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61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碎纸机安全操作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碎纸机安全保护装置技术领域, 具体是指一种新型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碎纸机入纸口有两种结构形式 一种是竖直放纸的开放式,即,使用者可 直接把纸塞入入纸口进行碎纸;另一种是加有简单止动装置入纸的半遮蔽式,如使用者在 放入大量纸时推动止动装置断电而保护使用者的安全。但后一种方式,还是保留了入纸口 的少量下纸缝隙,存在隐患,同时因为所加装置减小了入纸口宽度,造成放纸不顺畅。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保证正常碎纸的情况下,提高碎纸机的安全性,更方便使用者碎 纸,需要对现有碎纸机入纸口作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 全结构,该入纸安全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方便,极具安全性、经济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结构具有如下构成 该新型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结构,包括碎纸机上盖,其特点是,还包括双通道入纸安 全盖板和触动安全开关,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上设置有触动部件,所述碎纸机上盖开有 对应于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的入纸口 ,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位于所述入纸口中,所 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两端中部与所述碎纸机上盖可转动连接,所述触动安全开关固定在所 述碎纸机上盖内并与所述触动部件配合设置用于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转动打开工作时所 述触动部件触动所述触动安全开关。
较佳地,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两端中部与所述碎纸机上盖轴接。 更佳地,所述的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还包括第一侧面板和第二侧面板,所述第一侧面板 和所述第二侧面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下表面两端中部,所述第一侧面板和 所述第二侧面板分别与所述碎纸机上盖轴接,所述触动部件位于所述第一側面板/所述第二侧 面板上。更进一步地,所述碎纸机上盖内具有第一转轴座和第二转轴座,所述第一转轴座和所述 第二转轴座位于所述入纸口内两侧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侧面板和所述第二侧面板,所述第一 转轴座和所述第二转轴座上均具有转轴且相对设置,所述第 一侧面板和所述第二侧面板均具 有轴孔,两所述转轴分别位于两所述轴孔中。
尤其更佳地,所迷触动安全开关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座/所述第二转轴座上。
尤其更佳地,所述第一侧面板/所述第二侧面板上还设置有圓弧形凸轮,所述圓弧形凸轮 以所述轴孔为中心,两所述触动部件固定于所述圆弧形凸轮两端。
最佳地,所述圓弧形凸轮外圓弧面/内圓弧面上横向设置有凸筋,所述第一转轴座和所述 第二转轴座开有半圆环形槽,所述半圓环形槽下表面/上表面横向设置两工作凹槽和待机凹 槽,两所述工作凹槽相对于所述待机凹槽对称设置,所述圓弧形凸轮位于所述半圆环形槽中, 所述凸筋位于所述待机凹槽中。
较佳地,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下表面横向设置有至少一纸张导引筋对,所述纸张导 引筋对的两所述纸张导引筋从所述下表面前后两侧分别向下向内倾斜设置直至相交。
较佳地,所迷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上表面前后侧中部均设置指示按压区。
较佳地,所述入纸口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迷触动部件是触动凸轮。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采用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其两端中部与碎纸机上盖轴接,可前 后绕轴转动,并且其触动凸轮和触动安全开关配合,结构简单,同时两个方向均可 下纸,使用方便;
2. 本实用新型巧妙利用转轴架和触动安全开关配合来实现双通道安全入纸盖板的开启 与闭合,在未工作时盖住入纸口,且碎纸机断电,在入纸口打开时才接通电源,在 异常时及时断电,从而避免身体和随身饰物的进入,极具防护功能,保障人身安全 及小孩的误揭:作,所以非常安全;
3.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双通道安全入纸盖板两端上的两凸轮上设计了两组具有弹性 的凸筋,与转轴座上对称布局的待机凹槽和工作凹槽配合,从两个方向上都能准确 打开和关闭碎纸机盖板,使用很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a为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第一转轴座的立体示意图一。图2b为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第一转轴座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a为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3b为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4为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横截面示意图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一边按下时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的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另一边按下时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 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结构,包括碎纸机上 盖1 ,还包括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和触动安全开关3,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上设置有 触动部件21,所述碎纸机上盖1开有对应于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的入纸口 11,所述双 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位于所述入纸口 11中,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两端中部与所述碎纸 机上盖1可转动连接,所述触动安全开关3固定在所述碎纸机上盖1内并与所述触动部件21 配合设置用于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反2转动打开工作时所述触动部件21触动所述触动安全 开关3。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用来完全封住两入纸通道,随着其两边转动,可以分别 露出其中一条入纸通道。很明显,加有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的碎纸机更加的安全可靠。 较佳地,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两端中部与所述碎纸机上盖1轴接。 更佳地,还包括第一侧面板4和第二侧面板5,所述第一侧面板4和所述第二侧面板5 分别固定在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下表面两端中部,所述第一侧面板4和所述第二侧面 板5分别与所述碎纸机上盖4轴接,所述触动部件21位于所述第一侧面板4/所述第二侧面板 5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触动部件21位于所述第一侧面板4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碎纸^U上盖1内具有第一转轴座12和第二转轴座13,所述第一转轴 座12和所述第二转轴座13位于所述入纸口 11内两侧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侧面板4和所述第 二侧面板5,所述第一转轴座12和所述第二转轴座13上均具有转轴14且相对设置,所述第 一侧面板4和所述第二侧面;f反5均具有轴孔6,两所述转轴14分别位于两所述轴孔6中。
尤其更佳地,所述触动安全开关3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座12/所述第二转轴座13上。在 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触动安全开关3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座12上的两塑胶柱IO上。
尤其更佳地,所述第一侧面板4/所述第二侧面板5上还设置有圓弧形凸轮7,所述圆弧 形凸轮7以所述轴孔6为中心,两所述触动部件21固定于所迷圆弧形凸轮7两端。在本实用 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面板4上还设置有圓弧形凸轮7。
最佳地,所述圆弧形凸轮7外圆弧面/内圆弧面上4黄向i殳置有凸筋8,所述第一转轴座12 和所述第二转轴座13开有半圓环形槽15,所述半圆环形槽15下表面/上表面横向设置两工作 凹槽16和待机凹槽17,两所述工作凹槽16相对于所述待机凹槽17对称设置,所述圆弧形 凸轮7位于所述半圆环形槽15中,所述凸筋8位于所述待机凹槽17中。在本实用新型的一 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圆弧形凸轮7外圆弧面横向设置有凸筋8,所述半圆环形槽15下表面横 向设置两工作凹槽16和待机凹槽17。圆弧形凸轮7上的凸筋8和半圓环形槽15上的工作凹 槽16和待机凹槽17形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和待机限位结构。
较佳地,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下表面横向设置有至少一纸张导引筋对,所述纸张
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下表面横向设置有16对纸张导引 筋对。使得在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不同方向打开后入纸口 11 (半圆形开口 )与所述 纸张导引筋22形成两个下纸通道,则塞入的纸张可以顺利从两通道进入碎纸刀片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上表面前后侧中部均设置 指示按压区9。从而方便按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入纸口 11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触动部件21 是触动凸轮。
请参见图3 ~图6,上述各部件组装时,将触动安全开关3固定到第一转轴座12上,将 第一转轴座12和第二转轴座13的转轴14分别穿入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上的第一侧 面板4和第二侧面板5的轴孔6内,再用螺丝将第一转轴座12和第二转轴座13固定到碎纸 机上盖1内,组装位置如图4所示,组装好后如图5所示,横截面如图6所示。
使用时,请参见图6所示,当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处于关闭状态时,凸筋8位 于待机凹槽17内,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上的触动凸轮此时未触到触动安全开关12 的触点18,由于触动安全开关12控制碎纸机的供电,所以此时碎纸机处于断电状态,入纸 口ll处于关闭状态,因此处于此状态时可保证对人身的安全。局部;攻大图如图7所示。
当要进行碎纸时按下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两边的其中一个指示按压区9,这样 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的导引筋22与入纸口 11 (半圓形开口 )形成一个入纸通道,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上的凸轮7 —端高点此时会按压触动安全开关3,即触动凸轮 挤压触点18,从而接通电源,使整个碎纸机处于通电状态,此时凸筋8位于其中一个工作凹 槽16中,使用者此时可通过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下打开的入纸通道进行碎纸;如图 8所示。
如要使用另一边的入纸通道,请参见图9,按下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另 一边的 指示按压区9,这样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的导引筋22与入纸口 11 (半圓形开口 )形 成另 一个入纸通道,同理,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的凸轮7此时会按压触动安全开关 3,即触动凸轮7另一端高点挤压触点18,从而接通电源,使整个碎纸机处于通电状态,此 时凸筋8位于另一个工作凹槽16中,使用者此时可通过碎纸一几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下的入 纸通道进行碎纸。
在工作状态下,有非要碎物品进入时,将转动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所述触动凸轮作 用于所述触动安全开关3的触点18,从而关闭所述触动安全开关3;在所述碎纸机双通道入 纸安全盖板2关闭过程中,所述凸轮7的触动凸轮再次作用于所述触动安全开关3的触点18, 从而关闭所述触动安全开关3,也就是说,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2上的凸轮7通过触 动凸轮按压所述触动安全开关3的触点18从而控制碎纸机电源的通断。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方便,极具安全性、 经济性。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 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 的而非限制性的。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结构,包括碎纸机上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和触动安全开关,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上设置有触动部件,所述碎纸机上盖开有对应于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的入纸口,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位于所述入纸口中,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两端中部与所述碎纸机上盖可转动连接,所述触动安全开关固定在所述碎纸机上盖内并与所述触动部件配合设置用于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转动打开工作时所述触动部件触动所述触动安全开关。
2. 才艮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通道入纸 安全盖板两端中部与所述碎纸机上盖轴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通道入纸 安全盖板还包括第一侧面板和第二侧面板,所述第一侧面板和所述第二侧面板分别固定 在所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下表面两端中部,所述第一侧面板和所述第二侧面板分别与 所述碎纸机上盖轴接,所述触动部件位于所述第 一侧面板/所述第二側面板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纸机上盖内 具有第一转轴座和第二转轴座,所迷第一转轴座和所述第二转轴座位于所述入纸口内两 侧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侧面板和所述第二侧面板,所述第一转轴座和所述第二转轴座上 均具有转轴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面板和所述第二侧面板均具有轴孔,两所述转轴分 别位于两所述轴孔中。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动安全开关 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座/所述第二转轴座上。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板/ 所迷第二侧面板上还设置有圆弧形凸轮,所述圆弧形凸轮以所述轴孔为中心,两所述触 动部件固定于所述圆弧形凸轮两端。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形凸轮外 圓弧面/内圆弧面上横向设置有凸筋,所述第一转轴座和所述第二转轴座开有半圓环形 槽,所述半圆环形槽下表面/上表面橫向设置两工作凹槽和待机凹槽,两所述工作凹槽相 对于所述待机凹槽对称设置,所述圓弧形凸轮位于所述半圆环形槽中,所述凸筋位于所 述待机凹槽中。
8.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道入纸安 全盖板下表面橫向设置有至少一纸张导引筋对,所述纸张导引筋对的两所述纸张导引筋从所述下表面前后两侧分别向下向内倾斜设置直至相交。
9.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道入纸安 全盖板上表面前后侧中部均设置指示按压区。
10.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新型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入纸口的橫截 面为半圓形,所述触动部件是触动凸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结构,包括碎纸机上盖、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和触动安全开关,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上设置有触动部件,碎纸机上盖开有对应于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的入纸口,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位于入纸口中,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两端中部与碎纸机上盖可转动连接,触动安全开关固定在碎纸机上盖内并与触动部件配合设置用于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转动打开工作时触动部件触动触动安全开关,较佳地,双通道入纸安全盖板两端中部与碎纸机上盖轴接,触动部件是触动凸轮,还包括工作和待机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碎纸机双通道入纸安全结构设计巧妙、使用方便,极具安全性、经济性。
文档编号B02C18/00GK201371072SQ200920067418

公开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1月23日
发明者陈信雄 申请人:上海震旦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