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674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松土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松土机,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松土机主要应用于小面积深耕、浅耕、翻地、整地、锄草和培植之用,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松土机已经是家庭必备的农用机械之一,它主要由发动机、减速机构、行走机构和松土刀轮组成,发动机可以是电动机也可以是内燃机减速机构主要是将发动机输出动力传送到松土刀片上,行走机构负责固定或联接松土机的个部件,在松土机工作时方便操作并控制松土机的工作,工作时主要通过松土刀片偏心旋转来达到松土目的;纵观目前市场上松土机主要存在以下不足结构比较复杂、操作性差、工效利用率低的特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松土机进行相应的改良,使其具有结构相对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功效高且成本低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松土机包括发动机、减速机构、行走机构和松土刀轮,松土刀轮连接在减速机构的两侧,减速机构的一端与发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发动机通过发动机固定架被固定行走机构上,减速机构同样固定在行走机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为蜗轮减速器,在其蜗杆上只设两处轴承,发动机的输出轴和蜗杆相连接,松土刀轮固定在蜗轮减速器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松土刀轮的旋转轴设在刀轮本体的中心位置,刀轮本体为圆形结构,刀片均匀分布于刀轮的外缘。
所述的发动机固定架上还设有加强筋。
所述发动机架和蜗轮减速器通过螺栓固定在行走机构固定架的上下两边,并取消了原有的连接拉杆,在所述的行走机构上还设有扶手和扶手架,在扶手和扶手架之间还设有调节旋钮。
本实用新型对松土机的刀片和减速机构进行了必要改进将偏心的松土刀轮改进为非偏心结构,同时也将减速机构进行简化,并取消了连接拉杆,大大简化了松土机的结构,也使得松土机具有更高的功效同时也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另外本实用新型在行走机构上设有调节旋钮,可任意调节扶手方向方便操作,同时也可将扶手拆卸下来,方便松土机在一些特殊场合作业,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松土机,包括发动机1、蜗轮减速器2、行走机构3和松土刀轮4,松土刀轮45连接在蜗轮减速器2蜗轮21输出轴的两端上,蜗杆22与发动机1的输出轴11相连接,发动机1通过发动机固定架5和蜗轮减速器2一起被固定在行走机构3扶手架31的上下两边,所述的发动机固定架5上还设有加强筋51;所述的松土刀轮4的旋转轴设在刀轮本体的中心位置,刀轮本体呈规则的圆形结构,刀片41均匀分布于刀轮的外缘。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取消了原来设置于行走机构上用来连接拉杆,并将行走机构3上的扶手架31连成一体,将扶手32分开,通过一调节旋钮33将它们相互连接起来,可以通过调节旋钮33来调节扶手32的位置和方向以适应工作时的需要,在空间狭窄的地方还可以将扶手32卸下以方便工作。
本实用新型取消了行走机构3上连接拉杆,同时将蜗轮减速器2内的轴承数量相应的减少,并取消了蜗轮调整垫片,在不影响松土机工作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对松土刀轮4和减速机构的改进使其结构更为简单,如松土刀轮4从原来的偏心结构改进现在规则结构使得松土运转时,松土刀片的阻力大大减少,这样就可大大提升松土机的工效了;因发动机1是松土机动力源,工作时振动较大,本实用新型在发动机固定架5上增设了加强筋51有效地保证了发动机1工作可靠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相对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功效高且成本低的特点。
权利要求1.一种松土机包括发动机、减速机构、行走机构和松土刀轮,松土刀轮连接在减速机构的两侧,减速机构的一端与发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发动机通过发动机固定架被固定行走机构上,减速机构同样固定在行走机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为蜗轮减速器,在其蜗杆上只设两处轴承,发动机的输出轴和蜗杆相连接,松土刀轮固定在蜗轮减速器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松土刀轮的旋转轴设在刀轮本体的中心位置,刀轮本体为圆形结构,刀片均匀分布于刀轮的外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动机固定架上还设有加强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松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架和蜗轮减速器通过螺栓固定在行走机构固定架的上下两边,并取消了原有的连接拉杆,在所述的行走机构上还设有扶手和扶手架,在扶手和扶手架之间还设有调节旋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松土机包括发动机、减速机构、行走机构和松土刀轮,松土刀轮连接在减速机构的两侧,减速机构的一端与发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接,发动机通过发动机固定架被固定行走机构上,减速机构同样固定在行走机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为蜗轮减速器,在其蜗杆上只设两处轴承,发动机的输出轴和蜗杆相连接,松土刀轮固定在蜗轮减速器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松土刀轮的旋转轴设在刀轮本体的中心位置,刀轮本体为圆形结构,刀片均匀分布于刀轮的外缘。
文档编号A01B39/08GK2887016SQ20062010029
公开日2007年4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2日
发明者万齐祥 申请人:李新平, 万齐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