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竿支架钓线自动回拉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12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鱼竿支架钓线自动回拉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器具,特别涉及海竿的一种鱼竿支架钓线自动回拉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钓鱼器具品种较多,如设有声光自动报警机构的鱼竿支架,它需要专人值守且其结构较为复杂,使成本加大以及使用中须保持电源充足。本申请人曾就相同主题申请过两项专利,如200420029010.X,该申请公开的设计方案虽然解决了钓线自动回拉、提高整体结构的封闭性,但还存在有待改进的结构设计及工艺等问题,如开关控制部分的合理配合、整体结构的简捷及紧凑性等,具体的有回拉机构在支架上滑动到顶端锁舌的锁定设计方面还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趋完善,性能可靠,实用性强的鱼竿支架钓线自动回拉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鱼竿支架钓线自动回拉机构,该机构包括置于壳体的前固定轴、后固定轴、前轴连杆、后轴连杆、前铰链轴、后铰链轴、触发连杆、触发拉簧、套线轮、限位螺钉、保险销、复位止挡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对角敞开的壳体与其底部平行设有的滑块形成一体,壳体下部两外侧对应设有与鱼竿支架配合的滑槽;触发连杆呈“L”形,其上部垂直向上置于壳体敞开的上方;直杆状的下部呈中空状,平行置于壳体的中部,两端隼眼处通过前、后铰链轴分别与前、后轴连杆连接,并通过设置于壳体两侧壁之间的前、后固定轴及拉簧销钉的连接将触发连杆定位于壳体中部;触发连杆上部端头由销轴定位设有的套线轮,触发连杆上部内侧设有凸台,触发拉簧一端连接前轴连杆上设有的拉簧孔,另一端连接拉簧销钉;壳体上面对应触发连杆上的凸台设有保险销;设有控制开关的锁舌组件包括锁舌架及锁舌头、锁舌尾、锁舌簧,采用销轴将锁舌架定位于壳体内两侧壁之间,对应锁舌架其下方由销轴将套叠配合的锁舌头、锁舌尾定位于壳体内两侧壁之间,其锁舌尾上端与锁舌架上的凹口相对应,下端锁舌头探出壳体,与之配套的方管支架上的孔眼相对应,锁舌簧的一端触拨锁舌头,同时触拨壳体内对应的底边,另一端触拨锁舌尾,使锁舌头与锁舌尾在常态下保持顺直套叠状态,同时使锁舌尾的上端处于锁舌架的凹口内;壳体上表面对应触发连杆上部内侧凸台设有保险销,壳体上面内侧对应锁舌架由销轴定位设有的复位止挡;与壳体底部连接的滑块中设有连接回拉线的接线柱和套设其外侧的缓冲压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机构的不足之处,将增设的滑槽、滑块,穿入与之配套的鱼竿支架的方管中,连接配套的回拉弹簧,当将壳体推动至鱼竿支架前端部时锁舌即方便的实现锁定,增强了实用性,可靠性。采用半封闭壳体设计,既保护其内部结构,又具有较好的封闭性;触发与控制部分设计分离避免干扰,保留了原触发灵敏度高的特点使得控制触发性能更可靠、更灵敏;结构的改进使壳体内部更简捷紧凑,缩小体积,减轻重量。该机构以其简单合理的结构置于鱼竿支架或直接置于鱼竿上,实现钓线自动回拉,造型轻巧,使用方便,降低成本。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是滑块与壳体底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触发连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是锁舌架结构示意图;图5是保险销结构示意图;图6是锁舌尾结构示意图;图7是锁舌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前固定轴,3后固定轴,4前轴连杆,5后轴连杆,6前铰链轴,7后铰链轴,8触发连杆,9触发拉簧,10套线轮,11锁舌架,12锁舌簧,13限位螺钉,14保险销,15复位止挡,16拉簧孔,17拉簧销钉,18凹口,19、20、21、22销轴,23接线孔,24长孔,25、26螺钉,27凸台,28锁舌头,29锁舌尾,30滑槽,31滑块,32缓冲压簧,33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详述如下如图1-图7所示,该机构包括置于壳体1的前固定轴2、后固定轴3、前轴连杆4、后轴连杆5、前铰链轴6、后铰链轴7、触发连杆8、触发拉簧9、套线轮10、限位螺钉13、保险销14、复位止挡15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对角敞开的壳体1与其底部平行设有的滑块31形成一体,壳体1下部两外侧对应设有与鱼竿支架配合的滑槽30;触发连杆8呈“L”形,其上部垂直向上置于壳体1敞开的上方;直杆状的下部呈中空状,平行置于壳体1的中部,两端隼眼处通过前、后铰链轴6、7分别与前、后轴连杆4、5连接,并通过设置于壳体1两侧壁之间的前、后固定轴2、3及拉簧销钉17的连接将触发连杆8定位于壳体1中部;触发连杆8上部端头由销轴19定位设有的套线轮10,对应套线轮10触发连杆8上部也可呈圆盘状;触发连杆8上部内侧设有凸台27,触发拉簧9一端连接前轴连杆4上设有的拉簧孔16,另一端连接拉簧销钉17;壳体1上面对应触发连杆8上的凸台27设有保险销14;设有控制开关的锁舌组件包括锁舌架11及锁舌头28、锁舌尾29、锁舌簧12,采用销轴20将锁舌架11定位于壳体1内两侧壁之间,对应锁舌架11其下方由销轴21将套叠配合的锁舌头28、锁舌尾29定位于壳体1内两侧壁之间,其锁舌尾29上端与锁舌架11上的凹口18相对应,下端锁舌头28探出壳体1,与之配套的方管支架上的孔眼相对应,锁舌簧12的一端触拨锁舌头28,同时触拨壳体1内对应的底边,另一端触拨锁舌尾29,使锁舌头28与锁舌尾29在常态下保持顺直套叠状态,同时使锁舌尾29的上端处于锁舌架11的凹口18内;壳体1上表面对应触发连杆8上部内侧凸台27设有保险销14,壳体1上面内侧对应锁舌架11由销轴22定位设有的复位止挡15;与壳体底部连接的滑块中设有连接回拉线的接线柱33和套设其外侧的缓冲压簧32。
所述套线轮10为单侧套线轮10,用销轴19连接于触发连杆8顶端。
所述保险销14用螺钉25、26定位于壳体1上表面,保险销14上设有的长孔24与螺钉25、26滑动配合。
所述的复位止挡15用扭弹簧套在销轴22上定位于壳体1上面内侧两壁之间,控制锁舌架11下压,与锁舌尾29配合,起到自动回弹的开关作用。
所述的锁舌头28及锁舌尾29,由一个锁舌簧12控制使其顺直套叠在一起的凹形体,用销轴21固定在壳体1下部两壁之间。
所述接线柱33端部设有接线孔23。
如图1所示,所述的保险销14用螺钉25定位于壳体1上表面,通常可设有两个螺钉或铆钉导向定位,保险销14上设有的长孔24与螺钉25、26滑动配合。操作时,移动保险销14,顶住触发连杆8上的凸台27,即锁住触发连杆8,避免垂钓前的误触发。
所述壳体1下部设有连接回拉线的接线柱33和接线柱端部的接线孔23。壳体1两外侧对应设有与鱼竿支架配合的滑槽30及与壳体1联体的滑块31,穿入方管鱼竿支架的滑道中滑行。在待触发静态平衡时,触发与开关控制部分受力为分离状态,锁舌架11凹口18处所受的力大小只受滑块31回拉力大小的影响,但不影响触发灵敏度,触发时置于套线轮10上的钓线因拉力触动触发连杆8起跳带动前,后轴连杆4、5通过前、后铰链轴6、7摆动,同时借助触发拉簧9加倍拉动前轴连杆4力度,将锁舌架11向上抬起,于是受滑块31回拉力作用,锁舌尾29受锁舌头28驱使从锁舌架11的凹口18中脱出逆时针转动,连动锁舌头28从支架孔眼中滑脱,壳体1整体及钓线迅速实现自动回拉。回拉的距离取决于方管鱼竿支架的长短。
本实用新型主体可采用铝等金属制成,也可采用塑料材料注塑成型,选材广泛,制作简单,成本低廉。
上述参照实施例对该鱼竿支架钓线自动回拉机构进行的详细描述,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规格,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体构思下的变化和修改,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鱼竿支架钓线自动回拉机构,该机构包括置于壳体的前固定轴、后固定轴、前轴连杆、后轴连杆、前铰链轴、后铰链轴、触发连杆、触发拉簧、套线轮、限位螺钉、保险销、复位止挡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对角敞开的壳体与其底部平行设有的滑块形成一体,壳体下部两外侧对应设有与鱼竿支架配合的滑槽;触发连杆呈“L”形,其上部垂直向上置于壳体敞开的上方;直杆状的下部呈中空状,平行置于壳体的中部,两端隼眼处通过前、后铰链轴分别与前、后轴连杆连接,并通过设置于壳体两侧壁之间的前、后固定轴及拉簧销钉的连接将触发连杆定位于壳体中部;触发连杆上部端头由销轴定位设有的套线轮,触发连杆上部内侧设有凸台,触发拉簧一端连接前轴连杆上设有的拉簧孔,另一端连接拉簧销钉;壳体上面对应触发连杆上的凸台设有保险销;设有控制开关的锁舌组件包括锁舌架及锁舌头、锁舌尾、锁舌簧,采用销轴将锁舌架定位于壳体内两侧壁之间,对应锁舌架其下方由销轴将套叠配合的锁舌头、锁舌尾定位于壳体内两侧壁之间,其锁舌尾上端与锁舌架上的凹口相对应,下端锁舌头探出壳体,与之配套的方管支架上的孔眼相对应,锁舌簧的一端触拨锁舌头,同时触拨壳体内对应的底边,另一端触拨锁舌尾,使锁舌头与锁舌尾在常态下保持顺直套叠状态,同时使锁舌尾的上端处于锁舌架的凹口内;壳体上表面对应触发连杆上部内侧凸台设有保险销,壳体上面内侧对应锁舌架由销轴定位设有的复位止挡;与壳体底部连接的滑块中设有连接回拉线的接线柱和套设其外侧的缓冲压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支架钓线自动回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线轮为单侧套线轮,用销轴连接于触发连杆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支架钓线自动回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销用螺钉定位于壳体上表面,保险销上设有的长孔与螺钉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支架钓线自动回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止挡用扭弹簧套在销轴上定位于壳体上面内侧两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支架钓线自动回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舌头及锁舌尾由一个锁舌簧控制使其顺直套叠在一起的凹形体,用销轴固定在壳体下部两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竿支架钓线自动回拉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端部设有接线孔。
专利摘要一种鱼竿支架钓线自动回拉机构,该机构包括置于壳体的前固定轴、后固定轴、前轴连杆、后轴连杆、前铰链轴、后铰链轴、触发连杆、触发拉簧、套线轮、限位螺钉、保险销、复位止挡连接构成;其特征在于对角敞开的壳体与其底部平行设有的滑块形成一体,壳体两外侧对应设有与鱼竿支架配合的滑槽;触发连杆呈“L”形;设有控制开关的锁舌组件包括锁舌架及锁舌头、锁舌尾、锁舌簧,采用销轴将锁舌架定位于壳体内两侧壁之间,对应锁舌架,其下方由销轴将顺直套叠配合的锁舌头、锁舌尾定位于壳体内两侧壁之间,其锁舌尾上端与锁舌架上的凹口相对应。控制开关的锁舌组件的结构使得控制触发性能更可靠、灵敏;结构布局简捷紧凑,造型轻巧,使用方便,降低成本。
文档编号A01K97/11GK2935808SQ2006200269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8日
发明者杨光 申请人:杨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