前轨道是常闭弹簧和立杆构成的空间以及曲折板与常闭弹簧和立杆构成的空间,后轨道是垂直板和立杆构成的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操作机构是U形把手的操纵臂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柱上,操纵臂前端开口卡住抓插机构的长导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合理,供秧、抓秧、插秧动作协调,准确性效果明显;2.克服了原有结构工作不可靠现象,大大提高了插秧机的工作稳定性;3.制作、加工、安装均十分方便;4.可以制造1-6个秧室之一的插秧机,利于不同经济条件的农民购买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手拉组合式插秧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中所示秧夹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
图1所示插秧机的秧苗纵向移动装置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
图1所示插秧机的秧箱横向移动装置和轨道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所示推力组合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
图1所示插秧机的轨道机构和操作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操纵臂与长导杆工作关系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底板;3.泥土;4.轻质板;5.金属板;6.通道;7.秧室;8.供秧架;9.栏杆;10.弹性栅栏;11.齿条;12.挡片;13.杠杆;14.升降杆;15.外套;16.支架轴承;17.弹簧;18.上端轴;19.推爪;20.偏重块;21.换向杆;22.螺母;23.螺杆;24.套管;25.链轮;26.链条;27.压力杆;28.拉力弹簧;29.上定位板;30.下定位板;31.侧立板;32.螺柱;33.滚筒;34.螺杆轴承;35.立柱;36.横梁;37.秧夹梁;38.秧夹;39.主夹板;40.副夹板;41.恢复弹簧;42.曲面板;43.销子;44.短导杆;45.长导杆;46.立杆;47.常闭弹簧;48.弯折板;49.垂直板;50.把手;51.操纵臂;52.螺栓;53.支柱;54.开口;55.托架;56.上触头;57.下触头;58.触头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手拉组合式插秧机由船形底座、秧箱、秧苗纵向移动装置、秧箱横向移动装置、抓秧插秧装置等五部分组成。

图1所示,船形底座1的底板2直接接触泥土3,底板2上面设置有可以增加浮力的轻质板4和用于安装的金属板5。船形底座1的前部设置有用于插秧的通道6。

图1和图5所示,秧箱是一个放置在支架轴承16上的能够移动的长方体框架,包括至少一个可垂直放置秧苗的秧室7,秧室的多少根据规格确定,如图5中所示一般不超过6个,以适应农民的经济能力。若干秧室7之间有间隔。与秧苗纵向移动装置联接的供秧架8横向穿过各个秧室7。各个秧室7的出秧侧设有栏杆9,供秧架8通过秧苗纵向移动装置把秧苗推向栏杆9使秧苗始终处于相互垂直靠拢状态。各个秧室7的秧苗通过抓秧插秧装置有次序地插入对应通道6内的泥土3中。秧室底板向栏杆9方向延伸连接有弹性栅栏10,秧夹38夹住秧苗经过栅栏10梳理能够保证秧苗垂直入泥不落空且纵向分布均匀。栅栏10的材料可以是橡胶条或者钢丝绳,栅栏密度由试验确定。秧箱前边右侧设有与秧箱横向移动装置配合的齿条11和活动挡片12。
如图4和图5所示的秧苗纵向移动装置如上所述,供秧架8横向穿过各个秧室7,该供秧架8下杆中部焊接有螺母22,螺杆23拧进螺母22中,在螺杆23上顺序安装有套管24、链轮25和螺杆轴承34,套管24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秧箱的栏杆9上,螺杆轴承34的托架55固定在金属板5上,套管24和螺杆轴承34支撑着螺杆23,由于整个秧苗纵向移动装置需要跟随秧箱作横向移动,所以采用轴承在托架55上滚动以支撑螺杆23。而链轮25的内螺纹带动螺杆23及与其连接的供秧架8推着秧苗纵向移动。链轮25的传动装置包括一根与链齿啮合的链条26,链条26的一端与压力杆27连接另一端与拉力弹簧28连接;压力杆27垂直穿过上定位板29和下定位板30的同轴线孔,上下定位板固定在套管24上;拉力弹簧28的另一端钩在侧立板31的螺柱32上,侧立板31固定在套管24上,侧立板31上还设有让拉力弹簧28换向的滚筒33。抓秧插秧装置的操作机构的操纵臂向下压动压力杆27拉动链条26带动链轮25顺时针转动(站在图面右侧向左看),链轮的转动角度和压力杆27的垂直移动距离相当,与插秧速度、螺杆直径有关,本实用新型链轮的转动角度为1/3圈,螺杆23和和秧苗的纵向移动距离为0.5毫米。在拉力弹簧28作用下链条26带动链轮25逆时针转动,由于链轮25是具有棘轮棘爪结构的单向传动轮,链轮25逆时针转动时压力杆27回复原位置,由于链轮25逆时针转动时是空转滑动,所以螺杆23不移动。

图1和图5、图7所示的秧箱横向移动装置杠杆13通过中间连接件与升降杆14的底座连接,升降杆的外套15固定在秧箱支架上,外套上方设有弹簧17,升降杆的上端轴18与推力组合件连接,该推力组合件由人字形推爪19、偏重块20和换向杆21组成。抓秧插秧装置的操作机构的操纵臂向下压动杠杆13可使升降杆14下行,带动推爪19压在齿条11上(参见图7)去推动与齿条11连接为一体的秧箱(参见图5)及秧箱内的秧苗向左移动。随着秧箱移动,当活动挡片12碰触换向杆21(参见
图1)时,在偏重块20的作用下推爪19改变倾斜方向,此后下压杠杆13将使秧箱及秧苗向右移动。
图1所示状态只是为了图面清楚,实际上偏重块20和推爪19处于不左即右的倾斜状态。完成一个单方向全程移动,就抓插秧室7内的一排秧苗,如此左右移动,秧室7内的秧苗一排又一排地被抓插。使秧室内后排秧苗向栏杆9贴近的供秧工作是由秧苗纵向移动装置完成的。
抓秧插秧装置抓秧插秧装置(简称抓插装置)包括抓插机构、轨道机构和操作机构。

图1所示,抓插机构设有左右立柱35,立柱上端通过横梁36连接为一体,其下端连接有两根秧夹梁37,秧夹梁37上连接有秧夹38。如图6、图8、图9所示,在立柱35中部前后侧面固定有两根各自独立的短导杆44和一根长导杆45,两根立柱35的左右侧面贴着轨道机构的两根立杆46的侧面(参见图8),这样,抓插机构被限制在轨道机构中移动。操作机构利用长导杆45带动整个抓插机构向上或向下移动,按照规定的位置和角度进行抓秧、插秧。如图2、图3所示,秧夹38设有主夹板39和副夹板40,两板上端通过螺栓组件连接使其保持一定距离,主夹板39下端设有限制秧苗位置和数量的销子43,在副夹板40上设有相应的销孔。两板之间设有弹簧41,在副夹板40的侧面安装有可以转动的具有触动作用的曲面板42。如
图1所示,在抓插机构向下移动过程中,上触头(与秧夹数量相等,图中只画了一个)56使曲面板42作顺时针转动,使曲面板的凸面推着副夹板40向主夹板39靠拢夹取秧苗(参见图3),在秧苗插入泥土过程中,下触头(数量同上触头)57使曲面板继续顺时针转动其凸面逐渐离开(其空缺部分靠近)副夹板40,弹簧41使副夹板40还原,秧夹38处于开口状态而脱离秧苗。操作机构使抓插机构向上返回进入下一次抓秧插秧作业。

图1、图6、图8所示,轨道机构设有用角钢焊接的门形框架,在框架立杆46侧面安装有前后轨道,供抓插机构的立柱35上的短导杆44和长导杆45在前后轨道内向上或向下移动,同时两根立柱35的左右侧面贴着两根立杆46的内侧面而上下滑动。短导杆44在前轨道内有两条移动路径,一条是常闭弹簧47和立杆46构成的空间,另一条是曲折板48与常闭弹簧47和立杆46构成的空间,后轨道是垂直板49和立杆46构成的空间。这样的结构能够保证两个各自独立的短导杆44先向上经过常闭弹簧47弧内空间再向下经过常闭弹簧47弧背空间,满足秧夹38倾斜夹取秧苗然后将秧苗垂直插入泥土的需要。

图1、图8、图9所示,操作机构设有U形把手50,该把手50的操纵臂51通过螺栓52固定在支柱53上。操纵臂51前端设有开口54,该开口54卡住抓插机构的长导杆45。当人力作用于把手50时,操纵臂51以螺栓52为支撑点转动,通过开口54带动长导杆45和整个抓插机构向上或者向下移动,在抓插机构的移动过程中完成三项工作任务,一是抓插机构的秧夹38倾斜夹取秧苗然后将秧苗垂直插入泥土;二是操纵臂51压动杠杆13带动秧箱横向移动装置工作,保证秧室内第一排秧苗逐个到达与秧夹对应的位置;三是操纵臂51压动压力杆27带动秧苗纵向移动装置工作,保证秧室内第一排后面的秧苗逐排到达第一排,贴着栏杆9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手拉组合式插秧机结构完善、配合协调,能够实现供秧、抓秧、插秧准确、及时、到位。
权利要求1.一种手拉组合式插秧机,包括船形底座、秧箱、秧箱横向移动装置、抓秧插秧装置,秧箱放置在支架轴承上,所述支架固定在船形底座上,抓秧插秧装置包括抓插机构、轨道机构和操作机构,操作机构控制与轨道机构动配合的抓插机构以及秧箱横向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一个由操作机构控制的与秧箱连接的秧苗纵向移动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拉组合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秧苗纵向移动装置包括横向穿过秧室(7)的供秧架(8),其下杆中部焊接有螺母(22),螺杆(23)拧进螺母(22)中,在螺杆上顺序安装有套管(24)、链轮(25)和螺杆轴承(34),套管(24)固定在栏杆(9)上,螺杆轴承的托架(55)固定在金属板(5)上,所述链轮(25)的传动装置包括一根与链齿啮合的链条(26),链条的一端与压力杆(27)连接另一端与拉力弹簧(28)连接,压力杆垂直穿过上定位板(29)和下定位板(30)的同轴线孔,上下定位板固定在套管(24)上,拉力弹簧的另一端钩在侧立板(31)的螺柱(32)上,侧立板上的滚筒(33)压着拉力弹簧,侧立板固定在套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拉组合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秧箱包括1-6个可垂直放置秧苗的秧室(7),与秧苗纵向移动装置联接的供秧架(8)横向穿过秧室,秧室(7)的出秧侧设有栏杆(9),秧室底板向栏杆方向延伸连接有弹性栅栏(10),秧箱前边右侧设有与秧箱横向移动装置配合的齿条(11)和活动挡片(12)。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拉组合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秧箱横向移动装置的杠杆(13)与升降杆(14)的底座连接,升降杆上顺序安装外套(15)和弹簧(17)以及上端轴(18),人字形推爪(19)与上端轴(18)活动连接,在推爪(19)的人头杆上连接有偏重块(20)和换向杆(21)。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拉组合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插机构是两根立柱(35)上端通过横梁(36)连接为一体,其下端连接带有秧夹(38)的秧夹梁(37),在立柱前后侧面固定有两根前导杆(44)和一根后导杆(45),后导杆位于操作机构操纵臂前端开口(54)中,两根立柱的侧面贴着轨道机构的两根立杆(46)的内侧面,秧夹是主夹板(39)和副夹板(40),两板上端通过螺栓组件连接,主夹板(39)下端固定有销子43,副夹板(40)上设有相应的销孔,两板之间设有弹簧(41),副夹板侧面安装有曲面板(4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拉组合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机构有一个门形框架,在框架立杆(46)侧面安装有前后轨道,前轨道是常闭弹簧(47)和立杆(46)构成的空间以及曲折板(48)与常闭弹簧(47)和立杆(46)构成的空间,后轨道是垂直板(49)和立杆(46)构成的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手拉组合式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机构是U形把手(50)的操纵臂(51)通过螺栓(52)固定在支柱(53)上,操纵臂前端开口(54)卡住抓插机构的后导杆(45)。
专利摘要一种结构完善、性能稳定的手拉组合式插秧机,包括船形底座、秧箱、秧箱横向移动装置、抓秧插秧装置,秧箱放置在支架轴承上,抓秧插秧装置包括抓插机构、轨道机构和操作机构,操作机构控制与轨道机构动配合的抓插机构以及秧箱横向移动装置,还有一个由操作机构控制的与秧箱连接的秧苗纵向移动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供秧、抓秧、插秧动作协调,准确性明显,大大提高了插秧机的工作稳定性,制作、加工、安装均十分方便,特别是可以制造1-6个秧室之一的插秧机,利于不同经济条件的农民购买使用。
文档编号A01C11/02GK2788531SQ200520009300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18日
发明者朱启发 申请人:朱启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