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73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耕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机产品。
技术背景传统的农作犁耙田是用牲畜牛马拉犁拉耙耕作,工效低,劳动强度大, 要有专人养牛养马,成本高。最近也有用耕机装犁耙耕作的,多是在微耕 机后面装犁耙具,结构复杂,操作也不够安全,也有些是用滚筒或旋刀耕 作,但其笨重,不够灵活,成本高,耕深度不够等缺陷。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 种在机子的变速器总成的六角驱动轴装上滚田轮部件,滚田轮部件装于两 侧边, 一边一个,滚田轮部件的滚田轮装有滚条、滚齿犁田滚田。变速箱 总成的底部六角驱动轴、双联齿轮轴、转向轴三轴上至轴偏心一个角度,偏心距约120mm,以平衡并减轻机身重量,达到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 装使用方便的,机身轻的,能犁田滚田, 一机多用的耕整机。包括柴油机、 柴油机架部件、皮带、离合器总成、变速箱总成、转向座组合件、牵引框 组合件、滚田轮部件、操纵杆部件、防护罩部件、尾轮支座部件。特征是 耕整机的两侧边装有滚田轮部件,滚田轮部件装在变速箱总成两侧边的六 角驱动轴,变速箱总成后面装有牵引框组合件,和尾轮支座部件滚田轮部 件,顶面后面装有防护罩部件,六角驱动轴、双联齿轮轴、转向轴与变速 箱体成偏心。六角驱动轴、双联齿轮轴、转向轴轴心线与变速箱体偏心距50"-200mm。
滚田轮部件的两侧端轮圈之间有滚条、滚齿,滚齿装在滚条上,六角 轴套套装入在六角驱动轴。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耕整机的变速箱体底部前段成偏心距,以增加 机子运行的平稳性和减轻机身重量。变速箱底部的六角驱动轴安装滚田轮, 滚田轮有滚条、滚齿犁田滚田,代替传统的牛拉犁耙田,或用微拖机拉犁 耙耕田,工效提高。在机后面装上货斗运输拖卡车又可拉农资运输, 一机 多用。耕整机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操作使用方便。适于微耕机应用。 附围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构成是这样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装配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装配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装配左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总成装配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变速箱总成按图4中A—A剖视展开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田轮部件剖视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滚田轮部件左视图。
图1一图7中,柴油机(1)、柴油机架部件(2)、皮带(3)、离合器总 成(4)、变速箱总成(5)、转向座组合件(6)、牵引框组合件(7)、滚田 轮部件(8)、操纵杆部件(9)、防护罩部件(10)、尾轮支座部件(11)、 变速箱体(12)、变速杆座纸垫(13)、内限位框(14)、变速杆座(15)、 螺栓(16)、变速杆组合件(17)、螺栓(18)、螺母(19)、球体盖(20)、 挡圈(21)、拨杆保护套(22)、螺栓(23)、垫圈(25)、变速箱盖纸垫(26)、 O型密封圈(27)、转向拨轴组合件(28)、转向拨套组合件(29)、螺栓(30)、 垫圈(31)、呼吸塞(32)、 II 、 III挡拨叉(33)、 O型密封圈(34)、螺母 (35)、垫圈(36)、倒挡轴(37)、垫圈(38)、 I轴II、 III挡齿轮(39)、 I 轴(40)、 I轴端盖(41)、 II、 m轴盖纸垫(42)、 II轴隔套(43)、 II轴III
挡齿轮(44)、 II轴(45)、轴承(46)、 III轴小齿轮(47)、螺栓(48)、垫 圈(49)、 III轴大齿轮(50)、转向大齿轮(51)、转向小齿轮(52)、左右 转向弹簧(53)、挡圈(54)、转向轴(55)、双联齿轮隔套(56)、螺柱(57)、 双联齿轮轴(58)、驱动齿轮(59)、挡圈(60)、驱动轴承座(61)、驱动 轴承座纸垫(62)、油封(63)、倒挡齿轮组合件(64)、 I轴I挡及倒挡齿 轮(65)、轴承(66)、离合器座(67)、油封(68)、离合器爪导套(69)、n轴n挡齿轮(70)、 n轴i挡齿轮(71)、挡圈(72)、 ni轴(73)、 iv轴介齿轮(74)、挡圈(75)、介轮轴(76)、转向轴套(77)、轴承(78)、转向 轴盖(79)、 IV轴盖纸垫(80)、双联齿轮(81)、挡圈(82)、双联齿轮轴 端盖(83)、轴承(84)、驱动轴隔套(85)、轴承(86)、六角驱动轴(87)、 螺栓(88)、垫圈(89)、轮圈(90)、加强筋(91)、连接圆(92)、六角轴 套(93)、调节孔凸台螺母(94)、滚田轮滚条(95)、滚田轮滚齿(96)、 六角轴孔(9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是这样的,参照图l一图7。本实用新型是在 机子前方两侧边安装滚田轮,滚田轮外圆周均布有滚条、滚齿,利用滚条、 滚齿耕整田地,而可取代传统的犁耙、耕牛拉等陈旧的耕作方法、机子后 面的牵引框又可牵挂小货斗拉货运输作业。把变速箱体底部前移一个偏心 角度,达到整机平衡,减少前倾力给操作者有一个轻松的感觉。整机的设 计考虑到了机身轻便,使用功能多,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在广大农村使 用的综合因素。机子包括有柴油机、变速箱、操纵部件、尾轮及牵引框部 件、离合器部件等,机子的整体安装参考现有耕整机的基础上加以改造。 滚田轮部件(8)中间是一条六角轴套(93),六角轴套(93)内孔是六角 轮孔(97),六角轴套(93)中段有用于固定六角轴的调节孔凸台螺母(94), 六角轴套(93)端头有防草圈(92),防草圈(92)与六角轴套(93)同轴 孔。滚田轮部件(8)两侧端有轮圈(90),两侧轮圈(90)之间夹装均布 有滚田轮滚条(95),滚田轮滚条(95)上面均布有滚齿(96)。两侧轮圈 都斜支撑装有幅条(91)、幅条(91) 一端固在六角轴套(93)外径,另一 端斜出向外固在轮圈(90)。六角轴套(93)中心孔即六角轮孔(97)装入 六角驱动轴(87),螺栓及各零部件选用尺寸规格可为滚齿(96)是50mm X38mmX40mm,两侧共56个, 一边28个,滚齿(96)斜角10° ,滚齿(%)对角顶尖距为小420 mm,滚条(95)是350 mmX40 mmX3 mm, 用8片(条);防草圈(92)内径小72mm、外径小76mm、深30 mm;六 角轴孔(97)相应六角驱动轴(87)是160 mmX 32 mm,轮圈外径4>380 mm, 轮圈圆径4)12mm,两侧轮圈距为350mm。滚田轮滚齿(96)与幅条(91) 的轴心线偏心约10° ,变速箱体(12)的底部向前倾出一个篇心度是120mm 偏心距,即六角驱动轴(87)、双联齿轮轴(58)、转向轴(55)同轴心线 上且其三轴的轴心线与变速箱体(12)轴心线偏心距约120mm,变速箱体(12)的齿轮及各轴安装参考现有的耕整机结构安装有倒挡和I、 II 、 III、 IV挡即可。整机的安装是滚田轮部件(8)安装在变速箱总成(5)的六角 驱动轴(87),在变速箱体(12)两侧边一边一个。变速箱总成(5)前面 装有柴油机(1)和柴油机架部件(2),变速箱总成(5)顶面装有离合器 总成(4)、操纵杆部件(9),变速箱总成(5)后面装有牵引框组合件(7)、 转向座组合件(6)和尾轮支座部件(11),滚田轮部件(8)顶面至稍后位 置装有防护罩部件(10)。使用时,柴油机发动并带动滚田轮转动,滚条滚 齿切入田里进行犁田滚田,田间作业完成,机子停放时把尾轮支座的支脚 撑地即可,而需运输农资肥料时,把尾轮支座换成货斗拖挂车,在牵引框 组合件后挂接好后即可使用。
权利要求1、一种耕整机,包括柴油机、柴油机架部件、皮带、离合器总成、变速箱总成、转向座组合件、牵引框组合件、滚田轮部件、操纵杆部件、防护罩部件、尾轮支座部件,其特征在于耕整机的两侧边装有滚田轮部件(8),滚田轮部件(8)装在变速箱总成(5)两侧边的六角驱动轴(87),变速箱总成(5)后面装有牵引框组合件(7)和尾轮支座部件(11),滚田轮部件(8)顶面后面装有防护罩部件(10),六角驱动轴(87)、双联齿轮轴(58)、转向轴(55)与变速箱体(12)成偏心。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耕整机,其特征在于六角驱动轴 (87)、双联齿轮轴(58)、转向轴(55)的轴心线与变速箱体(12)偏心距50—200mm。
3、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耕整机,其特征在于滚田轮部件(8) 的两侧端轮圈(90)之间有滚条(95)、滚齿(96),滚齿(96) 装在滚条(95)上,六角轴套(93)套装入在六角驱动轴(8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耕整机,包括柴油机、柴油机架部件、皮带、离合器总成、变速箱总成、转向座组合件、牵引框组合件、滚田轮部件、操纵杆部件、防护罩部件、尾轮支座部件。特征是变速箱体底部前倾偏心。在变速箱总成的六角驱动轴安装滚田轮,滚田轮装有滚条、滚齿,利用滚条、滚齿犁田滚田,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安装使用方便,工效高,一机多用,机身轻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B33/08GK201048465SQ200720153698
公开日2008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25日
发明者李进才 申请人:李进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