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遗体防腐保存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868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遗体防腐保存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制作方法一种遗体防腐保存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或动物体的保存
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遗体防腐保存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人的存亡是自然规律。出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需要将逝者的遗体保持几天或一段时间,这就涉及到了遗体防腐保存的问题。就是在动物研究方面,也有对动物标本进行防腐保存的问题。现有的遗体防腐保存技术,即有传统的防腐手段,也有使用防腐剂进行防腐保存的。有些地方受条件限制,不得不仍然在使用福尔马林,或者是以福尔马林为主的混合防腐剂;有的地方或地区则使用了少含福尔马林或不含福尔马林的防腐剂,但在防腐剂中含有较多的无机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和/或有机过氧化物(如过氧乙酸)。这些产品的缺点明显福尔马林具有毒性,对人的呼吸系统有剌激作用,会致癌,还会污染环境,已被许多国家和地区禁用;而无机过氧化物和有机过氧化物也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使皮肤脱落、肤色漂白、或产生气体蒸发,使防腐效果不理想。在已公开的专利文献中,有遗体防腐组合物的介绍。但经对现有产品的分析和考察,发现其有优点,但其存在的不足也非常明显。比如,由于其组分本身的原因,使得产品仍具有一定的毒性或刺激性,使防腐处理的操作要相当小心,而且使用后的遗体容易产生胀气、皮肤漂白、脱皮、内脏发黑等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限制这些防腐组合物的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高效率、环保型,对操作者无毒无害,对遗体防腐保存效果好并可重复使用的防腐保存液;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的防腐保存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防腐保存液的一种新的应用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遗体防腐保存液含有甘油、乙醇、丙酸、六亚甲基四胺、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薄荷油,其原料的体积百分比为甘油1040%,乙醇1070%,丙酸120%,六亚甲基四胺0.120%,5氯_2-甲基-4-异噻唑啉-3酮0.210%,薄荷油0.11%,水添加至总量。所述原料的体积百分比为甘油1520%,乙醇4060%,丙酸15%,六亚甲基四胺O.53%,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0.21%,薄荷油0.2%,其余为水。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遗体防腐保存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原料体积百分比——甘油1520%,乙醇4060%,丙酸15%,六亚甲基四胺O.53%,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0.21%,薄荷油0.2%——将甘油混入乙醇中,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混合,是为甲液;(2)按原料体积百分比先将六亚甲基四胺、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溶解于蒸馏水中,再加入丙酸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混合,是为乙液;(3)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充分搅拌,滴加薄荷油,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的遗体防腐保存液。本发明遗体防腐保存液采用的原料甘油、乙醇、丙酸、六亚甲基四胺、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薄荷油中没有有毒有害和剌激性强的物质。例如,甘油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制剂,同时也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甘油作为辅料或食品添加剂使用时,一般认为无不良作用、无毒、无刺激。甘油浓度<20%时可作为抗菌防腐剂,甘油浓度《30%时可作为柔软剂,还可作为保湿剂。本发明采用的乙醇,作为溶液使用可作抗菌防腐剂,局部使用乙醇溶液可作促进剂和消毒剂。通常,>10%浓度的乙醇溶液作为抗菌防腐剂使用,6090%浓度的乙醇溶液作为消毒剂使用,抗菌活性采用6095浓度的乙醇溶液较好,其同时还有杀菌作用,其最佳浓度为70%。本发明采用的丙酸,属于酸性防腐剂,对各类霉菌、需氧芽胞杆菌、或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能引起食品发粘的菌类,如枯草芽胞杆菌抑菌效果很好,并且,它在抑制霉菌生长时对酵母的生长基本无影响。丙酸为食品的正常成分,也是人体代谢的正常中间体,丙酸易被消化系统吸收,无累积性,不随尿排出,它可与辅酶A结合成琥珀酸盐(酯)而参加三羧酸循环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研究报道,丙酸及其盐类不存在毒性。本发明采用的六亚甲基四胺为无色结晶物质,在医学上作为尿路消毒剂使用,它遇到酸性尿能分解产生少量的甲醛,从而杀死尿路中的细菌。本发明采用的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防霉剂和防藻剂,在pH值为3.59.5下有效,无发泡性,对几乎所有霉菌、细菌的最低浓度为均为19毫克(mg)/L。本物质通过抑制蛋白合成,从而抑制微生物细胞膜的合成。本发明采用的薄荷油是作为香料被当作添加剂使用的。从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本发明使用的材料中没有刺激性强、对皮肤有害的无机过氧化物和有机过氧化物,更没有对人和环境有害的福尔马林等物质。本发明防腐保存液能使遗体在室温下、在512天内保持不腐,基本符合我国的丧葬风俗,也能满足部分事由引起的特殊要求。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遗体防腐保存液可应用于遗体的防腐保存,也可在应用于动物标本在一定时间内的防腐保存。本发明的应用方式为-(1)从遗体口腔或通过鼻咽喉灌入防腐保存液300-500毫升,对易腐败的消化系统进行重点的防腐处理;(2)通过遗体的主动脉弧,或肱动脉,或股动脉注射防腐保存液500-1000毫升,借助血液系统对遗体的全身进行防腐处理;(3)用棉球浸润防腐保存液对遗体的全身进行抹擦,进行表面的防腐处理。如此应用的原理是第一、人体中细菌最集中的地方为口腔和消化系统,人逝世后,因为消化系统中的细菌特别多,这里腐败的最快,因此,必须对这里进行重点防腐处理。第二、人逝世后,由于血管营养丰富,细菌会在这里大量滋生、繁殖,由于血液系统遍及全身,容易使遗体腐变,因此,也必须对这里进行重点防腐处理。第三、如能辅之对遗体的全身抹擦防腐保存液,能对遗体表面进行杀毒,使遗体表面保持柔软、湿润、自然。本发明一种遗体防腐保存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的优点是(1)提供了一种对操作者无毒无害、对环境无影响,且容易操作的防腐保存液。(2)是一种多功能、高效率的防腐保存液,使遗体能在自然状态下(室温下5-12天)防腐,并保持自然状态、柔软、不僵直。(3)本防腐保存液可根据遗体需要保存的时间对遗体多次使用。(4)制备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5)实际应用方便,便于推广使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提供本发明遗体防腐保存液的制备操作方法,以及在研究、实验和实施中的若干实施例。本发明遗体防腐保存液的制备方法为按照原料体积百分比(1)使用玻璃器皿,将甘油混入乙醇中,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混合,是为甲液,放置一旁;(2)使用玻璃器皿,先将六亚甲基四胺、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溶解于蒸馏水中,再加入丙酸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混合,是为乙液;(3)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充分搅拌,滴加薄荷油,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的遗体防腐保存液。实施例1所述原料的体积百分比为甘油10%,乙醇30%,丙酸1%,六亚甲基四胺0.5%,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0.5%,薄荷油0.1%,其余为水。实施例2所述原料的体积百分比为甘油15%,乙醇40%,丙酸3%,六亚甲基四胺1%,5氯_2-甲基-4-异噻唑啉-3酮1%,薄荷油0.2%,其余为水。实施例3所述原料的体积百分比为甘油20%,乙醇50%,丙酸5%,六亚甲基四胺0.5%,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0.5%,薄荷油O.1%,其余为水。实施例4所述原料的体积百分比为甘油40%,乙醇32%,丙酸20%,六亚甲基四胺0.5%,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0.5%,薄荷油1%,其余为水。实施例5所述原料的体积百分比为甘油10%,乙醇51%,丙酸3%,六亚甲基四胺20%,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10%,薄荷油O.1%,其余为水。实施例6通过对死亡的M鸡注射本发明防腐保存液进行的观察:<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实施例8对死亡后未注射防腐剂的M鸡进行的观察:<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实施例9对遗体所作的实验l。女,死亡时间三个月。(1)从口腔和通过鼻咽喉灌入防腐保存液300-500毫升;(2)通过主动脉弧注射防腐保存液500-1000毫升;(3)用棉球浸润防腐保存液对遗体的全身进行抹擦。实验时间(遗体取出一天内开始做实验)8天7夜(2007年4月4日-4月11日)停放环境室内。温度18-22。C,湿度60-90%。结果外形观察胸腹部平扁而整齐,无隆起,腹部"尸绿"几乎全部退去;解剖观察内脏各部分新鲜无臭。实施例10对遗体所作的实验2。男,死亡时间三个月。(1)从口腔和通过鼻咽喉灌入防腐保存液300-500毫升;(2)通过主动脉弧注射防腐保存液500-1000毫升;(3)用棉球浸润防腐保存液对遗体的全身进行抹擦。实验时间(遗体取出一天内开始做实验)12天11夜(2007年4月12曰-4月23曰)停放环境室内。4月12-17日,温度20。C,湿度82%;4月18日,温度22。C;4月19日,温度25。C,湿度50%;4月20上午-23日上午,温度30°C,湿度49%。结果外形观察腹部平扁,无隆起,腹部"尸绿"几乎全部退去;解剖观察内脏各器官完整,新鲜无臭。实施例11对遗体所作的实验3。男,死亡时间一天。(1)从口腔和通过鼻咽喉灌入防腐保存液300-500毫升;(2)通过主动脉弧注射防腐保存液500-1000毫升;(3)用棉球浸润防腐保存液对遗体的全身进行抹擦。实验时间3天(2007年4月25日-27日)停放环境室内。温度18.5-20。C,结果外形观察无任何异常,因家属满意,未再进行解剖。实施例12对遗体所作的实验4。肺癌病人,女,死亡100天,尸体干瘪,质量不好。(1)从口腔和通过鼻咽喉灌入防腐保存液300-500毫升;(2)通过主动脉弧注射防腐保存液500-1000毫升;(3)用棉球浸润防腐保存液对遗体的全身进行抹擦。实验时间(遗体取出两天后开始做实验)7天(2007年4月26日-5月2曰)停放环境室内。温度20-30。C(其中30。C两天),湿度79-47%;结果外形观察胸腹部平扁,无隆起;解剖观察内脏各器官比较完整,无臭,两肺有黑色状肿块,肠壁也有多个肿块,其它器官较好。实施例13对遗体所作的实验5。拟为肝癌病人,男,死亡四个月,尸体全身发黑,腹部有缝合刀口,质量不好。(1)从口腔和通过鼻咽喉灌入防腐保存液300-500毫升;(2)通过主动脉弧注射防腐保存液500-1000毫升;(3)用棉球浸润防腐保存液对遗体的全身进行抹擦。实验时间(遗体取出两天后开始做实验)7天(4月26日-5月2曰)停放环境室内。温度20-33。C(其中33。C两天),湿度79-47%;结果外形观察胸腹部平扁,无隆起;未进行解剖,整个身体无臭。本发明的遗体防腐保存液经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的检验,检验结果与评价是一、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属实际无毒级。二、急性皮肤剌激性试验属无刺激性。本发明的遗体防腐保存液经上海木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采用抑菌圈法的检测,检测结果是细菌抑菌圈(mm):43;霉菌抑菌圈(mm):0。权利要求1、一种遗体防腐保存液,其特征在于,含有甘油、乙醇、丙酸、六亚甲基四胺、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薄荷油,其原料体积百分比为甘油10~40%,乙醇10~70%,丙酸1~20%,六亚甲基四胺0.1~20%,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0.2~10%,薄荷油0.1~1%,水添加至总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遗体防腐保存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体积百分比为甘油1520%,乙醇4060%,丙酸15%,六亚甲基四胺0.53%,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0.21%,薄荷油O.2%,其余为水。3、一种遗体防腐保存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按原料体积百分比——甘油1520%,乙醇4060%,丙酸15%,六亚甲基四胺O.53%,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0.21%,薄荷油0.2%——将甘油混入乙醇中,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混合,是为甲液;(2)按原料体积百分比先将六亚甲基四胺、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溶解于蒸馏水中,再加入丙酸充分搅拌,使其均匀混合,是为乙液;(3)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充分搅拌,滴加薄荷油,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的遗体防腐保存液。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遗体防腐保存液,在遗体和动物标本上的应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遗体防腐保存液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保存液应用的方式为(1)从遗体口腔或通过鼻咽喉将防腐保存液灌入消化系统;(2)通过遗体的主动脉弧,或肱动脉,或股动脉注射防腐保存液;(3)用棉球浸润防腐保存液对遗体全身进行抹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遗体防腐保存液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保存液应用的方式为(1)从遗体口腔或通过鼻咽喉将防腐保存液灌入消化系统;(2)通过遗体的主动脉弧,或肱动脉,或股动脉注射防腐保存液。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遗体防腐保存液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保存液应用的方式为(1)从遗体口腔或通过鼻咽喉灌入消化系统的防腐保存液的量为300500毫升;(2)通过遗体的主动脉弧,或肱动脉,或股动脉注射的防腐保存液的量为5001000毫升。全文摘要本发明遗体防腐保存液的原料重量百分比为甘油10~40%,乙醇10~70%,丙酸1~20%,六亚甲基四胺0.1~20%,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0.2~10%,薄荷油0.1~1%,其余为水。本发明应用的方式从遗体口腔或通过鼻咽喉向消化系统灌入防腐保存液;通过主动脉弧或肱动脉或股动脉注射防腐保存液;用棉球浸润防腐保存液对遗体表面进行抹擦。本防腐保存液对操作者无毒无害、容易操作,对环境无影响,防腐效果好,能使遗体在自然状态(室温下)5-12天内保持自然状态、柔软、不僵直。此外,本发明可根据遗体需保存的时间重复使用;其制备方法简便,原料易得,可操作性强;实际应用方便,利于推广使用。文档编号A01N1/00GK101313673SQ20071004156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申请日期2007年6月1日优先权日2007年6月1日发明者朱金龙,毅林,沈兴定,石大训,舒海民,陈海明,马路深申请人:上海遗体防腐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