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沉水植物简易断流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315677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湖泊沉水植物简易断流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湖泊沉水植物简易断流种植方法,利用当地物种简易快速 种植与恢复沉水植被,属于资源环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我国以太湖为代表的大型潜水湖泊蓝藻水华危害日益严重,已 经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研究显示,在相同的环境背景下, 藻型湖泊和草型湖泊可以相互转换,将现有以蓝藻为主要初级生产力的藻型湖 泊转换成以水草为主要初级生产力的草型湖泊,是改善湖泊生态环境,治理蓝 藻危害的一个理想途径。
对于大型湖泊而言,受到水深、风浪等条件的限制,挺水植物只能种植于 沿岸面积极小的浅水区域,浮叶与漂浮植物也只能种植于湖湾等避风水域,对
于大型湖泊面积超过95%以上的敞水区,只能种植沉水植被。
沉水植被的生长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在风、浪、流、水混、藻害等众多影
响沉水植被生长的因素中,外来漂浮蓝藻的侵害和湖流对沉水植被冲刷的侵害
是影响沉水植被生长与恢复的2个主要因素。
长期以来,沉水植被的种植成本居高不下,其主要影响因素在于大型湖泊
自然条件复杂,风大、浪高、流急、水混、藻害等都使得沉水植被的恢复成本
不断攀升,严重限制了在整个湖泊水域推广种植沉水植被的工作,特别是对于
受到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大型湖泊北部地区更是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利条件,提供一种简单快速有效且成本低廉的 沉水植被种植与恢复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在湖泊风程长、风浪大、沉水植 被本底完全破坏的水域,简易快速的恢复沉水植被群落。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利用含有可繁殖增长的沉水植物材料的湖泥,
在潜流的种植区内种植沉水植被,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围隔在湖泊 敞水区利用漂浮的全高漂浮围隔围成种植区,切断种植区外湖流和漂浮蓝藻对 种植区内的冲击;根据不同地形环境,再使用高度小于水深三分之一的半高漂 浮围隔,围成2500至10000平方米的断流小区,形成繁育区;(2)、迁移挖 取繁育区内含有沉水植物材料的湖泥,利用运泥船运输到种植区;(3)、种植 将所述湖泥中含有沉水植物材料的湖泥均匀的抛洒在种植区内。
所述半高漂浮围隔可以漂浮放置于水面或沉入水底。在种植区内使用漂浮 的半高漂浮围隔切断湖流;所述半高漂浮围隔的垂直深度为种植区的水面向下 50到100厘米。在种植区内的水下紧贴湖底的底泥处使用水下半高漂浮围隔切 断湖泊潜流;所述水下半高漂浮围隔的垂直高度为底泥向上50到100厘米。
在挖取繁育区内含有沉水植物材料的湖泥时,利用带状挖取的方法。在挖 取繁育区内含有沉水植物材料的湖泥时,采用隔年操作的方法。所述种植区的面积为0.25以上平方公里。所述沉水植物材料为沉水植物的根、茎、籽及芽中 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在围隔后,迁移前,先在繁育区内播种沉水植物材料。所 述繁育区位于所述种植区内,也可以位于所述种植区外。
所述全高漂浮围隔是指围隔的高度等于种植区水域的湖底至湖面的高度, 实际使用时,由于湖底高低不平,湖面波浪起伏,因此,只能是接近所述湖底 至湖面的高度,不可能完全贴合。
本发明的沉水植物种植方法,采用半高漂浮围隔,有效的防止区内的水流 对沉水植被的冲刷,同时具有保护沉水植被根茎和减少对泥沙扰动造成水混的 两大功能,大大降低了成本;根据种植水域的环境特点,选择不同品种的沉水 植被进行种植;沉水植被的当年种植密度,可依据要求通过抛洒底泥的密度适 当调节;沉水植被生长条件得到改善以后, 一经引入,可逐年自行增加生长密 度,部分水域甚至不需要引种;沉水植被引种水域,可以通过条带状隔年挖取 底泥的方法,在提供品种资源的同时,进行了湖泊的清淤,延缓了湖泊向沼泽 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沉水植被得到恢复以后,可以抑制区内原位生长的蓝藻, 彻底改善局部水域的生态环境;沉水植被恢复以后,局部水域初级生产力获得 极大的提升,有效提高了水域的经济产出能力。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本发明一种湖泊沉水植物简易断流种植方法,在湖泊敞水区,建立大区域 的蓝藻防护区,利用漂浮围隔围成0.25以上平方公里的种植区,防止种植区外 的漂浮蓝藻对种植区内沉水植被的侵害。种植区外采用的挡藻围隔,虽然不会 阻挡波浪和风吹,但是在阻挡外来漂浮蓝藻的同时也切断了奔涌的湖流,同时 与挡风挡浪设施相比,成本大大降低。所述种植区可以无限扩大,以扩展到整 个水域,使所有水域都能得到改善。但半高漂浮围隔围成的断流繁育区,只能 增加所述繁育区的数量,不能单独扩大,否则会产生相应的浑水和潜流。
根据不同地形环境,再在种植区内使用高度小于水深三分之一的半高漂浮围 隔,围成2500至10000平方米的繁育区,切断各繁育区之间风生潜流的相互冲 击。漂浮于水面的半高漂浮围隔,直接切断了风生流,所以是最有效的断流手 段。考虑到环境或景观需要,可以通过增加配重的方式,将半高漂浮围隔,下 沉到底部,变成贴紧底泥的水下半高漂浮围隔,这样做的好处是水面在0.25以 上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将看不见任何设施,保持了景观和水面行船的需要。繁育 区的面积不能随意扩大,扩大了效果将下降,会产生相应的浑水和潜流。
在秋冬季节,通过挖取含沉水植物材料生长繁育区的湖泥,获得可繁殖增长 的沉水植物根、茎、籽或芽等生长所需的材料,通过运泥船运输到种植区。在 种植区,将含有沉水植物根、茎、籽、芽的湖泥尽可能均匀的抛洒至种植区内。 该方法可以简单有效的将沉水植被引种的工作完成,不仅方法简单而且成本低 廉便于推广。对于含沉水植被材料的繁育区水域而言,挖取湖泥时采用条带状、 隔年挖取的方法。 一年以后,挖取的水域不仅可以重新自然恢复生长沉水植被, 而且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清除淤积的湖泥,减缓沉水植被茂盛水域向沼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是一举两得的方法。
本发明方法在太湖梅梁湾北部华藏段水域进行了示范。太湖梅梁湾北部华 藏段水域的特点是太湖南风程最长、风浪最大、风生流最急、底泥经过清挖沉 水植被几乎灭绝的水域,也是整个太湖水域沉水植被最难以恢复的水域之一。
通过下面的步骤实施通过实地考察、选取各项指标难度最大、治理最为 迫切的水域;建立沉水植被种植区,利用藻水导引系统,将外来蓝藻阻挡导引 至打捞区内进行集中打捞;打捞完成后,在种植区内铺设半高断流围隔,阻挡 局部风生湖流;在秋冬季节,在东太湖沉水植被茂盛水域(繁育区)挖取湖泥 (指位于湖底的泥),获得可繁殖增长的沉水植物根、茎、籽及芽材料,通过运 泥船运输到种植区域。在种植区域,将含有沉水植物根、茎、籽、芽的湖泥尽 可能均匀的抛洒至种植区内;通过观察记录生长覆盖率,分析各种技术与生长 覆盖率之间的相关联系。最后,获得了约30000平方米的沉水植被。所述根、 茎、籽及芽等材料可以只用其中的一种或数种,主要由水环境条件自然选择。 半高漂浮围隔的关键作用,是改善水环境,创造有利于沉水植被生长的物理条 件。
权利要求
1、一种湖泊沉水植物简易断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围隔在湖泊敞水区利用漂浮的全高漂浮围隔围成种植区,切断种植区外湖流和漂浮蓝藻对种植区内的冲击;根据不同地形环境,再使用高度小于水深三分之一的半高漂浮围隔,围成2500至10000平方米的断流小区,形成繁育区;(2)、迁移挖取繁育区内含有沉水植物材料的湖泥,利用运泥船运输到种植区;(3)、种植将所述湖泥中含有沉水植物材料的湖泥均匀的抛洒在种植区内。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沉水植物简易断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高漂浮围隔可以漂浮放置于水面或沉入水底。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湖泊沉水植物简易断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种植区内使用漂浮的半高漂浮围隔切断湖流;所述半高漂浮围隔的垂直 深度为种植区的水面向下50到100厘米。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湖泊沉水植物简易断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 于,在种植区内的水下紧贴湖底的底泥处使用水下半高漂浮围隔切断湖泊潜流; 所述水下半高漂浮围隔的垂直高度为底泥向上50到100厘米。
5、 根据权利要求1 ^ 述的湖泊沉水植物简易断流种植方法,其特征是在 挖取繁育区内含有沉水植物材料的湖泥时,利用带状挖取的方法。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沉水植物简易断流种植方法,其特征是在 挖取繁育区内含有沉水植物材料的湖泥时,采用隔年操作的方法。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沉水植物简易断流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所 述种植区的面积为0.25以上平方公里。
8、 根据权利要求1、 5或6所述的湖泊沉水植物简易断流种植方法,其特 征是所述沉水植物材料为沉水植物的根、茎、籽及芽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沉水植物简易断流种植方法,其特征是在围隔后,迁移前,先在繁育区内播种沉水植物材料。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湖泊沉水植物简易断流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繁育区位于种植区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湖泊沉水植物简易断流种植方法,提出了利用含有相应沉水植被可繁殖增长材料--根、茎、籽、芽的湖泥,在切断潜流的种植区内进行快速简易种植沉水植被。本发明通过全高、半高漂浮围隔建立围成0.25以上平方公里的种植大区以及2500至10000平方米的断流小区,防止区域外的蓝藻和风生湖流对区域内的侵害;采用条带状挖取、隔年操作的方法,挖取含沉水植被材料生长繁育区的湖泥,获得可繁殖增长的沉水植物根、茎、籽、芽等材料,并尽可能均匀的抛洒至种植区内。本发明的种植方法简便快捷、成本低廉有效,实现了沉水植被的简易快速恢复;解决了目前湖泊敞水水域沉水植被恢复种植技术复杂、成本高昂难以推广的问题。
文档编号A01G1/00GK101617604SQ20091018146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9日
发明者廖庆生, 张海泉, 朱惜晨, 李盼盼, 祁力言, 蒋继宏, 谢昌仁 申请人:无锡市林业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