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养式种植容器的蓄水池与吸水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085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养式种植容器的蓄水池与吸水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的栽培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养式的植物的栽培 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普通的种植容器需要人为的进行灌溉,而且还需要进行各种肥料的排放, 管理强度大,消耗了过多的人力和设备的资源,而且不利于生态的循环。对能 源的消耗也很大,肥力的流失和浪费也很严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制造一个能接纳、积蓄自然降水,进行循 环利用的一种自养式栽培装置。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由形体板组成的蓄水池、吸水层;蓄水池 与吸水层连通,吸水层内凹于蓄水池内,形体板的外壁上侧开有进水管孔,形 体板的壁上开有通透孔;蓄水池下方为通透式底部或者蓄水池的下方为封闭式 底部;形体板下方有支撑点或通透支撑壁。这种自养式种植容器的蓄水池与吸水层装置可以设计成通透式底部从而可以 直接放入种植容器中进行栽培;也可以设计成封闭式底部,这样既可以直接放 入种植容器中进行栽培,也可以直接将种植容器放在本装置的上方进行栽培, 使得本装置的使用方式比较灵活。自然降水通过形体板的通透孔和吸水层的壁孔进入蓄水层,或通过进水管道 注水,将水积蓄在蓄水层中使吸水层的水饱和,土壤通过毛管的作用将水从吸 水层的内壁孔吸出并提供植物使用。蓄水缓慢向植物供给的过程,为微生物的 繁衍留有了时间,由于滞留的水产生了大量的微生物,并随水进入土壤,促进 了土壤肥力的形成。还可根据植物生长的不同需要在蓄水层内稀释植物所需的肥料。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的优点-1、 本装置使用方便,既可以把装置制作成无底的作为内胆放入种植容器中, 又可以把它制作成有底的使得种植容器直接放在其上面进行使用;2、 能接纳,积蓄自然降雨,进行循环利用;3、 变漫灌式浇水为积蓄雨水自灌溉,水肥不淋溶,不流失,不浪费;4、 雨水自带许多肥力元素的同时在积蓄的过程中产生肥力因素,可减少肥料 的投放;5、 降低管理强度,全年可以免于灌溉,节省人力和设备的资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内部主体部分的剖视图 图2是第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
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是一种自养式种植容器的蓄水池与吸水层装置中蓄水池 底部通透型的例子形体板l、吸水层3、支撑点或通透的支撑壁6、形体板与 吸水层壁的通透孔4进水管孔5等形成的。与已将底部通透型的普通种植容器 的种植层7配合后构成了蓄水池2,既构成自养式栽培容器的主体。并加入了一 些辅助的工艺措施,如种植层7的盆壁上应打些通气孔8,通气孔8还可以控制 蓄水池2的蓄水高度。或结合通气垫9和透气阻隔布10,在盆壁与土壤间构成 通气层。为保证种植层7的通气效果,也可将内壁设计成凹凸不平面,便于种 植层的土壤有良好的通气环境,便于根呼吸和土壤有良好的通气环境,便于根 呼吸和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繁衍。再设置一根进水管道ll,便可形成自养效果。实施例2如图3所示,是另一种自养式种植容器的蓄水池与吸水层装置中的封闭式底 部的例子其装置设计成蓄水池2的底部用形体板构成了封闭装置;种植层7' 在其装置的上面直接配合即可,增加了底部13,将进水管道ir设置在外侧面, 种植层中的土壤可通过通透孔4、,再通过吸水层3、吸到水分。自然降水也可以 通过进水管道ir进入蓄水池2、。这种吸水层3、的上表面可设计较大的范围。种 植层T的底部的通透孔4'大些,便于种植层T土壤能顺利吸收到水分。本实用新型在此列举了 2种实施例,还有有很多的实施方案来实现本装置的功 能,就不一一列举了,所以很多相类似的实施方案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自养式种植容器的蓄水池与吸水层装置,它包括由形体板组成的蓄水池、吸水层,其特征在于蓄水池(2)与吸水层(3)连通,吸水层(3)内凹于蓄水池(2)内,形体板(1)的外壁上侧开有进水管孔(5),形体板(1)的壁上开有通透孔(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养式种植容器的蓄水池与吸水层装置,其特征 在于蓄水池(2)下方为通透式底部或者蓄水池(2)的下方为封闭式底部(1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养式种植容器的蓄水池与吸水层装置,其特征 在于形体板(1)下方有支撑点或通透支撑壁(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的栽培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自养式的植物的栽培装置。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由形体板组成的蓄水池、吸水层,蓄水池与吸水层连通,吸水层内凹于蓄水池内,形体板的外壁上侧开有进水管孔,并且进水管孔中设置一个进水管,形体板所构成的吸水层壁上开有通透孔。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如下的优点1.本装置使用方便,既可以把装置制作成无底的作为内胆放入种植容器中,又可以把它制作成有底的使得种植容器直接放在其上面进行使用;2.能接纳,积蓄自然降雨,进行循环利用;3.变漫灌式浇水为积蓄雨水自灌溉,水肥不淋溶,不流失,不浪费;4.雨水自带许多肥力元素的同时在积蓄的过程中产生肥力因素,可减少肥料的投放;5.降低管理强度,全年可以免于灌溉,节省人力和设备的资源。
文档编号A01G9/02GK201131215SQ200720173218
公开日2008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9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9日
发明者平 胡 申请人:江西绿色家园科技园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