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栋薄膜温室保温幕帘气垫式柔性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07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栋薄膜温室保温幕帘气垫式柔性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设施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大棚、日光薄膜温室和连栋薄膜温室内保温幕帘柔性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现代化推进,设施农业的发展,塑料大棚、日光薄膜温室和连栋薄膜温室成为现代农业生产重要设施,2004年我国塑料大棚、日光薄膜温室和连栋薄膜温室总计200万公顷,保温幕帘有效减少各类薄膜温室内加热体积1/3,其间隙密封效果影响温室能源损耗,有效的密封可以减少能源损耗8~10%,温室保温幕帘密封结构是必须考虑和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在塑料大棚、日光薄膜温室和连栋薄膜温室成功降低室内保温幕帘间隙能源损耗,社会效益是巨大的。国外和国内同行在温室设计和产品研制中,通常采用钢丝绳卷动或齿条推动保温膜拉杆与屋架紧密接触密封,同时满足多行多间长距密封要求,传动和结构制造精度要求较高,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的连栋薄膜温室保温幕帘气垫式柔性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连栋薄膜温室保温幕帘气垫式柔性密封装置,由保温幕帘轴杆1、充气密封袋2、保温幕帘3、供气管道4、供气泵5、温室屋架梁6、牵引绳7组成(其结构如图1、2所示)。温室屋架梁6有N个,相邻的温室屋架梁6相互平行,保温幕帘3的一边固定于温室屋架梁6,另一边固定于相应的保温幕帘轴杆1;牵引绳7有2-20根,每根牵扯引绳7的一端连接保温幕帘轴杆1,保温幕帘轴杆1通过牵引绳7牵动;保温幕帘轴杆1与相邻温室屋架梁6之间设有充气密封袋2,充气密封袋2通过供气管道4连接供气泵5。
本实用新型中,温室屋架梁6的数量视温室的间数而定,每个温室设有一个温室屋架梁6,通常所采用的温室屋架梁N为2-30个。
本实用新型中,充气密封袋2可以采用乙烯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保温幕帘3的一端固定于温室屋架梁6上,另一端固定于保温幕帘轴杆1上,通过牵引绳7牵引保温幕帘轴杆1移动。使用时,供气泵5通过供气管道4向固定在对应的温室屋架梁6上的充气密封袋2充气,充气密封袋2填补了温室屋架梁6与保温幕帘轴杆1之间留有的间隙,使保温幕帘拉杆1与屋架之间密封。
本实用新型改变了现有结构用紧密接触密封的技术方法,避免了保温幕帘轴杆与连栋温室多栋多间屋架之间紧密接触要求,允许留有间隙,利用可充气密封带柔性密封,降低制造精度。使用本实用新型在连栋温室长距保温幕帘轴杆与多栋多间屋架之间,采用供气便捷、大弹性的充气密封袋,实现密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标号1为保温幕帘轴杆,2为保温幕帘,3为充气密封袋,4为供气管道,5为供气泵,6为温室屋架梁,7为牵引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薄膜温室纵向5连间,横向三连栋;单间温室长3000毫米,宽为3500毫米,保温幕帘轴杆1长15000毫米,保温幕帘2采用0.1毫米厚的薄膜作为保温幕帘,充气密封袋3的材料选用乙烯塑料,塑料袋直径100毫米,长15500毫米,厚0.1毫米;供气管道4的直径为150毫米,供气泵6选用370~750m3/h,型号为y90-4离心式风机。将上述部件按图1-图2所示方式连接,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均能顺利实施。
权利要求1.连栋薄膜温室保温幕帘气垫式柔性密封装置,由保温幕帘轴杆(1)、充气密封袋(2)、保温幕帘(3)、供气管道(4)、供气泵(5)、温室屋架梁(6)、牵引绳(7)组成,其特征在于温室屋架梁(6)有N个,相邻的温室屋架梁(6)相互平行,保温幕帘(3)的一边固定于温室屋架梁(6),另一边固定于相应的保温幕帘轴杆(1);牵引绳(7)有2-20根,每根牵扯引绳(7)的一端连接保温幕帘轴杆(1),保温幕帘轴杆(1)通过牵引绳(7)牵动;保温幕帘轴杆(1)与相邻温室屋架梁(6)之间设有充气密封袋(2),充气密封袋(2)通过供气管道(4)连接供气泵(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栋薄膜温室保温幕帘气垫式柔性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N为2-30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设施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大棚、日光薄膜温室和连栋薄膜温室内保温幕帘柔性密封装置。由保温幕帘轴杆、充气密封袋、保温幕帘、供气管道、供气泵、温室屋架梁、牵引绳组成,温室屋架梁有2-30个,相邻温室屋架梁相互平行,保温幕帘一边固定于温室屋架梁,另一边固定于相应的保温幕帘轴杆;牵引绳有2-20根,每根牵扯引绳一端连接保温幕帘轴杆,保温幕帘轴杆通过牵引绳牵动;保温幕帘轴杆与相邻温室屋架梁之间设有充气密封袋,充气密封袋连接供气泵。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现有结构保温幕帘轴杆与连栋温室多栋多间屋架之间紧密接触要求,允许留有间隙,采用供气便捷、大弹性的充气密封袋密封,降低制造精度。
文档编号A01G9/22GK2914649SQ200620039
公开日2007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7日
发明者尹智敏, 吴启迪, 徐立鸿, 唐红星, 黄志良 申请人:同济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