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杀红火蚁的饵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327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灭杀红火蚁的饵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杀红火蚁的饵剂。

背景技术
红火蚁源自南美洲,是隶属于膜翅目蚁科的一种昆虫,身体呈棕红色,体型比一般蚂蚁大,成虫体长为3毫米~6毫米,头部的线呈倒“Y”形。红火蚁对人和动植物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红火蚁“喜食”农作物,破坏向日葵、黄瓜、大豆、玉米和茄子等的种子和果实;一些小型哺乳动物也容易受红火蚁攻击;红火蚁还会在空调、交通信号机箱、供电仪表等电子设备中滋生,存在引发电气短路故障的隐患。我国农业部已将红火蚁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要求加以严密封锁控制。
目前控制红火蚁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用于消灭红火蚁的剧毒杀虫剂会对土著动物区系造成破坏,并能使红火蚁回到没有动物栖息的地方。现有的灭杀红火蚁的饵剂灭杀率仍不理想,且在农田、家庭、仓库等场所施药对人体安全有潜在隐患,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灭杀率高、环保的灭杀红火蚁的饵剂。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一种灭杀红火蚁的饵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多杀霉素0.015%~0.018%,花生油29.962%~31.965%,爆米花68%~70%,防腐剂0.02%。
所述防腐剂为山梨酸钾或苯钾酸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根据红火蚁的取食特性,选择对红火蚁具极强引诱作用的花生油、爆米花食物,加入0.015%~0.018%多杀霉素——有效且少量的高效、低毒、安全的生物源杀虫剂,配制成红火蚁饵料药剂,通过大部分红火蚁工蚁的主动觅食,并将饵料药剂带进巢内,进一步哺喂给其它工蚁、幼蚁、性蚁及蚁后,通过毒性传递导致中毒死亡,最终达到整巢红火蚁灭绝的效果,该饵剂已通过小区规范试验及大面积实地使用,证明具有良好的诱杀效果,并且对人畜和环境安全,故本发明具有灭杀率高、环保的优点,特别适合于农田、家庭、仓库等人们密切接触的场所施用。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试验区蚁巢及测蚁点分布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试验区蚁巢及测蚁点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灭杀红火蚁的饵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多杀霉素0.015%,花生油31.965%,爆米花68%,防腐剂0.02%,多杀霉素采用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的“多杀霉素(Spinosad)”,所述防腐剂为山梨酸钾,所述防腐剂能有效延长饵剂的有效期,防止花生油、爆米花变质,以便有效引诱红火蚁觅食,通过将爆米花粉碎成粉末,然后与多杀霉素、花生油、防腐剂按常规方法混和即可得到本饵剂。
下面是采用本饵剂灭杀红火蚁的一个试验 (一)试验日期2005年7月19日~2005年9月22日。
(二)试验地点广东省珠海市平沙镇连湾工业区亚马逊部落旁边未建厂房空地。
(三)天气情况详见表1。
表1珠海市平沙镇连湾工业区红火蚁试验期间天气记录表 (四)试验区概况选择的试验区接近长方形,三面有水泥路与其它红火蚁发生地隔开,无水泥路面隔开的一边有10米宽的缓冲带,不进行任何处理,缓冲带之外为耕地,试验区内面积为4200m2(6.3亩)。第一次投剂前的活动蚁巢数为8个,期间有5个新蚁巢形成,试验结束时活动蚁巢数为1个(回旧巢蚁巢),共设置21个诱蚁点(见附图1)。
(五)试验与调查方法 在投药前一天即2005年7月19日采用目视法先普查试验区域内活动蚁巢数量,并插上红色小旗作为标记,用GPS定位仪对每一个活动蚁巢进行定点标记,绘制出红火蚁蚁巢分布图(见附图1)。试验区周边标定4个点,用红绳将整个试验区围起来,设置警示牌,防止人为干扰。诱蚁点的设置是依据活动蚁巢的分布,从试验区最南面第一个蚁巢开始(距蚁巢外围50cm)设定第一个诱蚁点,再根据蚁巢密度,沿着试验区一边平行和垂直两个方向,以10米或10米的倍数作为间距设诱蚁点,在以蚁巢为中心点的10米半径范围内必定设置诱蚁点,按照上述的设点原则共设置了21个诱蚁点如图1所示。
在投第一次饵剂当天即2005年7月20日上午10:00,用“双汇牌”大火腿肠作为诱饵诱集红火蚁工蚁,调查红火蚁基数。方法是将一条火腿肠(长约13cm)切分成21等份(每等份厚度约0.6cm),分放于21个诱测点。30分钟后按放置顺序用装有丙酮的烧杯依次用镊子收集诱至火腿肠上的红火蚁工蚁,将其杀灭并装于小瓶子中,21个点全部收集完毕后再进行蚁量统计(见表2)。于2005年7月20日17:00进行第一次投饵剂,采用在蚁巢周边30到60厘米范围内重点投放的方法,共投饵剂175g;2005年8月3日17:00第二次投饵剂,共投饵剂320g;8月23日17:00第三次投饵剂,共投饵剂1500g(详见表2)。在第一次投饵后的第三天(7月22日)、一周(7月27日)、两周(8月3日)、19天(8月8日)、33天(8月22日)、64天(9月22日)用上述投饵前的同样方法各诱蚁一次,共诱蚁并收集统计7次(包括投饵前1次),计算工蚁减退率。21个诱蚁点诱集工蚁数量详情见表3。
试验期间随时调查活动蚁巢个数增减情况,新增活动蚁巢用黄色旗做标记,不活动的蚁巢用蓝色旗做标记。试验结束时计算活动蚁巢减退率。
表2 饵剂投放量情况表 注(1)2005年7月20日第一次投饵剂时间为17:00,温度34℃,相对湿度70%,较强阳光,8个蚁巢共投饵剂175g; (2)2005年8月3日第二次投饵剂时间为17:00,温度30℃,相对湿度84%~96%,风力1~2级,8个蚁巢共投剂料172g,试验区内零散投料148g,共投饵剂320g; (3)2005年8月23日第三次投饵剂时间为17:00,温度29.5℃,相对湿度82%,全区共投饵剂1500g。
表3 21个诱蚁点诱集工蚁数量详情表 注每次诱蚁时间及当时试验区天气情况 1、7月20日上午10:00-10:30,地表气温42℃,相对湿度58%,强烈阳光; 2、7月22日上午10:00-10:30,地表气温29℃,相对湿度81%,阴天; 3、7月27日上午10:00-10:30,地表气温40℃,相对湿度60%,强烈阳光; 4、8月3日上午10:00-10:30,地表气温40℃,相对湿度60%,强烈阳光; 5、8月8日上午10:00-10:30,地表气温37℃,相对湿度73%,晴间多云; 6、8月22日上午10:00-10:30,地表气温34℃,相对湿度78%,阴天; 7、9月22日上午10:00-10:30,地表气温33℃,相对湿度72%,晴天。
(六)药效评价指标

(七)试验结果及分析 表4为蚁巢变化及工蚁减退情况表;表5为整个试验的跟踪记录表。
表4试验有效蚁巢变化及工蚁减退情况表 注投饵后的天数以第一次投饵日期为起点计算。
表5红火蚁灭杀试验跟踪记录表 从表4及表5的试验结果可知投第一次饵剂后第3天,已减少了1个活动蚁巢,工蚁减退率为34.6%,同时见到蚁巢周围有大量红火蚁死亡或中毒,包括有翅蚁。投饵后7天,活动蚁巢数减少了37.5%,而诱测点的工蚁减退率达到了91.6%,说明已有大部分工蚁中毒死亡,从表4的死蚁记录情况也证实了这个结果。投饵后14天(8月3日),原活动蚁巢减少了6个,但新增加了3个,总活动蚁巢数为5个,8月4日新蚁巢增加到5个,这是由于7月30日台风雨“天鹰”浸没部分蚁巢,造成迁移扩散的结果,并非试验区内、外有翅蚁婚飞交配形成;诱到的工蚁数量比1周前有所上升,工蚁的减退率为76.4%,而工蚁数量上升的因素一方面是由于蚁巢扩散的结果,另一方面是由于未有食到毒饵的卵孵化而形成新一代工蚁的结果。考虑到原蚁巢的迁移扩散及形成新蚁巢,并且已出现新一代个体,所以于8月3日17:00在整个试验区内进行第二次全面投饵。第二次投饵后5天(即第一次投饵后19天),活动蚁巢数减少了50%,诱集到的工蚁减退率为98.3%,说明第二次投饵发挥了作用,又有红火蚁因取食或被喂食毒饵而中毒死亡。第二次投饵后19天(即第一次投饵后33天),原来活动的蚁巢全部变为不活动蚁巢,新的蚁巢也只剩下1个,活动蚁巢个数减退率为87.5%,工蚁减退率为87.3%。为了保证效果,使活动蚁巢及蚁量不再反弹,所以决定在8月23日投放第三次饵剂,采用在整个试验区全范围撒放的方法。第三次投饵后30天(即9月22日,相当于第一次投饵后64天),只有一个旧巢回迁少量红火蚁,没有发现新的活动蚁巢,工蚁减退率亦保持在高水平,为94.8%,说明经过三次投饵后,红火蚁数量被控制在很低水平。
(八)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得出,在珠海平沙连湾工业区未建厂房空地的6.3亩红火蚁发生地(有效蚁巢初始数量8个)投放三次共1995g(相当于每亩316g)的本发明饵剂后,在64天内对红火蚁的总体控制效果达到了94.8%以上。由此表明本发明对防治红火蚁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作为防治红火蚁的专用饵剂。另外,本发明所采用的多杀霉素剂量小,凸显其安全性,环保性佳。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灭杀红火蚁的饵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多杀霉素0.018%,花生油29.962%,爆米花70%,防腐剂0.02%。所述防腐剂为苯钾酸钠。其余特征同实施例一。
下面是采用本饵剂灭杀红火蚁的一个试验 (一)试验日期2005年8月8日~2005年9月22日。
(二)试验地点广东省珠海市南水镇社区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服务站对面的建筑空地。
(三)天气情况详见表6。
表6 珠海市南水镇红火蚁试验期间天气记录表 (四)试验区概况试验区为一不规则五边形,总面积为14974m2(22.46亩)。试验前活动蚁巢数为19个,试验期间有7个新蚁巢形成,试验结束时活动蚁巢数为1个。试验区域总计设47个诱蚁点(见附图2)。
(五)试验及调查方法 本试验于2005年8月8日开始。在施药的前一天即8月8日采用目视法调查试验区域内活动蚁巢数量,做好试验区内蚁巢的记录和标记,并用红色塑料绳将试验区圈围起来,试验区周边7~8m范围作为缓冲区,同时在试验区周围插上警示牌。诱蚁点的设置是根据蚁巢密度,以10m或10m的倍数做为间距设点,在蚁巢为中心点的10m半径范围内必定设有诱蚁点,共设47个诱蚁点如图2所示。
处理前,根据红火蚁觅食特点,选择气温22~36℃时调查红火蚁工蚁基数。用“双汇牌”火腿肠做为诱饵诱集红火蚁,首先将火腿肠平等分成47等份,每等份厚度约为4~5mm,分别放置于47个诱蚁点,30分钟后用装有丙酮的烧杯收集火腿肠上的红火蚁并进行蚁量统计。8月9日17:00采用全试验区(包括缓冲区)撒施的方法按每亩300g投放本发明饵剂进行处理。在处理后的第3、10、21、32、44天各诱查工蚁数一次,并目测试验区活动蚁巢数的变化,做好标记。根据活动蚁巢变化及工蚁数量变化决定9月10日17:00第二次施药,平均亩施本发明饵剂150g。
(六)评价指标

(七)试验结果与分析 表7为诱蚁点诱集工蚁数量详情表;表8为蚁巢变化及工蚁减退情况表;表9为整个试验的跟踪记录表。
表7 47个诱蚁点诱集工蚁数量详情表 表8 试验区蚁巢变化及工蚁减退情况表 表9 红火蚁灭杀试验跟踪记录表 注每平方厘米死蚁的蚁量约为80头。
试验结果表明施药3天后,活动蚁巢仍为19个,但工蚁减退率达到了87.8%,从观察死蚁情况可判断最初主动觅食的工蚁已中毒死亡。施药10天后,活动蚁巢减退率为68.4%,说明处理10天后已开始有蚁后中毒死亡并达到整巢灭绝的效果;但工蚁减退率为71.1%,工蚁数量有所回升,这可能是蚁巢中没有取食到饵剂的幼蚁和蚁卵发育为成蚁造成暂时的蚁量增加。施药21天后,由于有新蚁巢的出现,活动蚁巢减退率降为31.6%。这可能是由于8月中下旬雨量较多,一些处于地势较低的蚁巢往地势较高处迁移形成新蚁巢所致。但在处理后21天的工蚁减退率仍达到84.2%,说明药物已通过哺喂过程使大量工蚁中毒并死亡。施药32天后,活动蚁巢减退率与处理后21天无变化且工蚁减退率变化不大,说明单次施药的效果基本稳定。经第二次施药,即第一次施药后44天(第二次施药后12天),活动蚁巢减退率达到94.7%,且无新蚁巢发现,工蚁减退率达到85.8%,表明二次施药的防治效果优良。
(八)结论 通过珠海市南水镇试验区的田间试验,初步表明通过二次施用本发明饵剂,活动蚁巢的减退率达到94.7%,工蚁的减退率达到85.8%,防治效果优良,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灭杀红火蚁的饵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多杀霉素0.0165%,花生油30.9635%,爆米花69%,防腐剂0.02%。所述防腐剂为苯甲酸钠。其余特征同实施例一。
本发明灭杀红火蚁的饵剂的使用方法及用量推荐如下 1、大面积红火蚁发生区,建议采用撒施,每亩用量300~500g。
2、小面积红火蚁发生区,建议采用单蚁巢处理,在蚁巢外围30~60cm处,围绕蚁巢撒一圈饵剂,或点放3~5小堆,每巢用量30~50g(大蚁巢可多放些)。
3、施药的最佳时期为红火蚁大量出来觅食的时候,宜选择在预计12小时内无雨,当地面温度为21~32℃时使用,上午8时~10时使用效果最佳。
4、为达到良好的灭蚁效果,可根据情况每隔7~10天重复施药一次。
5、使用本饵剂,关键在于第一次使用必须加大使用量,使大部分工蚁能觅食到饵料,提高诱杀效果。
6、防治时,必须先用本饵剂后用触杀型灭蚁药剂。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害虫防治领域。
权利要求
1、一种灭杀红火蚁的饵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多杀霉素0.015%~0.018%,花生油29.962%~31.965%,爆米花68%~70%,防腐剂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杀红火蚁的饵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为山梨酸钾或苯钾酸钠。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灭杀红火蚁的饵剂,旨在提供一种灭杀率高、环保的灭杀红火蚁的饵剂。本发明灭杀红火蚁的饵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多杀霉素0.015%~0.018%,花生油29.962%~31.965%,爆米花68%~70%,防腐剂0.02%。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害虫防治领域。
文档编号A01N57/00GK101069518SQ20071002784
公开日2007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07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30日
发明者陈长贵, 谢忠, 李世河 申请人:珠海经济特区瑞农植保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