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生菌水产养殖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554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共生菌水产养殖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水产养殖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大棚水产养殖的地下水处理系统,都需要经过一定程度的过滤和沉淀,由 于地下水资源和近海海水遭受大量重金属、化学物质的污染、破坏,加上养殖池水内会残留 有大量的残饵、粪便、漂浮物等有机污染物,这些有机污染物在嫌气细菌的作用下会分解产 生大量的对水产有毒有害的气体,如氨气、硫化氢等,进而使得高密度养殖条件下的水产因 缺乏优质的水资源而患病率和死亡率高居不下。对于上述问题,养殖业界用了三种办法来 处理,第一是水中加药,第二是对鱼体进行药浴(利用高浓度高锰酸钾、二氧化氯进行药 浴),第三是不断地换水,此种方法使得能源消耗增多,费时费力,成本增高。另外,水产养殖所使用的饵料一般为近海捕捞的小鱼,大多都采用冰冻的方法制 作,解冻后做饵料饲喂,这些冰冻小鱼的饵料,由于本身受近海海水的污染,加上在内脏腐 败所产生的氨气和硫化氢的作用下,导致被饲喂宿主出现胃肠道疾病。为了预防疾病,传统 的做法是给水产饵料添加抗生素,这种方法给食品安全带来极大威胁,水产肉类的品质下 降,也抑制了水产产品的出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共生菌水产养殖法,该方 法能够有效取代抗生素、消毒液在养殖场内的使用,降低水产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长 率,节省能源,降低成本,缓解循环污染,提高水产肉类的品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共生菌水产养殖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a、往养殖水池喷洒共生菌液,所述共生菌液由植物源性乳酸菌与水按照1 1的比例 配备。b、利用共生菌液浸泡、搅拌饵料。其中步骤b包括洗干净饵料,倒入共生菌液浸泡 2个小时;捞出饵料,倒掉浸泡饵料的共生菌液,再次倒入共生菌液与饵料搅拌均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共生菌液直接喷洒到池水中,抑制水池中病原微生物的生产和繁殖,提高养殖对 象的抗病力,同时利用水环境中过多的有机物合成菌体物质,从而降低环境中氨氮、亚硝酸 氮、硫化氢等有害有毒物质的含量,并增加溶氧量,净化水产动物的生存环境,从而可调节 池水的PH值。本发明所使用的植物源性乳酸菌在水产动物的代谢过程中具有气化、氨化、 硝化、反硝化、解磷、硝化及固氮等作用,能将养殖池水内残留的大量残饵、粪便、漂浮物等 有机污染物分解为二氮化碳、硝酸盐、硫酸盐等无毒物质,进而被池水中的微藻类加以利 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另外,还从两个方面间接起到增加水中溶氧的作用一是通过降 低COD (Chemical Oxygrn Demand/化学需氧量)而增加溶氧,二是通过促进藻类生长和繁 殖而增加放氧量,从而达到降解饵料残渣、水产动物的粪便、漂浮颗粒的目的,降低换水频 率,节约能源。
植物源性乳酸菌与饵料浸泡、搅拌后进入水产动物体内,在体内产生共生菌群,与 致病菌争夺生存和繁殖空间、定植部位及营养素,调节体内菌群结构。共生菌通过分泌细菌 素、过氧化氢、有机酸(包括乳酸、乙酸、丙酸、丁酸等)等物质,使水产动物肠道内的PH下 降,抑制有害生物的生长,减少和预防疾病的发生。由于能抑制有害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在 细菌种间相互竞争中占优势,从而防止水产动物内有毒物质的积累,增强免疫力,根除肠道 炎,提高饵料消化吸收率,促进生长。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共生菌从野菜和野草中提取出来,属植物源性乳酸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菌种从野菜、野草中分离提取,在特殊的培养条件下,使培养液中的活菌浓度 达到1.2X101(lCfU/ml,使培养液中的活菌浓度比常规培养的菌数多数百倍,耐酸性强,在 pH值为2.0时仍保持高活性。本养殖法使用由植物源性乳酸菌调配的共生菌液对水产动物食用的饵料、池水微 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改良。植物源性乳酸菌进入水产动物体内后,在肠道内产生共生菌群, 与致病菌争夺生存和繁殖空间、定植部位及营养素;通过调节养殖水体内的微生态平衡,调 整水产养殖生物环境,净化水质,提高水产动物的健康水平及改良养殖环境。共生菌在水产 动物的体内(肠道)及体外(池水)均占有绝对优势,并且能完全取代抗生素进行饲养,解 决了水产动物的药物残留问题,生产出绿色、安全、美味的水产,将对水产养殖业产生革命 性的推动作用。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该水产养殖方法包括步骤a、往养殖水池喷 洒共生菌液,其中共生菌液由植物源性乳酸菌与水按照1 1的比例配备。其中,按照每个 水池容积为约40 50立方米的标准,此时共生菌液的选用量为5L/池。b、利用共生菌液 浸泡、搅拌饵料,具体步骤为洗干净饵料,饵料的选用量为3 5kg/池,水池容积大约为 40 50立方米,用配备的容器装入饵料,倒入共生菌液浸泡2个小时,共生菌液刚漫过饵料 即可。其中,按照每个水池容积为约的标准,共生菌液的选用量为0. IL/池;饲喂前捞出饵 料,倒掉刚才浸泡过饵料的共生菌液,然后再次往容器倒入未浸泡过饵料的新鲜共生菌液, 该次共生菌液用量为0. 2L/池,将共生菌液与饵料搅拌均勻。该方法能够有效取代抗生素、 消毒液在养殖场内的使用,降低水产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长率,节省能源,降低成本, 缓解循环污染,提高水产肉类的品质。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共生菌水产养殖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步骤a、往养殖水池喷洒共生菌液,所述共生菌液由植物源性乳酸菌与水按照1∶1的比例配备;b、利用共生菌液浸泡、搅拌饵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生菌水产养殖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包括洗干净饵料,倒入 共生菌液浸泡2个小时;捞出饵料,倒掉浸泡饵料的共生菌液,再次倒入共生菌液与饵料搅 拌均勻。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生菌水产养殖法,该方法包括步骤a、往养殖水池喷洒共生菌液,所述共生菌液由植物源性乳酸菌与水按照1∶1的比例配备;b、利用共生菌液浸泡、搅拌饵料;具体步骤为先洗干净饵料,倒入共生菌液浸泡2个小时;然后捞出饵料,倒掉浸泡饵料的共生菌液,再次倒入共生菌液与饵料搅拌均匀。本发明能够有效取代抗生素、消毒液在养殖场内的使用,降低水产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生长率,节省能源,降低成本,缓解循环污染,提高水产肉类的品质。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1940167SQ20091014905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5日
发明者江声 申请人:江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