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树育苗方法

文档序号:371062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梅树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梅树育苗方法。
技术背景梅(Prunus mume),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分为果梅和花梅两类。果梅又称青梅、酸 梅,其果实主要作加工或药用, 一般加工制成各种蜜饯和果酱,具有多种保健功能;花梅主 要供观赏。目前,梅树的育苗一般采用春季枝接(切接、劈接)和秋季芽接(T字型芽接)技术, 育苗周期为2年。切接一般在11月撒播砧木种子,春季在离地4 6厘米处剪断砧木,用刀 在断面皮层内略带木质部的地方垂直切下进行切接;接穗长5 8厘米,带有3 4个芽,扁 楔形。用塑料条绑缚,外涂封蜡。嫁接后一个月检査接穗是否成活,对成活接芽松绑去膜, 及时剪砧、去萌和抹芽,并补接。秋季T字型芽接,砧木采用春播(3月下旬 4月)或秋播 (11月中下旬 12月上旬),开沟条播;8月上旬 9月上旬,采用T字型芽接或嵌芽接;次 年3月在接芽上方lcm处剪砧;每3 4天抹除砧芽。如何加快育苗速度,縮短育苗周期,实 现一年出圃,是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难题。发明内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梅树育苗方法,可以加快育苗速度,縮短育苗周期,适用于长江中下 游地区。所述梅树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2月上中旬在阳畦小弓棚内撒播实生梅种子或毛桃,培育砧木秧苗,3月上中旬将秧苗移栽至肥沃的苗圃,培育砧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进行带 木质部嵌芽接,接芽成活后采取倒砧式二次剪砧法剪去砧木。所述苗圃在冬至前每公顷撒施腐熟有机肥30 35吨、菜籽饼2 2. 5吨,深翻30 35cm, 进行冻晒,移入秧苗前10 15d,每公顷再施速效化肥过磷酸钙1 1.5吨,浅翻入土。3月上中旬,当砧木苗高4 5cm,具4片以上真叶时,将秧苗带子叶从阳畦小弓棚移栽 至苗圃,移栽行距25 30cm,株距8 10cm。5月下旬至6月中旬,当砧木粗度达到0.5cm以上,接芽饱满度较高时,采用带木质部 嵌芽接。在距地面5 10cm处,选择砧木阳面,向下斜切两刀,形成一个楔形缺口,深度占 砧木粗度的1/3。砧木楔形缺口第一刀的角度为10 15° ,长度1.5 2cm,第二刀在第一刀 下0. 5 1. Ocm处,角度为20 25° ;接穗穗条斜楔形的长削面长1. 2 1. 8cm,短削面长0. 5 0. 8cm。所述倒砧式二次剪砧法是在芽接后5 7天,在成活接芽上方1. 0 1. 2cm处进行第1次 倒砧;当接芽萌发生长至10 12cm处,具6片功能叶时,及时将砧梢上提,进行第2次剪砧。 第1次倒砧的深度占砧木粗度的4/5。所述接穗品种为细叶青、南红或梅花。接穗穗条为树龄5 15年的当年生外围中枝或长枝,当年生长枝采穗前7 10天进行摘 心处理。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包括1) 培育砧木秧苗;2) 3月上中旬将秧苗带子叶移栽至肥沃的苗圃,管理秧苗,培育砧木;3) 选择树龄在5-15年的盛果期梅树母本树剪取接穗;4) 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进行带木质部嵌芽接;5) 嫁接苗管理,主要采用倒砧式2次剪砧法,刺激接芽萌发,保证养分供应,促进 接梢生长;6) 后期管理,主要指除砧部萌芽,按时解绑,连续摘心,促进苗木生长,枝条粗壮, 叶芽饱满。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 采用肥圃移栽、倒砧二次剪砧法育苗,成苗快,当年出圃,苗高80cm,干径0.6cm 以上。相比需2年才能出圃的梅树常规育苗方法,大大加快育苗速度,縮短育苗周期。2、 通过肥圃移栽技术培育砧木苗,比现有的就地播种技术提早15 20天出齐苗,且根 系发达,苗相整齐。3、 肥圃移栽为砧木苗的后期生长提供了足够的营养,不需进行地面追肥,减少了对砧木 苗及根系的破坏。4、 快速培育砧木苗,使嫁接时间提早,接芽发育不充实,采取带木质部嵌芽接可减轻对 幼芽的损伤,提高成苗率。5、 当砧木粗度0.5cm以上时芽接,接芽饱满度较高,采用带木质部嵌部芽接,可以提髙 嫁接速度。6、 接后倒砧,不仅可让接芽直接处于顶端,刺激接芽萌发,而且保证砧苗枝叶与根系养 分、水分交换,砧根生长,并临时辅养好接芽的发育。总之,采用本发明,具有加快育苗速度、縮短育苗周期的特点,可当年出圃,且成苗率 高,达到85%以上。


图1为本发明的梅树育苗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1) 苗圃准备选择地势稍高,地形平坦、能排能灌、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作苗圃。冬至前每公顷撒施腐熟有机肥35吨、菜籽饼2吨,深翻30cm,进行冻晒。立春后平整做畦,苗圃畦向为南北 走向。移入秧苗前10d,每公顷再施速效化肥过磷酸钙1吨,浅翻入土,使肥料充分均匀地 拌和在15cm 土层中。(2) 培育砧木秧苗ll月中下旬,层积处理实生梅种子。2月中旬,在苗圃附近背风向阳的田块,堆砌围埂, 做成东西走向、南低北高、宽80cm的阳畦,畦底表面铺5cm沙土,将层积种子在阳畦内摊开, 做到种子间相靠不相压,然后再在其上覆盖5cm厚的沙土,保持沙质湿润,最后用塑料薄膜 密封,温度低时加盖草帘,温度过高时通风降温,控制棚内温度18 30°C。 18天后发芽。(3) 移栽、管理秧苗,培育砧木当苗高达到5cm,具有4片以上真叶时,及时分批将砧木苗带子叶移栽至肥沃的苗圃。 移栽行向取东西向,与苗圃畦向垂直,行距25cm,株距10cm, 3月中旬移栽结束,比就地播 种提早18天出齐苗,且移栽的砧木苗根系发达,苗相整齐。砧木苗管理,每周喷一次0.3%的尿素做叶面肥;嫁接前7天,进行重摘心,控制顶梢旺长。(4) 接穗选择选取品种纯正、生长健壮、结果良好、无病虫害、树龄在5 15年的本地主栽品种细叶 青或南红作母本树。选用20cm左右的当年生中枝或外围长枝(采穗前10天摘心处理,提高 接芽成熟度)作穗条。(5) 带木质部嵌芽接-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进行带木质部嵌芽接,砧木粗度达到0.5cm以上,在距地面5 10cm 处,选择砧木阳面,向下斜切两刀,第一刀的角度为10 15° ,长度1.5 2cm,第二刀在第 一刀下0.5 1.0cm处,角度20 25° ,形成一个楔形缺口,深度约占砧木粗度的1/3。然后 选择粗度相近的带木质穗条,同样削成斜楔形, 一侧为长削面(1.2 1.8cm),另一侧为短削5面(0.5 0.8cm),芽留在侧面。将接段长削面向着砧木插入,对齐插紧,随后用薄膜条将接 穗与砧木扎紧,仅留芽眼在外。(6) 嫁接苗管理采用倒砧式2次剪砧法,第1次倒砧在接后5 7天,用修枝剪在成活接芽上方1. Ocm处 入剪,深度约占砧木粗度的4/5,在接芽对侧留少量木质部连带皮层,并将砧木倒下遮盖在 苗木上;在接芽萌发生长至10cm处,具6片功能叶时,及时将砧梢上提,进行第2次剪砧。(7) 后期管理本发明肥床移栽育苗为苗木的后期生长提供有足够的营养, 一般不再进行地面追肥,以 减少对苗木及根系的破坏。但为促进苗木生长,生产出枝条粗壮、叶芽饱满的合格苗木,要 随时抹芽,及时灌溉,按时解绑,连续摘心。当年出圃,苗高80cm,干径0.6cm,成苗率85% 以上。实施例2:(1) 苗圃准备选择地势稍高,地形平坦、能排能灌、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作苗圃。冬至前每公顷撒施腐熟有机肥30吨、菜籽饼2.5吨,深翻35cm,进行冻晒。立春后平整做畦,苗圃畦向为南 北走向。移入秧苗前15d,每公顷再施速效化肥过磷酸钙1.5吨,浅翻入土,使肥料充分均 匀地拌和在15cm 土层中。(2) 培育砧木秧苗ll月中下旬,层积处理毛桃种子。2月中旬,在苗圃附近背风向阳的田块,堆砌围埂, 做成东西走向、南低北高、宽80cm的阳畦,畦底表面铺5cm沙土,将层积种子在阳畦内摊开, 做到种子间相靠不相压,然后再在其上覆盖5cm厚的沙土,保持沙质湿润,最后用塑料薄膜 密封,温度低时加盖草帘,温度过高时通风降温,控制棚内温度18 3(TC。 18天后发芽。(3) 移栽、管理秧苗,培育砧木当苗高达到4cm,具有4片以上真叶时,及时分批将砧木苗带子叶移栽至肥沃的苗圃。 移栽行向取东西向,与苗圃畦向垂直,行距30cm,株距8cm, 3月中旬移栽结束,比就地播 种提早18天出齐苗,且移栽的砧木苗根系发达,苗相整齐。砧木苗管理,每周喷一次0.3%的尿素做叶面肥;嫁接前7天,进行重摘心,控制顶梢旺长。(4) 接穗选择选取品种纯正、生长健壮、结果良好、无病虫害、树龄在5 15年的本地主栽品种梅花 (如美人梅)作母本树。选用20cm左右的当年生中枝或外围长枝(采穗前7天摘心处理,提 高接芽成熟度)作穗条。(5) 带木质部嵌芽接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进行带木质部嵌芽接,砧木粗度达到0. 5cm以上,在距地面5 10cm 处,选择砧木阳面,向下斜切两刀,第一刀的角度为10 15° ,长度1.5 2cm,第二刀在第 一刀下0.5 1.0cm处,角度约20° ,形成一个楔形缺口,深度约占砧木粗度的1/3。然后选 择粗度相近的带木质穗条,同样削成斜楔形, 一侧为长削面(1.2 1.8cm),另一侧为短削面 (0.5 0.8cm),芽留在侧面。将接段长削面向着砧木插入,对齐插紧,随后用薄膜条将接穗 与砧木扎紧,仅留芽眼在外。(6) 嫁接苗管理采用倒砧式2次剪砧法,第1次倒砧在接后5 7天,用修枝剪在成活接芽上方1. 2crn处 入剪,深度约占砧木粗度的4/5,在接芽对侧留少量木质部连带皮层,并将砧木倒下遮盖在 苗木上;在接芽萌发生长至12cm处,具6片功能叶时,及时将砧梢上提,进行第2次剪砧。(7) 后期管理本发明肥床移栽育苗为苗木的后期生长提供有足够的营养, 一般不再进行地面追肥,以 减少对苗木及根系的破坏。但为促进苗木生长,生产出枝条粗壮、叶芽饱满的合格苗木,要 随时抹芽,及时灌溉,按时解绑,连续摘心。当年出圃,苗高80cm,干径0.65cm,成苗率 87%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梅树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2月上中旬在阳畦小弓棚内撒播实生梅或毛桃种子,培育砧木秧苗,3月上中旬将砧木秧苗移栽至肥沃的苗圃,培育砧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进行带木质部嵌芽接,接芽成活后采取倒砧式二次剪砧法剪去砧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梅树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圃在冬至前每公顷撒施腐熟有 机肥30 35吨、菜籽饼2 2.5吨,深翻30 35cm,进行冻晒,移入秧苗前10 15d, 每公顷再施速效化肥过磷酸钙1 1. 5吨,浅翻入土。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梅树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培育砧木秧苗的温度控制在18 30 。C。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梅树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3月上中旬,当砧木苗高4 5cm, 具4片以上真叶时,将秧苗带子叶从阳畦小弓棚移栽至苗圃,移栽行距25 30cm,株 距8 10cm。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梅树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带木质部嵌芽接时,在距地面5 10cni 处,在砧木阳面上形成一个楔形缺口,深度占砧木粗度的1Z3。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梅树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砧木粗度达到0. 5cm以上,向下斜切 两刀,形成楔形缺口,第一刀的角度为10 15° ,长度1.5 2cm,第二刀在第一刀下 0. 5 1. 0cm处,角度20 25。;接穗穗条斜楔形的长削面长1. 2 1. 8cm,短削面长0. 5 0.8cm。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梅树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倒砧式二次剪砧法是在芽接后5 7 天,在成活接芽上方1. 0 1. 2cm处进行第1次倒砧;当接芽萌发生长至10 12cm,具 6片功能叶时,及时将砧梢上提,进行第2次剪砧。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梅树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第1次倒砧的深度占砧木粗度的4/5。
9.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梅树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穗品种为细叶青、南 红或梅花。
10. 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梅树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接穗穗条为树龄5 15年的 当年生外围中枝或长枝,当年生长枝采穗前7 10天必须进行摘心处理。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梅树育苗方法,适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可以加快育苗速度,缩短育苗周期,包括以下步骤2月上中旬在阳畦小弓棚内撒播实生梅或毛桃种子,培育砧木秧苗,3月上中旬将秧苗移栽至肥沃的苗圃,培育砧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进行带木质部嵌芽接,接芽成活后采取倒砧式二次剪砧法剪去砧木。所述倒砧式二次剪砧法是在芽接后5~7天,在成活接芽上方1.0~1.2cm处进行第1次倒砧;当接芽萌发生长至10~12cm,具6片功能叶时,及时将砧梢上提,进行第2次剪砧。采用本发明,具有加快育苗速度,缩短育苗周期、可当年出圃,且成苗率高,达到85%以上。
文档编号A01G17/00GK101401533SQ200810154899
公开日2009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7日
发明者李百健, 云 程 申请人:南京新世纪园艺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