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繁殖白条天牛花绒寄甲及用于防治云斑白条天牛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5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工繁殖白条天牛花绒寄甲及用于防治云斑白条天牛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害虫的生物防治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人工繁殖白条天牛花绒寄甲及用 于防治云斑白条天牛技术。
背景技术
云斑白条天牛(&tocera力ors打e^tf)属鞘翅目天牛科,是我国华中地区速生丰产 林、防护林和北方核桃林最严重的蛀干害虫,也是我国天牛科中体形最大的一种,防治十 分困难。这种天牛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杨树(尸o/ W"s s卯.)林内普遍发生,危害严重。 主要危害黑杨派的杨树和经济林树种核桃。危害方式主要以幼虫在树干中蛀食木材和在形 成层取食,严重时树干内被蛀食得千疮百孔,当几头天牛共同危害、被害树木形成层环绕 树干一周时,树木的营养输送组织即遭阻断和破坏,造成受害树死亡。 一般的受害树其树 高、胸径和材积生长也受到严重影响。严重受害的杨树和核桃林分树木的受害率常常达100 %。
近年来,杨树由于繁殖容易、生长快、材质优良等特点,己成为南方平原滨湖地区主 要造林树种和纸浆材树种,也是这些地区防护林的主栽树种。随着杨树种植面积的日益扩 大,云斑白条天牛的危害也日趋严重。幼虫钻蛀树干危害,常常导致树木风折、死亡和造 成木材降等,严重影响杨树的生长和林业产业的发展,是杨树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的毁灭性 害虫。
近十几年来,云斑白条天牛在太行山核桃产区(河南、山西、河北)和秦岭核桃产区 (陕西、河南)发生十分严重,是核桃生产的大敌。云斑白条天牛主要危害核桃树的主干 和大枝,幼虫在形成层及木质部钻蛀隧道,破坏树体营养输送组织,轻则造成树势哀弱, 核桃减产,甚至绝收,重者主干被蛀空而全株枯死,造成盛果期的核桃树大量死亡,是核 桃树的毁灭性害虫,严重影响了广大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
云斑白条天牛一生中以幼虫在树干内活动危害的时间占90%以上,其隐蔽性的生活方 式使得防治极为困难。该天牛之所以大发生,造成目前如此严重程度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 工大面积营造杨树、核桃等纯林,使得天牛的食料极为丰富,因而其种群数量迅速增加, 而天敌的发生往往滞后,其种群数量达不到抑制天牛造成灾害的程度,导致天牛的猖獗发
4牛。
现有防治技术主要是通过化学防治及其他常规防治方法进行防治,不但效果差,成本 高,而且污染环境和果品。而利用自然界中专门寄生云斑白条天牛幼虫和蛹的天敌进行生 物防治,不但防效好,还能够达到长期的持续控制效果,而且成本低,对环境和果品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治云斑白条天牛、且对环境安全的生物防治新技 术,主要包括人工繁殖白条天牛花绒寄甲及用于防治云斑白条天牛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人工繁殖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技术,包括步骤 首先,进行所述白条天牛花绒寄甲成虫的饲养和诱发产卵; 然后,进行卵的孵化,孵化出所述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幼虫;
之后,利用替代寄主饲养所述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幼虫,将所述幼虫接种于所述替代 寄主体上使其寄生发育,幼虫老熟后吐丝作茧,化蛹其中,随后羽化为成虫; 上述过程中的环境温度为25'C ± 1°C 、湿度为65%±5%。
本发明的防治云斑白条天牛的技术,应用上述的人工繁殖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技术繁 殖的白条天牛花绒寄甲防治云斑白条天牛,将所述白条天牛花绒寄甲释放于所述云斑白条 天牛危害区的受害树上。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人工繁殖白条天牛花绒寄甲及
用于防治云斑白条天牛技术,由于在温度为25'C土rC、湿度为65%±5%的环境中,首先进 行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的饲养和诱发产卵;然后进行卵的孵化,孵化出所述白条天牛 花绒寄甲的幼虫;之后利用替代寄主饲养所述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幼虫,将所述幼虫接种 于所述替代寄主体上使其寄生发育,最后繁育出天敌的成虫。可以将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 卵和成虫释放于云斑白条天牛的危害区,能有效防治云斑白条天牛,且无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人工繁殖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技术,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是,包括步骤 首先,进行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的词养和诱发产卵;然后进行卵的孵化,孵化出 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幼虫;之后,利用替代寄主饲养所述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幼虫,使其 寄生、发育成为健壮的天敌成虫,所用的替代寄主为一种鞘翅目甲虫的预蛹,也可以用其它昆虫的幼虫。饲养繁殖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可以为25"C士1'C、湿度可以为65%±5%,根据 需要也可以选用其它的温度和湿度。
进行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的饲养和诱发产卵具体可以包括 首先,在养虫塑料盒内(使用甜需用脱脂棉沾75%的酒精,对盒内表面进行消毒处 理,然后再用脱脂棉沾蒸馏水,擦拭盒内表面),在盒底铺一层医用消毒纱布,然后放入 养虫木块,所述养虫木块上方放3 4层比木块表面积小的牛皮纸,所述牛皮纸上盖一载玻 片,并将所述载玻片、牛皮纸和木块捆绑在一起,所述养虫塑料盒内还放有饮水器和饲料 盘,所述养虫塑料盒内还放有两端开口的牛皮纸袋。 所用的饲料可以是人工配制的伺料,配方如下
每50g所述配制的饲料中包括黄粉甲幼虫(包括部分云斑天牛幼虫)粉42. lg,干酵 母粉5g,蔗糖1.65g,杨树皮粉1.25g,微量元素2g;所配制的饲料放置在(TC以下保存备 用。
养虫木块的制作方法可以是,用新鲜的黑杨派树种的木材做成长宽高为8.6X4. IX 2.1 cm的木块,并将木块用无纺布包上。也可以采用其它树种的木块。
然后,在养虫塑料盒内放入白条天牛花绒寄甲40头成虫,可以放入35 45头,并盖上 盒盖,盒盖上钻有多个直径为0.5 1.5mm的小孔;盒内白条天牛花绒寄甲成虫中,雌虫的 数量大于雄虫的数量。
进行卵的孵化具体可以包括
将养虫木块上面的带有卵块的牛皮纸取出,放到一个塑料盒内,盖上盒盖,盒盖上钻 有多个小孔,每2天检查一次塑料盒内是否有已孵化的一龄幼虫,并将孵化出的一龄幼虫收 集起来。
利用替代寄主饲养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幼虫具体可以包括-
取l头替代寄主(一种甲虫的预蛹),为了防止病菌感染,先在一种拮抗菌液中浸一 下,擦干,然后放到长50mm、直径15mm的透明塑料指形管内;再用细毛笔沾点蒸馏水,依 据替代寄主的大小,沾取一定数量(可以是7 9头)的白条天牛花绒寄甲幼虫(一般为8 头),轻轻放到替代寄主体上;然后可以将一长宽为30X15mm的70g牛皮纸条对折放入管 内,紧靠替代寄主;再用脱脂棉塞紧管口。脱脂棉堵塞的程度以用手捏住脱脂棉而塑料管 不脱落为宜。最后进行培养,繁育出健壮的白条天牛花绒寄甲成虫。
本发明的防治云斑白条天牛的技术,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是,应用上述的白条天牛 花绒寄甲的饲养繁殖方法繁殖的白条天牛花绒寄甲防治云斑白条天牛,将白条天牛花绒寄 甲释放于所述云斑白条天牛的危害区。可以释放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或卵,具体方法 是
6将所培养并羽化成的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进行包装和冷藏
首先将羽化后的成虫在温度为16匸 23。C、湿度为65%±5%的环境中饲养,饲养温度 可以是18±2°C 、或21 ±2'C等,饲养4 6天后将雄虫和雌虫15头混合放入成虫释放袋内, 然后将成虫释放袋放入5'C ± 1 °C的环境中冷藏备用。
将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卵制成卵卡并冷藏备用
首先将产有白条天牛花绒寄甲卵的牛皮纸片按卵块的扇形自然块分块剪开,然后将已 剪好的卵块纸粘到对折后的双叶形纸内面,并将所述双叶形纸合起来并在开口处用钉书机
订上,制成所述卵卡;将所述卵卡放入6士rc的环境中储藏。
释放卵进行防治时时,将上述储藏的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卵制成的卵卡进行释放,可 以将卵卡用钉书机钉于树干上云斑白条天牛幼虫的排粪孔处紧上方,并避免阳光直射卵 卡。
释放成虫时,将上述储藏的成虫释放袋撕口后,根据释放量,将成虫直接倒在树干基 部,任其自由爬行到树干上部或扩散爬行至周围附近其它树上。释放时可以在5 10月份, 在晴朗天气的下午18: OO以后进行。
本发明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饲养繁殖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包括 步骤l、进行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人工饲养,使该天敌能正常发育和保种 具体方法是用带盖的塑料盒,先在盒底铺一张长方形医用消毒纱布,以利于成虫爬行 和翻身活动,并放入两个养虫木块、以及供天敌成虫避光栖息的纸袋、饮水器和饲料盒各
一个,然后放入白条天牛花绒寄甲成虫40头,最后盖盖保存(塑料盒盖上打有5个孔径1 2mm的通气孔);两天清理一次养虫盒,换饲料,加蒸馏水,置于18t:土2'C、湿度60%±5% 的环境中饲养。如果需要对成虫的饲养和诱发产卵,进行白条天牛花绒寄甲人工大量繁 殖,则进行步骤2。
步骤2、对成虫的词养和诱发产卵,进行白条天牛花绒寄甲人工大量繁殖,具体包

步骤2-l、养虫架的设计制作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初孵一龄幼虫,爬行力和钻缝能 力很强,即使将盒盖得很紧,它们也能找到空隙而爬出盒外;因而,需对养虫架作特殊设 计,以使爬到架上的幼虫清晰可见,便于收集接种繁殖。为此,需选用适当厚度(3 5mm 厚)的蓝色玻璃作为养虫架上的隔板,以使身体呈淡黄色的幼虫在此颜色反差较强的玻璃 板上易于发现。
步骤2-2、首先,在养虫塑料盒(长宽高二20X15X6 cm)内,在盒底铺一层医用消 毒纱布,以利于成虫爬行和翻身活动,然后放入两个养虫木块(长宽厚度二8.6X4. 1X2. 1cm)做诱发产卵用,木块上方放3层裁成比木块表面积稍小的普通牛皮纸,供成虫在其上产 卵,纸上盖一载玻片,随后用皮筋将载玻片、牛皮纸和木段勒上加以固定;然后放入供成 虫饮水的小指形管作饮水器,内盛蒸馏水,管口用海绵塞上,以防水流出;再放入一盛成 虫人工饲料的小容器,供饲喂白条天牛花绒寄甲成虫用;随后放入一个长宽为8.5X4. 5cm 的牛皮纸袋(袋的两端丌口,供成虫白天藏匿休息);最后接入白条天牛花绒寄甲成虫40 头,其中雌雄虫各20头,盖上塑料盒盖(盒盖上钻有5个孔径为l 2mm的通气孔);这样就 做成了一个小型白条天牛花绒寄甲"饲养室"。然后置于温度为25'C土rC、湿度65%±5% 的恒温恒湿的环境中饲养。每天加水和人工饲料,供成虫饮用和取食。两天检查一次,取 出有卵的养虫木块,换入新的养虫木块,并检查养虫架的玻璃上和养虫盒内是否有已孵化 钻出的幼虫。若发现有幼虫,立即收集进行人工接虫,并转移到歩骤3,进行幼虫的饲养。 如果不需要立即进行幼虫的词养,则进行步骤2-3。
歩骤2-3、白条天牛花绒寄甲卵卡的制作、包装与冷藏
第一步,将从步骤2-2中取出的养虫木块上面的带有卵块的牛皮纸取下,其上有白条 天牛花绒寄甲雌虫所产的卵,用此方法饲养的该天敌雌虫一头一般一次所产的卵粒数为 56 350粒不等,卵粒很小,长度仅lmm左右,为长牡蛎形,单个卵肉眼很难看清,卵粒呈 扇形单层块状排列,且有多个卵块相互连接的现象。
第二步,将带卵的牛皮纸片上的卵块按扇形自然块分块剪开,小的剪成含一个卵块的 卵块纸,大的剪成含2 3个卵块的卵块纸,使每个卵块纸大约包含150粒卵。
第三步,先将制卡用长方形牛皮纸对折呈正方形(4X4 cm),然后将已剪好的卵 块纸背面涂适量胶水(注意不要将胶水涂得过多,以免胶水从卵块纸背面渗透到卵粒,或 从卵纸背面逸出到卵块上而导致卵不能孵化),粘到对折后的正方形双叶纸内叶中部;然 后将双叶纸合起来并在开口处用钉书机钉一针,即制成了卵释放卡。
第四步,将制好的卵释放卡放入卵卡包装盒(长宽高分别为27、 14、 18 cm的硬纸 盒,内分8个小隔段,其中6个隔段里各装60片卵卡,2个隔段里各装70片卵卡。这样,每盒
共可装50o个卵卡),然后将装满卵释放卡的包装盒放入6士rc的冰箱中低温储藏。
步骤3白条天牛花绒寄甲幼虫的饲养、成虫的繁育、包装与冷藏技术 步骤3-l卵的孵化将从步骤2-2中取出的养虫木块上面的带有卵块的牛皮纸取出, 或将步骤2-3中的卵释放卡取出,集中放到一个塑料盒内,盖上盖(盖上钻有2 5个孔径为 1 2mm的通气孔);放在25i:土rC,湿度65°/。±5%的恒温恒湿的环境中,每2天检査一次塑 料盒内是否有己孵化的幼虫,将孵化出的一龄幼虫,收集起来到幼虫饲养过程中。
步骤3-2幼虫的饲养对养虫架的玻璃上和养虫盒内出现的一龄幼虫,立即进行人 工接虫。方法是先将替代寄主(一种鞘翅目甲虫的预蛹) 一头放入透明塑料指形管内(指形管长50mm、直径15mm),然后用小毛笔轻粘上白条天牛花绒寄屮刚孵化的幼虫,轻轻放 到该预蛹体表, -般一头寄i上接8头白条天牛花绒寄甲幼虫(最后可繁殆出6头花绒寄甲 成虫);然后将一长宽为30X15mm的70g牛皮纸条对折放入管内,紧靠替代寄主,最后用 脱脂棉塞上管口。将接好虫的指形管,每4个用橡皮筋扎为1捆,放入塑料盒内,不用加 盖,放于温度25T:土2r、湿度60%±5%的环境中饲养, 一般经35 40天后即可见到新一代 白条天牛花绒寄甲成虫羽化。
歩骤3-3成虫的包装和冷藏将羽化后的成虫按歩骤l中的饲养程序饲养,对成虫进 行饲喂人工饲料以补充营养。饲养5天后分雌雄,将7头雄虫,8头雌虫放入成虫释放袋内, 然后用钉书机钉上封口,最后横着放入成虫包装盒(为长宽高=27 x 14 x 5 cm的硬纸 盒)内,内分5个小隔段,其中每隔段里各装40个成虫释放袋,每盒共装200个),然后将 成虫包装盒放入5。C ± 1 。C的冰箱中冷藏备用。
本发明应用白条天牛花绒寄甲防治云斑白条天牛的方法的具体实施,包括两种方法 方法一 释放白条天牛花绒寄甲卵防治云斑白条天牛。
先找到有云斑白条天牛危害和有新鲜虫粪排出的受害树,根据排粪孔的数量确定云斑 白条天牛幼虫数量(一般一头云斑白条天牛幼虫只有一个排粪孔),根据天牛数量确定花 绒寄甲卵的释放量。采用接种式释放法。可于每年的5月中旬至10月,在天牛幼虫进入活动 期后,按每个虫道钉一个卵卡(约50 100粒卵)的释放量释放花绒寄甲卵。卵释放卡应紧 靠排粪孔处钉,这样便于新孵出的花绒寄甲幼虫能够容易的进入天牛坑道,找到天牛幼虫 寄生。释放时,先找到云斑白条天牛幼虫排粪孔,然后将卵卡用钉书机钉在排粪孔上方的 树皮上,注意将卵卡边缘尽量紧贴树皮钉,以便孵化出的幼小的花绒寄甲幼虫能够顺利下 爬到树皮上,通过排粪孔进入天牛幼虫坑道中。
方法二释放白条天牛花绒寄甲成虫防治云斑白条天牛。
释放花绒寄甲成虫时,也采用接种式释放法,每3棵有云斑白条天牛幼虫危害的受害 树释放15头成虫(一个释放袋,内有7头雄虫,8头雌虫)。具体做法是对第一次释放卵 卡后虫口密度仍然较大的林分,可于第一次释放后的一个月,按每株树释放6 20头成虫 的释放量,于下午18: 00时后集中释放花绒寄甲成虫进行补充防治。释放时将成虫释放 袋内撕开口,将成虫直接倒于受害树的树干基部即可。注意在天敌释放后禁止使用化学杀 虫剂。释放成虫须在傍晚至天黑后进行,因为花绒寄甲的成虫为昼伏夜出性,白天停息在 隐蔽场所休息,而于傍晚和晚上出来活动,交配产卵,十分活跃。因此,白天释放成虫后 容易遭到其它天敌的伤害而降低防治效果,而应根据天敌的活动习性于傍晚以后释放。
下面对上述各步骤中有些操作及其述语和工具进行详细说明养虫盒即长宽高为20X15X6 cm的带盖的透明塑料盒,使用前需用脱脂棉蘸75%的 酒精,对其盒内表面进行擦拭,进行消毒处理。
养虫木块即用新鲜的黑杨派杨树木材做成长宽高为8.6X4. 1X2. 1 cm的()木块, 并将木块用无纺布包上。具体方法是用裁纸刀将无纺布裁成11X26 cm的长方形布片,每 块布片包一个养虫木块。将有胶的一面即用手抹感觉粗糙的一面对着木块,巻起来,然后 用电烙铁调到适当温度熨烫一下,再将木块的两头熨烫,使无纺布牢牢粘在木块上。养虫 木块上方放3张大小分别为长宽90X45 mm、 80X40隱和78 X 32mm的牛皮纸片(最大的在下 面,最小的在上面),供花绒寄甲成虫产卵,纸上最后盖l载玻片(长宽厚度二76X25X2 mm),然后用橡皮筋将载玻片、牛皮纸和木块扎成一体。
白条天牛花绒寄甲成虫休息纸袋由于其成虫活动习性为昼伏夜出性,因此,用长宽 85X45cm大小的牛皮纸,对折后用钉书机钉住外缘,两端开口,让白条天牛花绒寄甲成虫 白天在其中避光"休息"。
饮水器用2个长40 ram、孔径为13mm的透明塑料指形管做成,管内盛蒸馏水,管口用 海绵或脱脂棉塞上,但不能塞得太紧,以使水可渗透至海绵或脱脂棉,便于成虫饮用。最 后将两管用橡皮筋扎捆,放入养虫盒内。
饲喂白条天牛花绒寄甲成虫的饲料皿直径30mm、高4mm的塑料盘。
换饲料白条天牛花绒寄甲将人工饲料吃完后,需加入新的词料;没有吃完的,如饲 料色泽正常,且没有被污染,就不需再添加新饲料;没有吃完,但饲料色泽不正常,表明 已被污染,就须连同饲料皿一起换出,放入新的词料盒并加入新的饲料。
成虫的人工词料即我们研制的人工饲料,配好后放置在(TC以下保存备用。
人工接虫人工繁殖白条天牛花绒寄甲成虫时,要将刚孵化的白条天牛花绒寄甲一龄 幼虫接到替代寄主体上,以帮助其寄生,然后发育至成虫。方法是取l头替代寄主预蛹, 先在一种拮抗菌液中蘸一下,然后用软纸吸干菌液,放入长50 mm、直径15mm的透明塑料指 形管内,根据替代寄主个体大小,用细毛笔蘸少许蒸馏水,再轻轻沾取刚孵化的白条天牛 花绒寄甲幼虫8头,轻轻放到替代寄主身体上。接虫后,将长宽为30X15mm的70g牛皮纸对 折放入管内,紧靠替代寄主,以使白条天牛花绒寄甲老熟幼虫在寄生后取食完寄主、吐丝 做茧时附着其上;再用脱脂棉塞紧管口,放入词养间使其寄生发育。 一般7天后花绒寄甲幼 虫就将替代寄主取食殆尽,而在其尸体旁结茧化蛹。通常一头替代寄主能繁育出6 8头白 条天牛花绒寄甲成虫。
替代寄主的准备将替代寄主放入长50mm、直径15mm的透明塑料指形管内(每管放l 头),然后将带虫的塑料指形管集中装入塑料盒内,置于o 5i:冰箱中保存备用。
成虫释放袋用长85mm宽60mm的牛皮纸,折叠成65mmX 35mm的小袋,将开口5 mm处折 叠用钉书机先钉住开口的一边,装入山天牛花绒寄甲成虫15头后,再将另一边开口的5mm处折叠钉住。
本发明为生产上防治云斑白条天牛这种用材林和经济林的主要蛀干害虫提供了一套生 物防治云斑白条天牛的新技术,包括幼虫期和蛹期释放寄生性天敌——白条天牛花绒寄 甲,及该寄生性天敌昆虫人工大量饲养和繁殖的方法,及释放卵和释放成虫的良好释放防 治技术。设计制作出卵释放卡和成虫释放袋;研究出了长期(5 6个月)保存而不影响卵 的孵化及成虫正常产卵繁殖技术;研究出了释放天敌的适宜时间和具体释放技术,为利用 该天敌开展大面积防治云斑白条天牛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治后控制效果显著, 同时做到了在不污染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实现有效而持续地 控制害虫的目标。
本发明还可以在云斑白条天牛(&tocera/zo^/^W/)的成虫期在其补充营养的噬食寄 主植物——野蔷薇(i o^ mM/ W0ra)上,喷洒灭幼脲等对环境安全的不育剂(为一种昆虫 生长调节剂),在天牛成虫取食后造成雌成虫卵巢幼化,或使卵不能正常发育,从而大大 降低其下一代的虫口数量。因为云斑白条天牛成虫刚羽化时生殖系统尚未成熟,不具备交 尾产卵的能力,必须经过补充营养取食,积累营养物质后其生殖系统和卵才能发育成熟, 最后产出。补充营养对云斑白条天牛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十分重要。在利用不育剂防治 云斑白条天牛成虫、其种群数量显著降低的基础上,于天牛的幼虫期和蛹期释放寄生性天 敌——白条天牛花绒寄甲(卵和成虫),开展生物防治。防治后控制效果非常显著,而且不 污染环境,保护了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并能实现有效和持续控制害虫的防治目标。
白条天牛花绒寄甲(DarfarcM sp.)属鞘翅目寄甲科(Bothrideridae),是云斑白 条天牛(5atocera/7W"祈eWz')的重要寄生性天敌。本发明通过保护和利用云斑白条天牛的 天敌,帮助天敌增加和恢复种群数量,达到对云斑白条天牛种群的完全和有效地抑制,实 行以利用天敌为主的生物防治,同时可以配合喷洒对环境安全的不育剂等措施,将达到有 效和持续控制云斑白条天牛的防治效果。在林间进行了释放,防治效果显著,在湖北、湖 南杨树试验林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释放当年,试验区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寄生率就达65 %,第二年虫口减退率达95%以上,有效控制了这种重大害虫的危害,许多林分已在防治 的第二年很难找到天牛的排粪孔和天牛幼虫了。在山西省对危害核桃的云斑白条天牛进行 的防治效果也表明,花绒寄甲释放后第二年虫口减退率达85%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 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 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权利要求
1、一种人工繁殖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首先,进行所述白条天牛花绒寄甲成虫的饲养和诱发产卵;然后,进行卵的孵化,孵化出所述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幼虫;之后,利用替代寄主饲养所述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幼虫,将所述幼虫接种于所述替代寄主体上使其寄生发育,幼虫老熟后吐丝作茧,化蛹其中,随后羽化为成虫;上述过程中的环境温度为25℃±1℃、湿度为65%±5%。
2、 根据权力要求l所述的人工繁殖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绒 寄甲的成虫的饲养和诱发产卵包括先用脱脂棉蘸75%的酒精,对养虫塑料盒内、外表面擦拭,进行消毒处理,再用脱脂 棉蘸蒸馏水,擦洗干净盒内表面,并在盒底铺一层医用消毒纱布,然后放入养虫木块;所述养虫木块上方放3层比木块表面积小的牛皮纸,所述牛皮纸上盖一载玻片,并将 所述载玻片、牛皮纸和养虫木块捆绑在一起,所述养虫塑料盒内还放有饮水器和饲料盘, 所述饲料盘内放有配置的白条天牛花绒寄甲人工饲料,所述养虫塑料盒内还放有两端开口 的牛皮纸袋供成虫栖息;然后,在所述养虫塑料盒内接入所述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35 45头,并盖上盒 盖,所述盒盖上钻有多个直径为0.5 1.5mm的小孔,所述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中,雌 虫的数量大于雄虫的数量。
3、 根据权力要求2所述的人工繁殖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白条 天牛花绒寄甲人工饲料,配方如下-.每50g所述配制的饲料中包括黄粉甲幼虫干粉42. lg,干酵母粉5g,蔗糖1.65g,杨 树皮粉1.25g,微量元素2g;所述配制的饲料放置在(TC以下保存备用。
4、 根据权力要求2所述的人工繁殖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虫 木块的制作方法是,将黑杨派树种的干木材做成长宽高为8.6X4. 1X2. 1 cm的木块,并将 所述木块用无纺布包上,以防花绒寄甲将卵产入木材导管中。
5、 根据权力要求l所述的人工繁殖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替代 寄主为一种鞘翅目甲虫的预蛹。
6、 根据权力要求l所述的人工繁殖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幼 虫接种于所述替代寄主体上,方法包括取l头所述替代寄主,在拮抗菌液中浸一下,然后擦干,放到长50mm、直径15mm的透明塑料指形管内,用细毛笔沾取7 9头所述白条天牛花绒寄甲刚孵化的幼虫,轻轻放到荇 代寄主体上,最后用脱脂棉塞紧管口。
7、 一种防治云斑白条天牛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人 工繁殖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技术繁殖的白条天牛花绒寄甲防治云斑白条天牛,将所述白条 天牛花绒寄甲释放于所述云斑白条天牛危害区的受害树上。
8、 根据权力要求7所述的防治云斑白条天牛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白条天 牛花绒寄甲的卵制成卵释放卡进行释放,具体方法是将所述卵释放卡订于云斑白条天牛危 害的树干上天牛幼虫的排粪孔的紧上方,并避免阳光直射卵释放卡。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治云斑白条天牛的技术措施,其特征在于,所述卵释放卡 的制作方法包括首先将带卵的牛皮纸片按所述白条天牛花绒寄甲所产的卵块的扇形自然块分块剪开, 然后将所述卵块粘到对折后的双叶形纸内面,并将所述双叶形纸合起在开口处用钉书机订 上,即制成所述卵释放卡;将所述卵释放卡放入6 ± 1 °C的环境中冷藏备用。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治云斑白条天牛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白条 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装入成虫释放袋内储藏,待防治时进行释放,具体操作时将所述成虫 释放袋撕开口后,将袋内成虫倒在受害树的树干基部,任其自由爬行到树干上部或扩散爬 行至周围附近其它树上,寻找天牛幼虫排粪孔,在其附近产卵,孵化后的花绒寄甲幼虫即 钻入天牛幼虫坑道,寄生消灭天牛幼虫;释放成虫的时间是在5 10月份,选择晴朗天气的下午18: OO以后进行。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繁殖白条天牛花绒寄甲及用于防治云斑白条天牛技术,在温度为25℃±1℃、湿度为65%±5%的环境中,首先进行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成虫的饲养和诱发产卵;然后将孵化出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幼虫接种于替代寄主体上使其寄生发育,繁殖出花绒寄甲成虫。利用人工繁殖出的白条天牛花绒寄甲防治云斑白条天牛时,可以释放白条天牛花绒寄甲的卵,或者成虫。在云斑白条天牛幼虫期和蛹期释放,能有效防治云斑白条天牛,释放一年后天牛的虫口减退率可达90%以上,且无环境污染。释放白条天牛花绒寄甲卵时要注意将卵卡钉在幼虫排粪孔附近,释放成虫时须在傍晚时进行。
文档编号A01K67/033GK101683069SQ20081022284
公开日2010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2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22日
发明者桦 唐, 李建庆, 杨忠岐, 王小艺 申请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