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玉米秃尖的方法

文档序号:386772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治玉米秃尖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提高玉米产量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是关于 一种防治玉米秃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科学技术 的进步,玉米的作用越来越广泛,不仅作为人类的食物和牧业的饲料, 而且在能源、化工等领域,其需求日益增加。提高玉米单位产量已迫 在眉睫。而玉米秃尖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一般可减产
8-11%,因此解决玉米秃尖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玉米秃尖的原因很复杂,其机理至今没有完全研究清楚。目前农 学界已达成共识的有三个原因,并且都有研究成果佐证。第一,品种 原因。东北农业大学培育的"东农42"品种较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秃尖长度减少了 40-50%,但其产量性状与新培育的高产、优质品种 相比,只能算中上等,制约其大面积推广。第二,营养原因。该理论 认为玉米秃尖是营养不足引起的,广大农业科研人员研究出不少配方 施肥和各种各样的含有微量元素的增产剂、叶喷剂等,效果较为明显 的可减少秃尖长度30-50%。第三,根部主动吸收和运输能力上的原 闵。玉米营养体较大,根系相对较弱,主动吸收能力差,再加上运输
通道不畅,即使有足够的营养成分,也很难输送到玉米穗顶端,造成 秃尖。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杨恕平、张秋英、李艳华等
人利用激素烯效唑调控玉米的生长发育,矮化了玉米株高并增加了
30-35%的根量,减少秃尖长度40-50%。以上研究表明,每一种解决 途径,减少禿尖的长度都没有超过一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单独使用的缺点,提供一种综合 防治玉米秃尖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显著的减少秃尖长度, 一般可减 少秃尖长度50-85%。
本发明的基本思路如下
我们知道育种周期过长,并且玉米栽培面积过大,推广应用也需 很长的过程,远水解不了近渴,因此品种原因不是在近期能够解决的, 本发明的着眼点是将营养原因和强化根部吸收与运输能力结合起来, 可以尽快解决玉米秃尖带来的损失。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措施予以实现。
1. 用浓度为150ppm烯效唑(张家港市联合化工厂生产)溶 液闷种,每10kg玉米种子用2kg该溶液喷洒,闷种6-10h;
2. 增施专用肥,每亩4kg,该专用肥配方如下
硫酸钾50-60% (重量) 大庆兴农钾肥厂生产
硫酸锌25-30% (重量) 辽宁省葫芦岛锌肥厂生产
硫酸锰10-13% (重量) 辽宁省葫芦岛化工厂生产
硫酸镁5-7%(重量) 辽宁省营口化工厂生产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从2001年开始,在黑龙江省海伦市等9个市县与24个国营 农场进行了示范推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减少秃尖长度50-85%, 单产提高5-8%。下面对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描述。
1. 浸种将稀效唑(张家港市联合化工厂生产)加水,制成浓度 为150ppm的溶液;每10kg玉米种子用2kg该溶液喷洒,边喷边翻动 种子,然后用一湿麻袋盖到种子上边,闷种6-10h, 一般在播种前一 个晚上闷种,第二天早晨播种,这样可以达到培育根系发达矮壮苗的 目的。
2. 增施专用肥。在当地传统施肥水平的基础上,增施防治玉米秃 尖专用肥,每亩4kg,考虑到成本因素,该专用肥的配方为
硫酸钾60% (重量) 大庆兴农钾肥厂生产 硫酸锌25% (重量) 辽宁省葫芦岛锌肥厂生产 硫酸锰10% (重量) 辽宁省葫芦岛锌肥厂生产 硫酸镁5% (重量) 辽宁省营口化工厂生产 在播种时,将上述专用肥混入传统肥料中施用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玉米秃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用浓度为150ppm的烯效唑溶液闷种,每10kg玉米种子,用2kg该溶液喷洒,闷种6-10h;再增施专用肥,每亩4kg,该专用肥的配方如下硫酸钾50-60% (重量)硫酸锌25-30% (重量)硫酸锰10-13% (重量)硫酸镁5-7%(重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防治玉米秃尖的方法。该方法在找出了玉米秃尖的三个主要原因后,研究出先用生物激素烯效唑闷种,培育出根系发达的壮苗,增强根系主动吸收能力和顺畅营养运输通道,再添加一些易被玉米吸收的营养元素,解决了玉米穗后期缺肥的问题,使得玉米秃尖长度减少了50-85%,增产5-8%。本发明操作简便,价格便宜,效果显著,对发展玉米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档编号A01N43/653GK101194610SQ20071030032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7年12月26日
发明者于泽波, 李艳华, 潘相文, 王国栋, 马光波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