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吡蚜酮和氯噻啉的混合杀虫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60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吡蚜酮和氯噻啉的混合杀虫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制剂,尤其涉及一种由吡蚜酮和氯噻啉混合制成的制剂。
背景技术
:吡蚜酮又名吡嗪酮,是新型吡啶杂环类高效选择性杀虫剂,其作用方式独特,属非杀生性杀虫剂,对害虫没有直接击倒活性,昆虫一旦接触到该药剂,就能马上堵塞昆虫口针,使其停止取食而死亡,具有优异的阻断昆虫传毒功能。吡蚜酮具有触杀作用和很强的内吸性,能很好地被作物吸收,通过内吸传导作用散布到作物各个部位。且具有高效、低毒、高选择性、对环境生态安全等特点,可用于防治大部分同翅目害虫,尤其对蚜虫科、粉虱科、叶蝉科及飞虱科害虫活性优异,适用于蔬菜、果树、水稻、棉花及多种大田作物,持效期在20天以上,缺点是作用速度偏慢。氯噻啉是一种噻唑杂环类内吸性杀虫剂,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作用,广谱、高效、低毒、低残留,害虫不易产生抗性,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作用机制是选择性抑制昆虫神经系统中的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与其极高的竞争性结合,从而破坏中枢神经的正常传导,对害虫的突触受体具有神经传导阻断作用。但由于连年滥用,褐飞虱、灰飞虱等害虫已对它产生了很强的抗性,防治效果明显下降,因此,在稻飞虱大爆发的年代,往往出现褐飞虱难以防控的尴尬局面。
发明内容本发明针对现有单一制剂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增效和兼治作用的吡蚜酮和氯噻啉混合制剂。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种吡蚜酮和氯噻啉的混合杀虫剂,由吡蚜酮和氯噻啉为有效成分,按质量百分比5:i-i:3组成。—种吡蚜酮和氯噻啉的混合杀虫剂,还包括有助剂、载体或稀释剂。—种吡蚜酮和氯噻啉的混合杀虫剂,其中所述的助剂、载体或稀释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分散剂、润湿剂、乳化剂、崩解剂、稳定剂、增稠剂、粘结剂及各种合成和天然填料。本发明中使用的农药吡蚜酮和氯噻啉以及助剂、载体或稀释剂等都是公知的,市场能采购到,因此本发明容易实施和推广应用。本发明技术源于吡蚜酮和氯噻啉各自的优缺点和不同作用机制的结合,利用"混配"这一条有效途径,将具有强内吸性的两种不同类型的杀虫剂吡蚜酮和氯噻啉科学混配,利用吡蚜酮的拒食作用和氯噻啉的触杀、胃毒作用联合攻击害虫,使昆虫口针和中枢神经都被阻断,从而对剌吸式口器害虫取得了加倍的效果,而且对水稻二化螟、三化螟也有很高毒力,扩大了杀虫谱。通过大量研究和应用实践证明该混配制剂具有这种效果,最终构成的本发明混合杀虫剂具有如下特性1、增效妣蚜酮和氯噻啉都具有很强的内吸性,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单体混配提高了杀虫活性,均高于单一使用的效果,具有增效作用。2、广谱妣岈酮主要用于剌吸式口器害虫的防治,如水稻叶蝉、飞虱、蓟马,岈虫等,它和氯噻啉混配后,扩大了杀虫谱,除上述害虫外,还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害虫也有效,对水稻二化螟、三化螟也有很高毒力。3、抵御抗性妣蚜酮和氯噻啉都是具有发展前景的新药,早日使用混配制剂,可以延缓抗性的发生,它们的复配可以抵御抗性害虫。4、不受温度高低限制氯噻啉不受温度高低限制,其混配制剂也克服了啶虫咪、吡虫啉等产品在温度较低时防效差的缺点。5、速效性与持效性均好,吡蚜酮单剂的持效期在20天以上,但速效性略差,而氯噻啉持效期不如吡蚜酮(7-10天),但其速效性好,它们的混配可以取长补短,以达到增效、速效、持效的完美效果。6、在常规用药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对有益天敌如瓢虫等杀伤力小。毒力测定供试耙标水稻褐飞虱Nil即arvatalugens(Stdl),虫源系室内饲养多代的敏感试虫。培养条件供试水稻褐飞虱用盆栽抽穗期水稻饲养,饲养室温度27士rc,光照黑暗=16h:8h,光照强度20001ux,相对湿度〉70%,挑选生长整齐的3龄中期若虫供测定用。仪器设备人工气候箱(RXZ-280B,宁波江南仪器厂生产),电子天平(FA2104S,上海天平仪器厂生产,感量0.lmg),容量瓶,培养杯,培养皿,烧杯,移液管,镊子,脱酯棉,滤纸,记号笔,秒表等。试验药剂95%氯噻啉原药,江苏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96%吡蚜酮原药,江苏安邦电化有限公司生产;丙酮;吐温80等。试验处理先进行预备试验,初步确定引起水稻褐飞虱死亡率在10%和90%的供试药剂浓度,在此基础上按等比数列设置5个系列浓度。每浓度重复4次,每重复供试虫数为30头。试验方法试验按照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提供的稻茎浸渍法时行测定。测试前配好制剂,将配好的制剂配成母液,然后将母液按倍量稀释法稀释成5个系列浓度。取健壮一致孕穗初期的稻株,洗净根部,剪成10cm长的带根稻茎,3株一组,晾干后分别在不同浓度的药液中浸30s,取出后晾干,以浸湿的脱酯棉包住根部放入培养杯中,已备接虫。挑好3龄若虫,放置培养杯中,每杯30头。接虫后将培养杯放入温度为27士rC,光周期为16h:8h(光照黑暗)的培养箱中饲养。处理后96小时检查死亡率,记录总虫数和死虫数。统计各个处理的活虫数的总虫数,计算各处理的死亡率。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求出回归直线,LC50。用孙云沛法(Sim等,1960)计算毒力指数,并计算共毒系数。标准药剂LC50实测(混用毒力指数(ATI)=-X100供试药剂(混用)LC50理论混用毒力指数(TTI)=A的毒力指数XA在混用中的含量(%)+B的毒力指数XB在混用中的含量(%)实测混用的毒力指数(ATI)共毒系数(CTC)=-X100理论混用的毒力指数(TTI)若共毒系数大于120,表明有增效作用;若小于80,表明有拮抗作用;若大于80而小于120,表明有相加作用。用本发明的6种制剂分别在水稻、小麦、果树上对飞虱、麦蚜、桃蚜及梨木虱进行药效试验,并以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和10%氯噻啉可湿性粉剂两种单剂作对照,记录药后2天,5天及10天的防效,具体数据见下表3、4。结果说明本发明药剂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除效果达96.65%以上,对对小麦岈虫的防除效果91.76%以上,其速效性、持效性和最终防效都优于单剂,混配效果明显。表1、各制剂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除效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表2、各制剂对小麦蚜虫的防除效果<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本发明吡蚜酮与氯噻啉按照5:1,3:i,i:i,i:3,i:5配比复配对水稻褐飞虱的共毒系数分别为168.45,160.77,159.17,158.19,111.48。除1:5配比共毒系数为111.48,其他配比共毒系数均大于80而小于120,表明1:5配比为相加作用,其他各配比均为增效作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吡岈酮20%,氯噻啉5%,木质素磺酸f丐4%,萘磺酸甲醛縮合物钠盐4%,十二烷基硫酸钠1%,膨润土补至100%。经混合,气流粉碎,再混合制成25%可湿性粉剂。实施例2吡岈酮50%,氯噻啉10%,木质素磺酸钠5%,萘磺酸甲醛縮合物钠盐8%,十二烷基硫酸钠1%,硅酸镁铝1.5%,轻质碳酸f5补至100%。经混合,气流粉碎,再混合制成60%可湿性粉剂。实施例3吡岈酮25%,氯噻啉25%,木质素磺酸钠5%,萘磺酸甲醛縮合物钠盐8%,二丁基磺酸钠1%,硅酸镁铝1.5%,聚乙烯吡洛烷酮1%,膨润土补至100%。经混合,气流粉碎,加水捏合,造粒,干燥,筛分制成50%可分散性粒剂实施例4吡蚜酮20%,氯噻啉10%,芳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8%,木质素磺酸钠3%,黄原胶0.08%,苯甲酸钠0.1%,硅酸镁铝1.5%,乙二醇5%,水补至100%。经匀质混合,砂磨,调制制成30%悬浮剂。实施例5吡蚜酮30%,氯噻啉10%,十二烷基硫酸钠0.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5%,芳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3%,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黄原胶0.1%,卡松0.1%,有机膨润土1.5%,乙二醇5%,水补至100%。经匀质混合,砂磨,调制,喷雾造粒制成40%干悬浮剂。实施例6吡岈酮45%,氯噻啉25%,木质素磺酸钠5%,萘磺酸甲醛縮合物钠盐8%,二丁基磺酸钠1%,淀粉钠3%,硅酸镁铝1.5%,膨润土补至100%。经混合,气流粉碎,加水捏合,造粒,干燥,筛分制成70%水分散性粒剂。权利要求一种吡蚜酮和氯噻啉的混合杀虫剂,其特征在于由吡蚜酮和氯噻啉为有效成分,按质量百分比5∶1-1∶3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吡蚜酮和氯噻啉的混合杀虫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助剂、载体或稀释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吡蚜酮和氯噻啉的混合杀虫剂,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助齐U、载体或稀释剂包括表面活性齐U、分散齐U、润湿齐U、乳化剂、崩解齐U、稳定齐U、增稠齐U、粘结剂及各种合成和天然填料。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吡蚜酮和氯噻啉的混合杀虫剂,是有效成分由吡蚜酮和氯噻啉组成,吡蚜酮和氯噻啉的重量配比为5∶1---1∶3,加入助剂、载体或稀释剂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性粒剂、悬浮剂以及干悬浮剂,本发明利用吡蚜酮和氯噻啉两种杀虫剂的不同作用机制,达到增效、速效、持效、兼治及延缓抗性等目的,是一种理想的杀虫混剂。文档编号A01P7/04GK101715781SQ20091018594公开日2010年6月2日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5日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5日发明者吴秀华,庞婷婷,陈银南,马伦冬申请人:安徽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