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射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123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山地射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播种机械领域,尤其是适用于黄土高原区峁、梁等陡 峭地形以及其他的播种工具不便作业的地段进行播种的机械设备,具体说是一 种山地射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黄土区播种所采用的手段有飞机航播、牵引式翻耕播种、直接撒播 和铁铲手工播种。飞机航播作业效率最高,但受经济、地形、气候的影响较大, 牵引式翻耕播种体积大、不便在陡峭地形使用,同时翻耕会引起水土流失及原 有植被的破坏;直接撒播会使种子暴露土壤之外,缺乏萌发条件及易受虫、鼠 害,发芽率低;采用铁铲手工播种消耗人力大,耗时多,作业效率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在坡度较陡的地形中播种,及高原区峁、梁等陡峭地 形以及其他的播种工具不便作业的地形播种困难的问题,设计一种可以不受地 理条件限制而进行播种的山地射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采用下述技术方案解决
一种山地射播器,包括一个背架、 一个高压储气瓶及相应的导气管,还包 括一个射播枪和一个全角度种匣,种匣下端设有导种管,射播枪的枪管部设有 预播管,由一固定板将预播管固定,预播管上端连接有引种管,引种管与种匣 下端的导种管播嵌式连接固定。所述预播管后端活动套接喷射管,喷射管由一 活动板固定,在固定板和活动板之间环绕喷射管装有弹簧;每根喷射管后段外
部活动套接一封气管,封气管通过通气管与减压管连接,减压管后端装有减压 阀。
所述种匣上端设有种匣盖,种匣盖与所述的导种管之间设一种匣隔板,将 种匣分为两部分。
所述种匣隔板为菱形,菱形下端与导种管之间的间距小于一粒种子丸的直径。
在所述的封气管上通管气接口的后部设有进气口所述的活动板通过连杆连接板机。
所述的预播管为四联装,每根预播管后端活动套接一根喷射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射播枪进行播种,避免了地理条件的限制,即使在坡度较
陡的地形中播种,操作人员可以在射程内选择相对安全平坦的位置完成射播,
明显提高了陡峭地形播种作业的效率。播种速度快,使用方便,还可将种子射
入土壤层,实现生态化播种技术中的免耕播种。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种匣结构示意图3为射播枪结构示意图; 图4为封气管与减压管连接示意图; 图5为封气管与减压管连接正视图; 图6为进气口封闭示意图; 图7为进气口与通气管重合示意图; 图8为引种管结构示意图; 图9为活动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背心式背架、双瓶式碳纤维高压储气 瓶及相应的导气管和射播枪组成。其中射播枪23上端为全角度种匣22,射播枪 23的枪管部设置有预播管5,预播管5上端垂直连通引种管4,引种管4与种匣 22下端的导种管3插嵌式连接固定,将射播枪23和种匣22连接固定。预播管 5后端活动套接喷射管6,预播管5由一固定板10固定,喷射管6由一活动板 ll固定,在固定板10和活动板11之间环绕喷射管6装有弹簧13。喷射管6后 段外部活动套接一封气管7,封气管7通过通气管17与减压管8连接,且封气 管7直接与射播器外壳固定。减压管8后端装有减压阀9,减压阀可以调节通入 喷射管6的气压,使射播器拥有不同远近播种范围,及有效节约高压空气。封 气管7上通气管17接口的后部设有进气口 16。预播管与喷射管、封气管与喷射 管可以轻快的相对滑动但相互之间密封不漏气,减压管与储气瓶上的接口之间通过一软质导气管连接,储气瓶可直接安装到背架之上。
种匣22上端设有种匣盖1,种匣盖与种匣用合叶连接,种匣盖l与导种管
3之间装一种匣隔板2,将种匣22分为两部分。种匣隔板2为菱形,菱形下端 与导种管3之间的间距小于一粒丸粒化种子丸的直径。 活动板11通过连杆14连接板机15。
本实用新型的预播管5可以采用四联装设计,每根预播管5上端垂直连通 一根引种管4,每根预播管5后端活动套接一根喷射管6,每根喷射管6后段外 部活动套接一封气管7,封气管7通过通气管17连接在同一根减压管8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背架安装储气瓶,将丸粒化种子装入全角度种匣后使 其导种管3与引种管4插嵌连接,最后通气管17将射播枪和储气罐两部分连接, 打开储气瓶上的减压阀,再调节射播枪上的减压阀9即可开始播种。射播枪原 理如图六,扣动板机之前,喷射管封闭进气口,同时引种管4与预播管5的连 接口开放,这时种子在重力作用下落入预播管5,同时喷射管6封闭位于封气管 7上的进气口16,致使关闭通气管17的气体。扣动板机,如图7所示,连杆14 将拉动活动板11向前运动,同时由活动板11所固定的喷射管6将丸粒化种子 19顶到阻种圈12附近,这时,引种管4下口已被完全封闭,进气口16与通气 管17对齐,高压气体通过进气口 16进入喷射管6,将种子喷射出去。松开板机, 活动板11由绕在喷射管6上的复位弹簧13作用下,恢复上图位置,进入下一 个播种循环过程。
全角度种匣的设计使其拥有全角度排种能力,种子装入全角度种匣后由种 匣隔板2分为前、后两部分。当平播时,前、后两部分中的种子均可滑入导种 管3,当俯播时,种匣后部分中的种子由种匣隔板2阻挡滑入导种管3中,当仰 播时,种匣前部分的种子由种匣隔板2阻挡,滑入导种管3中,引种管4也为 四联装,每根引种管4都与预播管5相连通。阻种圈12位于预播管5上,如图 七,阻种圈18为弹性较好的橡胶材料,为防种子在俯射喷射之前滚落而设计。 扣动板机15,连杆14向前运动并牵引活动板11向前运动,从而进入图六所示 播种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山地射播器,包括一个背架、一个高压储气瓶及相应的导气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射播枪(23)和一个全角度种匣(22),种匣(22)下端设有导种管(3);所述射播枪(23)的枪管部设有预播管(5),由一固定板(10)将预播管(5)固定,预播管(5)上端垂直连通有引种管(4),引种管(4)与种匣(22)下端的导种管(3)插嵌式连接固定;所述预播管(5)后端活动套接喷射管(6),喷射管(6)由一活动板(11)固定,在固定板(10)和活动板(11)之间环绕喷射管(6)装有弹簧(13);喷射管(6)后段外部活动套接一封气管(7),封气管(7)通过通气管(17)与减压管(8)连接,减压管(8)后端装有减压阀(9)。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山地射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匣(22)上端设 有种匣盖(1),种匣盖(1)与所述的导种管(3)之间设一种匣隔板(2),将 种匣(22)分为两部分。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地射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匣隔板(2)为 菱形,菱形下端与导种管(3)之间的间距小于一粒种子丸的直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射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封气管(7) 上通气管(17)接口的后部设有进气口 (16)。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山地射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板(11)通 过连杆(14)连接板机(15)。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射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播管(5)为 四联装,每根预播管(5)后端活动套接一根喷射管(6)。
专利摘要一种山地射播器,包括一个背架、一个高压储气瓶及相应的导气管,还包括一个射播枪和一个全角度种匣,种匣下端设有导种管;射播枪的枪管部设有四联装预播管,由一固定板将四根预播管固定,预播管上端连接有引种管,引种管与种匣下端的导种管播嵌式连接固定。所述预播管后端活动套接喷射管,四根喷射管由一活动板固定,在固定板和活动板之间环绕喷射管装有弹簧;每根喷射管后段外部活动套接一封气管,封气管通过通气管与同一根减压管连接,减压管后端装有减压阀。本实用新型采用射播枪进行播种,明显提高了陡峭地形播种作业的效率,播种速度快,使用方便,还可将种子射入土壤层,实现生态化播种技术中的免耕播种。
文档编号A01C7/00GK201422246SQ2009201439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7日
发明者张肖楠, 柴彬堂 申请人:张肖楠;柴彬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