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热辐射疼痛测量的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10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光热辐射疼痛测量的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运用于医学研究领域,为实验动物疼痛测量装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疼痛是临床医学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包括疼痛的感觉和对疼痛的反应。疼痛的反应一方面为植物神经反应,如出汗、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恶心、呕吐等;另一方面为心理或情绪反应,如恐惧、不安、急躁等。由于疼痛的产生与传导非常复杂,同时伴有大脑皮层参与的心理因素,所以疼痛的检测、量化及评价非常困难。与人类对疼痛的复杂描述相比,动物疼痛的评价相对简单,通过观察实验动物对各种化学、热或机械刺激的耐受阈值或行为改变即可较好评价疼痛。因此在疼痛研究中,普遍采用动物行为学实验的方法对疼痛进行研究,其基本方法是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采用相应的实验动物模型,在特定的疼痛刺激下,利用实验动物对刺激的不同行为反应,采用统计方法量化和评价疼痛。
目前对热痛刺激的测定,通常采用光热辐射疼痛测量仪器。其光热刺激部分的基本原理是将一束会聚光照射到动物的体表上产生热效应,使动物的体表局部升温产生疼痛,当疼痛超过动物的痛阈时动物就产生逃避动作和生理反应,通过对这些反应的潜伏期(Latency)测定来判断动物痛阈。
传统的光热辐射疼痛测量仪器系由一光源发出光束,经一凸透镜会聚,在凸透镜的焦点处照射至动物体表。由于发光源为一点光源,以球面向外辐射,只有辐射到透镜上的光束才能被会聚。这部分光束只占光源向外辐射光的很小一部分,能量利用率很低。同时由于光热辐射疼痛测量实际上是利用光源的红外光波段产生热效应,红外光必须要先穿过透镜体后才能会聚,透镜材料对红外光的吸收会大大减低向外辐射的能量强度,同时致使大量能量被透镜和仪器吸收,导致疼痛测量仪器的温度过高,严重影响辐射光强的稳定性,给光热辐射疼痛测量的数据带来较大误差,并影响仪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对光热辐射疼痛测量仪器中的光束会聚方法进行改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利用椭球面镜作为反射面。由光学原理可知,椭球面反射镜可使位于一个焦点上的点光源发出的光会聚于另一个共轭焦点上,本实用新型将发光源安置于椭球反射面的一个焦点上,发出的光束经椭球面镜反射后,会聚到椭球面的另一个共轭焦点上,以这个共轭焦点作为动物体表的刺激点。同时在椭球反射面上增加红外反射镀层,可有效提高红外辐射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椭球面镜作为反射面,大大增加了光源辐射能量的有效利用面积,同时利用红外反射镀层,提高了辐射光利用率。另一方面,由于不再使用凸透镜,从而提高了检测精度以及延长了仪器的寿命。


说明书附图中1.灯泡,2.椭球反射面,3.红外反射镀层,4.共轭焦点,5.支架,6.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说明书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椭球反射面(2)固定在支架(5)上,反射面上有红外反射镀层(3),灯泡(1)位于椭球反射面的一个焦点上,由引线(6)引出。灯泡(1)发光时,光束通过椭球反射面(2)反射,汇聚于共轭焦点(4)处。通过移动支架(5)将该共轭焦点(4)置于欲进行热刺激的动物体表部位置,使其体表局部升温产生疼痛,当疼痛超过动物的痛阈时动物就产生逃避动作和生理反应,通过对动物反应的潜伏期测定来判断动物痛阈。
权利要求一种用于实验动物的光热辐射疼痛测量的加热装置,利用椭球面镜作为反射面,在椭球反射面上增加红外反射镀层,将发光源安置于椭球反射面的一个焦点上,发出的光束经椭球面镜反射后,会聚到椭球面的共轭焦点上,以这个共轭焦点作为动物体表的刺激点。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实验动物疼痛测量的加热装置,对光热辐射疼痛测量仪器中的光束会聚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椭球面镜作为反射面,将发光源置于椭球反射面的一个焦点上,发出的光束经椭球面镜反射后,会聚到椭球面的共轭焦点上,以这个共轭焦点作为动物体表的刺激点,大大增加了光源向外辐射能量的接受面积。同时在椭球反射面上增加红外反射镀层,有效提高了红外辐射的效率,提高了检测精度以及延长了仪器的寿命。
文档编号A61D99/00GK2912509SQ200620026
公开日2007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11日
发明者沙洪, 王妍, 赵舒, 任超世, 韦军, 汪磊 申请人: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