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鱼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01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鱼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鱼竿,属于手杆钓鱼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垂钓者越来越追求垂钓过程中的乐趣,而在江河等自然水域里垂钓时,时而突遇大鱼而超出了渔竿渔线自身的负荷,即便是钓鱼的技术再高也会出现断线断竿的现象而大煞风景,这个问题始终没有解决。现在的垂钓器具各式各样的海竿和矶钓竿虽然能钓到大鱼但由于矶钓竿和海竿都采用前置渔线轮,增加了起竿的重量,另外,一般矶钓竿和海竿都是采用外穿线,即在每节竿上设有金属穿线环,线穿过穿线环,线易与被缠绕打结,而且金属穿线环增加了钓鱼竿的重量,使得抬杆费力,所以两者替代不了手杆钓鱼的乐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渔线轮后置、内穿线和不失手杆垂钓乐趣的一种新型鱼竿,它能方便地用于任何水面、使用寿命长、灵活省力、制作成本底、携带方便,且能保护鱼竿渔线、尤其能防止跑鱼。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鱼竿,它包括渔线轮、手把、多节伸缩杆、渔线和渔钩,还包括渔线轮支架和连接环,所述的渔线轮支架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渔线轮,另一端是一段铁管,连有多节伸缩鱼竿的手把插接在渔线轮的铁管内固定,渔线从渔线轮引出贯穿于多节鱼竿内,鱼竿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分开的,所述的连接环固定在第二节的端部,将贯穿于多节鱼竿的渔线接在连接环上,第二节和第三节滑动配合。
所述鱼竿的第二节和稍节是分开的,所述的连接环固定在稍节的端部,将贯穿于多节鱼竿的渔线接在连接环上,稍节和第二节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如果钓到鱼竿渔线负荷内的鱼,直接起杆即可,当突遇大鱼时,力气较大,渔线轮的卸力自动打开,鱼拉着渔线游动,使得第二节滑出第三节,拉着第二节和稍节将渔线拉到很长的距离,随着鱼的冲击力及时反复的收线放线,待鱼筋疲力尽时收线,将鱼拉回,起杆收鱼,在这种反复收拉的过程中享受更多的乐趣。如果连接环设在稍节的端部,则稍节和第二节是滑动配合,在使用时,效果同上,鱼既不易脱钩逃跑,也起到保护鱼竿和渔线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采用渔线轮后置,从杠杆原理来讲,不仅不影响手杆正常的起杆频率,而且还起到省力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采用内穿线,渔线不易被缠绕打结,另外,渔线在鱼竿内抽动自如,阻力小,鱼竿表面无金属穿线环,其表面光滑简洁,既起到保护渔线的作用,又易于收竿装袋或盒且外观美观。
3.本实用新型鱼竿的第二节的端部设有连接环或稍节端部设有连接环,第二节连同稍节可以随着上钩的鱼游动,或稍节随着上钩的鱼游动,这样既防止鱼逃走,又起到保护鱼竿不被折损和渔线不被拉断的作用,灵活轻巧。
4.本实用新型手把直接插接在支架的铁桶内装卸简便,另外渔线轮和支架也是活动连接,拆卸方便易于维修且制作成本低。
5.本实用新型由于上述的技术方案,如果原来的杆和线能承钓2公斤的鱼,那么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如果不出现大的钓技问题)起码钓到8公斤不成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渔线轮 2.手把 3.渔线 4.渔线轮支架 5.连接环 6.鱼竿的第二节 7.鱼竿第三节 8.鱼竿的稍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鱼竿,它包括渔线轮1、手把2、多节伸缩杆、渔线3和渔钩,还包括渔线轮支架4和连接环5,所述的渔线轮支架4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渔线轮1,另一端是一段铁管,连有多节伸缩鱼竿的手把2插接在渔线轮1的铁管内固定,渔线3从渔线轮引出贯穿于多节鱼竿内,鱼竿的第二节6和第三节7分开的,所述的连接环固定在第二节6的端部,将贯穿于多节鱼竿的渔线3接在连接环5上,第二节6和第三节7滑动配合。
如图2所述鱼竿的第二节6和稍节8是分开的,所述的连接环5固定在稍节8的端部,将贯穿于多节鱼竿的渔线3接在连接环5上,稍节8和第二节6滑动配合。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鱼竿,它包括渔线轮、手把、多节伸缩杆、渔线和渔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渔线轮支架和连接环,所述的渔线轮支架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渔线轮,另一端是一段铁管,连有多节伸缩鱼竿的手把插接在渔线轮的铁管内固定,渔线从渔线轮引出贯穿于多节鱼竿内,鱼竿的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开的,所述的连接环固定在第二节的端部,将贯穿于多节鱼竿的渔线接在连接环上,第二节和第三节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鱼竿,其特征在于鱼竿的第二节和稍节是分开的,所述的连接环固定在稍节的端部,将贯穿于多节鱼竿的渔线接在连接环上,稍节和第二节滑动配合。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鱼竿,属于手工钓鱼工具领域,它包括渔线轮、手把、多节伸缩杆、渔线和渔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渔线轮支架和连接环,所述的渔线轮支架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渔线轮,另一端是一段铁管,连有多节伸缩鱼竿的手把插接在渔线轮的铁管内固定,渔线从渔线轮引出贯穿于多节鱼竿内,鱼竿的第二节和第三节分开的,所述的连接环固定在第二节的端部,将贯穿于多节鱼竿的渔线接在连接环上,第二节和第三节滑动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渔线轮后置、采用内穿线,适用于不同大小鱼的新型鱼竿,它自动保护鱼竿,增加钓鱼乐趣。
文档编号A01K87/02GK2850280SQ2005201419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9日
发明者荆成义, 荆爽, 张喜全 申请人:荆成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