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渣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1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残渣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残渣处理器,尤指一种可达到良好绞碎功能,及残渣处理效果的残渣处理器。
背景技术
一般组设于流理台,方便清理残渣的残渣处理装置,可参阅中国台湾公告编号第347674号残渣处理装置流理台的新型专利,该新型专利中的残渣处理装置由一研磨单元及一螺旋切削单元所组成,来达到广泛使用的优点,其主要利用由马达带动的两相对啮合转动的斜齿轮,对掉落在斜齿轮上的残渣进行挤压研磨,再使研摩后的残渣掉落至转动的螺旋刀,令残渣颗粒微细化,并由螺旋刀带动排出。
然而,因为两斜齿轮挤压研磨残渣后,微细化的残渣容易因挤压而粘附于两斜齿轮上,以致于无法掉落于螺旋切削单元上,进而造成残渣处理效果不佳。
再者,因为两斜齿轮相啮合的齿间隙,空间间隙较小,仅可使两斜齿轮啮合转动后,对较小体积的残渣,进行挤压研磨,但如果需挤压研磨骨头之类较大体积的残渣时,则无法单纯通过马达的动力将骨头绞碎研磨,导致骨头无法掉入螺旋刀处处理排出。
因此,公知的残渣处理装置,仍有其缺点,因此针对上述公知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点,本实用新型人藉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经验,针对上述现有残渣处理器所面临的问题加以探讨研究,并积极的寻找解决的方法,经多次测试及改良后,终于创造出一种可确实改进上述缺失的残渣处理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残渣处理器,其可克服公知残渣处理装置因两斜齿轮挤压研磨残渣后,微细化的残渣容易因挤压而粘附于两斜齿轮上,以致于无法掉落于螺旋切削单元上,进而造成残渣处理效果不佳,且两斜齿轮相啮合的齿间隙,空间间隙较小,无法挤压研磨较大体积残渣的缺陷。
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一种残渣处理器,包括有一壳体,该壳体内部具有一相连通的上、下容置空间,另该壳体相对于上、下容置空间的外侧,锁固有一盖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的上容置空间内,具有一第一齿轮组,该第一齿轮组包括有一第一齿轮,该第一齿轮具有一心轴,该心轴的两端各枢接在上容置空间两端的盖体上,且该第一齿轮的心轴一端穿出在壳体外,并依序套接有两齿盘;又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有一第二齿轮,且该第一、二齿轮下方,各具有一可相对啮合于第一、二齿轮的第三齿轮及第四齿轮;又该下容置空间内,枢接有一第二齿轮组,该第二齿轮组包括有一第五齿轮,该第五齿轮具有一心轴,该心轴的两端,各枢接在下容置空间两端的盖体上,且第五齿轮相对于第一齿轮两齿盘的一端心轴,穿出在壳体外,并套有一齿盘;又该第五齿轮的一侧,啮合有一第六齿轮;另外,该壳体的一侧,具有一马达,该马达凸伸有一转轴,该转轴上套固有一用于与所述第一齿轮两齿盘一端心轴上的一齿盘通过链条连动的齿盘,所述第五齿轮心轴上的齿盘与所述第一齿轮两齿盘一端心轴上的另一齿盘链连动地相连接。
其中,该壳体的顶端具有一与上容置空间连通的残渣入口,该残渣入口又与流理台的排水口相连通。
其中,该壳体上容置空间与下容置空间的交界处,具有一颈缩部,该壳体颈缩部内,具有连通上容置空间与下容置空间的连通孔。
其中,该壳体异于残渣入口的另侧相对于上、下容置空间的位置处,具有一“コ”型连通管,该连通管的其中一端接在壳体相对于上容置空间的位置处,并与下容置空间相连通,连通管另端则接在壳体相对于下容置空间的位置处,并与下容置空间相连通,异于连通管相对于下容置空间的位置处,具有一与下容置空间相通的排出口。
其中,该第一齿轮每一齿上的外端缘,具有数个用以使第一齿轮形成锐利切齿的切口。
其中,该第二齿轮的数个齿上,凹进有一或多个缺口。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本实用新型残渣处理器具有较佳残渣绞碎能力,并达到较好的残渣处理能力,克服了公知残渣处理装置残渣处理效果与残渣绞碎能力较差的缺点。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A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的马达传动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系提供一种残渣处理器设计。
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该残渣处理器包括有一底板1,该底板1上,设有一壳体10,该壳体10的内部区隔形成一上容置空间11与下容置空间12(如图2所示),并于该壳体10的顶端设有一连通上容置空间11的残渣入口13,该残渣入口13得以连通流理台的排水口;该壳体10于上容置空间11与下容置空间12的交界处,形成一颈缩部,并于壳体10颈缩部内,设有连通上容置空间11与下容置空间12的连通孔14(如图4所示),另该壳体10相对于上、下容置空间11、12的外侧锁设有一盖体15,又该壳体10异于残渣入口13另侧相对于上、下容置空间11、12的位置处,则设有一“コ”型连通管16(如图3、图4所示),该连通管16的其中一端接设于壳体10相对于上容置空间11的位置,并与下容置空间12形成连通,连通管16另端,则接设于壳体10相对于下容置空间12的位置,并与下容置空间12相连通,藉此,连通管16而使上容置空间11与下容置空间12相连通,并使异于连通管16另相对于下容置空间12的位置处,设有一相通的排出口17;另上述的上容置空间11内,设有一第一齿轮组18(如图2、图4所示),该第一齿轮组18包括有一第一齿轮181,该第一齿轮181固接于有一心轴1811上,该心轴1811的两端,各枢设于上容置空间11两端的盖体15上(如图1所示),且该第一齿轮181的心轴1811一端穿出于壳体10外,而可依序套接两齿盘182、183,又该第一齿轮181的每一齿上的外端缘,切设有数个切口1812(如图2 A所示),藉以使第一齿轮181形成有锐利的切齿;又第一齿轮181的一侧啮合有一第二齿轮184,该第二齿轮184的数个齿上,凹设有至少一缺口1841(如图2 A所示);又该第一、二齿轮181、184下方,各设有一可相对啮合于第一、二齿轮181、184的第三齿轮185及第四齿轮;又该下容置空间12内,相对于排出口17的位置高度处,枢设有一第二齿轮组19(如图2、图4所示),该第二齿轮组19包括有一第五齿轮191,该第五齿轮191固接于一心轴1911上,该心轴1911的两端,各枢设于下容置空间12两端的盖体15上,且第五齿轮191相对于第一齿轮181两齿盘182、183的一端心轴1911,穿出于壳体15外套固一齿盘192;又该第五齿轮191与一第六齿轮193形成啮合。
另外,该底板1上于壳体10的一侧,设有一马达20(如图1、图2所示),该马达20凸伸有一转轴201,该转轴201上套固有一齿盘202,使该马马达20可与心轴1811上的齿盘182藉由链条型呈连动,并使心轴1811上的另一齿盘183,可与第五齿轮191的心轴1911上的齿盘192藉一链条形成连动。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实际运用,当使用残渣处理器时(如图4所示),可启动马达20,使马达20传动第一齿轮181转动(如图1、图3所示),使第一齿轮181带动第二、三、四齿轮184、185、186;此时,流理台的残渣及污水可由残渣入口13掉落至上容置空间11内上,其中污水可直接由上容置空间11经连通孔14流至下容置空间12,并由排出口17流出;而当上容置空间11内污水高于连通管16时,则可由连通管16流至下容置空间12,而残渣则会掉落至第一齿轮组18上,而因第一齿轮181与第二齿轮184的齿型间隙间,具有较大的空间,可使较大体积的残渣绞入,所以残渣经第一齿轮181与第二齿轮184的初步绞碎后,可由第三齿轮185与第四齿轮186清除第一齿轮181与第二齿轮184齿隙的残渣,再由连通孔14掉落至下容置空间12的第二齿轮组19上,由第五齿轮191及第六齿轮193再次绞碎,并通过第五齿轮191及第六齿轮193的旋转将微细化的残渣由排出口17排出。
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齿轮181的每一齿上的外端缘,切设有数个切口1812以形成有锐利的切齿(如图2所示),而第二齿轮184的数个齿上,凹设有至少一缺口1841,使得两齿轮间的啮合的齿间隙,具有较大的空间,可使骨头的类的较大体积的残渣容易掉入两齿轮间绞碎,且于第一、第二齿轮181、184的下方,各相对啮合有一第三、四齿轮185、186,而可将粘附于第一、第二齿轮181、184的微细化残渣清出,而达较佳的残渣处理效果;且清出后的微细化残渣,可掉落于第二齿轮组19上,并由第二齿轮组19再绞碎后,将微细化的残渣排出,如此,即具有较佳残渣绞碎能力,并达到较好的残渣处理能力。
权利要求1.一种残渣处理器,包括有一壳体,该壳体内部具有一相连通的上、下容置空间,另该壳体相对于上、下容置空间的外侧,锁固有一盖体;其特征在于上述的上容置空间内,具有一第一齿轮组,该第一齿轮组包括有一第一齿轮,该第一齿轮具有一心轴,该心轴的两端各枢接在上容置空间两端的盖体上,且该第一齿轮的心轴一端穿出在壳体外,并依序套接有两齿盘;又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有一第二齿轮,且该第一、二齿轮下方,各具有一可相对啮合于第一、二齿轮的第三齿轮及第四齿轮;又该下容置空间内,枢接有一第二齿轮组,该第二齿轮组包括有一第五齿轮,该第五齿轮具有一心轴,该心轴的两端,各枢接在下容置空间两端的盖体上,且第五齿轮相对于第一齿轮两齿盘的一端心轴,穿出在壳体外,并套有一齿盘;又该第五齿轮的一侧,啮合有一第六齿轮;另外,该壳体的一侧,具有一马达,该马达凸伸有一转轴,该转轴上套固有一用于与所述第一齿轮两齿盘一端心轴上的一齿盘通过链条连动的齿盘,所述第五齿轮心轴上的齿盘与所述第一齿轮两齿盘一端心轴上的另一齿盘链连动地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渣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顶端具有一与上容置空间连通的残渣入口,该残渣入口又与流理台的排水口相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渣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上容置空间与下容置空间的交界处,具有一颈缩部,该壳体颈缩部内,具有连通上容置空间与下容置空间的连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渣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异于残渣入口的另侧相对于上、下容置空间的位置处,具有一“コ”型连通管,该连通管的其中一端接在壳体相对于上容置空间的位置处,并与下容置空间相连通,连通管另端则接在壳体相对于下容置空间的位置处,并与下容置空间相连通,异于连通管相对于下容置空间的位置处,具有一与下容置空间相通的排出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渣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齿轮每一齿上的外端缘,具有数个用以使第一齿轮形成锐利切齿的切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渣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齿轮的数个齿上,凹进有一或多个缺口。
专利摘要一种残渣处理器,其于一壳体内设有连通的上、下容置空间,并使上、下容置空间内各设有一第一、二齿轮组,该第一齿轮组利用一第一、第二齿轮间啮合的齿间隙,具有较大的空间,可使较大体积的残渣掉入两齿轮间绞碎微细化,且该第一、第二齿轮的下方,各相对啮合有一第三、四齿轮,而可将粘附于第一、第二齿轮的微细化残渣清出,而达较佳的残渣处理效果;且清出后的微细化残渣,可掉落于第二齿轮组上,并由第二齿轮组再绞碎后排出,如此,达到具有较佳残渣绞碎能力及较好的残渣处理能力。
文档编号B02C18/24GK2887438SQ20062000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8日
发明者郑玉龙 申请人:郑玉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