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式精量穴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224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滚筒式精量穴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特别是一种精量播种装置,适用于花生、玉米、豆类等农作物的精量穴播。
背景技术
目前,精量播种装置包括气吸式精量播种器和滚筒式精量穴播器。现有的滚筒式精量穴播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有排种器漏种、掉种,工作不可靠,排种精度不高,容易出现空穴、缺苗现象。与之比较,气吸式精量播种器取种量比较精确,但其结构相对比较复杂、能耗较大。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名称为精量穴播器的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96207269.9,

公开日是1996年12月25日,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为,包括机壳,由齿轮传动刷种机构、穴播机构和导种,其特征是,机壳的一侧呈蜗牛状,穴播机构上的窝眼轮的凹槽里用螺栓固定清种片,护种刷上固接有半圆形的软毛刷体,窝眼轮上均匀分布有椭圆形孔,窝眼轮分为大中小型,根据种子的大小进行选择。也就是说,利用窝眼取种的技术在农艺中已经被广泛采用,但发明人未见到该技术与滚筒式精量穴播装置结合的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窝眼取种机构与滚筒结构有机结合的方式,实现一种效率高的滚筒式精量穴播器。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有以下技术方案完成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滚轮式鸭嘴穴播壳、种子室、窝眼式取种器,其中窝眼式取种器固定在支架上,并且位于滚轮式鸭嘴穴播壳的上方,在滚轮式鸭嘴穴播壳的相邻两鸭嘴之间设置有接种盒,该接种盒的底部与鸭嘴的进子口相通,在窝眼式取种器的分种口处悬挂固定连接有种道,滚轮式鸭嘴穴播壳与窝眼式取种器通过链条或齿轮连接;滚轮式鸭嘴穴播壳与窝眼式取种器通过链条或齿轮连接的传动转速比为1∶2-6之间,最佳值为1∶3;所述的在窝眼式取种器的分种口处连接有种道,该种道悬挂固定在窝眼取种器上,种道的轴线与水平面成15°~90°角可以适用,最佳角度范围为35°~43°角,最佳角度为36°;所述的在窝眼式取种器的分种口处连接的种道的下端伸入种盒5~最佳值为10mm;在滚轮式鸭嘴穴播壳的相邻两鸭嘴之间设置的接种盒延滚轮的圆周方向的弧长不小于30mm;在滚轮式鸭嘴穴播壳的相邻两鸭嘴之间设置的接种盒延滚轮的轴向的侧壁上有槽口,该槽口设置的目的是在滚轮式鸭嘴穴播壳在旋转时伸入种盒内的种道能够顺利通过;种道13为管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显著的技术效果是由于采用窝眼式取种器以及合理的种道和种盒设计,吸籽孔取籽精确,减少种子浪费,特别是滚轮式鸭嘴穴播壳与窝眼式取种器通过链条或齿轮连接方式及传动比的合理选择使装置在运行中播种精确。该装置可以安装在现有的施肥、铺膜、点播机上使用,生产设备使只需要对现有的点播装置进行相应的技术改进即可。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附图左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述,以便同行业技术人员理解如附图1、2所示,其中附图中的标号1-18,分别表示1-鸭咀、2-滚轮式鸭嘴穴播壳、3-滑动轴承、4-穴播壳主轴、5-支架、6-滑动轴承、7-键、8-种子、9-种子室、10-窝眼、11-主轴、12-链轮、13-种道、14-链条、15-穴播壳加固盘、16-滚筒链轮、17-窝眼取种器、18-接种盒。
参照附图1、2,主要由滚轮式鸭嘴穴播壳2、种子室9、窝眼式取种器17,其中窝眼式取种器17固定在支架5上,并且位于滚轮式鸭嘴穴播壳2的上方,穴播壳2、滑动轴承3、支架5、种子室9、种道13这些零部件通过焊接、螺栓等的联接方式,联接成为一个整体,该部分为支撑牵引机构,此机构在人力推动或机械牵引作用下带动窝眼取种器17进行精量取种、分种,并带动滚轮式鸭嘴穴播壳部分向前运转进行连续精量播种。在滚轮式鸭嘴穴播壳2的相邻两鸭嘴1之间设置有接种盒18,该接种盒的底部与鸭嘴的进子口相通,在窝眼取种器10的分种口处悬挂固定连接有种道13,滚轮式鸭嘴穴播壳2与窝眼式取种器17通过链条12连接,其中由鸭咀1、穴播壳2、接种盒18、穴播壳主轴4、穴播壳加固盘15、穴播壳主轴4、穴播壳链轮16这些零部件通过焊接、螺栓等联接方式联接成一个整体,该部分是一个在工作时是与地面接触并转动前行的部分。由键7、取种窝眼10、主轴11、链轮12、窝眼取种器17这些部件组合成为一个精量取种分种机构,此机构通过支架5被安装于滚轮式鸭嘴穴播壳2的上方,可通过轴向调节装置的调节而改变取种窝眼10容纳种子8的数量,并通过毛刷的刮刷作用将转动的窝眼取种器17、取种窝眼10内的种子8与种箱9内的种子8成功分离而实现精量取种分种的目的。滚轮式鸭嘴穴播壳与窝眼式取种器17通过链条连接的传动转速比为为1∶3;所述的在窝眼式取种器的分种口处连接有种道13,该种道悬挂固定在窝眼取种器10上,种道的轴线与水平面成15°~90°角可以适用,最佳角度范围为35°~43°角,最佳角度为36°;所述的在窝眼式取种器的分种口处连接的种道13的下端伸入种盒5~30mm,最佳值为10mm;在滚轮式鸭嘴穴播壳的相邻两鸭嘴之间设置的种盒18延滚轮的圆周方向的弧长不小于30mm;在滚轮式鸭嘴穴播壳的相邻两鸭嘴之间设置的种盒延滚轮的轴向的侧壁上有槽口,该槽口设置的目的是在滚轮式鸭嘴穴播壳在旋转时伸入种盒内的种道能够顺利通过,种道13最好设计为管状,这样可以防止在有风的情况下种子流失。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在人力推动或机械牵引的作用下,滚轮式鸭嘴穴播壳向前运转,窝眼取种器17在链轮16、链条14与取种链轮12的带动下,通过键7与取种主轴11的传动下,与滚轮式鸭嘴穴播壳作相同方向,相同角速度的转动,窝眼取种器17的旋转,将落入取种窝眼10内的种子8在毛刷的刮刷作用下,成功地与种子室9内的种子8实现分离,被分离出的取种窝眼10内的种子8到窝眼取种器17带动旋转到一定角度时,便在自身重量的作用下落入种道13内,并被导入与取种窝眼10对应的种盒18内,随着滚筒部分的继续前行,种子8便被随着前移而时刻改变角度的种盒18输入到鸭咀1内并随着鸭咀1的破土扎入地下,鸭舌的张开,种子8便被顺利种入鸭咀1所扎开的种穴内完成了精量播种。另,本实用新型工作时,须按所安装的鸭咀1种盒18的数量与取种窝眼10成一一对应来设计,以实现一个窝眼10内的种子被播一穴的目的。
虽然以上已经参照附图对按照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构思和实施例作了详尽说明,但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没有脱离权利要求限定范围的前提条件下,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进和变换,而这种改进和变换仍然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滚筒式精量穴播装置,主要由滚轮式鸭嘴穴播壳、种子室、窝眼式取种器,其特征是,窝眼式取种器固定在支架上,并且位于滚轮式鸭嘴穴播壳的上方,在滚轮式鸭嘴穴播壳的相邻两鸭嘴之间设置有接种盒,该接种盒的底部与鸭嘴的进子口相通,在窝眼式取种器的分种口处悬挂固定连接有种道,滚轮式鸭嘴穴播壳与窝眼式取种器通过链条或齿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精量穴播装置,其特征是,滚轮式鸭嘴穴播壳与窝眼式取种器通过链条或齿轮连接的传动转速比为1∶2-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精量穴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在窝眼式取种器的分种口处连接有种道,该种道悬挂固定在窝眼取种器上,种道的轴线与水平面成15°~90°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筒式精量穴播装置,其特征是,悬挂固定在窝眼取种器上的种道的轴线与水平面最佳角度范围为35°~43°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精量穴播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在窝眼式取种器的分种口处连接的种道的下端伸入种盒5~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量穴播装置,其特征是,在滚轮式鸭嘴穴播壳的相邻两鸭嘴之间设置的接种盒延滚轮的圆周方向的弧长不小于3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精量穴播装置,其特征是,在滚轮式鸭嘴穴播壳的相邻两鸭嘴之间设置的接种盒延滚轮的轴向的侧壁上有槽口,该槽口设置的目的是在滚轮式鸭嘴穴播壳在旋转时伸入种盒内的种道能够顺利通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式精量穴播装置,其特征是,种道(13)为管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特别是一种精量播种装置,适用于花生、玉米、豆类等农作物的精量穴播。一种滚筒式精量穴播装置,主要由滚轮式鸭嘴穴播壳、种子室、窝眼式取种器,窝眼式取种器固定在支架上,并且位于滚轮式鸭嘴穴播壳的上方,在滚轮式鸭嘴穴播壳的相邻两鸭嘴之间设置有接种盒,该接种盒的底部与鸭嘴的进子口相通,在窝眼式取种器的分种口处悬挂固定连接有种道,滚轮式鸭嘴穴播壳与窝眼式取种器通过链条或齿轮连接。由于采用窝眼式取种器以及合理的种道和种盒设计,吸籽孔取籽精确,减少种子浪费,特别是滚轮式鸭嘴穴播壳与窝眼式取种器通过链条或齿轮连接方式及传动比的合理选择使装置在运行中播种精确。该装置可以安装在现有的施肥、铺膜、点播机上使用。
文档编号A01C7/18GK2935756SQ20062013250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3日
发明者陈恒 申请人:陈恒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