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抛秧盘分隔式精量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171阅读:1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稻抛秧盘分隔式精量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於播种设备,具体涉及单粒谷物手动播种工具。
背景技术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水稻抛秧技术从日本引入我国后,已出现多种抛秧盘播种器与之配套。在我国,曾有多种流水线、气吸式和机械传动等播种装置问世,皆因售价高、操作不便而未能推广。目前,我国农村用得较多的是于1998年由本人申请并己获得专利权的水稻抛秧籼粳通用型精量播种器(专利号ZL98214333.8)。该播种器一个循环连续2次播种播满一只秧盘,它具有体积小、售价低、精度高、操作比较方便的优点。但该播种器在秧盘上进行横向播种,对于大量存在的苗床短边对接摆盘播种就显得不太方便;它的种盒浅,盛种量少,易造成部份种子回盘进夹层卡谷;它的整板结构的上下板结合滑动采用滑槽锁紧镙钉锁紧,也容易造成镙钉松动而使量种板变形卡谷;加之,育种部门近年推出了较多的长粒形优质稻品种,该播种器孔形偏短,不适应这种长粒形优质稻品种在育秧盘上的播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拟设计制造一种水稻抛秧盘分隔式播种器,使它的结构更为合理,两板紧贴不变形,不卡谷,并有利于各种粒形种子通过;不但可以克服现场摆盘横向播种操作不便的问题,而且不管旱育播种或泥浆播种均好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稻抛秧盘分隔式精量播种器,包括有底盘和量种板,其特征在于1)还有锁板垫片、连接桥和连接挡谷板;2)在底盘的一端有凹槽种盒与盘面相连通,盘面上设有与凹槽种盒垂直排列的至少1根分隔条,在每个分隔区的盘面上交错开设有多排通过孔,盘面边缘设有边堰和边隔条与之整体相连,在底盘的背面上设有相交为菱形的加强筋,并在一角设有定位脚;3)量种板的长宽与底盘的相应分隔区盘面相匹配,板面上交错开设有与底盘通过孔相对应的量种孔,在板面上设有至少1个连接柱,并在一端设有挡谷堰与板面整体相连;4)量种板匹配安装在底盘的相应分隔区盘面内,在相邻量种板之间用锁板垫片和螺钉锁定,在两边边隔条上用锁板垫片和螺钉锁定,端部用连接挡谷板和螺钉将各个量种板连为一体,连接桥与连接柱用螺钉相连使各个量种板能在底盘的盘面上同步滑动。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水稻抛秧盘分隔式精量播种器与现有技术水稻抛秧籼粳通用型精量播种器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播种器由原来的在秧盘垂直方向上经左右两次播完一只秧盘变为顺着秧盘长边经前半截和后半截两次播完一只秧盘,即将播种方向改变90°。这样,当两只秧盘短边相连摆到厢面现场时,播种方向就由原来的横向变为纵向播种,操作更为方便。
2.本实用新型播种器改变播种方向后,量种孔由原来的斜向交叉分布改变为竖行成行分布,且行与行间有一定的空档面积,为播种器作成分隔式多块组合的结构提供了空间。这样,就可将大而薄的整块量种板变为窄的多块量种板匹配置于底盘的相应分隔区盘面中,两板间的弥合则由固定在分隔条上的锁板垫片替代移动式滑槽镙钉加以锁定,量种板在底盘盘面上滑动自如,从而克服了因滑槽镙钉松动带来的间隙增大造成卡谷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播种器的底盘背面加强筋,既有强化作用,又能使在播种时将播种器主体抬升而不粘泥水,它既适应一般形式的秧盘播种,也可适应泥浆灌盘的现场播种。
4.本实用新型播种器定位脚由原来的3只变为1只,播种时,只须将一只定位脚伸进一个对应的秧钵孔定位,然后将播种器的边调整到与秧盘长边平行即对位完毕,比原有3脚定位操作起来更为方便快速。
5.本实用新型播种器的凹槽种盒,不但可多装种子,而且能有效防止水稻回盘造成卡谷的问题。
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水稻抛秧盘分隔式精量播种器,结构紧凑合理,两板紧贴不变形,不卡谷,并有利于各种粒形种子通过,播种均匀,到位率高,而且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稻抛秧盘分隔式精量播种器的底盘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稻抛秧盘分隔式精量播种器的底盘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稻抛秧盘分隔式精量播种器的量种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稻抛秧盘分隔式精量播种器的总成平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底盘,2—边堰,3—通过孔,4—分隔条,5—凹槽种盒,6—加强筋,7—定位脚,8—量种板,9—连接柱,10—挡谷堰,11—量种孔,12—边隔条,13—锁板垫片,14—连接桥,15—连接挡谷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水稻抛秧盘分隔式精量播种器的具体结构。
一种水稻抛秧盘分隔式精量播种器,包括有底盘1和量种板8,其特征在于1)还有锁板垫片13、连接桥14和连接挡谷板15;2)在底盘1的一端有凹槽种盒5与盘面相连通,盘面上设有与凹槽种盒5垂直排列的至少1根分隔条4,在每个分隔区的盘面上交错开设有多排通过孔3,盘面边缘设有边堰2和边隔条12与之整体相连,在底盘1的背面上设有相交为菱形的加强筋6,并在一角设有定位脚7;3)量种板8的长宽与底盘1的相应分隔区盘面相匹配,板面上交错开设有与底盘通过孔3相对应的量种孔11,在板面上设有至少1个连接柱9,并在一端设有挡谷堰10与板面整体相连;4)量种板8匹配安装在底盘1的相应分隔区盘面内,在相邻量种板8之间用锁板垫片13和螺钉锁定,在两边边隔条12上用锁板垫片13和螺钉锁定,端部用连接挡谷板15和螺钉将各个量种板8连为一体,连接桥14与连接柱9用螺钉相连使各个量种板8能在底盘1的盘面上同步滑动。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动物主动回避反应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穿梭箱、控制电路、信号检测电路、I/O接口、微处理机,其中,所述穿梭箱与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检测电路的输出端与经I/O接口与所述微处理机连接,所述穿梭箱还与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输入端经I/O接口与所述微处理机连接;信号检测电路将检测到的穿梭箱内的待训练动物的位置信号通过I/O接口输送给微处理机,经微处理机处理后经I/O接口发送给控制电路对穿梭箱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动物主动回避反应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梭箱被隔板(9)分隔为左室(10)和右室(11),所述隔板(9)下部开有使左室(10)和右室(11)相通的过门(12),所述穿梭箱箱底设置有导电栅(13),该导电栅(13)能绕其与所述隔板(9)相接触的栅条上下摆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动物主动回避反应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或由一个控制电路单元构成或由一个以上的电路结构和参数相同的控制电路单元相并联而成,其中,一个控制电路单元对一个穿梭箱进行控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动物主动回避反应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单元由继电器A1、A2、A9、A10指示灯DS11、DS12、可调电位器W1、电阻R25组成,其中继电器A1、A2、A9、A10的定片第2脚经连接器J1和J2、I/O接口与微处理机相连接,所述指示灯DS11、DS12的一端分别与继电器A1、A2的定片第3脚相连接,所述指示灯DS11、DS12的另一端与继电器A1、A2的定片第6脚之间接有电源E1,所述继电器A1、A2、A9、A10的定片第5脚接电源E2,所述继电器A9、A10的定片第6脚通过可调电位器W1、电阻R25与所述穿梭箱箱底设置的导电栅(13)连接,所述可调电位器W1、电阻R25之间相串联后在其两端接有电源E3,所述继电器A9的定片第3脚与所述穿梭箱的左室(10)或右室(11)内的导电栅(13)电连接,所述继电器A10的定片第3脚与余下的左室(10)或右室(11)内的导电栅(13)电连接;所述指示灯DS11、DS12分别设置于所述穿梭箱的左室(10)或右室(11)内。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动物主动回避反应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检测电路或由一个信号检测电路单元构成,或由一个以上的电路结构和参数相同的信号检测电路单元相并联而成,其中,一个信号检测电路单元对一个穿梭箱进行信号检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动物主动回避反应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检测电路单元由三极管N1、N2、反相器U1、U2、电阻R1~R6、微动开关S1、S2组成,其中,所述三极管N1的基极与地之间串联有电阻R2、R1,所述三极管N1的发射极与地连接并通过I/O接口与微处理机相连接,所述三极管N1的集电极经电阻R3与电源E2相接,所述三极管N1的集电极与所述反相器U1的输入端相接,反相器U1的输出端经I/O接口与微处理机相连接,所述电阻R2、R1相连接端经微动开关S1与电源E2相连接;所述三极管N2的基极与地之间串联有电阻R5、R4,所述三极管N2的发射极与地连接并通过I/O接口与微处理机相连接,所述三极管N2的集电极经电阻R6与电源E2相接,所述三极管N2的集电极与所述反相器U2的输入端相接,反相器U2的输出端经I/O接口与微处理机相连接,所述电阻R5、R4相连接端经微动开关S2与电源E2相连接;所述微动开关S1、S2分别设置于所述穿梭箱的左室(10)或右室(11)内的底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动物主动回避反应的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相器U1、U2的型号均为74LS0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播种设备,是一种水稻抛秧盘分隔式精量播种器,包括有底盘1和量种板8,还有锁板垫片13、连接桥14和连接挡谷板15;在底盘1的一端有凹槽种盒5与盘面相连通,盘面上设有与凹槽种盒5垂直排列的至少1根分隔条4,两边设有边堰2和边隔条12,量种板8的长宽与底盘1的相应分隔区盘面相匹配,量种板8匹配安装在底盘1的相应分隔区盘面内,各个量种板8能在底盘1的盘面上同步滑动。它的结构紧凑合理,两板紧贴不变形,不卡谷,并有利于各种粒形种子通过,播种均匀,到位率高,而且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
文档编号A01C7/04GK2834133SQ200520010150

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1日
发明者朱自均 申请人:朱自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1年05月05日 17:08
    有没有在抛秧盘中每孔只播一粒种子的播种器?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