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良种双芽单行稀播繁殖方法

文档序号:385353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甘蔗良种双芽单行稀播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甘蔗良种双芽单行稀播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是一种依靠蔗茎蔗芽繁殖生长的多年生宿根性作物,甘蔗大田栽培新
植当年每亩需要投入种苗10000芽,折合蔗茎1吨。目前,由于甘蔗大田生产
因其用种量较大,现有大田常规繁殖倍数和效率低,成本高,甘蔗新良种的繁 殖推广速度缓慢,在一个蔗区引进推广一个甘蔗新良种往往需要多年时间才能 形成规模推广。
在甘蔗良种的繁殖推广中,目前,国内外采用的甘蔗良种繁殖技术主要有 组织培养和大田常规栽培繁殖两种途经。前者虽然可以进行工厂化生产,实现 甘蔗良种的快速繁重,但是,由于工厂化繁殖生产技术成本和组培苗田间栽培 管理技术要求高等因素制约,甘蔗良种工厂化组培繁殖技术仍难于面向蔗区农 民大规模应用推广。而目前蔗区广泛应用的大田常规栽培繁殖技术,由于其传 统的常规栽培管理技术,下种方式采用多芽双行接顶下种,甘蔗种苗用种量大,
繁殖倍数和效率较低,新植当年每亩需要投入种芽10000芽左右,折合蔗茎大 约1. 0吨/亩。采种后下季宿根烂蔸、败蔸严重,采种时平均每亩有效蔗株仅5000 株左右,平均每株有效芽15个左右,每亩新繁殖有效蔗芽75000芽,繁殖倍数 为下种量的7. 5倍,繁殖用种量大,繁殖速度缓慢,难于满足糖厂快速推广新 良种的要求。 '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甘蔗良种双芽单行稀播繁殖方法,通过改变传统 的多芽双行接顶下种方式为双芽单行稀播下种方式,每亩下种量4000—5000芽, 折合蔗茎0. 4—0. 5吨/亩,种植行距90-110cm,深30-40cm,沟底宽20-30cm, 种苗双芽单行平植沟底,用细土覆盖2-5cm,再用宽45cm,厚0. 008cm的地膜 覆盖。通过利用地膜覆盖保湿增温的作用,促进早萌发出苗、早分蘖、早生长, 提高萌发出苗率,充分利用甘蔗分蘖的生物学特性增殖单位面积蔗株数量,促 进单株生长,达到增加单位面积蔗株数量和单株有效蔗芽数量,提高甘蔗种芽
繁殖倍数的目的。
通过一季繁殖,甘蔗采种时平均每亩有效蔗株可达6000株左右,每株有效 芽17个左右,每亩有效芽达10.2万芽,有效蔗芽数量达下种量的20. 4—25. 5 倍。与传统常规繁殖相比,繁殖倍数提高2倍以上,每亩节省种芽5000-6000 芽,相当于每亩节省蔗茎用种量500—600千克。
本发明提出的甘蔗良种双芽单行稀播繁殖方法,在甘蔗生长全生育期分基 肥和追肥两次施肥,基肥在新植下种或宿根开垄晒篼后进行,施用复合肥80千 克/亩,追施在甘蔗生长进入伸长期时,施用尿素60-80千克/亩。其他田间管理 与大田甘蔗常规栽培管理相同。
本发明提出的甘蔗良种双芽单行稀播繁殖方法是一项繁殖倍数高,节省用 种,低成本,效率高,操作技术简单易行的实用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甘蔗良种双芽单行稀播繁殖方法,每亩下种量4000~5000芽,折合蔗茎0.4~0.5吨/亩,种植行距90~110cm,沟深30~40cm,沟底宽20~30cm,种苗双芽单行平植沟底,用细土覆盖2~5cm,再用宽45cm,厚0.008cm的地膜覆盖。
全文摘要
一种甘蔗良种双芽单行稀播繁殖方法,通过改变传统的多芽双行接顶下种方式为双芽单行稀播下种方式,每亩下种量4000-5000芽,折合蔗茎0.4-0.5吨/亩,种植行距90-110cm,深30-40cm,沟底宽20-30cm,种苗双芽单行平植沟底,用细土覆盖2-5cm,再用宽45cm,厚0.008cm的地膜覆盖;通过利用地膜覆盖保湿增温的作用,促进早萌发出苗、早分蘖、早生长,提高萌发出苗率,充分利用甘蔗分蘖的生物学特性增殖单位面积蔗株数量,促进单株生长,达到增加单位面积蔗株数量和单株有效蔗芽数量,提高甘蔗种芽繁殖倍数的目的;与传统常规繁殖相比,繁殖倍数提高2倍以上,每亩节省种芽5000-6000芽,相当于每亩节省蔗茎用种量500-600千克。
文档编号A01G1/00GK101180932SQ20071006647
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17日
发明者刘少春, 尹兴祥, 张跃彬 申请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