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籽超微粉胶囊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180178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葡萄籽超微粉胶囊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萄副产品的加工生产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葡萄籽超微粉胶囊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葡萄酒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产业化发展已有一定的规模,每年约产生葡萄籽2万多吨,大部分被废弃掉。这不仅会引起环境的极大污染,也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葡萄是人们喜爱的水果,几千年前人们就认识到了葡萄的药用和营养价值,葡萄籽占葡萄浆果总重量的3-6%。到目前为止,从葡萄籽中已经分离出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涉及到脂肪油类、黄酮及多酚类,特别是低聚原花青素(OPCs)、蛋白质等成分。虽然葡萄皮、葡萄汁和葡萄酒中也含有这些成分,但其含量要比葡萄籽中的低得多。此外,葡萄籽中还含有多种矿质元素。
葡萄籽中油脂含量丰富,一般约为14%-17%。一般来说,红葡萄籽中油的含量要比白葡萄籽的高,含糖量高的葡萄品种,其葡萄籽中含油量也高。葡萄籽油中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其质量分数高达90%以上,与大豆、麦芽脂肪含量相近。其中亚油酸含量达70%以上,比一般食用油,甚至药用油(核桃油和红花油)都高。葡萄籽油中还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如Mg、Ca、K、Na、Fe、Cu、Zn、Mn、Co,以及VA、VC、VD、VE等,其中含VE360mg/kg,含β-胡萝卜素42.55mg/kg,植物甾醇含量可达50mg/kg。
葡萄籽中的多酚类物质无论是含量还是种类都比葡萄皮和葡萄果肉丰富得多,葡萄籽中多酚的含量约是果梗中的2.4倍、果皮中的4.3倍、红葡萄酒的32.5倍。从葡萄籽中提取出来的多酚混合物,人们通常称为葡萄籽提取物(Grape seedextract,GSE),其总酚含量一般在75-95%之间,我国GSE中总酚含量多为85%左右。GSE的产品被认为是快速、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它抗氧化剂比VC或VE更有效。
据研究葡萄籽中的原花色素具有超强的抗氧化能力、对心、脑血管疾病等有明显的疗效,可预防过敏,抗衰老、减轻运动损伤及关节疼痛、抗炎及与自由基有关的疾病。其次,葡萄籽中的亚油酸具有抗辐射、降胆固醇和抗动脉硬化等保健作用,而且葡萄籽中还有大量的蛋白质、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可被利用。以往对葡萄籽的加工仅局限于单一成分或几种成分的分离提取,这就造成其他功能成分的丢失或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分离提取时使用的有机化学品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超微粉碎技术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是伴随着现代高技术和新材料产业及传统产业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深加工等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粉碎工程技术,对于中药材和保健食品的超微粉碎,主要是指细胞级的超微粉碎(简称细胞破壁),它不以粉碎细度为目的,而是追求细胞的破壁率。原料经细胞破壁后,细胞内的有效成分充分暴露出来。进入体内后,可溶性成分迅速溶解,即使溶解度低的成分也因超微粉体具有较大的附着力而紧紧粘附在黏膜上,因而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吸收。而且这些有效成分的附着力增加了其在体内的停留时间,同时它从植物细胞内向细胞外迁移的过程所需的时间缩短,这不但使人体吸收速度明显增加,而且吸收量也有显著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葡萄籽超微粉胶囊的生产方法,其应用纯物理的方法,将超微粉技术应用于葡萄籽的深加工中,获得的葡萄籽超微粉胶囊,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葡萄籽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并且使其中的功能性成分能够快速、全面的被人体吸收,是一种新型的保健食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葡萄籽超微粉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葡萄籽原料的收集;(2)储存;(3)挑选清洗;(4)烘干;(5)冷冻;(6)添加抗结剂;(7)超微粉加工;(8)包装;(9)灭菌。
在葡萄籽原料的收集步骤中,葡萄籽的水分含量小于10%;葡萄籽中的黄曲霉毒素不超过20ug/kg。
在烘干步骤中,清洗后葡萄籽立即进入通风干燥箱,直到干燥后水分含量等于8%为止。
在冷冻步骤中,冷冻温度在-15℃~-20℃之间,时间在40min-80min之间;冷冻好的葡萄籽迅速放入已达到要求的粉碎机中。
在添加抗结剂过程中,添加的抗结剂为微晶纤维素,添加量为30g/kg~40g/kg。
在超微粉加工步骤中粉碎前制冷温度为-25℃~-30℃,粉碎时间为25~35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本发明应用纯物理的方法,将超微粉技术应用于葡萄籽的深加工中,避免了分离提取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和热敏性功能充分的丧失,最大限度的保留葡萄籽中的各种营养成分,最终确定了最佳的葡萄籽超微粉胶囊的生产方法,制定了合理的工业化生产工艺流程,可规模化生产葡萄籽超微粉胶囊。
2、本发明最大限度的保留了葡萄籽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葡萄多酚(葡萄原花色素、白藜芦醇等)、亚油酸、膳食纤维、微量元素、VA、VC、VD、VE、β-胡萝卜素等,是一个营养均衡的保健产品。
3、本发明中的烘干、冷冻、添加抗结剂、超微粉加工各步骤中的干燥度;冷冻温度;抗结剂品种和添加量;超微粉加工中的制冷温度和粉碎时间等工艺参数均为在经过大量实验基础上得出的,能避免了分离提取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和热敏性功能充分的丧失,最大限度的保留葡萄籽中的各种营养成分。


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葡萄籽原料的收集;(2)储存;(3)挑选清洗;(4)烘干;(5)冷冻;(6)添加抗结剂(7)超微粉加工;(8)包装;(9)灭菌。即先对原料用低温干燥、超低温冷冻,然后添加抗结剂,在超低温下进行超微粉碎,在无菌室内包装,最后灭菌获得产品。
实施例一1、葡萄籽原料的收集原料接收时查看供货方葡萄籽来源地环境证明,无安全保证的不收取;利用感官判断葡萄籽的色、味,异常的不收取,有虫害的不收取;按GB/T5009.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测定葡萄籽的水分含量,大于10%不接收;按GB/T5009.25-2003标准测定葡萄籽中的黄曲霉毒素,超过20ug/kg不接收。
2、储存认真做好葡萄籽入库前的库房安全检查,保证仓库牢固安全、不漏雨、不潮湿、门窗齐全,具备坚固、防潮、隔热、通风、密闭等性能。入库前,要对库房进行彻底的清理,把杂物和灰尘扫除干净,并进行熏蒸和消毒,消毒完成后应及时对库房通风,以尽可能减少不良环境对原料的影响;储藏员要认真负责,定期检查库房储藏温度,相对湿度,通风情况,防止葡萄籽霉变现象发生。
3、挑选清洗选拣人员认真负责,对不达到要求坚决剔除;清洗用水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加快清洗速度,减少浸泡时间。
4、烘干干燥前检查干燥设备,保证干燥过程机器运转正常;清洗后葡萄籽马上进入通风干燥箱,直到干燥后水分含量等于8%为止。
5、冷冻冷冻前检查冷冻机,保证冷冻机冷冻期间运转正常;保证冷冻温度在-15℃,时间在40min;冷冻好的葡萄籽迅速放入已达到要求的粉碎机中。
6、添加抗结剂按照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控制添加剂的添加过程;所用添加剂必须是有质量保证的合格产品。添加的抗结剂为微晶纤维素,添加量为30g/kg。
7、超微粉加工粉碎前检查超微粉碎机的粉碎机和制冷机,保证在工作期间其良好;粉碎前微粉碎机必须进行清洗消毒;粉碎前制冷必须达到-25℃,粉碎时间25min。
8、包装打好的粉在无菌室包装;包装胶囊壳满足国家质量要求;包装净含量符合国家《定量包装商品监督规定》。
9、灭菌灭菌后产品的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致病菌、霉菌均符合国家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GB 16740-1997)。
实施例二1、葡萄籽原料的收集原料接收时查看供货方葡萄籽来源地环境证明,无安全保证的不收取;利用感官判断葡萄籽的色、味,异常的不收取,有虫害的不收取;按GB/T5009.3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方法,测定葡萄籽的水分含量,大于10%不接收;按GB/T5009.25-2003标准测定葡萄籽中的黄曲霉毒素,超过20ug/kg不接收。
2、储存认真做好葡萄籽入库前的库房安全检查,保证仓库牢固安全、不漏雨、不潮湿、门窗齐全,具备坚固、防潮、隔热、通风、密闭等性能。入库前,要对库房进行彻底的清理,把杂物和灰尘扫除干净,并进行熏蒸和消毒,消毒完成后应及时对库房通风,以尽可能减少不良环境对原料的影响;储藏员要认真负责,定期检查库房储藏温度,相对湿度,通风情况,防止葡萄籽霉变现象发生。
3、挑选清洗选拣人员认真负责,对不达到要求坚决剔除;清洗用水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加快清洗速度,减少浸泡时间。
4、烘干干燥前检查干燥设备,保证干燥过程机器良好;清洗后葡萄籽马上进入通风干燥箱,直到干燥后水分含量等于8%为止。
5、冷冻冷冻前检查冷冻机,保证冷冻机冷冻期间良好;保证冷冻温度在-20℃,时间在80min;冷冻好的葡萄籽迅速放入已达到要求的粉碎机中。
6、添加抗结剂按照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控制添加剂的添加过程;所用添加剂必须是有质量保证的合格产品。添加的抗结剂为微晶纤维素,添加量为40g/kg。
7、超微粉加工粉碎前检查超微粉碎机的粉碎机和制冷机,保证在工作期间其良好;粉碎前微粉碎机必须进行清洗消毒;粉碎前制冷必须达到-30℃,粉碎时间35min。
8、包装打好的粉在无菌室包装;包装胶囊壳满足国家质量要求;包装净含量符合国家《定量包装商品监督规定》。
9、灭菌灭菌后产品的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致病菌、霉菌均符合国家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GB 16740-1997)。
本发明中产品质量为外观为黄褐色粉末,细粒度≤25μm,水分含量≤8%,细菌总数/(cfu/g)≤30000参考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GB16740-1997),大肠菌群/(MPN/100g)≤90,霉菌/(cfu/g)≤25,无致病菌。
权利要求
1.一种葡萄籽超微粉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葡萄籽原料的收集;(2)储存;(3)挑选清洗;(4)烘干;(5)冷冻;(6)添加抗结剂;(7)超微粉加工;(8)包装;(9)灭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葡萄籽超微粉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葡萄籽原料的收集步骤中,葡萄籽的水分含量小于10%;葡萄籽中的黄曲霉毒素不超过20ug/k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葡萄籽超微粉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烘干在烘干步骤中,清洗后葡萄籽立即进入通风干燥箱,直到干燥后水分含量等于8%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葡萄籽超微粉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冷冻步骤中,冷冻温度在-15℃~-20℃之间,时间在40min-80min之间;冷冻好的葡萄籽迅速放入已达到要求的粉碎机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葡萄籽超微粉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添加抗结剂过程中,添加的抗结剂为微晶纤维素,添加量为30g/kg~40g/kg。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葡萄籽超微粉胶囊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超微粉加工步骤中粉碎前制冷温度为-25℃~-30℃,粉碎时间为25~35min。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葡萄籽超微粉胶囊的生产方法,其应用纯物理的方法,将超微粉技术应用于葡萄籽的深加工中,获得的葡萄籽超微粉胶囊,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葡萄籽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并且使其中的功能性成分能够快速、全面的被人体吸收,是一种新型的保健食品。本发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1)葡萄籽原料的收集;(2)储存;(3)挑选清洗;(4)烘干;(5)冷冻;(6)添加抗结剂;(7)超微粉加工;(8)包装;(9)灭菌。
文档编号A23P1/04GK1947570SQ20061010486
公开日2007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7日
发明者李华, 袁春龙, 王 华, 沈洁 申请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