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819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马铃薯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作物栽培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马铃薯栽培栽 培装置。
背景技术
马铃薯又名土豆、洋芋、山药蛋等,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 兼用作物,因其营养丰富有"地下苹果"之称,而且马铃薯块茎还含有禾谷类 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 多的优点,可供给人体所需的大量热能。
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主要在我国的东北、'内蒙、华 北和云贵等气候较凉的地区种植,随着我国马铃薯消费的增长,对马铃薯的需 求也日益增加,而受种植面积和种植技术的限制,马铃薯产量的增长落后于对 马铃薯需求的增长。现在所采用的马铃薯栽培技术,马铃薯块茎只能在原发根 系处产生,单株不能多处采收块茎,大大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马铃薯单株
多处采收、大大提高产量的马铃薯栽培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马铃薯栽培装置,
所述栽培装置包括种植槽、营养液池和支架,所述种植槽与营养液池连通,所
述支架上设置有若干个营养杯。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营养杯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营养杯圆周壁上沿
轴向设置有一开口。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种植槽和营养液池上部分别设置有盖板。 一种具体优化方案,所述种植槽与营养液池之间连通有供液管和回液管。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支架上设置有若干个
营养杯,将马铃薯主茎蔓的节位埋在营养杯中,使马铃薯主茎蔓在营养杯中的
节位处产生块茎,从而使单株马铃薯在多处产生块茎,实现了单株马铃薯的多处采收,大大提高了产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马铃薯栽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营养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的俯视图。
图中
1-种植槽,2-供液管,3-回液管,4-营养液池,5-盖板,6-主茎蔓,7-营 养杯,71-通孔,72-开口, 8-支架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 一种马铃薯栽培装置,包括种植槽l,在种植槽l
的周围和上方设置有支架8,支架8为钢架支架,种植槽1通过供液管2和回液 管3与营养液池4连接,种植槽1和营养液池4上部分别设置有盖板5,盖板5 为泡沫板,支架8上设置有五个营养杯7,营养杯7内装满固体基质。
如附图2、附图3所示,营养杯7底部设置有通孔71,营养杯7圆周壁上 沿轴向设置有一开口 72。
在种植过程中,将马铃薯种植在种植槽1中,通过营养液池4向种植槽1 中浇灌营养液,把各个营养杯7固定在支架8上,待马铃薯主茎蔓6长成之后, 通过设置在营养杯7上的通孔71和开口 72将主茎蔓6的节位埋在营养杯7中, 然后向营养杯7中浇清水,使营养杯7中的固体基质保持一定的湿度,待马铃 薯进入结薯期时,马铃薯主茎蔓6埋在营养杯7中的节位处将产生块茎,从而 实现了单株马铃薯的多处采收,大大提高了马铃薯的单株产量。
权利要求1、一种马铃薯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装置包括种植槽(1)、营养液池(4)和支架(8),所述种植槽(1)与营养液池(4)连通,所述支架(8)上设置有若干个营养杯(7)。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杯(7) 底部设置有通孔(71),所述营养杯(7)圆周壁上沿轴向设置有一开口 (72)。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l) 和营养液池(4)上部分别设置有盖板(5)。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铃薯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1) 与营养液池(4)之间连通有供液管(2)和回液管(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铃薯栽培装置,栽培装置包括种植槽、营养液池和支架,种植槽与营养液池连通,支架上设置有若干个营养杯,由于支架上设置有若干个营养杯,将马铃薯主茎蔓的节位埋在营养杯中,使马铃薯主茎蔓在营养杯中的节位处产生块茎,从而使单株马铃薯在多处产生块茎,实现了单株马铃薯的多处采收,大大提高了产量。
文档编号A01G31/06GK201383976SQ200920018388

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2日
发明者孟祥一, 杨其长, 王海鹏, 程瑞峰, 隋申利, 魏灵玲 申请人: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管理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