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植物浸渍标本及保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580阅读:6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荒漠植物浸渍标本及保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标本的制作,尤其针对浸渍标本及保色的制作,特别适合 荒漠植物浸渍标本及保色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标本的保藏,对植物学的研究和分类学研究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经典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压制法,即植物全抹或带花、带果的枝条,铺在吸水纸上 放平,用夹板加紧,置于通风处自然风干,这种方法可大量保存标本,但也存 在许多问题,如在吸水干燥过程中,易使植林花果叶变形,颜色改变,造成植 物与形态密切相关的信息被遗失和误导;从植物系统分类的角度,植物相关信 息的完整性对分类学鉴定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些植物的种与种的区别就在于植 物的花果叶细微的形态差异。二是用FAA固定液保存法,由于曱醛、水醋酸的作 用,长期放置会发生聚合反应,产生多聚曱醛的白色沉淀物,使固定液变浑浊, 也不能保存植物标本的原有色泽,目前馆藏的植物标本使其完整、无发霉、变 色、变质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关于植物浸渍标本及保色、保鲜的的制作方法,查新所见《河南中医学院 学报》2003年7月第4期刘若庸同志的"多色杀生固定法对保持中药原植物色泽 的实验研究"撰文中揭示了对中药浸渍标本及保色的实验,但与本发明所针对 的植物对象各异不同,因为植物体内的花青素酸碱的微小不平衡会使花色发生 变化。另《植物杂志》1996年卞勇同志的"浸渍植物标本的几点体会"撰文中 揭示了对蔬菜瓜果中果实的保色的应用实验,但仍与本发明所针对的植物对象 各异不同。本发明针对新疆特有荒漠植物,利用化学药液浸制标本的方法,进 行了浸渍液配比实验,通过对照、筛选,获得最佳保色液配方,经保色处理的 植物标本能清晰地表现植物体的形态构造,制成的植物浸制标本色泽鲜艳,立 体感强,形态逼真,可完好的展示植物的花果叶细微的形态差异,丰富了标本 分类学及保藏方法的多样性研究。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荒漠植物浸渍标本的制作方法,特别是针对新疆 地区特有的荒漠植物,进行了浸渍实验,观察浸渍液对标本的浸渍并长期保存的研究,旨在获取浸渍标本制作的科学配方。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所指的配方能使浸渍标本保持原色及外观形象, 且在分类镜下结构清晰,胞质、胞核着色良好,色比度适宜、清晰,拓展了荒 漠植物标本分类学研究。本发明的荒漠植物浸渍标本及保色的制作方法,浸渍标本的制作包括选 材采集—修剪清洁—固定液浸制—保存液浸制—入瓶密封贴标签的步骤;其保 色固定液与保存液的浸制步骤为粉红色系花固定液浸制采用l. 8-4ml浓度40。/。福尔马林、2-4 g硼酸、浓度 20%酒精8-12 ml和800-1200 ml水的混合液中,浸泡22-26h;当无色素或杂质析 出时,移入20-40 ml浓度6。/。亚硫酸、18-22 g硼酸和900-1100 ml水的保存液中, 待长期保存;绿色叶、小碎花系列固定液浸制采用浓度5%硫酸铜溶液,将标本浸泡, 直至呈现绿色—褐色—黄色—绿色时的此色段,固定时间为3-6d,移出洗去硫酸 铜,用浓度2% ~ 3。/。亚硫酸漂白l-2d;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8-12ml浓 度6%的亚硫酸、38-42 ml曱醛、38-42ml甘油、900-1100 ml水的保存液中,待 长期保存;红色花系固定液浸制采用由3-5 ml浓度40%福尔马林、2-4g硼酸和 380-420 ml水的混合液中,浸泡7-10d;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18-22 ml 浓度10y。亚碌L酸、8-12 g硼酸和900-1100 ml水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黄色系固定液浸制采用38-42 ml浓度6%亚碌^酸和水800-1000 ml配制 而成的固定液里,浸泡4-7d;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23-27ml福尔马林、 23-27ml甘油和900-1100 ml水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深红色、紫色花系固定液浸制采用浓度20。/。的氯化镁溶液浸泡2-5d,然 后分别用浓度30%、 50%、 75%的氯化镁溶液依次浸泡,每次浸泡4-8d,控制 PH为7. 5-9;再分别用浓度85%的氯化镁溶液浸泡,每次浸泡6-10 d后,在过饱 和的氯化镁固定液中保持原色;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浓度20%的氯化 镁溶液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上步的浸渍标本及保色的制作方法,优佳固定液与保存液浸制步骤为粉红色花系固定液浸制采用2-3ml浓度40。/。福尔马林、2-3 g硼酸、浓度20 %酒精9-11 ml和900-1100 ml水的混合液中,浸泡23-25h;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 时,移入25-35 ml浓度6。/。亚硫酸、19-21 g硼酸和950-1050 ml水的保存液中,待 长期保存;绿色叶、小碎花系列固定液浸制采用浓度5%硫酸铜溶液,将标本浸泡,直至呈现绿色—褐色—黄色—绿色时的此色段,固定时间为3-5d,移出洗去硫酸 铜,用浓度2%-3%亚硫酸漂白1-1. 5d;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9-llml 浓度6%的亚硫酸、39-41 ml甲醛、39-41ml甘油、950-1050 ml水的保存液中, 待长期保存;红色花系固定液浸制采用由3-5 ml浓度40°/。福尔马林、2-4g硼酸和 380-420 ml水的混合液中,浸泡7-9d;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19-21 ml 浓度10%亚硫酸、9-llg硼酸和950-1050 ml水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黄色系固定液浸制采用39-41 ml浓度6。/。亚石危酸和水850-950 ml配制而 成的固定液里,浸泡4-6d;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24-26ml福尔马林、 24-26ral甘油和950-105 0 ml水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深红色、紫色花系固定液浸制采用浓度20。/。的氯化镁溶液浸泡2-4d,然 后分别用浓度30%、 50%、 75%的氯化镁溶液依次浸泡,每次浸泡5-7 d,控制 PH为7. 8-8. 5;再分别用浓度85 %的氯化镁溶液浸泡,每次浸泡7-9 d后,在过 饱和的氯化镁固定液中保持原色;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浓度20%的氯 化镁溶液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上步的浸渍标本及保色的制作方法,最佳固定液与保存液浸制步骤为粉红色花系固定液浸制采用2ml浓度40。/。福尔马林、3 g硼酸、浓度20%酒 精10ml和1000 ml水的混合液中,浸泡24h;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30ml 浓度6°/ 亚硫酸、20g硼酸和1000 ml水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绿色叶、小碎花系列固定液浸制采用浓度5%硫酸铜溶液,将标本浸泡, 直至呈现绿色—褐色—黄色—绿色的色段,固定时间为4d,移出洗去硫酸铜,用 浓度2% ~ 3。/。亚硫酸漂白ld;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10ml浓度6%的亚 硫酸、40ml甲醛、40ml甘油、1000 ml水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红色花系固定液浸制采用由4 ml浓度40°/ 福尔马林、3 g硼酸和400 ml水 的混合液中,浸泡8d;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20 ml浓度10%亚硫酸、10 g 硼酸和1000 ml水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黄色系固定液浸制采用40 ml浓度6%亚石克酸和水900 ral配制而成的固 定液里,浸泡5d;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25 ml福尔马林、25 ml甘油 和1000 ml水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深红色、紫色花系固定液浸制采用浓度20%的氯化镁溶液浸泡3 d,然 后分别用浓度30%、 50%、 75%的氯化镁溶液依次浸泡,每次浸泡6 d,控制 PH为8;再分别用浓度85%的氯化镁溶液浸泡,每次浸泡8 d后,在过饱和的 氯化镁固定液中保持原色;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浓度20%的氯化镁溶液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所述的浸渍标本的制作方法,选釆标本取特征典型,枝条、花或果实新鲜无病虫斑,枝条长度控制在10-20 cm,花的开放度最好为7-8成,果实尖挺、 饱满。所述的浸渍标本的制作方法,修剪的枝条、花朵、果实无损,清洁除灰尘, 植物浸没段为1. 8-2. 5cm,用玻璃棒整形,上盖封口,避光存i文。所述的浸渍标本的制作方法,将浸制好的标本清水漂洗,固定造型、浸入 在保存液中,石蜡封口,贴分类标签。所述的浸渍标本及保色的制作方法,浸渍标本的固定液恢复植物原色的浸 渍时间3_7天,肉质、浆果植物60-90天;保存液一年更换后即可长期使用。所述的浸渍标本及保色的制作方法,标本浸制与固色存放的容器均为玻璃 器Jtt或陶f:器jm。本发明的研究实验机理表明植物的色彩是由色素决定,而呈现色素的叶 绿素、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的主要成分是花青素,由于色素类群的组合方式不 同,呈现颜色也不同,就是同类色素,量上的差异也会导致色泽的不同。叶绿素分子结构式如下图卟啉环化合物是四个吡咯环与四个-CH-组成一个大环,共轭双4定形成一个大tt4定,卟啉环和 环中央有一个镁原子,决定叶绿素颜色,因此在 浸渍绿色植物时,选用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 进行取代反应,将绿色植物的卟啉环中的Mg"被 Ci^+取代,被Cu2+取代后,植林仍保持绿色,经 过取代反应,使叶绿素分子中具有铜原子的核 心结构,此时呈现的绿颜色就不会溶于曱醛或酒精等有机溶液,具有稳定性, 从而达到长期保绿色和保鲜状态。植物体呈现红色部位是花和成熟的果实,主要是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类 黄酮是水溶性细胞色素,其中主要是花青素,基本结构是两个芳香环(A环和B 环)组成,结构式如右图 ^^'、—B环羟基增多,使紫色增加,含恥^f^f^Y"^」1 有一个羟基时表现为粉红色、红色,含有二个 羟基时表现 为紫红色,含有三个羟基时表现为 丄 蓝紫色;羟基被曱基氧化时,颜色又向红色方面转化;花青素在花中还常与糖分子相连接, 形成糖苷,它可4吏花色变得浓艳、鲜明;因此,在配方实验中,用福尔马林、氯化镁溶液的浓度来固定花青素B环羟基,并合理的控制溶液的酸碱平衡,达 到保色、保鲜的目的。本发明的制作方法表明在荒漠植物的浸渍标本制作中,针对绿色和红色 两大花的色系,采用科学配方,经过保色固定液与保存液篩选,使植林内色素 分子的结构变得稳定,达到植物体呈现原色的最佳状况,研究机理与实验设计 体现了发明构思的合理性与创新性,彰显科学与技术的进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所述荒漠#_物浸渍标本及保色的制作方法如下实施例l粉绿交错的榆叶梅标本的浸制法采摘开放度为7-8成,长度为10-2Gcm的榆叶梅枝条,修剪整理,使枝、叶、 花疏落有致,水洗枝条灰尘,即可浸制,为克服枝条上浮,用重物绰压,浸没 段2-3 cm;用2 ml浓度4(r/。福尔马林,3 g硼酸,10 ml浓度20 %酒精和IOOO ml水 混合固定液固色,时间为24h;当固色稳定后,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取出清洗, 移入30ml浓度6y。亚硫酸,20g硼酸和1000 ml水的保存液中;石蜡封瓶口,贴标 签;待更换保存液即可长期保存。实施例2黄绿交错的雪莲的标本的浸制法采摘开放度为8成左右的雪莲花,植林高度10-20 cm,含有5-6片黄色苞片 和4-5片绿叶;修剪整理枝叶,沖洗根部的泥土,即可浸制,为克服枝条上浮, 用重物繂在根上,浸没段2-3cm;放在冰箱O-5°C,待固色;用5%硫酸铜溶液固 定液固色,直至呈现绿色—褐色—黄色—绿色色段,此过程为4-5d;移出洗去 硫酸铜,用2% ~ 3。/。亚硫酸漂白ld;当固色稳定后,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取 出清洗,浸入10ml 6%亚辟^酸、40ml甲醛、甘油40ml和1000 ml水的保存液中, 石蜡封瓶口,贴标签;待更换保存液即可长期保存。用此方法还可以浸渍沙拐枣、梭梭和麻黄植物等。实施例3开玫红色花的月季标本的浸制法采摘开放度为7-8成的月季花枝条,条长10-20 cm,花带5-6片叶子;修 剪整理枝、叶、花疏落有致,水洗枝条的灰尘,即可浸制,为克服枝条上浮, 用重物缚压,浸没段2-3cm;用4 ml浓度40°/。福尔马林、3 g硼酸和400 ml水的混合固定液固色,时间8d;当固色稳定后,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取出清洗, 浸入20 ml浓度10%亚石克酸,10 g硼酸和1000 ml水保存液中,石蜡封瓶口 , 贴标签;待更换保存液即可长期保存。 实施例4黄花万寿菊标本的浸制法采摘开放度为8-9成的万寿菊枝条,条长10-20 cm;花朵带9-10片叶子; 修剪整理,叶、花疏落有致,水洗枝条的灰尘,即可浸制,为克服枝条上浮, 用重物縛压,浸没,爻2-3cm;用40 ml浓度6%亚石克酸和水900ml的混合固定液 固色,时间5d;当固色稳定后,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取出清洗,浸入25 ml 福尔马林,25 ml甘油和1000 ml水的保存液中,石蜡封瓶口,贴标签;待更换 保存液可长期保存。实施例5开紫色花的藿香蓟标本的浸制法采摘开放度为8-9成的藿香蓟枝条,条长5-10 cm, 3-4朵花带9-10片叶 子;修剪整理枝、叶、花疏落有致,水洗枝条灰尘,即可浸制,为克服枝条上 浮,用重物缚压,浸没段2cm;用20%的氯化镁溶液浸泡1~4 d,然后分别用 30%、 50%、 75%的氯化镁溶液依次浸泡,每次浸泡5~7 d, PH调为8,再分 别用85%的氯化镁溶液浸泡,每次浸泡7~10 d,在过饱和的氯化镁固定液中 保持原色;当固色稳定后,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取出清洗,浸入20%的氯化 镁溶液保存液中,石蜡封瓶口,贴标签;待更换保存液即可长期保存。
权利要求
1、荒漠植物浸渍标本及保色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渍标本的制作包括选材采集→修剪清洁→固定液浸制→保存液浸制→入瓶密封贴标签的步骤;其保色固定液与保存液的浸制步骤为粉红色系花固定液浸制采用1.8-4ml浓度40%福尔马林、2-4g硼酸、浓度20%酒精8-12ml和800-1200ml水的混合液中,浸泡22-26h;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20-40ml浓度6%亚硫酸、18-22g硼酸和900-1100ml水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绿色叶、小碎花系列固定液浸制采用浓度5%硫酸铜溶液,将标本浸泡,直至呈现绿色→褐色→黄色→绿色时的此色段,固定时间为3-6d,移出洗去硫酸铜,用浓度2%~3%亚硫酸漂白1-2d;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8-12ml浓度6%的亚硫酸、38-42ml甲醛、38-42ml甘油、900-1100ml水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红色花系固定液浸制采用由3-5ml浓度40%福尔马林、2-4g硼酸和380-420ml水的混合液中,浸泡7-10d;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18-22ml浓度10%亚硫酸、8-12g硼酸和900-1100ml水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黄色系固定液浸制采用38-42ml浓度6%亚硫酸和水800-1000ml配制而成的固定液里,浸泡4-7d;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23-27ml福尔马林、23-27ml甘油和900-1100ml水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深红色、紫色花系固定液浸制采用浓度20%的氯化镁溶液浸泡2-5d,然后分别用浓度30%、50%、75%的氯化镁溶液依次浸泡,每次浸泡4-8d,控制PH为7.5-9;再分别用浓度85%的氯化镁溶液浸泡,每次浸泡6-10d后,在过饱和的氯化镁固定液中保持原色;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浓度20%的氯化镁溶液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浸渍标本及保色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 液与保存液浸制步骤为粉红色花系固定液浸制采用2-3ml浓度40。/。福尔马林、2-3 g硼酸、浓度20 %酒精9-11 ml和900-1100 ml水的混合液中,浸泡23-25h;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 时,移入25-35 ml浓度6y。亚硫酸、19-21 g硼酸和950-1050 ml水的保存液中,待 长期保存;绿色叶、小碎花系列固定液浸制采用浓度5%硫酸铜溶液,将标本浸泡, 直至呈现绿色—褐色—黄色—绿色时的此色段,固定时间为3-5d,移出洗去硫酸 铜,用浓度2%-3%亚硫酸漂白1-1. 5d;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9-llml浓度6。/。的亚碌u酸、39-41 ml甲醛、39-41ml甘油、950-1050 ml水的保存液中, 待长期保存;红色花系固定液浸制采用由3-5 ml浓度40%福尔马林、2-4g硼酸和 380-420 ral水的混合液中,浸泡7-9d;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19-21 ml 浓度10°/。亚硫酸、9-llg硼酸和950-1050 ml水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黄色系固定液浸制采用39-41 ml浓度6。/。亚碌u酸和水850-950 ml配制而 成的固定液里,浸泡4-6d;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24-26ml福尔马林、 24-26ml甘油和950-1050 ml水的^f呆存液中,待长期保存;深红色、紫色花系固定液浸制釆用浓度20。/。的氯化镁溶液浸泡2-4d,然 后分别用浓度30%、 50%、 75%的氯化镁溶液依次浸泡,每次浸泡5-7 d,控制 PH为7. 8-8. 5;再分别用浓度85 %的氯化镁溶液浸泡,每次浸泡7-9 d后,在过 饱和的氯化镁固定液中保持原色;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浓度20%的氯 化镁溶液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
3、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浸渍标本及保色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 液与保存液浸制步骤为粉红色花系固定液浸制采用2ml浓度40。/。福尔马林、3 g硼酸、浓度20%酒 精10ml和1000 ml水的混合液中,浸泡24h;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30 ml 浓度6°/。亚硫酸、20g硼酸和1000 ml水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绿色叶、小碎花系列固定液浸制采用浓度5%硫酸铜溶液,将标本浸泡, 直至呈现绿色—褐色—黄色—绿色的色段,固定时间为4d,移出洗去硫酸铜,用 浓度2 % ~ 3 %亚硫酸漂白ld;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lOml浓度6 %的亚 硫酸、40ml甲醛、40ml甘油、1000 ml水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红色花系固定液浸制采用由4ml浓度40°/。福尔马林、3g硼酸和400 ml水 的混合液中,浸泡8d;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20ml浓度10。/。亚硫酸、10 g 硼酸和1000 ml水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黄色系固定液浸制采用40 ml浓度6%亚硫酸和水900 ml配制而成的固 定液里,浸泡5d;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25 ml福尔马林、25 ml甘油 和1000 ml水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深红色、紫色花系固定液浸制采用浓度20%的氯化镁溶液浸泡3 d,然 后分别用浓度30%、 50%、 75%的氯化镁溶液依次浸泡,每次浸泡6 d,控制 PH为8;再分別用浓度85%的氯化镁溶液浸泡,每次浸泡8 d后,在过饱和的 氯化镁固定液中保持原色;当无色素或杂质析出时,移入浓度20%的氯化镁溶 液的保存液中,待长期保存。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渍标本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选采标本取 特征典型,枝条、花或果实新鲜无病虫斑,枝条长度控制在10-20 cm,花的开 放度最好为7-8成,果实尖挺、饱满。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渍标本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修剪的枝条、 花朵、果实无损,清洁除灰尘,植物浸没段为1.8-2. 5cm,用玻璃棒整形,上盖 封口,避光存放。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渍标本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浸制好的 标本清水漂洗,固定造型、浸入在保存液中,石蜡封口,贴分类标签。
7、 根据权利要求l、 2、 3所述的浸渍标本及保色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浸渍标本的固定液恢复植物原色的浸渍时间3-7天,肉质、浆果植物60-90天; 保存液一年更换后即可长期使用。
8、 根据权利要求l、 2、 3所述的浸渍标本及保色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标本浸制与固色存放的容器均为玻璃器亚或陶瓷器亚。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荒漠植物浸渍标本及保色的制作方法,包括选材采集→修剪清洁→固定液浸制→保存液浸制→入瓶密封贴标签的步骤;其保色固定液与保存液的浸制步骤,针对绿色和红色两大花的色系,依据植物器官部位所含色素的成分不同的特点。对化学药性的不断调试,通过固定液与保存液的呈色系列筛选,合理控制了酸碱平衡度,使植株内色素分子的结构变得稳定;经保色处理的标本能清晰地显示植物体的形态构造,制成的植物浸制标本色泽鲜艳,立体感强,形态逼真,可完好的展示植物的花果叶细微的形态差异,丰富了标本分类学及保藏方法的研究。本发明针对新疆特有荒漠植物,利用化学药液浸制标本及保色的方法,均采用玻璃陶瓷器皿,化学试剂均为常规试剂,成本低,方法可操作性强,市场前景看好。
文档编号A01N3/00GK101401567SQ20081007283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19日
发明者缨 冯, 张永娟, 闫小飞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