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塔状海参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46阅读:5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式塔状海参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参养殖器具,更具体地说是海参礁。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刺参养殖迅猛发展,利用旧盐池养殖、旧虾池改造养殖、围堰养殖、流水养殖等,养参池面积已近百万亩,该产业方兴未艾,但养参池改造重要工程之一是池中造礁,为海参提供附着、隐蔽、觅食的场所。目前,人工造礁基本上是用1-1.5立方的石头进行堆码而成石堆,此种造礁方法存在如下缺点1、海参排泄物、水中藻类尸体及其他有机物沉积礁体形成臭礁,海参生长环境恶劣,海参发病多。
2、海参饲料投到石礁中浪费很大。
3、海参发病后治病困难。
4、捕捞时,需潜水员潜入捕参,难度大,捕捞成本高。
5、造礁时间长,相对养殖时间短。
6、海参圈清整困难。本产品针对以上缺点而设计,而成本于石头造礁有可比性,是对海参养殖业带来革命性产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移动式塔状海参礁。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以各类型材相互插接构成可整体移动的多层塔状结构,包括顶层、底层和中间层,各上下层之间具有容海参在上下层之间通过以及容食料导入该层的通道,所述各层通道在位置上相错,各层的外周具有捕捞孔,塔体顶板上具有投料口。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的益效果体现在1、本实用新型整体可移动式,使得海参礁得以实现整礁和参体同时药浴,针对病灶节药用药,其效果好,用药少。
2、本实用新型通过定期移动,实现不臭礁臭池。
3、本实用新型通过整礁捕捞使得捕捞工作不再需要潜水,也使得各个季节的彻底捕捞变成现实,大大节约了捕捞成本。
4、本实用新型以型材相互插接完成组装,造礁时间短,不使用石材,大大降低了礁成本。
5、本实用新型层式结构可满足不同水深造礁要求。
6、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海参大池圈养中的造礁、流水工厂化养殖池造礁、海参大池圈养中的补礁、海参大池圈养中观测礁、浅海筏式挂礁吊养以及立体养殖。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层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层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顶层、2底层、3中间层、4捕捞孔、5外围投料口、6中央投料口、7胶绳、8顶部、9底部、10外侧围板、11内侧围板、12分料板、13槽口、14塔体底板、15稳定围板、16导料围板、17翘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以各类型材相互插接构成可整体移动的多层塔状结构,各上下层之间具有容海参在上下层之间通过以及容食料导入该层的通道,各层通道在位置上相错,各层的外周具有捕捞孔、顶层顶板上具有投料口。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整礁共有四层,包括顶层1、底层2和两个中间层3,各层的外周具有捕捞孔4、塔体顶板上具有外围投料口5和中央投料口6,塔体各层间由胶绳7串设。
具体实施中,多层结构的层数任意设定,每层由顶板8、底板9、外侧围板10、内侧围板11和条形分料板12构成。
图2示出顶层1的分体结构,在顶层1中,顶板8即为塔体顶板,顶板8和底板9均为环状板,其周边设有插接槽,外侧围板10和内侧围板11分别插接在顶板8和底板9的插接槽中,在内侧围板11上,有对称的一对轴向槽口13,分料板12的顶边插接其中一只槽口所在位置处的顶板插接槽中,分料板12的底边插接其中另一只槽口所在位置处的底板插接槽中。
在塔体的多层结构的设置中,相邻层间的分料板12位置相错,位置相错的分料板12不仅将食料分别导入各层,同时在保证光亮的前提下,有效地阻挡了来自中央投料口6的光线的直射。为了阻挡光线的直射,设置在各层间板上的各孔也应在位置上相错。
图2所示,为了简化结构、便于组装,将外侧围板10和内侧围板11分别设置为由两片瓦片板对拼构成,在内侧围板11的两片瓦片板之间留空作为槽口13。
图3示出底层2的分体结构,用作为底层2的底板即为塔体底板14,具体实施中,在塔体底板14上,位于其环形板的内周,朝向上方连接有圆台形稳定围板15。由该稳定围板15与塔体底板14共同构成塔体的底部基座,池中的沙石等压设在该底部基座中使整个塔体稳定而牢固。
为了准确投料,在塔体顶板上,位于其环形板的内周,朝向下方连接有圆台形导料围板16。自中央投料口6投入的食料经导料围板16分散落入位于其下方各层的分料板12上,由分料板12通过各层槽口13将食料直接导入各层。
具体实施中,可以在塔体底板14上,位于其环形板的外周设置翘檐17,翘檐17上间隔设置渗水口和胶绳定位口。分料板12及翘檐17的设置,以可保障饲料的充分利用和生物饵料的生长,翘檐17还可用于清理自池中进入礁中的海参体上的沙子。
具体实施中,采用图中所示的圆筒形结构,对水流接触面积大、阻力小,同时在塔体的表面采用粗糙面设计,以便能够充分利用水中有机物,以及便于澡类的附着生长。各型材可以采用聚乙烯、聚丙烯、ABS及营养盐碳母等注压成型,整体采用黑色。黑色礁以及分料板的交错设置、各顶孔侧孔的设置可保证海参生长光照,有利于参体色接近自然体色。
权利要求1.移动式塔状海参礁,其特征是以各类型材相互插接构成可整体移动的多层塔状结构,包括顶层(1)、底层(2)和中间层(3),各上下层之间具有容海参在上下层之间通过以及容食料导入该层的通道,所述各层通道在位置上相错,各层的外周具有捕捞孔(4),塔体顶板上具有投料口(5、6),所述底层(2)的底板为塔体底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参礁,其特征是所述多层结构的层数任意设定,每层由顶板(8)、底板(9)、外侧围板(10)、内侧围板(11)和条形分料板(12)构成,顶板(8)和底板(9)为环状板,其周边设有插接槽,外侧围板(10)和内侧围板(11)分别插接在顶板(8)和底板(9)的插接槽中,在内侧围板(11)上,有对称的一对轴向槽口(13),分料板(12)的顶边插接在其中一只槽口所在位置处的顶板插接槽中,分料板(12)的底边插接在另一只槽口所在位置处的底板插接槽中,相邻层间的分料板(12)位置相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参礁,其特征是所述外侧围板(10)和内侧围板(11)分别是由两片瓦片板对拼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参礁,其特征是在塔体底板(14)上,位于其环形板的内周,朝向上方连接有圆台形稳定围板(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参礁,其特征是在所述塔体底板(14)上,位于其环形板的外周设置翘檐(17),翘檐(17)上间隔设置渗水口和胶绳定位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参礁,其特征是在塔体顶板上,位于其环形板的内周,朝向下方连接有圆台形导料围板(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参礁,其特征是所述塔体各层间由胶绳(7)串设。
专利摘要移动式塔状海参礁,其特征是以各类型材相互插接构成可整体移动的多层塔状结构,包括顶层、底层和中间层,各上下层之间具有容海参在上下层之间通过以及容食料导入该层的通道,各层通道在位置上相错,各层的外周具有捕捞孔、塔体顶部具有投料口,底层的底板为塔体底板。本实用新型移动式结构使得海参礁得以实现整礁和参体同时药浴,其效果好,用药少;通过定期移动,实现不臭礁、臭池;通过整礁捕捞使得捕捞工作不再需要潜水,也使得各个季节的彻底捕捞变成现实,大大节约了捕捞成本。
文档编号A01K61/00GK2862683SQ20052007189
公开日2007年1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7日
发明者双长河 申请人:双长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