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宜机械化养猪的活动栅栏式发酵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131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适宜机械化养猪的活动栅栏式发酵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宜机械化养猪的活动栅栏式发酵床,属畜牧养 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养猪业的迅速发展,丰富了人民生活水平、增加了农民收入、促 进了国'民经济发展。但是,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也伴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一
是环境污染加重。据测算,我国每年排放的养殖污水近100亿吨。畜禽粪
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有机物等成分,由于缺乏科学的处理措施,大量 粪便污水直接排出,造成了水体和土壤污染。二是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 出。近几年,非法使用瘦肉精、苏丹红等违禁药物恶性事件频发,抗生素 残留等问题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引发了全社会对畜产品安全的关注。三 是动物福利状况恶劣。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上我国畜禽饲养环境恶劣, 空气质量差,饲养管理水平落后,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畜禽的福利状况和 生存质量,致使畜禽在整个生长周期中都处于持续的应激状态中,影响了 畜禽的生产性能、健康状况以及畜产品品质。此外,畜禽舍环境恶劣,还 直接导致了疫病频发、防控难度加大。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项猪在经微生物处理的垫料上生长、粪尿被垫料 中的微生物分解转化为有益物质、粪污不必清理、对环境无污染、猪舍无 臭味的回归自然的环保型养猪技术。发酵床技术养猪,饲料中禁止添加抗 生素,猪肉无药残,安全优质。猪舍垫料可反复多次利用,也可作为有机 肥使用。发酵床养猪技术,最先起源于日本,以后被韩国、美国等引入。2006年发酵床养猪技术开始进入我国,并在山东等省大面积推广。实践证 明,发酵床养猪技术与我国过去的水泥地面养猪模式比较,具有猪舍无臭 味、粪污免清理、肉质安全、节水、省人工等优势。
我国目前发酵床猪舍按屋顶形式分为单坡式、双坡式、阁楼式等。不 同形式的猪舍适于我国不同地区。由于发酵床技术进入我国时间短,猪舍 设计存在许多不合理方面,问题主要存在于发酵床设计。目前发酵床设计
不足主要为其一,不利于发酵床垫料翻挖及清理。单列式发酵床长度一
般为30米,跨度7米-9米,养殖户将整个发酵床分割为3-4个单床,每个 单床长度为8米-10米,跨度7米-9米,单床之间采用水泥砖砌墙分割。 该方式适于人工翻挖垫料,不利于机械翻挖垫料及垫料使用后的清理。其 二,不利于发酵床饲养。发酵床养猪,仔猪饲养密度为0. 5-0. 7平方米/头, 种猪0. 8-1. 2平方米/头,大猪为1. 2-1. 5平方米/头。随着猪体的不断生 长,发酵床单位面积饲养猪头数下降,此时应采取猪分群饲养或扩大发酵 床面积等措施,否则易致使发酵床处理粪污能力下降,导致发酵床养猪失 败。发酵床中群猪由于较长时间生长在一起,难以转群,另一方面发酵床 采用固定式水泥砌墙栅栏,发酵床饲养面积随猪群头数多少及猪个体大小 难以调整。其三,通风不良。发酵床垫料四周围栏采用水泥砖砌墙方式, 不利于气流在猪身体表面的流动,夏季不利于抗热应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适宜机械化养猪 的活动栅栏式发酵床,该发酵床可以调节发酵床单床面积、有利于通风、 防猪穿越,便于机械化翻挖发酵床垫料及清理粪污。
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宜机械化养猪的活动栅栏式 发酵床,包括发酵床、饲喂台和围墙,其特征是,所述的饲喂台和发酵床 纵向平行的设置在四面围墙内,饲喂台上平面与发酵床内垫料齐平,饲喂台上放置料槽;在所述的四面围墙上方均安装有围栏,在所述的四面围墙 中的一个横向围墙及其上围栏为活动式,其余三面围墙及其围栏为固定式, 在四面围墙围成的空间内纵向至少设置一个位于饲喂台和垫料上方的活动栅栏。
所述的活动栅栏为棒料制成的格栅,活动栅栏底部上下相邻的棒料之间 的间离在0.08米与0.13米之间;上部上下相邻的棒料之间的间离在 0. 1-0. 2米;活动栅栏位于饲喂台上方部分的高度为0. 4-0. 6米,活动栅栏 深入垫料部分的高度为0. 08-0. 13米。
在发酵床内,所述活动栅栏下方设有活动挡板。
所述的词喂台为水泥砖砌成,水泥挂面,长度为10米-30米,高度为 0. 5米-0.8米。
所述的围栏为棒料制成的格栅,格栅上下相邻的棒料之间的间离为 0. 1-0.2米。
所述的棒料可采用钢管或钢筋或木棍中任何之一。 本实用新型与己有的发酵床猪舍设计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采用活动栅栏和活动挡板,可以调节发酵床单床面积、有利于通风、 防猪穿越,便于机械化翻挖发酵床垫料及清理粪污。
2、 采用活动栅栏和活动挡板,便于根据猪群规模及猪个体大小,及时 调整猪饲养密度,便于猪词养管理及延长发酵床垫料使用期限。
3、 采用钢管制式围栏,便于猪舍内空气流动,有利于夏季通风降温。
4、 发酵床一侧采用活动围栏及活动围墙,便于猪及挖掘机的出栏与进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其中l活动栅栏,2活动挡板,3饲喂台,4横向围墙,5横向围栏,6纵向围栏,7纵向围墙,21活动式横向围墙。
图2 —图5本实用新型其它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l所示的实施例。一种适宜机械化养猪的活动栅栏式发酵床,
其发酵床为水平截面为矩形的凹槽,内填充符合发酵床养猪技术要求的垫料。饲喂台3和发酵床纵向平行的设置在四面围墙内,词喂台3的上平面等高于发酵床内垫料的高度。所述的词喂台3为水泥砖砌成的长方体平台,水泥挂面,长度为10米-30米,高度为0.5米-0.8米,其上放置料槽。饲喂台3其功能为利于猪采食,保护蹄壳,并且便于夏季猪趴卧,减缓热不良影响。
在所述的四面围墙由横向围墙4和横向围栏5,纵向围墙7和纵向围栏6围城封闭的环形,在所述的四面围墙中的一个横向围墙及其上围栏为活动式,其余三面围墙及其围栏为固定式。对于三个固定式围墙可采用水泥砖砌成,对于另一个活动式横向围墙21可采用活动挡板。当活动式横向围墙及其上围栏共同移开后,便于发酵床内猪出栏与进栏及挖掘机使用。
横向围栏和纵向围栏皆为钢管或钢筋或木棍等棒状材料制成,二者除长短不同外,其他一致。所述的各围栏为棒料制成的格栅,格栅上下相邻的棒料之间的间离为0. 1-0.2米,这种间距一方面便于空气流动,另一方面防止猪穿越。
在四面围墙围成的空间内纵向设置一个位于饲喂台3和垫料上方的活动栅栏1。活动栅栏为棒料制成的格栅并通过常见的连接方式与围栏连接,活动栅栏底部上下相邻的棒料之间的间离在0. 08米与0. 13米之间,最优为0. 10米;上部上下相邻的棒料之间的间离在0. 1-0. 2米。活动栅栏呈"菜刀"的形状,活动栅栏位于饲喂台上方部分的高度为0.4-0.6米,类似"刀把",位于饲喂台下方深入垫料部分的高度为0.08-0. 13米,该深入垫料 部分连同其上方的部分构成"刀体"。活动栅栏在发酵床中的位置可根据 养猪规模及猪个体大小进行调整。活动栅栏功能为调节发酵床单床面积、 有利于通风、防猪穿越及便于机械化操作发酵床。
为防止猪刨挖垫料穿栏,在发酵床内,位于活动栅栏下方设有活动挡板 2。活动挡板可采用木制的板子,可与活动栅栏搭配使用,在发酵床中的位 置可活动调节。活动栅栏和活动挡板的放置与取消,便于发酵床单床面积 调整、机械化翻挖垫料及清理废弃垫料。
图2 —图5本实用新型的活动栅栏和活动挡板调整而形成的其它实施 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一个活动栅栏结构。
图3为采用两个活动栅栏结构。
图4为采用采用一个活动栅栏和一个活动挡板结构。 ' 图5为采用采用两个个活动栅栏和两个活动挡板结构。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如此。
权利要求1、一种适宜机械化养猪的活动栅栏式发酵床,包括发酵床、饲喂台和围墙,其特征是,所述的饲喂台和发酵床纵向平行的设置在四面围墙内,饲喂台上平面与发酵床内垫料齐平,饲喂台上放置料槽;在所述的四面围墙上方均安装有围栏,在所述的四面围墙中的一个横向围墙及其上围栏为活动式,其余三面围墙及其围栏为固定式,在四面围墙围成的空间内纵向至少设置一个位于饲喂台和垫料上方的活动栅栏。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宜机械化养猪的活动栅栏式发酵床, 其特征是,所述的活动栅栏为棒料制成的格栅,活动栅栏底部上下相邻的棒料之间的间离在0. 08米与0.13米之间;上部上下相邻的棒料之间的间 离在0. 1-0. 2米;活动栅栏位于饲喂台上方部分的高度为0. 4-0. 6米,活 动栅栏深入垫料部分的高度为0. 08-0.13米。
3、 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宜机械化养猪的活动栅栏式发酵 床,其特征是,在发酵床内,所述活动栅栏下方设有活动挡板。
4、 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宜机械化养猪的活动栅栏式发酵床, 其特征是,所述的饲喂台为水泥砖砌成,水泥挂面,长度为10米-30米, 高度为0.5米-0.8米。
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宜机械化养猪的活动栅栏式发酵床, 其特征是,所述的围栏为棒料制成的格栅,格栅上下相邻的棒料之间的间 离为0. 1-0. 2米。
6、 按照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适宜机械化养猪的活动栅栏式发酵 床,其特征是,所述的棒料可采用钢管或钢筋或木棍中任何之一。
专利摘要一种适宜机械化养猪的活动栅栏式发酵床,属畜牧养殖技术领域,主要解决发酵床养猪机械化操作的问题。它包括发酵床、饲喂台和围墙,其特征是,所述的饲喂台和发酵床纵向平行的设置在四面围墙内,饲喂台上平面与发酵床内垫料齐平,饲喂台上放置料槽;在所述的四面围墙上方均安装有围栏,在所述的四面围墙中的一个横向围墙及其上围栏为活动式,其余三面围墙及其围栏为固定式,在四面围墙围成的空间内纵向至少设置一个位于饲喂台和垫料上方的活动栅栏。该发酵床可以根据猪群规模及猪个体大小,调节发酵床单床面积,有利于通风、防猪穿越、便于机械化翻挖发酵床垫料及清理粪污。
文档编号A01K1/02GK201274702SQ20082017300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0日
发明者姜殿文, 季相武, 张华杰, 朱荣生, 英 武, 诚 王, 王成立, 盛清凯, 赵红波 申请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