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齿辊破碎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03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破碎齿辊破碎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机破碎齿辊,特别涉及破碎齿辊破碎齿的改进。
背景技术
国内外烧结破碎技术不断地发展,但热破碎机使用寿命却没有明显提高。国内最大495平方米烧结机的破碎齿辊(俗称鬼齿),如图1所示,破碎齿辊破碎齿10连接固定于破碎齿辊20上,其为腔体结构,包括齿端部101、齿根部102;其中,齿端部101为三腔结构,其两侧为弧形结构,分别为前角1011、后角1012;该破碎齿辊齿端部101的前角1011半径R1、后角1012半径R2过大,分别为200mm、250mm,造成该部位磨损量快,影响了齿辊使用寿命,仅仅维持在12个月,每次修复备件成本、维修成本费用高、定、年检修负荷大,投入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烧结机破碎齿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烧结机破碎齿辊破碎齿,以解决上述问题,使其整体寿命予以延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破碎齿辊破碎齿,连接固定于破碎齿辊上,其为腔体结构,包括齿端部、齿根部;其中,齿端部两侧分别设有前角、后角;其特征是,齿端部为至少四腔体结构,齿端部的前角上段为垂直或接近垂直,下段为弧形,齿端部的后角为弧形。
又,所述的齿端部设有八个腔体结构;所述的齿端部的至少四腔体结构为近似方格形。
所述的齿端部的前角下段弧形的半径为100-150mm;后角弧形半径为75-100mm。
本实用新型针对影响齿辊磨损严重的点进行从新设计(1)针对鬼齿顶部的后角磨损快的问题(R2),增加此处的硬质合金。将原设计的半径R2小。
(2)针对鬼齿前角刃口磨损量快的问题(R1),增加刃口的硬质合金。原设计参数R1减小。
(3)由于在鬼齿顶部后角和刃口硬质合金层增厚,必须相应地提高此处的焊接强度,对内部结构进行精心设计。由于新齿辊的硬质合金量加大,为了保证硬质合金的焊接强度,将原来齿顶内部的横行加强筋厚度增加。
(4)齿顶内部布局原为扇形,共分为三腔,布置也不均匀。通过设计改为方格形,同时增加了一个腔体,内部壁厚加厚。
本实用新型针对国内大型烧结破碎机齿辊现场使用情况,对其磨损最严重,最致命的点进行合理的设计。包括齿端部的前角半径R1和后角半径R2,将前角半径R1、后角半径R2减小,同时为满足齿顶的强度要求,对于齿顶的内腔,进行从新的分割布局,加强筋也增厚。齿辊使用寿命显著提高。烧结使用寿命甚至高达29个月;同时,由于使用寿命提高一倍左右,所以投入费用可降低50%。


图1为现有破碎齿辊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破碎齿辊破碎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破碎齿辊破碎齿1,连接固定于烧结机的破碎齿辊2上,其为一腔体结构,包括齿端部11、齿根部12;其中,齿端部11两侧分别设有前角111、后角112;齿端部11设有八个腔体结构113,该腔体结构113为近似方格形;齿端部11的前角111上段1111为垂直或接近垂直,下段1112为弧形,齿端部11的后角112为弧形;所述的齿端部11的前角111下段1112弧形的半径R1为100-150mm;后角R2弧形半径为75-100mm。
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小齿端部11前角111、后角112处的半径R1、R2;同时增加齿端部11前角111刃口的硬质合金层厚度,配合方格形腔体,使齿辊使用寿命显著提高。
权利要求1.破碎齿辊破碎齿,连接固定于破碎齿辊上,其为腔体结构,包括齿端部、齿根部;其中,齿端部两侧分别设有前角、后角;其特征是,齿端部为至少四腔体结构,齿端部的前角上段为垂直或接近垂直,下段为弧形,齿端部的后角为弧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齿辊破碎齿,其特征是,所述的齿端部设有八个小腔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破碎齿辊破碎齿,其特征是,所述的齿端部的至少四腔体结构为近似方格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齿辊破碎齿,其特征是,所述的齿端部的前角下段弧形的半径为100-15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破碎齿辊破碎齿,其特征是,所述的齿端部的后角弧形半径为75-100mm。
专利摘要破碎齿辊破碎齿,连接固定于破碎齿辊上,其为腔体结构,包括齿端部、齿根部;其中,齿端部两侧分别设有前角、后角;齿端部为至少四腔体结构,腔体结构为近似方格形;齿端部的前角上段为垂直或接近垂直,下段为弧形,齿端部的后角为弧形。本实用新型针对国内大型烧结破碎机齿辊现场使用情况,对其磨损最严重,最致命的点进行合理的设计,将齿端部前角半径R1、后角半径R2减小,同时为满足齿顶的强度要求,对于齿顶的内腔,进行从新的分割布局,加强筋也增厚。齿辊使用寿命显著提高。烧结使用寿命甚至高达29个月;同时,由于使用寿命提高一倍左右,所以投入费用可降低50%。
文档编号B02C13/28GK2867244SQ20062003930
公开日2007年2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26日
发明者张立福, 华凤青, 徐涛, 浦志敏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